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基因工程中,常常需要将某一个基因从众多的基因中找出来,然后对它实施改造。那么,能不能像"钓鱼"一样,将某一个特殊的基因钓出来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必须有特殊的"鱼饵"。事实上,用来钓基因的"鱼饵"有一个专有名字,就是"探针"。你可别望文生义,以为"探针"就  相似文献   

2.
"天气预报"就是气象工作者根据大气变化的规律,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综合气温、气压、湿度、风向、天气现象等要素,将这些资料进行互相传输、搜集、分析和计算,对某地域未来一定时期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和报告. 从时间上划分,对未来天气的预报一般为短期1-3天;中期4-10天;长期10天以上,一般指一个月以上天气的预报.  相似文献   

3.
如果动物的行为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么,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基因重组,就有可能改变动物的某种行为。目前,科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老鼠“风流行为” 的改造就是其中一例。 英国广播公司去年8月18日报道说,科学家将一个从草原田鼠身上提取的基因,植入“生性风流”的雄性小家鼠体内,结果后者变成了更忠诚的“丈夫” 和更有爱心的“父亲”。 据《自然》杂志介绍,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使用了草原田鼠身上取得的一个基因。这种草原田鼠的雄性是忠诚的丈夫和充满爱心的父亲。而雄性小家鼠通常都会在交配后立即抛弃其伴侣,…  相似文献   

4.
一旦认识到基因水平转移并非次要因素,生物学家就开始重新审视进化树的意义.早在1993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细菌和古生菌在进化树上更像一个网络.1999年,又有科学家声称:"进化树已经不再适合被画成一棵树了.它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中,而是人类擅自对自然界进行的归类."  相似文献   

5.
危险的施救病毒多少年来,基因治疗一直是医生们的梦想。实验证明,将正常基因送入患者细胞内的想法是可行的,不过,这个过程需要一个载体,它的作用如同运输工具,患者体外的基因就是靠它运送到患者体内的病灶细胞中去的。长期以来,这个载体就是病毒,病毒能将正常的基因物质准确地输送到目的地,而且它们的效率是最高的,然而,病毒安全吗?在法国,一组医生企图使用逆转录酶病毒治疗一群患有严重综合免疫缺陷症的儿童,这种病使儿童的机体非常容易受到感染,许多儿童在不足一岁的时候就死去了。这种遗传病又俗称为保养箱综合征,这个名字来自一个1971年…  相似文献   

6.
我们做菜、进食时,总是会习惯性地丢弃食物中的某一部分.比如处理鱼的时候,总是会丢弃鱼鳞,吃橘子时,把橘络择得干干净净.可就在我们这样不断丢弃食物"废品"的时候,我们也丢弃了营养.你更想象不到的是,这些"废品"中,往往还含有比我们经常食用的"正品"还多的营养价值.聪明的你,只要多花些心思,就能将这些食物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7.
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建场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鸟巢"和"水立方". "鸟巢",也就是国家体育场,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及田径等赛事将在这里举行. 国家游泳中心,即"水立方",看上去像是由一个个水泡泡组成的方盒子,在阳光下闪着水盈盈的蓝色光泽,非常夺目.  相似文献   

8.
由墨西哥转基因玉米的基冈扩散、基因污染而引伸出"基因流"的概念,从一开始就因定义不明确而受到科学界的质疑,随后虽经有关人员进一步研究而被否定,但基因流的概念却还是在一些科普文章中流行.  相似文献   

9.
一项新研究结果显示,蛇是向一种远古蜥蜴学习从而变得"恶毒"的,而当今蜥蜴家族中能够制造毒液的"恶毒者"决非只是美国西南部的大毒蜥和墨西哥须蜥.科学家比较了蜥蜴和蛇的毒液基因,发现有6种毒素在这两者的毒液中部存在.  相似文献   

10.
事实上,在多细胞动物的进化过程中,也常常出现个体间彼此交换基因片段的现象,例如杂交就在其进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所产生的"混血儿"至今仍生活在地球上. 早在1985年,就有生物学家对此做出了预测,只不过那时没有确凿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懒骨头"、"懒肉"、"懒鬼",这些词汇都是形容懒惰的人.我们大部分人认为,懒惰是一种后天的行为,也就是说是人在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周围事物的变化,在后天才形成了懒惰,所以根本就是人自己不想去做什么,或者怕自己做不好,不敢去做才造成一种懒惰的心理.但是,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懒惰似乎已经编入了你的基因中.  相似文献   

