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天然气吸附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型赋活剂,经高温活化制备用于吸附天然气的高比表面活性炭,对赋活剂的加入量,加入方法,活化时间以及洗涤方法等进行了系列的研究。同时,用BET质量测定了比表面和孔径分析,找出了制备该吸附剂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2.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活性氧化铝、活化沸石、活性炭、粉煤灰4种吸附剂对氟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4种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均随F-初始浓度或平衡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活性氧化铝和活化沸石的除氟率均随F-初始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活性炭的除氟率基本保持稳定,粉煤灰的除氟率随F-初始浓度的增加而略微下降.Henry型吸附等温式能够很好的描述活性碳对氟的吸附,能够较好的描述粉煤灰对氟的吸附,但不能描述活化沸石和活性氧化铝对氟的吸附.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式能够良好的描述四种吸附剂对氟的吸附,各吸附剂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或显著水平.Langmuir型吸附等温式能够很好的描述四种吸附剂对氟的吸附,各吸附剂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工业规模的废轮胎热解炭黑为原料,经过水蒸汽活化制备废轮胎活性炭,采用间歇实验法考察了废轮胎活性炭对阴离子染料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系统研究了吸附过程的平衡、动力学及热力学性质.考察了操作因素,如接触时间、溶液pH、吸附剂用量、甲基橙初始浓度以及温度等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废轮胎活性炭是甲基橙的有效吸附剂,其吸附容量高于商用活性炭以及文献报道的相关吸附剂.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等温线,吸附动力学过程与假二级动力学模型相符;热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为吸热、自发进行的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4.
笔者以城市剩余污泥和花生壳为原料,通过化学活化和高温热解的方法,制备出污泥、污泥-花生壳吸附剂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不同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化剂浓度、浸渍比、原料配比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出污泥制备活性炭吸附剂的最佳工艺参数﹒正交试验结果表明:ZnCl_2浓度为5 mol/L、温度为500℃、活化时间为2 h、浸渍比为1︰1、原料配比为2︰1时,制得的活性炭吸附性能最佳,碘吸附值为781.05 mg/g,吸附剂产率为14.35%﹒与污泥吸附剂相比各项性能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5.
采用浸渍法制备铜金属氧化物改性活性炭吸附剂,采用同步热重差热分析(TG/DTA)、比表面分析(N2-BET)和X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考察吸附剂的净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焙烧温度为300℃,最优体积空速为600 h 1;铜金属氧化物改性能显著增加活性炭对HCN的吸附性能,孔径为0.74~1.98 nm的微孔对HCN的吸附贡献较大,改性活性炭在325℃以内保持较优的热稳定性,CuO是吸附剂的主要活性组分,吸附HCN后,HCN被催化氧化分解为NH3,吸附剂的失活可能是HCN在脱除过程中生成的CuCN填充和覆盖了活性炭的微孔。  相似文献   

6.
高比表面积椰壳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活性炭AC为原料,采用CO2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通过控制尾气中CO2含量间接控制活化反应速率,测试了以产品活性炭为电极材料的双电层电容器的充放电性能及循环伏安特性,并测定了以产品活性炭为吸附剂的CO2、CH4、N2、O2和H2的298K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尾气中C02含量小于10%,活化28h,所得活性炭(AC-28)比表面积为2587m^2/g,总孔容为1.47cm^3/g,较原料活性炭AC的相应数值分别提高33%和62%,以AC-28为电极材料的双电层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电极比电容达171F/g,作为吸附剂,活陛炭AC-28对CO2的吸附量远远大于CH4、O2、N2和H2,具有吸附分离COJN2、CO2/O2及CO2/空气气体混合物中CO2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硫酸活化膨润土和粉煤灰,并按一定比例制备了一种对具有土霉味的2-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MIB)和二甲基萘烷醇(geosmin)有吸附清除效果的吸附剂,该吸附剂剂量为15mg/L,pH 8.0时,对MIB和geosmin的吸附率分别为59.9%和63.7%.MIB和geosmin无论是在单组份溶液体系还是双组份溶液体系都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不是单分子层吸附,而是一个非均相吸附体系.将其与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粉末活性炭(PAC)分别去除水体土霉异味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粉末活性炭的去除效率最高,合成吸附剂次之,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去除效率最差.该吸附剂在去除水体土霉异味比单纯使用活性炭相比,其吸附综合效益具有一定优势,可以替代或者部分替代活性炭或者商品吸附剂.  相似文献   

8.
采用物理-化学活化法,研究以东营某污水厂剩余污泥为原料的污泥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结合热重分析(TGA)、比表面测试(BET)、孔径分布(BJH)和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方法,考察不同工艺条件下污泥基活性炭孔道结构的变化,将此活性炭作为有机染料废水吸附剂进行亚甲基蓝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以3 mol/L氯化锌溶液为活化...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吸附及气体代油燃料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超临界吸附研究中,提出从过剩吸附量确定绝对吸附量的方法,将传统的吸附理论模式扩展到超临界吸附,成功地解释了所有超临界吸附的实验数据,并促进了气体代油燃料技术研究的进展.应用所提出的理论分析氢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数据,阐明了碳纳米管的储氢机理,并重新解释了氢在超级活性炭上的吸附数据,发明了用湿活性炭储存天然气新方法.将作为储气吸附剂的超级活性炭的制备时间降低到原来的1/8,发明应用储气吸附剂的新变压吸附提氢方法和天然气管网下游调峰技术,显著提高了CH4/N2分离系数,使变压吸附脱甲烷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吸附二氧化碳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常压流动吸附法研究了活性炭吸附剂在二氧化碳/氮气体系中对二氧化碳的动态吸附性能,比较了其吸附量、吸附穿透曲线和吸附性能的差异,研究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及表面官能团对其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煤的性质影响活性炭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性能;二氧化碳的吸附量与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有关,但孔径分布是主要的因素。吸附剂的孔径分布在0.5~1.7nm范围内时,有利于对二氧化碳的吸附;经多次循环吸脱附后,吸附剂对二氧化碳的吸附量略有减小并达到恒定值,孔容小和孔径分布窄的吸附剂的吸附量衰减较快。  相似文献   

