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布在博格达山东段北缘的花岗岩类,侵入于早石炭世玄武岩及酸性火山碎屑岩中,具较高的Si(w(SiO_2)=69.50%~71.40%),低Mg(w(MgO)=0.82%~1.10%)和Al(w(Al_2O_3)=13.89%~14.30%),w(K_2O)/w(Na_2O)=0.73~0.83,w(Al_2O_3)/(w(K_2O)+w(Na_2O)+w(CaO))=0.98~1.10,显示花岗岩为准铝质Ⅰ型花岗岩.岩石富集K,Rb,Ba,Th,U及LREE(w(La)/w(Yb))_N=5.69~7.72,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和Sr,具弱Eu负异常(δEu=0.81)和较低的占δ~(18)O(6.08‰),以及低w(Sr)(158×10~(-6)~169×10~(-6)),w(Yb)(2.09×10~(-6)~2.85×10~(-6)),w(Y)(17.00×10~(-6)~23.60×10~(-6))和MREE略亏损(Ho_NYb_N)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断研究区花岗岩源于先前形成的底侵玄武质岩石(新生地壳)受热发生重熔作用,源区存在有限的角闪石+斜长石+辉石残留,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其动力学机制应与石炭纪克拉麦里蛇绿岩带或康古尔塔格碰撞带所代表的古大洋消减引起的陆内拉张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博格达山东段北缘分布有早石炭世玄武岩和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及少量英安岩夹层,在时空上构成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玄武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322±3 Ma(1σ-),w(SiO_2)为47.74%~49.34%,Ti的质量分数(w(TiO_2)=1.51%~1.75%)略高于N-MORB的,高Al(w(Al_2O_3)=16.82%~17.54%),富钠贫钾(w(K_2O)/w(Na_2O)=0.21~0.28),低Mg(w(MgO)=3.80%;7.33%,w(Mg~#)=42~47).表明玄武岩浆发生过橄榄石、辉石分离结晶作用.玄武岩具较高的w(Zr)/w(Y)(4.1~5.5),w(Zr)/w(Nb)(27~33),相对富集LIL(Sr,Rb,Ba,K),亏损Nb,Ta,Th,U等高场强元素,以及(w(~(87)Sr)/w(~(86)Sr))_I为0.703188~0.703 295(0.704 5),正εNd(t)值(+7.10).岩石LREE适度富集,(w(La)/w(Yb))N=2.56~3.66,Eu无异常或轻微正异常(δEu=1.08~1.15).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玄武岩源于亏损地幔,且在岩浆作用过程中可能发生过下陆壳物质的混染作用,但斜长石分离结晶作用不明显,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3.
南祁连党河南山地区发育一些小规模的煌斑岩脉,岩脉穿插于前泥盆纪地层及岩体中,岩石w(SiO_2)=46.93%~56.82%,w(K_2O)=0.64%~4.12%,属钙碱性系列煌斑岩.稀土元素总量较低(1.534 5×10~(-4)~2.744 9×10~(-4)),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La、Ce、Sr)和U、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岩石w(~(87)Sr)/w(~(86)Sr)=0.713 716~0.716 950,εNd(t)=-6.713 9~-8.3986,w(~(143)Nd)/w(~(144)Nd)=0.512 036~0.512 117,具有高Sr低Nd的特征.煌斑岩源岩具岛弧钙碱性玄武岩的性质,源区可能为EMⅠ型富集地幔.煌斑岩的形成指示党河南山地区在海西早期已经处于碰撞后的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北祁连直河蛇绿岩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河蛇绿岩是在北祁连造山带中新发现的,该蛇绿岩由地幔橄榄岩、辉长辉绿岩、玄武岩、硅质岩等组成,以构造岩片为接触关系.蛇绿岩中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蛇绿岩具有大洋拉斑玄武岩的特征,同时具有某些岛弧特征,基性岩类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为平坦型和LREE亏损型,超基性岩为亏损地幔源和富集地幔物质加入的混合成因,稀土分配型式不同于典型洋脊玄武岩,源区为亏损地幔和富集地幔的混合源.北祁连自寒武纪末大陆裂解,完成大陆裂陷向洋盆的转化,至奥陶纪形成沟弧盆体系.直河蛇绿岩属于弧后盆地扩张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对贺兰山北段似斑状花岗岩进行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进行研究,探讨其成因机制及其源岩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似斑状花岗岩具有高物质的量比即n(Al_2O_3)/n(Na_2O+K_2O)(记为A/CNK,为1.18~1.29)、低FeOt和MgO质量分数比即w(FeOt)/w(MgO)(小于10)、低P_2O_5(质量分数为0.15%~0.22%)和高K_2O(质量分数为5.09%~5.86%)的地球化学特征,属于典型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岩石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异明显([w(La)/w(Yb)]N=10.4~153.6),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19~0.49);同时,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和Rb,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f和Ti等。似斑状花岗岩与孔兹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推断其应为孔兹岩部分熔融的产物。较低的w(CaO)/w(Na2O)、较高的w(Rb)/w(Sr)和w(Rb)/w(Ba)暗示孔兹岩的原岩应为泥质岩或是以泥质岩为主的、成熟度较高的沉积岩,反映其当时的沉积环境应为被动大陆边缘,而非活动大陆边缘。