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客对机场的选择影响着机场的发展,在多机场地区,地面交通方式多样,客运航线网络通达,旅客的选择行为更为复杂.针对多机场地区旅客机场选择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利用预问卷确定选择机场的关键因素,依托某多机场地区典型实例,编制发放SP问卷,调查旅客在关键因素水平不同的情境下对机场的选择.基于回收的数据构建参数化随机选择...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我国的民航运输事业已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旅客市场需求量大,各地的机场与航司不断扩大运力、增加航班密度,对机场消防安全和应急救援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机场消防救援工作已成为民航运输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保障等级直接关系到机场的运行规模和航班机型大小。近年来民航运输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量持续增长,中国民航运输航空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为0.036是  相似文献   

3.
为论证拟建支线机场通航年是否有充足客源,从航空旅客吞吐量的角度提出了一种系统的论证方法。比选已有拟建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方法,采用基于快速聚类分析的航空分担率模型进行航空分担率预测;在此基础上,结合综合交通客运量预测出通航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对比近年来中国新通航支线机场通航年旅客吞吐量占当年全国航空旅客吞吐量的比重,拟建支线机场所占比重不低于已通航机场所占比重的最低水平即可通航;将该方法应用于石嘴山市拟建支线机场通航年客运分析。应用表明:基于通航年旅客吞吐量预测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论证拟建支线机场通航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地区集中了国内绝大多数高原机场,随着西部开发的深入和西部旅游热潮的兴起,未来航空运输在高原地区的发展前景如何?该文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法,着重对2020年高原机场旅客吞吐量的规模进行预测,并进一步探讨高原型飞机的需求情况.分析认为,2020年我国高原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超过一亿一千万人次,适合一般高原机场起降的窄体机,以及适合高高原机场起降的支线机将成为需求重点.  相似文献   

5.
邢蕾 《科技资讯》2011,(15):243-243
我国航空运输业目前面临着国内其他运输方式和国外航空业的激烈竞争,航空运输市场对运输产品的业务流程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空运输企业只有为旅客提供快速、完整的运输产品,无缝隙的航空服务,才能够吸引旅客占领市场,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民航业所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完整运输产品的概念及旅客和航空企业对完整航空运输产品的迫切需求。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联盟方式建立完整的中枢辐射式航线网络,优化机场的进出港流程,在值机、安检和行李处理等程序上减少旅客的等待时间,建立机场内外部交通的无缝衔接。以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航空公司信息系统,开展电子商务,简化航空运输业务。通过这些方面的改进,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实现完整的航空运输。  相似文献   