12.
到2020年,人类在对抗疾病的几个重要研究领域内将会有重大突破,特别是治疗癌症."战胜癌症之战不可能只是一个大规模战役就能打赢,"发现第一个人类致癌基因的罗伯特·温伯格说,"尽管如此,我们将取得许多小规模抗癌战役的胜利,癌症死亡率将日益降低."  相似文献   

13.
挑战者     
"十、九、八……" 再过几秒钟,我将梦想成真,飞向太空. 你一定不会相信,此时坐在飞船座舱中即将飞向火星的我,是一个盗用别人的基因身份而混进航天中心的"冒牌货"……  相似文献   

14.
基因的偏迫     
DNA可谓是生物的图书馆,其资料的编撰便能创造一个新个体.DNA的表现形式便是基因,基因编码蛋白质,加上其他种种零件,它们相互作用即构成了一只猫,或是一个磨菇,或是一棵棕榈树,也可以是一个人.假如一个基本的基因是有缺陷的,使得生物死去或不能繁殖,这个"有过失的"基因也会消亡.那样的基因要得以扩散,它必得要强化"它的"机体的繁殖的前景.一般人总会认为,基因毕竟不能直接面对自然选择,只能通过它们机体的增殖得以扩散.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细胞的"书库"中,基因不仅是些被动的"书本".正如生物体是环境舞台上的演员一样,基因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抗冻基因”,这种基因使南极地带的草在-30℃的条件下仍可以存活。科学家们说,这种基因可以避免霜冻给农作物造成高达数百万美元的经济损失。维多利亚州拉特罗布大学的研究人员说,这种基因是在成功移植到南极半岛的名为南极发草的一种盐草中发现的。研究人员确认了这种新型基因蛋白,其结合力是普通基因蛋白的两倍,可以阻止冰晶的扩大,避免冰晶造成的损害。科学家们将这“抑制冰再结晶基因”导入澳大利亚的一种本土植物体内,于是这种植物也具备了防冻特性。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弄清楚了这种基因的防冻原理,因此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人与车的互动中,车辆本身不再只是一个听命行事的机器,过去电影情节中,可以随时保护驾驶者安全的"霹雳车伙计",将会在未来的车阵中现身.  相似文献   

17.
日前,美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将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NOVA1基因导入人类多能干细胞.他们将这些细胞培养成直径达5毫米的类脑组织块,并与正常的人类大脑进行比较.该成果有助于科学家理解人类大脑进化的基因路径. 人类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关系比与任何现存的灵长类动物的关系都密切,而且,尼安德特人40%的基因组仍然存在于人类身上.但是科学家研究这些古人类大脑的手段有限.了解这两种古人类的基因与人类的不同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研究人员理解是什么使人类成为独一无二的高等动物.  相似文献   

18.
"黄金分割"律形成之源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钢 《自然杂志》2004,26(6):357-359,360
问题的提出: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黄金分割"现象?"黄金数"究竟与什么有关?导致"黄金分割"规律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千百年来,科学家们在自然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不能解释它们的原因,以致这一现象神秘化.本文将运用天体运动规律探索0.618这个谜.  相似文献   

19.
"两种文化"背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钝 《科学》2003,55(4):55-57
1956年,英国人斯诺(C.P.Snow,1905-1980)在<新政治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两种文化>的文章.三年后,他将文中的思想加以扩充,在剑桥大学作了一个著名演讲,讲题是<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按照剑桥大学知识史教授科里尼(S.Collini)的说法,斯诺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至少做成了三件事:发明了一个词汇或概念,阐述了一个问题,引发了一场争论.词汇是"两种文化";问题是存在于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的文化割裂,即所谓"斯诺命题";争论就是围绕着"斯诺命题"展开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思想论战--令人感到意外和兴奋的是,这场争论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化自身,它的政治、经济乃至生态学内蕴在今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得以重新彰显.  相似文献   

20.
活化石是指在种系发生中的某一线系长期未发生前进进化,也未发生分支进化,更未发生线系中断,而是处于停滞进化状态的结果,并仍然是现存的种类.在生活环境不变,成活率极低的情况下,这些生物在几百万年时间内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同时代的其他生物早已绝灭,只有它们独自保留下来,生活在一个极其狭小的区域,被称为"活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