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棉花开花至吐絮这个阶段为花铃期.它是棉花四个发育阶段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一般要经历50—70天.花铃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棉田管理的好坏,对棉花产量和品质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花铃期土壤含水量对棉花群体生理和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两个不同生态类型的棉花高产品种,从开花前至盛铃期以前,模拟生产中常出现的四种棉田供水情况,研究表明:花铃期适水供应处理棉田,叶面积指数增长快、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高、产量高,主要原因在于棉花群体光合速率高,呼吸虽高,但呼吸所占比例较低所致。后旱处理对棉花的产量影响不明显,但可大大提高水分利用率。中后旱处理对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最大;新陆早7号忍耐中后期干旱较弱于新陆早6号。  相似文献   

3.
缩节胺剂量对花铃期棉花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多个缩节胺浓度,研究了缩节胺对花铃期棉花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缩节胺能提高棉花花铃期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而高浓度则使叶绿素下降及丙二醛含量上升;在缩节胺调节下棉花花铃期主要通过积累可溶性蛋白含量来提高自身的抗逆性;喷施缩节胺1和4d对花铃期棉花脯氨酸含量有显著影响,但是7d后脯氨酸含量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生产上要使棉花实现高产优质,在花铃期应用缩节胺进行化控时应该低浓度多次数来达到提高棉花抗逆性和控制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4.
设计棉花膜下滴灌与普通沟灌2种灌溉方式。在棉花花铃期对冠层内的温度、光照强度、净辐射和消光系数等进行了同步观测。结果表明。在两种灌溉方式下棉花雹层内的温度、光照强度和净辐射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线;花铃期初期和后期膜下滴灌棉花冠层温度、净辐射大于常规灌溉。而光照强度和消光系数均小于常规灌溉。  相似文献   

5.
首次报道北疆高产棉花的光合特性研究,初步结果表明,花铃期棉叶乐合速率呈下降趋势,盛铃期Pn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其峰值出现在11:00-12:00点,没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夜间呼吸速率开始晚结束早。缺点地的Pn始终高于一般棉田,呼吸时间略有缩短。  相似文献   

6.
株行距配置方式对棉花不同层次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棉花5种不同配置方式不同层次各器官干物质积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配置A的营养器官在蕾期和花期10~20cm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盛铃期和吐絮期30~40cm积累量最大。配置A的生殖器官在花期和铃期30~40cm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盛铃期和吐絮期40~50cm积累量最大:配置B、C、D、E各层次中干物质积累的分布规律波动较大。2)配置A有66.9%的根量集中在0~10cm深的土层内,配置B、C、D次之,配置E最少。  相似文献   

