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目的】测定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饭甑青冈Cyclobalanopsis fleuryi(Hickel.et A.Camus)Chun ex Q.F.Zheng、大叶栎Quercus griffithii Hook.f.et Thoms ex Miq.、栲Castanopsis fargesii、椆木Lithocarpus thalassica(Hance)Rehd.种子中的多酚含量,评价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并分析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Folin-酚法测定多酚含量,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评价种子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在选取的5种壳斗科植物种子中,饭甑青冈的多酚含量最高(14.16%),其次为大叶栎(10.89%),栲的含量最低(0.44%);各提取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其中青冈栎的半清除率质量浓度IC50均优于抗坏血酸(Vc),饭甑青冈IC_(50)与Vc相当。【结论】青冈栎与饭甑青冈种子提取物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乃至药品等行业。  相似文献   

2.
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的基础上,采用Levins和Pianka生态位测度公式以及总体相关性VR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定量分析木林子川陕鹅耳枥+青冈-水马桑(Carpinus fargesiana+Cyclobalanopsis glauca-Weigela japonica)群落10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和种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川陕鹅耳枥(Carpinus fargesia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japonica)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较大,资源利用谱宽,属泛化种;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与其他优势种生态位重叠的均值最小,资源利用特化程度高,属特化种.(2)优势种群种对的生态位重叠平均值为0.59,资源利用方式分化较小.(3)优势种的种对正负关联比为0.73∶1且均为不显著关联,群落物种间总体显著正关联.(4)种间关联系数Pearson、Spearman的值均与Pianka生态位重叠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样方调查法,以贵州目前已知唯一分布点的西畴青冈Cyclobalanopsis sichourensis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群落中共有41科61属66种植物;其中乔木层10科13属13种,灌木层有23科31属34种,草本层15科22属23种,层间植物5科5属5种。从龄级结构看,西畴青冈属于增长型种群,从生活型看,群落中以高位芽植物为主,此外,还分析了西畴青冈分布区域狭窄的原因,应该加强对西畴青冈群落的保护。本文可为西畴青冈的保护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样地调查法对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雪峰山梭罗(Reevesia xuefengensis)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从群落的生境、优势种群的数量特征、群落的垂直结构、种群动态等方面揭示了该群落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雪峰山梭罗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为该群落的优势种群,因而命名为雪峰山梭罗+青冈群落.群落的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少.雪峰山梭罗种群的龄级结构呈钟型,具衰退趋势; 青冈种群的龄级结构属增长型,青冈终将取代雪峰山梭罗而形成稳定的顶级群落.建议规划保护范围,实行动态保护管理,加强人工复壮.  相似文献   

5.
杨红兰  翁锴 《科技信息》2013,(4):166-167
本文利用叶绿素仪SPAD-502,测定桂林岩溶石山5种常见植物的SPAD值,以研究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九龙藤Bauhinia championii(Benth.)Benth.、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erg)Oersted和菜豆树R aderm achera sinica中,青冈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在不同部位的叶片中,中部叶较适用于生理特性的研究;同片叶的SPAD值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树叶、树根与红菇(Russula)的抗疲劳作用,探讨青冈栎树叶、树根替代红菇走向药品和保健品市场的可能性.方法: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和实验组(饲喂加有红菇、青冈栎树叶或树根提取液的饲料,这3种饲料又分别设25、50、100mg/g剂量组,每天定量饲喂完后给予普通饲料自由摄食).受试21天后测定小鼠爬竿时间及游泳后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和肝糖原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青冈栎树叶、树根和红菇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爬竿时间,提高LDH活力和肝糖原含量;与红菇比较,青冈栎树叶50mg/g剂量组的爬竿时间极显著延长,青冈栎树根肝糖原含量偏低,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也无明显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青冈栎树叶抗疲劳效果与红菇相当,青冈栎树根次之.  相似文献   