6.
基于旅客满意度与公平性的机场航班计划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航班延误对旅客满意度的严重不良影响,提高航班延误恢复调度的公平性,将群体情绪模拟引入旅客满意度表征函数,并考虑航空公司公平性约束,构建了机场终端区航班计划恢复模型,运用模拟退火算法对机场航班实例进行仿真求解。与经典FCFS策略对比,所提方法在保证航空公司公平性在可接受水平之内的前提下,使旅客满意度衰减程度下降了41.58%,有效优化了机场运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航班延误对旅客满意度的严重不良影响,提高航班延误恢复调度的公平性,将群体情绪模拟引入旅客满意度表征函数,并考虑航空公司公平性约束,构建了机场终端区航班计划恢复模型,运用模拟退火算法对机场航班实例进行仿真求解。与经典FCFS策略对比,所提方法在保证航空公司公平性在可接受水平之内的前提下,使旅客满意度衰减程度下降了41.58%,有效优化了机场运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航班恢复过程往往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这些不确定因素可能还会进而引发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产生,造成更加严重的延误情况。为了提高航班恢复计划的鲁棒性,对不确定因素扰动下的航班恢复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利用中国某机场的地面服务数据,研究了不确定因素对航班恢复过程中地面服务保障时间的影响。然后,建立以最小化延误成本和保证航班公平性为优化目标的航班恢复调度模型;同时考虑进场航班对离场运行的影响;并在模型中加入不确定因素对航班的干扰。最后,运用模拟退火算法对中国某机场的航班数据进行仿真,与先到先服务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解决机场大面积航班恢复问题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合理界定机场吸引范围,是构建坚固民航运输网络的关键环节。现有的机场吸引范围界定方法,很少考虑与其衔接的地面交通网络,以及旅客出行偏好的影响。为提高机场吸引范围的实用性,本文以城市断裂点理论为基础,对其中的重要参数予以改进。首先,以综合交通运输为背景,指出发达的公路和铁路运输网络对民用机场具有很大的竞争与促进作用,并提出以地面交通出行时间为量化标准的吸引范围界定方法。然后,为分析旅客出行偏好的行为机理,针对于与机场衔接的地面交通网络来建立离散选择模型。其次,将研究区域的机场所在城市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专家评价法和熵权法综合确定机场的吸引规模,并通过机场吞吐量与城市对外出行总量针对机场规模进行修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改进模型的实际可操作性,为确定多机场系统吸引范围界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山东支线机场大部分处于亏损的运营状况,通过探索山东省支线航空的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山东省民航业的发展.对山东省内机场的运营现状进行分析,从节点的连通度和节点强度两个方面对省内航线网络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省内航线分布极度不均衡,低航班频率严重影响了支线机场的发展.此外,支线机场客源不足、飞机与航线不匹配以及机场等级偏高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支线航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支线机场运营模式的分类,提出了促进山东航空市场发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型枢纽机场对周边中小机场的"虹吸效应"所产生的中小机场旅客量不足、枢纽机场日益拥堵等问题,提出了一个优化运营方案:调整机场航班频率与票价,引导中小机场旅客选择中小机场出行.基于Logit模型分析中小机场旅客出行选择行为,以票价和频率为竞争策略变量,建立枢纽机场和中小机场的非合作博弈模型,给出纯策略和混合策略Nash均衡解的存在性和计算方法.最后结合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均衡条件下的航班频率与票价有利于提高中小机场旅客出行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航班恢复过程往往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这些不确定因素可能还会进而引发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产生,造成更加严重的延误情况。为了提高航班恢复计划的鲁棒性,对不确定因素扰动下的航班恢复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利用中国某机场的地面服务数据,研究了不确定因素对航班恢复过程中地面服务保障时间的影响。然后,建立以最小化延误成本和保证航班公平性为优化目标的航班恢复调度模型;同时考虑进场航班对离场运行的影响;并在模型中加入不确定因素对航班的干扰。最后,运用模拟退火算法对中国某机场的航班数据进行仿真,与先到先服务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解决机场大面积航班恢复问题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攀枝花机场独特的地理、地形环境造就了其季节性多低云、多风切变的气象特点.机场现有的导航设备和气象观测设施较为简易,使得航班运行的正常率极低.该文结合国航攀枝花航线非正常性统计数据与机场气候资料,首先总结了攀枝花机场运行的方式和特点,然后分析了造成攀枝花机场低正常性的原因和解决该问题的方式,最后总结了机场的运行特点并对航班运行提出建议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机场各类地面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机场场面运行优化的核心问题,而机场地面保障任务的调度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本文针对机场地面保障车辆的调度问题,考虑航班延误、提前等情况,构建了双阶段机场地面保障车辆调度模型,并设计双阶段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基于我国某大型机场的实际运行数据,以清水车和食品车调度为例分别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先到先服务策略,清水车行驶总距离减少55.31%,食品车行驶总距离减少47.38%;对比传统遗传算法,清水车行驶总距离减少19.31%,食品车行驶总距离减少22.93%;动态调整后,清水车新增总行驶距离1.2%,食品车总行驶距离新增3.2%,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可见,双阶段机场地面保障车辆调度模型能提高大型机场场面运行效率,为机场航班实际地面保障任务调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以中小机场航线网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夏秋航季航班计划时刻表数据,通过复杂网络指标分析中小机场及其航线的网络结构与分布特征,并从邻接机场类型、介数等视角,分析了四类中小机场的偏好连接特点。结果表明:中小机场的平均度值为大型机场的1/6,机场度值对航距的影响较客运量更大,高介数的机场并不对应为高客运量或远航距特征,簇系数高于0.6的中小机场客运量与航距加权分布表现出一定的集聚性;经客运量或航距加权的低介数航线网络聚集性较强,东部沿海地区较少有在客运量、航距加权下的高介数特征航线;中小机场与大型机场的连接规模远高于中小机场之间的相互连接规模,低介数的中小机场倾向于选择介数较高的中小机场连接。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离港控制系统(Departure Control System),简称DCS,是中国民航引进美国优利公司的航空公司旅客服务大型联机事务处理系统,分为旅客值机(CKI)、配载平衡(LDP)、航班数据控制(FDC)三大部分。本文对机场离港系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的多机场地面等待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航班延误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机场网络的延误累加效应及连续航程航班影响的多机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模型。该模型采用地面等待策略,对机场网络中各机场的延误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当某些机场容量受恶劣天气或其他突发情况影响发生变化,使延误无法避免时,能够合理分配机场的出发和到达容量,减少航班的空中延误。结合中国3个枢纽机场的流量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经济的航班调度策略,可为民航相关部门制定航班计划提供辅助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8.
在中小机场吞吐量预测方法中首次引入了巢式Logit模型(NL)。并以无锡机场旅客吞吐量为实例,将预测结果与其他预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对中小机场进行预测时,使用巢式Logit模型由于综合考虑了机场所在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机场的服务能力以及周边机场的竞争影响因素,所以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较小,并可以从计算过程中得到机场可能的客流量组成和地区客流量走向。  相似文献   

19.
在降低航班延误的前提下,为了减少现有航班时刻表调整对航空公司运营造成的影响,建立了机场群航班时刻优化及动态排队模型,并设计了改进的迭代寻优算法,以珠三角机场群为例对模型算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消除航班、飞机中转和旅客中转的情况下,珠三角机场群总航班调整量为615,最大调整量为33;并使广州白云机场和珠海金湾机场离港延误峰值分别降低20%和30%,深圳宝安机场进港峰值降低20%。因此,在能力扩张和运营效率提高不可行的机场,中短期内通过实施机场群航班时间表优化,可以缓解区域机场群的拥堵和延误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多机场间航班延误的传播机理,将机场作为节点,航线作为边构成复杂网络。通过分析传染病传播过程与机场间航班延误传播过程的相似性,借鉴经典传染病传播模型(SIR)的思想,并考虑不同机场间延误传播的差异,提出机场重要度的概念,构建了多机场航班延误传播模型。对多机场航班延误传播过程的仿真结果表明:在多机场网络中,初始延误机场不同以及机场重要度不同,延误传播效果不同,但延误传播规律保持不变。对网络中重要机场进行相应管控会使发生延误的机场数量峰值下降,且按照介数值确定需进行管控的重要机场,网络中发生延误机场数量峰值下降率最大。可见,该模型可以客观反映多机场间航班延误传播的动态过程和变化规律,并可为延误的预防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