7.
棉花地上各组分干物质积累量的高光谱定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8个棉花主栽品种(其中2棉花品种为4水平种植密度)冠层多时相的反射光谱数据和对应的棉花地上茎、叶、生殖器官(花、蕾、铃)及冠层的干物质积累量;通过反射光谱数据与棉花冠层干物质积累量的逐步回归分析,确定与棉花冠层干物质积累量相关性最高的2个敏感波段——近红外934nm和红光673nm波段,采用这2个波段的反射率组成高光谱比值植被指数(RVI);基于RVI建立了6种函数形式的棉花地上各组分干物质积累量(茎、叶片、生殖组分、冠层)的反演模型,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检验水平(α=1%,n=95),其中以构建的棉花地上茎组分干物质积累量的指数函数的反演模型相关系数为最高(R=0.8661**,RMSE=0.1293),在所构建的棉花地上各组分的干物质积累量模型中,均以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和双曲线函数形式模型的预测精度为最高,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光谱RVI可以实时、无损、快速、定量反演棉花地上各组分的干物质积累量,为高光谱遥感用于棉花长势监测和遥感估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48团高产棉田高产群体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叶面积载荷量及叶绿素含量进行量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产棉花最大叶面积指数为3.9-4.4,不宜超过4.5,干物质积累速度要快、积累量要大、后期积累速度下降较缓慢,这样有利于高产的形成;叶面积载荷量的提高不仅提高了亩铃数也提高了单铃重,可以用叶面积载荷量来反映棉花库容和叶源之间的关系;高产棉田在开花-盛铃期叶绿素含量要高,保持在2mg/g左右,然后平稳下降,初絮期要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使其叶片功能期较长,不易早衰,才能更多地利用光能合成干物质,形成更多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通过对148团高产棉田高产群体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叶面积载荷量及叶绿素含量进行量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产棉花最大叶面积指数为3.9~4.4,不宜超过4.5,干物质积累速度要快、积累量要大、后期积累速度下降较缓慢,这样有利于高产的形成;叶面积载荷量的提高不仅提高了亩铃数也提高了单铃重,可以用叶面积载荷量来反映棉花库容和叶源之间的关系;高产棉田在开花-盛铃期叶绿素含量要高,保持在2mg/g左右,然后平稳下降,初絮期要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使其叶片功能期较长,不易早衰,才能更多地利用光能合成干物质,形成更多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三次多项式生长曲线拓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三次多项式生长曲线模型进行了拓展研究,以干物质积累即时速度大于平均速度的起始点与结束点作为划分"S"型生长曲线三阶段(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的起迄点,解析三次多项式模型,得干物质积累速度、时间等小麦灌浆特征参数方程,并得出几个常数结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三年对两个春小麦品种试验研究,说明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强度以拔节至灌浆盛期最大.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全株、主茎、穗、茎和分蘖是S型曲线,叶片、叶鞘和全叶干物质积累呈抛物线.全叶干物质积累与叶面积系数、主茎叶面积,单株叶面积消长动态一致.开花后伴随籽粒干物质积累增加,其他非经济器官干物质积累呈有规律的向籽粒转移.叶、鞘、茎三者转移量,叶片>叶鞘>茎,它们转移总量占籽粒重30%左右.  相似文献   