7.
汽蒸处理对青冈栎干缩系数及气体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常压、汽蒸处理对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spp.)干缩系数,气体渗透性及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冈栎的径向、弦向和体积干缩系数在汽蒸处理5h后稍有增加;汽蒸处理后的顺纹渗透性处理前的2倍,处理前后的横纹渗透性基本不变,试材含水率降低5%左右。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现存云南油杉混交林的稳定性和演替趋向,采用标准样地设置法研究了昆明西山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针阔混交林的群落结构及其更新特征.结果表明:混交林的群落垂直结构较为复杂,乔木上层主要是云南油杉,个体数量不多;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和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分布在群落乔木中层以下;在乔木中、下层中云南油杉植株较多,但大多为枯立、断梢或生长不良的植株.云南油杉的幼苗和幼树在林下层更新不足,云南油杉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然而,滇青冈和高山栲个体径级分布为连续分布,且通过实生繁殖和萌生繁殖2种方式进行更新,主要以萌生苗方式更新,使其具有很大的"幼苗库",为其更新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南油杉种群极有可能被滇青冈或高山栲种群所取代,混交林将会演化为以滇青冈或高山栲为建群种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9.
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将星斗山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划分为两个群落类型,即亮叶水青冈+多脉青冈-翅柃(Fagus lucida+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Eurya alata)群落(群落Ⅰ)和川陕鹅耳枥+交让木+包槲柯-翅柃(Carpinus fargesiana+Daphniphyllum macropodum+Lithocarpus cleistocarpus–Eurya alata)群落(群落Ⅱ),以重要值(IV)为资源位,分析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显示:群落Ⅰ中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与川陕鹅耳枥(Carpinus fargesiana)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为了更好的适应群落内部环境和利用种间资源,它们在垂直结构上发生了分化;齿缘吊钟花(Enkianthus serrulatus)与长蕊杜鹃(Rhododendron stamineum)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为0.898,由于在乔木层中占据同一个层次,为了争夺群落间共有的营养和空间资源发生了激烈的竞争;群落Ⅱ中交让木与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最大,它们在垂直结构上发生了分化;交让木与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之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它们在乔木层中占据同一个层次,竞争较激烈.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产自浙江南部的栲属Castanopsis(D.Don)Spach.(壳斗科Fagaceae)一新种—— 陈嵘栲C.chenyungiana Z.P.Lei,Z.H.Chen et X.F.Jin,详细比较了新种与近似种米槠C.carlesii(Hemsl.)Hayata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两者区别明显.  相似文献   

1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分析喀斯特生态系统重要乔木植物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藤本植物九龙藤(Bauhinia championii)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生理特性指标。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青冈为双峰型,九龙藤则为单峰型,其中日均Pn、Tr值九龙藤(3.58μmolCO2·m-2·s-1、2.06 mmolH2O·m-2·s-1)>青冈(2.13μmolCO2·m-2·s-1、1.08mmolH2O·m-2·s-1),WUE值青冈(2.40mmol·mol-1)>九龙藤(1.83mmol·mol-1)。比较而言,乔木树种青冈为低Pn、弱Tr、高WUE的树种,而九龙藤则属高Pn、高Tr树种。  相似文献   

12.
水青冈群落物种多样性及乔木种群分布格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5种多样性指标对雷公山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应用立木大小级对水青冈群落中的水青冈和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两个优势种群径级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采用方差/均值的t检验法、Morisita指数Iq 的F 检验法、丛生指数I、负二项式指数K、平均拥挤系数m*和聚块性指数m*/m判定并检验了两种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并按径级分样地进行了格局类型及强度的比较。结果表明,水青冈群落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均较高,草本层多样性偏低,群落总的物种多样性(以丰富度表示)较高。在分布格局上,水青冈种群Ⅴ级占优势,在3 个样地中分别达到52%, 49. 1%,49.4%,Ⅰ级没有,Ⅱ级较少,表现为衰退种群;青冈栎种群Ⅳ级较多,Ⅰ、Ⅴ级在个体数量比水青冈种群多;群落中两优势种群均呈集群分布。分析径级结构得出,随径级增大,水青冈种群由随机分布向集群分布过渡,而青冈栎种群则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  相似文献   

