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我国部分家鸭和野鸭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AFLP技术分析我国8种常见家鸭和2种野鸭基因组DNA的多态性,在选取的17对引物中,有9对能得到重复性好的多态性扩增条带.每对引物扩增带数在44-83之间.共得到513个标记位点,其中498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率达97.1%;根据AFLP图谱计算了不同样品间的遗传距离(D)和相似性系数(GS).家鸭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331~0.589范围内,绿头鸭、斑嘴鸭与家鸭品种(系)间的遗传距离分别在0.298~0.520和0.316~0.522之间.方差分析表明两组数据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知绿头鸭和斑嘴鸭在家鸭品种的形成过程中都作出了贡献.并根据D值绘制了它们的聚类图谱.  相似文献   

2.
采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标记,研究成都麻羊与金堂黑山羊、乐至黑山羊、合江黑山羊、江安黑山羊、营山黑山羊、嘉陵黑山羊和白玉黑山羊等8个山羊品种(群体),共261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选用8对引物组合共获得174个标记,其中80个为多态性标记,标记多态频率为16.55%~38.62%,平均每对引物获得21.75条带.根据AFLP分析结果,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公式计算获得,供试8个山羊品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0888~0.2289之间.其中营山黑山羊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0.2289),嘉陵黑山羊次之(0.2119).白玉黑山羊最小(0.0888)、其余山羊品种(群体)介于其间.用Rogers遗传距离公式分析获得8个山羊品种(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R)。根据DR值,采用Mega3.0软件以UPGMA法构建遗传系统树状图,聚类结果聚为三个大类,营山黑山羊和嘉陵黑山羊聚为一类,合江黑山羊和江安黑山羊为一类,这两类聚为一大类;成都麻羊和金堂黑山羊聚为一类后。再与乐至黑山羊聚为一大类;这两大类相聚后,再与单独为一大类的白玉黑山羊聚在一起.聚类结果与品种(群体)来源和生态地理分布相一致.AFLP标记很好的反映供试山羊品种(群体)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是研究山羊遗传多样性一种理想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
我国部分优质小麦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PAGE对49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了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49个供试品种在醇溶蛋白带型上差异显著,品种间遗传距离(GD)在0~0.935之间,平均值为0.525.聚类分析可将优质小麦分为6大类,1BL/1RS易位系有12份,占24.5%.这个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醇溶蛋白变异丰富,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200多个小麦品种的醇溶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醇溶蛋白带谱是品种的重要遗传特征,它既能区分所有具有遗传差异的品种(品系),又能反映出品种(品系)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该方法分辨力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成本低,可应用于品种鉴定、纯度分析和作为一种遗传选择标记应用于作物育种。本次研究以品种间醇溶蛋白带谱的相似系数为指标,采用类平均法,对其中部分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相符,由此说明,醇溶蛋白凝胶电泳技术在小麦品种分类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普通小麦和节节麦G—带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改良ASG法显出了普通小麦的两个品种和节节麦的有丝分裂染色体全部供试材料G-带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即带数多,细窄而大小相近,带间区小,分布较均匀,着丝粒和次缢痕两侧及两臂末端都具带;2)它们的同源染色体间带纹可较准确地配对;3)普通小麦两品种虽带型相似,但总带数有差异;4)节节麦与普通小麦中国春D染色体组的G-带带型很相近,两带数相同的臂为50.0%。  相似文献   

6.
飞蝗五个自然种群的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检测飞蝗Locusta migratoria(Linnaeus)2个亚种5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11个随机引物扩增共产生了163条带,其中多态性片段为156条.Shannon信息指数和Nei’S指数对RAPD数据的分析表明: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不同种群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东亚飞蝗种群间出现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36.09%和33.85%.用UPGMA对Nei’S遗传距离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亚飞蝗不同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它们与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Linnaeus)关系较远.由Nei’S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可以看出,东亚飞蝗不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均小于东亚飞蝗与亚洲飞蝗之间的遗传距离.由Mantel软件检验得出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的相关性系数r〈0.7,表明这5个种群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地理距离无相关性.同时,还结合等位酶种群遗传结构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了上述东亚飞蝗4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化,表明RAPD可检测出更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耐旱种质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对986份新育成小麦品种(系)抗旱性鉴定研究结果分析,将参试品种根据其性状抗旱指数的等级数值之和划分为抗旱型、中间型和不抗旱型;根据小麦性状对不同时期的水分胁迫反应的稳定性分为综合性状稳定型、穗数稳定型、粒数稳定型、株高稳定型和千粒重稳定型。这种划分对实现小麦品种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品种增产作用和育种上有效地选择亲本种质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应用少数引物对3个绵羊类群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个不同绵羊类群(波德代,无角陶赛特,藏陶杂种羊)的共11个样本DNA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与藏陶杂种羊2个种群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1102;波德代羊与藏陶杂种羊2个种群间遗传距离最大,为0.2989;无角陶赛特羊与波德代羊2个种群间遗传距离为0.1655。  相似文献   

