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运用半群理论、收缩函数理论和定义泛函的方法,当非线性项满足较弱的耗散型条件时,在空间V_(2θ)×V_θ×L_μ~2(R~+;V_(2θ))中得到了无阻尼弱耗散抽象发展方程的强全局吸引子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2.
用半群理论和定义泛函的方法,考察无阻尼弱耗散抽象发展方程解的长时间动力学行为.在非线性项满足较弱的耗散型条件下,运用收缩函数理论和能量估计技巧验证了解半群的渐近紧性,得到了全局吸引子在空间V_θ×H×L_μ~2(R+;V_θ)中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一些最新结果,证明了带衰退记忆的抽象发展方程在强拓扑空间D(A~θ)×V_θ×L_μ~2(R~+;D(A~θ))中全局吸引子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具有衰退记忆的非自治弱耗散抽象发展方程的长时间动力学行为,其中外力项f(x,t)仅满足条件(C*).当忽略粘性阻尼项时,证明了一致吸引子在空间Vθ×H×Lθμ(R+;Vθ)中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5.
设集合I,Λ是任意的非空集合.当θ=Λ'×I■Λ×I时,本文获得了半群Pθ(I×Λ)的非可解元和不可约生成集,并且给出了半群Pθ(I×Λ)的Green-关系,最后讨论了半群Pθ(I×Λ)的一些特殊计数.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考虑模型■ (1.1)其中 rk(x)=r≤p相似文献   

7.
本文从Lorentz收缩的观点出发,讨论了分别具有恒定速度V_1及V_2的两个运动尺杆的长度测量。在|V_1|=|V_2|和θ=π/2的情况下,得到与文献[3]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把文[3]中的规则θ_2~*去掉,从而得到第一类原始逆归算术A~0V_1V_2系统,即系统A_0甲,这里A_0为存在性公理V_1与I_2为唯一性规则(见正文)。  相似文献   

9.
正态分布参数函数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讨论正态分布N(μ,σ2)的参数(μ,σ2)的函数θ=exp{aμ ba2}(a≥0,b≥0)的估计问题,给出了θ的最大似然估计及矩估计.在μ和σ2的先验分布独立时,在损失函数L(θ,a)=(θ-a)2和L(θ,a)=(θ-1×a-1)2下给出Bayes估计和最小最大估计.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抽象空间中非线性项含一阶导数的二阶脉冲微分方程边值问题{-u″(t)=f(t,u(t),u'(t)),t≠tk,t∈J=[0,1],-Δu'|_(t=t_k)=I_k(u(t_k),u'(t_k)),k=1,2,…,m,u(0)=θ,u(1)=θ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其中f∈C(J×E×E,E),I_k∈C(E×E,E),k=1,2,…,m.通过选取恰当的工作空间及等价范数,在非线性项f(t,x,y)及脉冲函数Ik满足较一般的非紧性测度条件下,结合新的非紧性测度估计技巧与凝聚映射的Sadovskii不动点定理,得到解及正解的存在性结果.此外,进一步讨论该问题唯一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1.
设集合I,Λ是任意的非空集合. 当θ=×'×I(∪)Λ×I时, 本文获得了半群ρθ(I×Λ)的非可解元和不可约生成集, 并且给出了半群ρθ(I×Λ)的Green-关系, 最后讨论了半群ρθ(I×Λ)的一些特殊计数.  相似文献   

12.
V_(20)A×激光4号是武汉师范学院生物系激光育种科研组一个重要的科研成果.其恢复系激光4号是1975年用He—Ne激光照射ⅠR8号发芽种子30分钟选出的早熟变异株,经过五年九代繁殖稳定的新品系,比原ⅠR8早熟23天,在湖北省属早熟中稻.株高为94.5cm,穗长为21.1cm,千粒重为24克.V_(20)A×激光4号系与V_(20)A等不育系多次测交筛选定型的新组合.现将其特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于生物医学统计中的一类二次感染问题,提出了一种研究其简单差和危险率的区间估计几何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非线性多项分布模型参数置信域的几何理论,通过基于曲率的置信域和基于Score检验的置信域这2种方法得到了3个关于参数置信域的定理.抽象出二次感染问题为一个特殊的非线性多项分布(三项分布)模型,其概率密度为:p(Y;π(θ))=n!3∏I=1(πyii(θ)/yi!),其中Y={y1,y2,y3}T,3∑I=1πi(θ)=1,3∑I=1yi=n,并进一步指出这些定理对于2×2表以及二次感染问题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设G=G1(×)G2是G1和G2的强乘积,算出了图Pn(×)Pn,θ(l,n)及DB(d,2)的Wicner数及平均距离.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虑了反质子光学位中包含了自旋轨道耦合项后的影响.并分别计算了从~(12)C 核到~(203)Pb 核在不同能量下的微分截面((dσ)/(dΩ)),分析本领 A_y(θ)和自旋转动函数 Q(θ).得到仍能描述微分截面的包含了自旋轨道作用位的光学位.并给出各个核,各能量下 A_y(θ)、Q(θ)的角分布形状.  相似文献   