13.
青冈栎等6种林木种子耐脱水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脱水对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和金叶含笑(Michelia foveolata)等6种林木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无患子外,随脱水时间的延长,其他5个树种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发芽指数有比较显著的下降;随着脱水程度的不断加深,6个树种种子的发芽率均有下降的趋势,但树种不同,种子发芽率下降程度和下降过程均有很大差别。6个树种中,无患子种子可归为次正常性种子,其他5个树种种子介于正常性与顽拗性之间,其中青冈栎的耐脱水性最高,山杜英次之,观光木、金叶含笑和香叶树的耐脱水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啮齿动物种子搬运行为对植物种群的更新和扩散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喀斯特微生境和种子大小对啮齿动物搬运行为的影响,2019年9—10月在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和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种子成熟期,将上述2种不同大小的植物种子同时摆放在4种不同的喀斯特微生境中(石洞、石槽、石面和土面),比较啮齿动物对不同微生境种子的搬运率差异。结果表明:单性木兰种子和青冈栎种子间的搬运率呈极显著差异(Z=-21.902,P<0.001),且啮齿动物更偏好搬运体积更小的单性木兰种子(93.56%±0.99%vs 7.41%±0.65%)。相同微生境中单性木兰种子和青冈栎种子间的搬运率都呈极显著差异(P<0.001),其中,石洞(53.41%±3.60%)、石槽(51.31%±3.66%)和石面(49.19%±3.59%)3种微生境中的种子搬运率都高于土面(45.37%±3.59%)微生境。微生境和种子大小都是影响啮齿动物对单性木兰和青冈栎种子搬运的重要因素。啮齿动物对植物种子的搬运行为是喀斯特微生境和种子大小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太行山中段植被分布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太行山中段王屋山南坡的植被分布及其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该段山体分布最广的乔木树种是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樱桃忍冬(Sambucus willamsii)、珍珠梅(Sorbaria sorbifolia)、连翘(Forsythia suspensa)3种灌木在海拔1500~1600m处分布较多,分布最广的草本植物是羊胡子草(Carex rigescens)和唐松草(Thalictrum aquilegifolium).就物种多样性而言,海拔1600m左右的植物总物种数最多,为(18.67±1.53)种;乔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升高大致呈“M”型变化,海拔1550m处乔灌木的多样性指数最小,仅为1.42±0.19,而草本多样性指数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在海拔1500m左右达到最大值2.16±0.17.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高温轻介质中辐射流体力学的一种近似——等温近似.在这种近似中,突出地强调了辐射热传导的作用,即认为介质中的温度分布由于热传导极强而可以近似地看成与空间无关.在讨论了这种近似的适用条件后,分别用它就一维流的情况研究了连续流、稀疏波和压缩波以及激波等运动形态.  相似文献   

17.
记述蜘蛛目逍遥蛛科两新种——南疆逍遥蛛 Philodromus nanjiangesissp.nov.与伊宁逍遥蛛 Philodromus yiningensis sp.nov.。南疆逍遥蛛与 P.keys-erlingi Marx,1890近似;伊宁逍遥蛛与 P.histrio(Latreille)近似,但两新种其触肢器之胫节外末角突起的形态结构,皆与它们各自的近似种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丘鹬变带绦虫两新种:林氏变带绦虫Amoebotoenia lingi n.sp.和丘鹬变带绦虫Amoebotaenia scolopax n.sp.,对新种的形态作了详细描述,与近似种的主要特征列表及图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香菇棚分布点资源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 var.ziyuanensis)进行每木调查,制作存活率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研究了该分布点资源冷杉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1)2004-2013年资源冷杉种群数量从163株降至81株,下降50.3%.(2)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II至IV级小树死亡率较低,IV至VI级的资源冷杉死亡率较高,死亡率的高峰期出现在VII级,为80%.(3)群落乔木第一层是资源冷杉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第二层是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伴生树种仅有少量吴茱萸叶五加(Acanthopanax evodiaefolius)、缺萼枫香(Liquidambar acalycina)、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和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4)香菇棚分布点的资源冷杉受到强烈的人为破坏和干扰,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0.
应用相干态近似方法研究了与单模玻色子耦合的二能级系统 ,计算了该系统下的能量占有几率Pi(t) ,并且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与Jaynes Cummings模型计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通过比较得出 :当J C模型已经不再适合的条件下 ,相干态近似方法仍可以用于处理二能级系统 .当考虑到占有几率Pi(t)的微分效应时 ,相干近似方法能够提供更好的近似结果 .相干态近似方法是一种非微扰的非变分的近似方法 ,可以通过提高近似的阶次来满足对数据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