9.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青海省不同来源114个小麦品种(系)品质得分、高分予量麦谷蛋白亚基构成、等位基因不同亚基变异及出现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系)间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国外引进品种和当地培育品系亚基组成多于其他品种,而当地培育品系的分布最均匀;在A1位点上N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在D1位点上2+12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共有25种亚基组合,国外引进的小麦品种和当地培育的小麦品系亚基组合类型明显多于其他品种,(N,7+8,2+12)组合的出现频率最高;品质平均得分当地培育品系最高(6.40)。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遗传距离的粘孢子虫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8SrDNA作为分子际记研究了以粘孢子虫(Myxosporidia)常见属为代表的不同分类水平下的遗传距离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粘孢子虫亲缘关系的远近与遗传距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粘孢子虫亲缘关系越远遗传距离越大,反之亦然;同时表明,本研究所涉及的种内、种间和属间阶元的遗传距离虽在一定范围内有重叠,但遗传距离由小到大排列依次为种内、种间、属间。研究认为物种之间在遗传距离上可能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但基于18SrDNA遗传距离的分歧在一定范围内对大多数物种的鉴定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带有两个优先权M/M/s排队的通信网交换性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前 ,基于不同优先权的通信网交换的研究十分活跃 文中分析了通信网中输入为泊松到达 ,带有两个优先权的M/M/s排队交换系统 通过对状态转移方程和部分状态转移方程的分析 ,得出了到达交换器的两种信元 (分组 )的稳态队长 ,并利用指数分布和泊松分布的关系 ,给出了输出线上的平均队长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主成分分析对11个不同产地枸杞子中的5种微量元素和黄酮含量进行分析,找到微量元素和黄酮的含量与枸杞子质量优劣的相关关系,得到不同产地的枸杞子质量优劣的综合排名.然后利用聚类分析对11种不同产地枸杞子进行聚类,结果恰好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说明主成分分析法所建的枸杞质量优劣评价模型稳定可靠,可以为枸杞子质量优劣评价研究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引人了地理迁移关系模型和社会网络人类动力学模型,将前一个模型中的“1个原型网络系统和2个变形网络系统”转换为演变过程的原始状态、迁移及适应3个阶段,将后一个模型中的“社会网络的典型特征——较高的集聚和较短的平均路径”分解为2个类型(非群体类型和群体类型),作为我国移动通信量人口学分析的研究方法.构建了我国各省的包括3个人口迁移指标、4个人口技术构成指标在内的人口学数据系统,针对3个重要的移动通信指标,分别解释人口学要素与移动通信量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1)应用地理迁移关系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不同演变阶段人口迁移对移动通信使用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保持原有链接、构建产生新链接而完成的;2)应用社会网络人类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人口技术构成因素对移动通信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数据环境支持, 运用核密度估计、最近邻分析、多距离空间聚类、协同区位商和两步移动搜索等多种空间量化法, 从适应性和匹配关系两个方面分析深圳市城市公共资源与人口分布的空间适配性。结果表明: 1) 不同城市公共资源与人口分布的空间适应性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表现为空间形态、分布模式和邻近效应相似; 2) 城市公共资源与人口分布的空间匹配关系存在差异, 城市公共资源与人口密度的非匹配特征说明城市公共资源供需关系存在“失配”和“错位”现象。最后, 针对资源要素的空间适配性问题, 从城市和社区两种尺度提出针对公园绿地、教育机构和健康医疗等 3 类公共资源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小麦谷蛋白亚基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1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方差分析探讨了3个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座和2个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座对14个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同一基因座可以影响多个品质性状;不同基因座对不同品质性状的影响是不同的;影响的大小也存在差异.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有些品质性状同时受到两个基因座的影响,有时基因座间互作的影响大于单个基因座效应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说明,小麦品质性状的改良是非常复杂的,对不同品质性状的改良应采用不同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6.
柱面NAH中的采样间隔取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柱面NAH的重建参数选取方面未见有专门分析,多数沿用平面NAH的选取原则,或作为平面NAH的延伸稍加讨论。但两者在算法实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应单独对其重建参数选取进行研究;该文系统分析了2种NAH在参数选择方面的不同之处,对柱面NAH中采样间隔的取值做了细致分析,并综合考虑了它与其它重建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采样间隔在轴向和周向的取值范围,文中采用数值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云南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分离鼠疫菌的基因表型。方法:采用随机引物扩增技术(RAPD)对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了28株鼠疫菌,除一株外,27株均显示有13条带型,并与假结核菌和小肠结肠炎菌有明显的区别。结论:云南家、野两型鼠疫菌株可能具有相同的随机引物扩增基因表征。  相似文献   

18.
利用锅锌矿床中方铅矿、闪锌矿单矿物中微量元素Ag、Si、Cd、Mn的含量,应用数学地质的方法将参加统计的铅锌矿床划分为四种类型.同时描述了各类型矿床单矿物中微量元素的统计特征及其与成因类型之间的关系.由工作结果看到.单矿物中微量元素的统计特征可为矿床成因类型的划分提供比较客观的依据,方铅矿中的微量元素比闪锌矿判别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9.
小麦的高产和抗倒伏是相互制约的。文章利用力学原理建立力学模型,从而推倒出小麦茎秆在无风情况下的临界穗重和有风情况下小麦茎秆的临界风力、穗重、茎秆长度和弹性模量的关系。为育种专家在不同地区培育不同形态、不同产量的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银召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4):3834-3838,3845
光线非垂直入射到光学界面时会产生偏振效应,且偏振效应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显著增强。双扫描镜空间成像系统具有宽光谱、大入射角、大孔径的特点,因此具有较大的偏振灵敏度。由于光电探测器的转化效率对偏振光而言不是各向同性的,而且有时差别很大,为保障光学系统探测灵敏度必须限定光学系统偏振灵敏度。采用斯托克斯矢量和穆勒矩阵的偏振表示方法,推导得出入射角度与双扫描空间成像系统偏振灵敏度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对薄膜设计参数进行一定的工艺修正得出各个光学元件偏振数据,进而得出整个双扫描成像系统的偏振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段双扫描成像系统的偏振灵敏度在0.5%左右;在红外波段双扫描空间成像系统偏振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