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是企业增强其在中国乃至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研发获得高校新知识和创新想法,一些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联合研发机构正日益成为国内外公司战略研发网络的一部分;另外,企业通过吸收高校人才参与联合研发等技术活动,识别技术人才,将吸引高校内未来技术精英的青睐,从而为企业人才本土化打下坚实基础。以中石化、宝钢、金川、兖矿、南自电力、新兴铸管等为代表的大型国企与高校紧密合作,其自主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同方威视、金碟软件为代表的新兴高科技企业不断登攀,发展方兴未艾;以德州仪器、微软亚洲研究院、西门子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持续与国内高校进行全方位合作,从人才培养、共建联合研发机构到加强教学研发互动,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是企业增强其在中国乃至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研发获得高校新知识和创新想法,一些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联合研发机构正日益成为国内外公司战略研发网络的一部分;另外,企业通过吸收高校人才参与联合研发等技术活动,识别技术人才,将吸引高校内未来技术精英的青睐,从而为企业人才本土化打下坚实基础。以中石化、宝钢、金川、兖矿、南自电力、新兴铸管等为代表的大型国企与高校紧密合作,其自主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同方威视、金碟软件为代表的新兴高科技企业不断登攀,发展方兴未艾;以德州仪器、微软亚洲研究院、西门子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持续与国内高校进行全方位合作,从人才培养、共建联合研发机构到加强教学研发互动,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是企业增强其在中国乃至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研发获得高校新知识和创新想法,一些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联合研发机构正日益成为国内外公司战略研发网络的一部分;另外,企业通过吸收高校人才参与联合研发等技术活动,识别技术人才,将吸引高校内未来技术精英的青睐,从而为企业人才本土化打下坚实基础。以中石化、宝钢、金川、兖矿、南自电力、新兴铸管等为代表的大型国企与高校紧密合作,其自主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同方威视、金碟软件为代表的新兴高科技企业不断登攀,发展方兴未艾;以德州仪器、微软亚洲研究院、西门子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持续与国内高校进行全方位合作,从人才培养、共建联合研发机构到加强教学研发互动,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是企业增强其在中国乃至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研发获得高校新知识和创新想法,一些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联合研发机构正日益成为国内外公司战略研发网络的一部分;另外,企业通过吸收高校人才参与联合研发等技术活动,识别技术人才,将吸引高校内未来技术精英的青睐,从而为企业人才本土化打下坚实基础。以中石化、宝钢、金川、兖矿、南自电力、新兴铸管等为代表的大型国企与高校紧密合作,其自主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同方威视、金碟软件为代表的新兴高科技企业不断登攀,发展方兴未艾;以德州仪器、微软亚洲研究院、西门子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持续与国内高校进行全方位合作,从人才培养、共建联合研发机构到加强教学研发互动,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走产学研合作道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是企业增强其在中国乃至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研发获得高校新知识和创新想法,一些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联合研发机构正日益成为国内外公司战略研发网络的一部分;另外,企业通过吸收高校人才参与联合研发等技术活动,识别技术人才,将吸引高校内未来技术精英的青睐,从而为企业人才本土化打下坚实基础。以中石化、宝钢、金川、兖矿、南自电力、新兴铸管等为代表的大型国企与高校紧密合作,其自主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同方威视、金碟软件为代表的新兴高科技企业不断登攀,发展方兴未艾;以德州仪器、微软亚洲研究院、西门子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持续与国内高校进行全方位合作,从人才培养、共建联合研发机构到加强教学研发互动,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是企业增强其在中国乃至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研发获得高校新知识和创新想法,一些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联合研发机构正日益成为国内外公司战略研发网络的一部分;另外,企业通过吸收高校人才参与联合研发等技术活动,识别技术人才,将吸引高校内未来技术精英的青睐,从而为企业人才本土化打下坚实基础。以中石化、宝钢、金川、兖矿、南自电力、新兴铸管等为代表的大型国企与高校紧密合作,其自主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同方威视、金碟软件为代表的新兴高科技企业不断登攀,发展方兴未艾;以德州仪器、微软亚洲研究院、西门子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持续与国内高校进行全方位合作,从人才培养、共建联合研发机构到加强教学研发互动,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是企业增强其在中国乃至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研发获得高校新知识和创新想法,一些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联合研发机构正日益成为国内外公司战略研发网络的一部分;另外,企业通过吸收高校人才参与联合研发等技术活动,识别技术人才,将吸引高校内未来技术精英的青睐,从而为企业人才本土化打下坚实基础。以中石化、宝钢、金川、兖矿、南自电力、新兴铸管等为代表的大型国企与高校紧密合作,其自主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同方威视、金碟软件为代表的新兴高科技企业不断登攀,发展方兴未艾;以德州仪器、微软亚洲研究院、西门子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持续与国内高校进行全方位合作,从人才培养、共建联合研发机构到加强教学研发互动,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是企业增强其在中国乃至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研发获得高校新知识和创新想法,一些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联合研发机构正日益成为国内外公司战略研发网络的一部分;另外,企业通过吸收高校人才参与联合研发等技术活动,识别技术人才,将吸引高校内未来技术精英的青睐,从而为企业人才本土化打下坚实基础。以中石化、宝钢、金川、兖矿、南自电力、新兴铸管等为代表的大型国企与高校紧密合作,其自主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同方威视、金碟软件为代表的新兴高科技企业不断登攀,发展方兴未艾;以德州仪器、微软亚洲研究院、西门子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持续与国内高校进行全方位合作,从人才培养、共建联合研发机构到加强教学研发互动,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是企业增强其在中国乃至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研发获得高校新知识和创新想法,一些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联合研发机构正日益成为国内外公司战略研发网络的一部分;另外,企业通过吸收高校人才参与联合研发等技术活动,识别技术人才,将吸引高校内未来技术精英的青睐,从而为企业人才本土化打下坚实基础。以中石化、宝钢、金川、兖矿、南自电力、新兴铸管等为代表的大型国企与高校紧密合作,其自主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同方威视、金碟软件为代表的新兴高科技企业不断登攀,发展方兴未艾;以德州仪器、微软亚洲研究院、西门子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持续与国内高校进行全方位合作,从人才培养、共建联合研发机构到加强教学研发互动,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是企业增强其在中国乃至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研发获得高校新知识和创新想法,一些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联合研发机构正日益成为国内外公司战略研发网络的一部分;另外,企业通过吸收高校人才参与联合研发等技术活动,识别技术人才,将吸引高校内未来技术精英的青睐,从而为企业人才本土化打下坚实基础。