似斑状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922±31)Ma,与孔兹岩带内所记录的1.92~1.90Ga期间的岩浆-变质事件相吻合,可能反映了构造体制由碰撞挤压到伸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大敖包沟铜镍矿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南缘,其发现是近年来该区带找矿的重大突破.已发现岩体具有全岩矿化特征,初步划分3个岩相,由橄榄辉石岩、辉石岩和辉长岩组成,岩石w(Si O2)集中于44.2%~49.1%,具低铝、低钛、低碱、高镁、高铁特征,m/f=1.73~6.10,平均4.05,属于铁质超镁铁质岩.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岩石具有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LREE、U、Pb,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以及较高的w(Zr)/w(Y)(0.83~6.41)、w(Ta)/w(Yb)(0.14~0.19)和较低的w(Zr)/w(Nb)(2.65~31.92)地球化学特征.岩石ΣREE=28.25×10-6~45.87×10-6、(w(La)/w(Yb))N=2.56~10.06、δ(Eu)=0.76~1.06,具有LREE相对富集特征.综合大敖包沟岩体地质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推断大敖包沟岩体可能形成于塔里木板块东南缘一个大陆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清水河东沟斑岩型铜钼矿床赋矿岩体英云闪长岩和辉绿玢岩的成因、演化及产出背景,文中通过对该两种岩体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和成岩环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英云闪长岩中主量元素SiO_2(64.89%~66.89%)、富Al_2O_3(14.58%~15.84%)、CaO(4.09%~4.88%),属钙碱性过铝质英云闪长岩;稀土含量较高(138.41×10~(-6)~176.21×10~(-6)),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δEu的变化范围为0.51~0.67,岩石中Ba,Nb,Sr的亏损较明显;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图解,认为英云闪长岩形成的环境为火山弧花岗岩环境。辉绿玢岩中主量元素具有低SiO_2(58.43%~58.96%)、富Al_2O_3(16.18%~16.51%)、全碱K_2O+Na_2O(5.15%~5.52%)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辉绿玢岩;稀土元素总量变化不大(149.75×10~(-6)~155.11×10~(-6)),曲线为右倾型;δEu的变化范围为0.61~0.67,具弱负Eu异常。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图解,认为辉绿玢岩形成于板块俯冲条件下的陆—陆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8.
江西安远三百山盆地镁铁质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镁铁质岩具有SiO_2=46.13~48.54(%),TiO_22%,K_2O1%,Na_2OK_2O的特征。Mg~#=(36.96~57.72)%,SI=21~38,DI=20.4~51.4,有结晶分异作用而没有发生同化作用。其分异程度较高,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δEu=1.3~1.6,La/Yb=8.63~15.57,La/Eu=3.27~5.28,Gd/Lu=18.2~19.4,LREE略微富集。镁铁质岩形成于大陆板内的伸张裂谷环境,镁铁质岩是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不同于东南沿海的岛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
甘肃大红山北角闪石岩体是塔里木板块东部新发现的一类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通过野外观察、岩矿鉴定及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其岩浆分异不明显、岩石类型单一、组分为角闪石岩、全岩,w(SiO_2)=41.64%~50.83%、w(K_2O)/w(Na_2O)=0.45~0.66、w(K_2O)+w(Na_2O)=1.02%~2.81%,属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具有岛弧环境地球化学特征.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年龄为273.6土4.8Ma.反映早二叠世受北侧古亚洲洋的汇聚碰撞,塔里木板块东南缘处于汇聚碰撞的岛弧环境向相对稳定的后造山环境方向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0.
对出露于西藏冈底斯弧背断隆带东段的强母错噶石英二长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并据此探讨了该岩体的形成演化过程与成岩时的大地构造背景。测试结果表明,强母错噶石英二长岩中的岩浆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50.84±0.71) Ma(MSWD=0.51)为始新世早期。石英二长岩ω(SiO_2)=64.34%~64.87%,ω(K_2O)=4.66%~4.76%,ω(Na_2O)=3.38%~3.42%,ω(CaO)=3.65%~3.72%,ω(Al_2O_3)=15.91%~16.08%,全碱含量(K_2O+Na_2O)为8.04%~8.15%,K_2O/Na_2O=1.38~1.41,属于准铝质(A/CNK=0.91~0.93)钾玄岩系列。强母错噶石英二长岩轻稀土元素(LREE)含量为(241.62~441.75)×10~(-6),重稀土元素(HREE)含量为(18.58~20.60)×10~(-6),(LREE/HREE=12.48~21.65),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的右倾型,其(La/Yb)_N为15.38~33.79,具中等负Eu异常(δEu=0.60~0.67)。微量元素显示强母错噶石英二长岩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Nb、Ta、Ti和P等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亏损,显示出火山弧环境背景下中等分异程度的I型花岗岩特征。强母错噶石英二长岩的形成可能与冈底斯带始新世早期强烈的岩浆作用和新特提斯洋板片断离引发的地壳增厚密切相关,大洋板片断离从而引起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下地壳部分熔融并与上涌地幔混合形成壳幔混合岩浆。  相似文献   

11.
