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后殖民理论是东西方反殖反帝的政治文化运动的产物。其根本主张是反对一切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为边缘文化的发声提供支持。后殖民理论对中国文化发展带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重新确立中国文化的民族认同与合法身份,中国文化只有通过创造性转型和批判性重建才能在新世纪焕发出光彩。我们既要积极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阐释,又要与西方的先进文化展开对话和交流。这样,才有可能产生新世纪的中国文化新形态。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的桃文献史料相当丰富。当代的桃文化研究专著较少,而综合或专题的研究论文中,从古典文学角度研究的较多,从植物和花卉角度研究的则较少。桃在民俗、宗教、文学、社会学、园林、艺术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因此应从多角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了强大的文化冲击。本土文化在强势经济的压力下出现了许多问题。后殖民理论用其独特的视角揭示出文化殖民的种种表现。运用后殖民理论不仅有利于更进一步看清“文化霸权”的实质,而且可以帮助第三世界的人们面对现实,夯实民族文化的根基。在文化冲击的态势中应该重视文化、增强理解、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以应对文化冲击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和知识产业化思潮的持续冲击下,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受到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文化殖民"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英语学习者对民族文化传统和本国国情的遗忘以及教育研究者价值观念的单一和片面。如何培养青年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摆脱文化帝国主义的束缚,是值得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论的"失语"与后殖民文化心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文论失语与中国的后殖民理论关系的思考与分析,力图揭示中国文论的后殖民化只是一种变体的后殖民理论,中国文论的失语症也只是一种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焦虑和迷茫心态的表现。中国的后殖民批评正处于一种欲解构文化霸权主义,同时又建立别一种权力话语的理论悖论中。要建立中国文论的新框架,则要从文化融合的全球化大语境中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进入现代以来其文化受西方影响很大,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处于一种无法向外输出的困境。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学者开始引介后殖民理论并试图用来解决文化困境。在运用后殖民理论的过程中,学者们经常会走向民族主义,对本民族的文化盲目自信,陷入了惯有的东/西方二元对立。只有借助后殖民理论消除文化霸权,走向世界主义,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世界化。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的《我爱比尔》是直接回应当下语境的小说。在后殖民图景下,迷失的阿三之流的第三世界女性,舍生忘我地进军欧美,结局却是那样的令人无奈和沮丧。阿三的生存境遇显然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困境暗合,王安忆把一个复杂而沉重的社会学问题渗透到个人化的故事里,古老的中华在后殖民图景下边缘化了,怎样进入国际关系的主流,理应成为整个民族普遍性的焦虑与困惑。这也正是《我爱比尔》的题旨所在。  相似文献   

8.
翻译中对文化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归化和异化。前者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而后者则以原语文化为归宿。随着后殖民研究的兴起,翻译研究也有了新的视角,国内也出现了一种"贬归化,扬异化"的势头。从后殖民文化语境下的文化身份研究入手,探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后殖民思潮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人类学不但将其作为寻找学科定位的重要工具,更是将停留在文化批评层面的后殖民思潮推向田野实践,为后殖民思潮的反思提供了丰富的现实个案和实践路径。虽然中国在客观上不构成后殖民情境,但仍可在文化批评的层面上讨论国外人类学在后殖民反思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系列民族志个案,以此丰富和拓展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内涵和视野。  相似文献   

10.
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中的文化主体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殖民理论视域下的文化身份理论有值得我们研究和发展的地方;但是也有明显的不足,许多理论构想(例如"文化杂交")没有充分意识到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中的主体意识.文化身份只有被放置在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各种异族文化相互杂陈的关系中,才能进行有效的定位.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建构,应该站在一种开放的民族立场上,在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进行重新定义和创造.  相似文献   

11.
托妮.莫里森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通过描写黑人女孩佩克拉的遭遇,批判了白人文化霸权对黑人的侵蚀,揭示了在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重压下黑人的人性被扭曲,谴责了殖民主义的种种摧残性的行为,力图唤醒黑人民族的自我意识,抵抗白人文化霸权的糟粕,建立黑人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相似文献   