以中石化、宝钢、金川、兖矿、南自电力、新兴铸管等为代表的大型国企与高校紧密合作,其自主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同方威视、金碟软件为代表的新兴高科技企业不断登攀,发展方兴未艾;以德州仪器、微软亚洲研究院、西门子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持续与国内高校进行全方位合作,从人才培养、共建联合研发机构到加强教学研发互动,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是企业增强其在中国乃至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研发获得高校新知识和创新想法,一些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联合研发机构正日益成为国内外公司战略研发网络的一部分;另外,企业通过吸收高校人才参与联合研发等技术活动,识别技术人才,将吸引高校内未来技术精英的青睐,从而为企业人才本土化打下坚实基础。以中石化、宝钢、金川、兖矿、南自电力、新兴铸管等为代表的大型国企与高校紧密合作,其自主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同方威视、金碟软件为代表的新兴高科技企业不断登攀,发展方兴未艾;以德州仪器、微软亚洲研究院、西门子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持续与国内高校进行全方位合作,从人才培养、共建联合研发机构到加强教学研发互动,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依托学校科技资源优势,对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通过联合研发项目合作、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创办校企联合研发机构、成果作价入股创办企业、创办孵化园区等形式,与地方政府和社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了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本地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王军  郭毅  黄刚 《科技潮》2003,(6):28-29
为了落实市委书记刘淇同志“提高对研发机构的工作力度”的批示精神,摸清北京地区研发机构的活动情况,制定鼓励和促进在京研发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最近,市科委会同市统计局对在京研发机构进行了一次联合调查。值得关注的是:研发机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研发产业初具规模;研发领域与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基本吻合;研发经费以企业投入为主;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资金、人才方面具有高度优势;三分之二科技成果在京外转化。研发机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研发产业初具规模长期以来,政府办的独立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办科研机构以及军…  相似文献   

14.
新型研发机构的出现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国家技术创新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高校、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产学研的合作关系,提升了新型研发机构的整体创新能力,但成果转化率并未达到预期目标。旨在对成果转化方面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指导。梳理了依托科研院所、高校、政府的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并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其组建模式以及运行机制的具体类别,构建了以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为主体的博弈模型,探究在该新型研发机构下各主体进行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此外,分析了三方博弈模型演化的稳定性策略并深挖影响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稳定性的因素,分析了协同合作中各参与主体的策略选择;并进一步使用MATLAB数值仿真,分析各主要影响因素对三方主体策略选择积极性与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协调的有效性对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合作稳定性的影响占重要地位,政府的政策倾斜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达成合作,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地方政府向高校提供成果转化经费的分配系数对高校的策略选择积极性影响较大,向企业提供科研经费的股权分配系数对企业的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涉外联合研发机构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大学的涉外联合研发机构是伴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研发战略的实施及中国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兴事物.清华大学在中国大学的涉外科技合作中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体体现在:涉外科技合作规模大、涉外联合研发机构集中度高.本文结合清华大学涉外联合研发机构的发展,分析了涉外联合研发机构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以及其对大学建设的促进作用.希望本文能够对中国大学的涉外联合研发机构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3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通用汽车汽车研究院在上海交通大学正式成立。通用汽车将按计划在未来5年内为研究院投入400万美元。用于推进通用汽车与上海交大在汽车联合技术研发及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内的合作。据了解。该研究院是目前国内首个由企业和高校合作建立。集技术研发、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技术研发机构。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建聪、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总经理甘文维等出席成立仪式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17.
《甘肃科技》2010,26(12):I0001-I0001
在6月22日全省产学研对接会上了解到,我省企业加快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联合步伐,建立联合技术开发中心、研究所和长期的技术开发联盟,实现资金与科研力量的优势对接,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在研发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难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每年开发的300多项省级以上新产品中,有60%以上是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不同合作方式开发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已成为全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目前全省80%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多元化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史长利 《科技潮》2003,(10):34-35
为了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平谷区整合资源,上下互动,部门联动,开展全方位服务。组织、人事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优惠政策,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区财政先后设立了融资担保资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资金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资金,鼓励企业开办了厂内研发机构,增强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能力;金融部门也积极开展银政合作、银企合作,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2006,(11):14
企业简介:北京高碑店水环境科技研发中心(简称:高碑店水研中心)是北京排水集团下属研发机构。该中心拥有一整套设备先进,配套齐全的中试及小试场,为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该中心为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除自主研发外,还与科研院所和高校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借助外界科研力量,增强自身技术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安徽科技》2013,(12):F0002-F0002
<正>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黄山市持续开展以"百家企业高校行"和"百名专家黄山行"为主题的"双百双行"产学研系列活动。2013年以来,广泛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对接活动,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多元化的产学研用战略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技术、成果、人才全方位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