12.
北疆50年来棉花主栽品种库特性演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疆50年来棉花品种更替过程中的12个主载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品种更替中各品种库特性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品种更替过程中,伴随着产量上升各品种衣分,单株结铃数提高,而铃重变化不明显,各品种收获得指数(HI)及单铃干物质积累的生产特性值(GT)升高,说明品种更替中棉花品种的库容增强,因此品种更替过程中,棉花产量提高的因素之一是库特性得以改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应用作物产量分析源库性能模式分析棉花受旱减产的原因,结果表明,盛花期胁迫减产最重,其次盛蕾初花期、盛铃始絮期相对较轻。受旱后棉株光合产物向棉铃中分配比例有所增加,减产主要是生物产量降低所致。生育时期不同,棉花光合性能、产量构成各因素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不同,导致棉花不同时期受旱减产的程度和原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以新陆早48号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探讨沼液与尿素配施对棉花生育进程、干物质、产量及构成和土壤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间生育期所历经的时间最大相隔4d;棉花干物质的累积特征为“慢-快-慢”,呈现“S”型曲线,总氮量的75%由沼液提供,剩余25%由尿素提供的处理于物质累积量、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干物质比值最大;此处理收获了最高的皮棉产量,为22.13g/盆;沼液的施加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中Cu和Ni的含量,但Pb、Cd和cr的含量有所下降。以上5种重金属的含量均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了北疆高产棉花(2250kg·hm-2)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变化及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顷产2250kg高产棉花群体光合速率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在盛花期以前稳定上升,至盛铃期达最大,值为4.05gCO2·m-2·h-1,吐絮期尚保持较高水平。全生育期平均值为2.63gCO2·m-2·h-1。群体呼吸速率随生育时期的变化亦呈现单峰曲线,在盛铃期达最大值。值为2.69gCO2·m-2·h-1,群体呼吸速率的最大值出现时期较群体光合速率晚15~20天左右。群体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现单峰型曲线。至中午14:00~15:00达最大值。群体呼吸速率日变化的趋势与光合相似,但其最大值较群体光合速率晚出现1h左右。盛花结铃期和吐絮期群体光合速率与皮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群体呼吸速率与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之间的盛花期和吐絮期呈显著正相关,与经济产量也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杂交玉米种SC704和石单早为试材,于不同生育期对玉米根系的干物重和养分状况进行了测定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的推移,单株根重呈单峰曲线变化,于吐丝期(SC704)至乳熟末期(石单早)达最大值;根系N、P、K养分的百分含量则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呈波动性变化,于拔节前和吐丝期出现两个峰值;游离氨基酸含量表现为未入土气生根>已入土并长出侧根的气生根>地表下30—50cm深层的根样,且三者在成熟期均大于吐丝期;此外,本文还测算了玉米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归还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2个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小偃22号和小偃6号)对花后不同营养器官干物质的累积与转运、收获指数及籽粒灌浆过程中茎、叶、颖壳、籽粒的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茎、叶干物质的积累量,从开花期到成熟期一直呈下降的趋势;穗干物质的积累量,在开花期和灌浆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均呈升高的趋势;灌浆期到成熟期无明显趋势。开花期,不同干物质转运量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为"茎叶穗";冬小麦不同器官转移的干物质对子粒的贡献叶片最大,其次是茎,穗部最小;施氮处理下,收获指数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在籽粒灌浆过程中,全氮含量在茎、叶、籽粒中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颖壳中的全氮含量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冬小麦不同器官全氮含量为茎颖壳叶籽粒,施氮量在150 kg/hm2处理下,冬小麦各器官全氮含量保持较高水平。试验中选用的2个基因型冬小麦品种,小偃22号干物质的积累量、收获指数显著高于小偃6号;施氮处理下,小偃22号不同器官的干物质转运量、干物质转运率和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都显著高于小偃6号。小偃22号具有较高的氮素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8.
猕猴桃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以6月份生长最快,干物质和总糖含量由低到高变化.脂肪含量生长前期降低,生长后期升高,维生素C含量随果实的发育而下降,成熟期又升高.9月下旬,干物质、总糖、脂肪、维生素C含量都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Blackman生长分析的方法,研究两品种四播期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前积温和日均温度高,有利于冬小麦冬前干物质积累和返青后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的形成。播期对干物质积累速率(RGR)和群体生长率(CGR)及绿色面积系数(GAI)、叶日积(LAD)、叶面积相对生长率(LRGR)等均产生影响,而对净同化率(NAR)无大的影响;播期主要影响冬小麦绿色面积的生长,进而影响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适期早播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和返青后干物质的积累及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一年两收金槐花不同时期叶片内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规律,以营养期、花芽期、花蕾期、盛花期和果期5个时期的一年两收金槐叶片为试材,对其干物质、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钙和磷等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干物质含量在第一季果期阶段含量最高(37.2%),第二季花蕾期含量最高;第一季和第二季花芽期至花蕾期的干物质含量都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该阶段需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第二季采收时各时期粗蛋白含量均低于第一季采收各时期,均在花芽期含量最高,其中第一季采收花芽期为5.99%,第二季花芽期为5.35%。第二季粗脂肪含量除了花芽和盛花期略高于第一季外,其他时期都低于第一季,第二季粗脂肪含量最高为盛花期(1.19%)。第二季采收时金槐在花芽-花蕾-盛花阶段粗纤维、灰分和钙含量明显高于第一季,第二季磷含量在营养期-花芽-花蕾阶段要低于第一季,但在盛花期到果期要显著高于第一季,其中第二季时磷含量最高为盛花期(0.126%)。第二季芦丁含量显著低于第一季,其中第二季花蕾时期芦丁含量为27.5%,但第一季花蕾时期芦丁含量却达到36.7%。因此,可在第一季采收结束及时补充磷肥,以促进二季金槐的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