16.
基于MATLAB的PLL非线性捕获和跟踪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ATLAB,用相平面法研究了,PLL的非线性捕获和非线性跟踪性能.将PLL的动态非线性微分方程中的sinθe(t)和cosθe(t)展成θe(t)的幂级数并取其前三项,引入状态变量,用MATLAB语言编程求数值解,自动绘制出相轨迹和时间响应曲线,得到了评价非线性捕获和非线性跟踪性能的主要指标.将所得结果与准线性近似法作了比较.该方法程序化,在非线性问题教学及工程应用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假单胞菌593中克隆出多铜氧化酶copA基因,并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 p Lys S过量表达和纯化.纯化的CopA蛋白展示出漆酶活性,针对漆酶的3种底物ABTS、DMP、SGZ,CopA的最适反应pH分别是3. 5、7. 5和7. 5,最适反应温度分别是50℃、50℃和42℃.pH稳定性和热稳定研究发现,在pH 7. 0条件下,CopA比较稳定,在温度大于42℃保存该蛋白,其活性降低较快.二价金属离子影响实验发现,CopA漆酶活性能被二价铜离子显著加强.酶动力学常数实验结果展示,CopA作用于底物ABTS,K_m为0. 281 mmol/L,V_(max)为3. 02×10~(-3)mmol·L~(-1)·min~(-1),k_(cat)为1. 8 s~(-1); CopA作用于底物DMP,K_m为0. 141 mmol/L,V_(max)为4. 54×10~(-3)mmol·L~(-1)·min~(-1),k_(cat)为2. 2 s~(-1); CopA作用于底物SGZ,K_m为0. 025 mmol/L,V_(max)等于0. 7×10~(-3)mmol·L~(-1)·min~(-1),k_(cat)为0. 87 s~(-1).  相似文献   

18.
鲳鱼品质变化动力学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温度下的贮藏实验研究了鲳鱼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鲜度指标K和感官指标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相应的品质能级函数分析,确定鲳鱼的K符合零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TVBN、总菌落数值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且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利用Arrhenius方程对活化能Ea和温度系数Q10进行计算,并对照感官评定得到鲳鱼在268~278 K,273~283 K和283~293 K温度段内任何一点温度T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分别为θS(T)=5.8×2.009(278-T)/10,θS(T)=3.0×1.948(283-T)/10和θS(T)=1.7×2.407(293-T)/10,θs(T)为货架寿命.并模拟得到了鲳鱼经历不同温度、时间流通后的品质损失量和货架寿命余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下目标的远程被动探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声矢量圆阵的宽带相干目标方位估计方法.首先,基于子带分解原理将宽带划分为若干不重叠窄带,根据圆阵模式空间变换理论,将声矢量圆阵转换成与频率无关的虚拟直线阵,并采用声压P与振速(V_r+V_φ)联合处理方法构建了每个窄带的互协方差矩阵,通过求和平均实现了宽带接收信号的互协方差矩阵估计;其次,引入一种修正的矢量奇异值分解算法,对接收相干信号的互协方差矩阵进行重构处理,用于解决相干声源的空间分辨问题;最后,利用MUSIC算法实现了声矢量圆阵宽带相干目标的方位估计.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修正的矢量奇异值分解算法较修正前具有更强的空间分辨能力;P×(V_r+V_φ)声压振速联合处理方法较同阵型的声压阵及其他声压振速联合处理方法(即(P+V_c)×V_c、P×V_c)具有更好的背景噪声抑制能力;将P×(V_r+V_φ)声压振速联合处理方法与修正的矢量奇异值分解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提高宽带相干源的方位估计性能.水池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令T_i(ω):Ω×(?)Ω×X_1×…×X_n→CL(Y_i),i=1,…,n,是a.s.闭和a.s.连续随机集值算子,其中(Ω,(?),p)是完备概率空间,X_i,Y_i,i=1,…,n 是可分Banach空间和CL(Y_i)是Y_i 的一切非空闭子集的族。对非线性随机集值算子方程组:θ_i∈T_1(ω)(x_1,…,x_n),i=1,…,n,和u_i(ω)∈T_i(ω)(x_1,…,x_n),i=1,…,n,我们证明了几个随机解的存在性定理,其中θ_i 是Y_i 的零元素和u_i(ω)是给定的Y_i—值随机变量,我们的定理改进和推广了〔1—6,11〕的某些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