12.
《格萨尔王传》作为藏民族流传了千年的史诗文化,是祖先留给藏族人民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格萨尔史诗传承中,“仲肯”——说唱艺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本身也堪称民族文化的“活化石”。然而,他们却均在现代化生活潮流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藏族作家阿来的《格萨尔王》与次仁罗布的《神授》不约而同地书写了作为文化传承者的史诗说唱艺人的当代命运,并通过他们形象的塑造,提出了如何保护民族文化传统的新问题,表达了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些深入思考与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重要文化名人,"五四"运动的先驱者,周作人在日本侵略中国后不久就迅速投靠日伪政权,这是极其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周作人附逆是由于他首先在精神上被日本文化所征服,进而产生民族文化认同困境所造成的.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被西方后殖民文化侵蚀是非常具有启示性的.  相似文献   

14.
以“模仿”一词的起源为线索,通过对模仿在“文艺”和“文化”两个领域中的描述和分析,来探究“模仿”这一文化现象的特性.并从中获取正确运用“模仿”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期以来,马克.吐温的经典小说《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中黑人吉木的形象及小说中所反映出的种族主义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可以从该小说中分析总结出两种对立模式,即"边缘"与"中心"的对立和"黑"与"白"的对立。从后殖民理论的视角对这两种对立模式分析发现,前者体现了作者追求民主、追求平等的强烈愿望,而后者则说明了作者难以逾越的白人文化价值观的集体无意识,显示出作者民主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布莱恩.弗里埃尔的代表作《翻译》被誉为爱尔兰戏剧史上的分水岭。在爱尔兰被视为一个后殖民语境的前提下,从3个方面解读该剧中的爱尔兰文化身份之重构过程:语言和文化身份塑造,(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与文化身份建构,以及重写历史与文化身份之重构。同时,指出弗里埃尔并非仅仅停留在后现代的虚无主义之上,而是通过否定和颠覆"既定"的现状积极地为爱尔兰文化身份之重构创造新的表达文化差异和多样性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V.S.奈保尔是英国当代最杰出的移民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一直密切关注后殖民社会的现实和境况。自我追寻和家国寻根的主题贯穿整个创作的过程,这一主题在他的讽刺长篇小说《模仿者》中得到了极富哲理的诠释。本文从小说的主题中凸显出来的殖民地人和移民者在强势宗主国文化下所表现的幻想破灭的惆怅感、身处他乡的疏离感和回归故土的无归属感以及漂泊流放的虚无感为切入点作深入探讨,揭示出现代社会是个荒谬、混乱、毫无理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的主体破碎,自我遭到扭曲和肢解,处于一种虚无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的小说《绿房子》选择皮乌拉的第一家妓院作为“文明社会”和土著聚居区的交错点,让代表“融合”的各个阶层、各种血统的人物在此粉墨登场,后殖民批评层面的内容充斥于字里行间。一方面,作者利用几个事件穿插叙述,体现了拉丁美洲所承受的殖民影响,塑造了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另一方面,间于“中心”与“边缘”的尴尬身份使得后殖民话语在其创作中如影随形。不同于以往的是,本文将剖析焦点由小说的文本结构转向其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路易丝.厄德里齐的小说<痕迹>中主要人物的解读,剖析了印第安人在"内部殖民"统治下的生存境况,揭示了白人殖民统治对印第安人命运的迫害.作者试图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生活的讲述,改变印第安人处于社会边缘的"他者"地位.  相似文献   

20.
由著作者身份识别系统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自然>杂志介绍了一个著作者身份识别系统.文章称,这个名为"开放研究人员和贡献者ID"(ORCID)的新系统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包括汤姆森路透社、自然出版集团、爱思唯尔出版社、斯普林格出版社、大英图书馆和韦尔科姆信托基金会等23个国际知名组织的支持,并引起科技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