新疆准噶尔东北缘蕴都卡拉一带碱性花岗岩具有高硅(w(SiO_2)=72.40%-74.17%)、富碱(w(Na_2O+K_2O)=8.41%-10.40%)、低钛(w(TiO_2)=0.20%-0.40%)、贫钙(w(CaO)=0.38%-0.70%)的特征,岩石显著富集高场强元素Zr、Th、Y等,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REE/HREE为5.1-10.5),明显亏损Eu(δEu=0.19-0.2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右倾海鸥型,Sr、Ba、Ti等元素的强烈亏损,与典型的A型花岗岩一致。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蕴都卡拉一带A型花岗岩可能是下地壳先存的俯冲洋壳或富Nb玄武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晚石炭世后造山的拉张构造环境,是准噶尔东北缘造山作用结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在1:25万武威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对北祁连莲花山花岗岩体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高精度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w(206Pb)/w(238U)表面年龄统计权重平均值为426±15 Ma,属加东晚期.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莲花山岩体属钙碱性系列,少量为高钾钙碱性系列.σ=0.6~2.3,A/CNK=0.81~1.04,ΣREE=68.58~188.76,LREE/HREE=2.80~5.09,δEu=0.60~0.87.研究表明莲花山岩体形成于陆陆碰撞造山阶段后期,可能形成于加厚地壳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13.
为较确切的确定柴北缘滩间山群成岩年龄,利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岩石化学分析方法对绿梁山地区玄武安山岩进行了研究。岩石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绿梁山玄武安山岩SiO_2含量为51.92%~52.55%,ALK较低,为1.51%~2.23%,Na_2O/K_2O=14.10~26.30;稀土元素含量为30.04×10~(-6)~47.57×10~(-6),LREE/HREE=1.03~1.51,δEu=0.89~0.99,具平缓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微量元素蛛网图中,玄武安山岩相对亏损P、Ti等高场强元素,富集Sr、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具大陆边缘环境成因特点。通过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绿梁山玄武安山岩~(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31.5±5.7) Ma,MSWD=0.35,代表了岩浆结晶年龄。研究表明,绿梁山玄武安山岩形成于闭合期的弧后盆地环境。据此,推测柴北缘滩间山群经历了自大洋俯冲至陆陆碰撞整个造山过程,其形成时间大致持续了80 Ma。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广西大厂矿田侵入岩体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的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探讨岩体的成因、演化以及成岩成矿的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其质量分数w(LREE)=(28.25~144.85)×10-6,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w(HREE)=(4.28~14.75)×10-6,总稀土(REE)质量分数w(ΣREE)=(32.53~159.6)×10-6,w(LREE)/w(HREE)=6.22~12.33,δw(Eu)=0.29~0.71,δw(Ce)=0.94~0.97,w(Gd)/w(Yb)为1.61~2.31,w(Sm)/w(Nd)为0.16~0.23,w(Eu)/w(Sm)为0.10~0.24,w(La)/w(Sm)为6.06~9.41,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高。大厂矿田侵入岩体略贫硅,属于过铝质-强过铝质岩石系列。大离子亲石元素质量分数相对稳定,非活动性元素质量分数偏高,高场强元素(HREE)相对亏损。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式一致性较好,表明不同侵入体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岩浆来源及其历史演化。岩体包含地壳以及上地幔的成分来源,岩浆活动受上地幔和地壳的影响,属壳-幔联合作用的产物。岩体可能由部分熔融作用形成,是壳幔混熔的结果,主要形成于碰撞造山以及板内构造时期,特别是碰撞造山向板内环境的转换时期以及拉张性质的构造环境中。  相似文献   

15.