11.
自主创新与循环经济之间存在较强的内在关联度。针对资源性特征非常明显的珠江上游地区来说,自主创新是推动其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是其自主创新的主要服务面向。树立创新意识、塑造创新主体、培育创新机制、营造创新环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效促进珠江上游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2.
利用周期分析方法研究了小麦条锈病初侵染日期,流行盛期以及发生程度的内在规律,提取了周期项,证明了发生时间和发生程度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利用周期项做延伸预报,经检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摘要:针对强震作用下螺栓球网格结构杆件塑性铰超低周疲劳断裂问题,设计了两端带螺栓球节点的圆钢管组合试件模型。对三种高强螺栓的管球组合试件进行了大位移循环加载试验,开展了螺栓球网格结构杆件塑性铰位置、范围、形状及形成机理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端带螺栓球节点的圆钢管杆件中部首先进行塑性变形,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塑性变形区域不断延杆件轴向扩展,杆件塑性铰在拉荷载下缩颈,在压荷载下截面椭圆化,中部区域刚度退化形成凹陷,最终开裂;塑性铰产生的位置在距杆件中点截面直径大小的高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刘玉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8(18):4262-4267
寒区隧道修建的技术问题比一般地区要复杂得多,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这些地区一般要受到冻融、冻胀状态的影响。这两种状态周期性的交替变化将造成隧道结构的破坏。隧道处在何种状态可由隧道衬砌与围岩温度场的变化情况得出。通过对寒区隧道温度场的计算分析,确定隧道开挖前后围岩温度场的变化情况,为隧道采取相应的防冻技术措施提供依据。考虑相变潜热情况下对雀儿山隧道围岩瞬态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确定隧道开挖前初始地温场。计算和预测隧道围岩在正常运营通风条件下的温度场变化,得出不同情况下保持隧道衬砌与围岩100年不冻的隔热层敷设厚度。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福建沙县城关电站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运行中出现的周期性异常声响情况;分析了声响形成和消失的机理.提出了主导成因:水轮机导叶小开度时,产生涡列,涡列与弹性浆叶相互激励,导致振幅突变;发电机转子与定子间隙不均匀,引起周期性磁拉力分量,通过主轴、转轮传至浆叶,改变激振频率.根据分析,采取了改进措施:在浆叶前部的水流中采取适量补气措施,经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基本解决异常声响问题.  相似文献   

16.
飞燕角藻虫外壳有1个顶角和2个底角。除横沟和纵沟外,其壳壁分化成前壳板、后壳板和中央壳反。左、右侧前壳板含4块壳板,每块壳板中由纵行的带形平滑区分隔成2个壳区。左、右侧后壳板含3块壳板,每块壳板各被分隔成2个壳区。中央壳板1块,它仅含1个壳区。  相似文献   

17.
表面膜压与单个分子所占面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分子表面膜膜压π与单个分子膜所占面积A的关系极为复杂。借助于动态膜压仪,研究表面膜压π随单个分子膜面积A的变化关系。由膜压与面积的关系,来确定单分子膜物态及其它性质。  相似文献   

18.
颗粒分布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arsh筒法与净浆流动度法研究了相同熟料制备的不同颗粒分布的水泥样品与减水剂的相容性,揭示了粉体比表面积、均匀性系数(n)、特征粒径(x′)、堆积孔隙率与相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样品比表面积越大, n越大,x′越小,堆积空隙率越大,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越差。当比表面积与x′ 相近时,n越大,浆体的流动性越差,饱和点掺量越大或饱和点Marsh时间越长,流动度经时损失越小。随着样品比表面积增大,饱和点掺量增大,流动度减小,流动度经时损失增大,与减水剂相容性变差,且对于n越大的样品,比表面积增大对相容性的不利影响越显著。凡是能降低堆积空隙率,使水泥颗粒分布连续而较宽,且自身需水性较低的微细粉体,均有利于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活性炭纤维处理硝基苯废水,通过静态与动态吸附实验,测定了表观平衡吸附量、动态穿透曲线.研究表明该材料处理硝基苯废水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研究了高温再生后活性炭纤维的表面纤维结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变化,发现活性炭纤维在高温条件下炭微晶结构的重新蚀刻可能使比表面积有一定程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具有广义阻尼力和非线性恢复力的二端面转轴相对转动系统与一类两质量相对转动系统的统一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弱周期力的条件下,研究了统一系统的混沌运动表现,应用Melnikov方法给出了系统发生混沌的必要条件,并利用倍周期分岔方法,进一步分析了系统的混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