二叠纪火山岩主要由酸性火山岩及其火山碎屑岩组成,其中流纹岩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78±2 Ma;具有高Si低Al,富K贫Na,强不相容元素和LREE相对富集,Nb-Ta呈负异常,特别是Sr,P,Ti为强烈的负异常,以及δEu负异常明显等特点.流纹岩(w(~(87)Sr)/w(~(86)Sr))_I=0.7068~0.707 1,δ~(18)O_(SNOW)=11.97‰.因此,总体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二叠纪酸性火山岩是中基性物质发生部分熔融的结果,斜长石可能是源区的主要残留相或在岩浆作用过程中经历过低压分离结晶作用,形成于后造山隆升的伸展构造背景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中祁连东段白花沟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LA-ICP-MS方法测得花岗闪长岩同位素年龄为(922±16)Ma(MSWD=2.0),侵位时代为新元古代。岩石中SiO_2含量为64.4%~75%,Al_2O_3含量为12.98%~15.75%,MgO含量为0.34%~2.25%,Na_2O/K_2O1,总体显示为过铝质花岗岩类;微量元素方面,Sr含量较低,属于低Sr花岗岩,Ba,Sr,Nb,Eu表示出明显的负异常;轻稀土表现出强烈富集的特征,δEu1(0.36~0.82),具有明显的负异常。白花沟岩体形成于晋宁运动前期的一次碰撞造山运动,为古老陆壳的重融,其源岩为贫粘土、富斜长石的砂屑岩。  相似文献   

17.
大苏吉花岗岩体位于内蒙古中部东西向白云鄂博-赤峰花岗岩带上,主量元素分析显示:富硅,铝碱质量分数偏高,相对富钠贫钾,贫钙、镁,岩浆分异演化程度高,属过铝质钙碱系列岩石.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显示:稀土元素富集程度低,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δ(Eu)=1.28~6.58,呈w(Eu)正异常.w(Sr)高,w(Y)、w(Yb)低,w(Sr)/w(Y)高,大离子亲石元素K、Th、Rb、Ba、Sr等富集,高场强元素Ta、Nb、Y、Yb等相对亏损,与典型的埃达克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综合分析表明,大苏吉地区埃达克质花岗岩可能是由俯冲的玄武质洋壳板片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花岗岩的确定为探讨板块俯冲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对深化该区成矿规律和找矿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准噶尔库鲁木苏石英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86±10)~(294±4)Ma,加权平均值为290.8±6.2 Ma,表明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早期.岩体具低Si(w(SiO_2)=58.08%~61.57%),高Al,Ca,TFe,富Na贫K,Mg~#为35~38,ASI(铝饱和指数)比值为1.11~1.20且w(Na+K)/w(Al)1.0,属于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具高Sr,Y,Yb,Ba,w(Rb)/w(Sr)(0.06~0.13),低Cr,Ni,亏损Nb,Ta,P,Ti,富集Ba,Rb,K,U,Zr,Hf以及相对富集LREE,HREE呈平坦型分布,轻微的负Eu异常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石英闪长岩在受到先前俯冲流体交代过的软流圈上涌底侵影响下,垫托在地壳底部的残留洋壳发生部分熔融,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混合作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发生了单斜辉石等基性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并受到上地壳长英质物质的混染作用.西准噶尔地区进入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软流圈地幔存在不均一性,这可能与本区先前存在多条俯冲带的构造过程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9.
闽西南下三叠统溪口组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西南下三叠统溪口组中的硅质岩SiO2含量的变化范围为57%~68%, Si/Al=3.4~5.7,远远低于纯硅岩的Si/Al(80~1 400),表明这些硅质岩中含较高比例陆源泥质沉积物.硅质岩样品w(Al2O3)/w(Al2O3 Fe2O3)=0.61~0.79, w(Lan)/w(Ybn)值介于1.38~1.75间,w(Ce)/w(Ce*)=0.87~0.93, w(Lan)/w(Cen)=1.14~1.43,表明这些硅质岩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这一结论与大田、漳平一线相当于当时陆坡下部位置的判别存在矛盾,可能的解释是这些硅质岩形成于另一侧的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20.
新疆金滩金矿发育一套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安山岩,对该安山岩元素质量分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山岩中锆石结构以及Th和U的质量分数之比ω(Th)/ω(U)(0.30~1.02)均显示其为岩浆成因,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303.65±4.8)Ma,代表安山岩形成时代;安山岩ω(Si O_2)为54.29%~69.05%,ω(Al_2O_3)为11.27%~19.46%,全碱ω(K_2O+Na_2O)为2.46%~6.81%,ω(Mg O)为3.60%~10.45%,Mg指数为46~66。安山岩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作用明显,绝大多数样品具中等Eu负异常(δω(Eu)=0.44~0.77)和轻微Ce负异常(δω(Ce)=0.93~0.98),富集K,Rb,Ba,Th和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和Ti等高场强元素;岩浆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且发生部分熔融;安山岩可能是康古尔塔格洋向南俯冲,洋壳脱水进入地幔楔,被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同时产生结晶分异作用而形成,而且遭受明显的陆壳物质混染;东天山地区在晚石炭世依旧存在康古尔洋的俯冲消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