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锻模寿命的概念进行了讨论;论述了影响锻模寿命的因素及锻模的制造过程;提出用断裂力学的理论作依据研究5CrMnMo钢制锻模寿命的理由、试验方法、及结果.  相似文献   

2.
锻模的制造费用在锻件成本中所占比例高达30%~40%。因此,只要提高锻模寿命,就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锻模结构复杂、工况严酷、影响因素多,所以在锻模寿命研究中分离各因素很困难。本文根据第一汽车制造造厂生产中的大量数据,通过对锻模损坏情况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锻模的寿命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锻模寿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探讨:锻模二次回火对使用寿命的影响.所谓二次回火,即锻模生产一定数量锻件之后,适时给以回火,消除多种复杂应力、恢复冷热疲劳强度,对提高锻模寿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锻模改进前存在的问题.用新热处理工艺后,热模具寿命比过去提高一倍左右.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采用传统方法建立锻模飞边金属消耗设计准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挖掘锻模飞边金属消耗设计准则的思想,构造了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锻模飞边金属消耗设计准则进行参数估计的算法.对逐步回归分析软件的需求分析与结构设计及该软件中数据的分析与设计进行了论述.以此为依据开发了该软件,并给出了利用该软件获得的锻模飞边金属消耗设计准则.结果表明,利用由此得到的设计准则而开发的CAD系统具有自组织能力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采用传统方法建立锻模飞边尺寸设计准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挖掘锻模飞边尺寸设计准则的思想,构造了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锻模飞边尺寸设计准则进行参数估计的算法;对逐步回归分析软件的需求分析与结构设计及该软件中数据的分析与设计进行了论述;以此为依据开发了该软件,并给出了利用该软件获得的锻模飞边尺寸设计准则.结果表明,利用由此得到的设计准则而开发的CAD系统具有自组织能力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少无切削加工工艺是机械科学技术领域优先发展的新工艺。齿轮精锻是少无切削加工工艺中难度较大的技术之一,而提高精锻模使用寿命则为这一难题中的关键。本项目就生产一线广泛存在的关键技术展开系统研究并取得综合技术成果,使锻模寿命延长约9倍,显著提高了企业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太原矿山机器厂的四方填块镦锻模易破裂这一事实,研究了变形体内的应力分布,给出了对称截面上侧壁平均正压力及总镦锻力;通过实验测定了侧壁平均正压力分布,并进行了弹性有限元应力分析.实验说明:镦锻模侧壁水平方向正压力呈马鞍形分布.以此应力分布作有限元计算,得出该锻模强度不足.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目前模具制造业中遇到的高成本、低寿命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铸钢基体的表面堆焊制备锻模的方法.针对其中焊接厚度的控制难题,将试验验证与计算机有限元数值分析相结合,建立了基于ZG310-570基体表面堆焊模具的有限元简化模型,采用热循环曲线法模拟铸钢基体模具表面堆焊及回火去应力过程,并分析温度场和不同焊接层厚度的残余应力场分布.结果表明:有限元数值分析能较好地模拟实际铸钢基体表面堆焊锻模的制备过程;基体近焊缝位置等效应力随焊接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到焊层厚度为15 mm后趋于平稳;远离焊缝位置的残余应力随焊接厚度增加而逐渐升高,焊道对基体部位的影响也随之增大,使得铸钢基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缺陷的可能性显著增加.综合考虑焊接厚度对铸钢基体的影响及模具制造成本等因素,认定该工艺条件下铸钢基体表面堆焊层的最优厚度为15mm.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试验产品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试验条件和试验过程的简单介绍;液锻锻模制品的合金成份的检测和分析;对液锻锻模制品的表面和内在质量进行了分析并对缺陷的形成原因作了探讨,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郭伟  曹伟 《科技资讯》2012,(19):97-97
本文从锻件的设计入手,介绍了胎膜的选材、制造及使用维护方法,提出胎膜在制造过程中,通过正确选用锻模结构及原材料,采取合理的锻造和热处理工艺,将有利于提高模具的寿命,降低锻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两吨锤上拔叉锤锻模锤击力的计算和应力分析证明,终锻时的“重锤猛击”是锻模起重孔开裂、燕尾开裂的主要原因.采取本文提出的小过盈圆棒插入法,改变孔位法等五项对策,可以有效防止新锻模起重孔产生裂纹,可以有效控制老锻模起重孔裂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有限单元法对锤锻模燕尾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找出了最佳燕尾圆角。在国内首先推荐使用30°斜肩锻模和增宽燕尾.使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完全可以防止燕尾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5CrMnMo中型热锻模,加热奥氏体化后,通过控制预冷,油冷,二次空冷,等温,常规热处理工艺参数,可有效地减少锻模变形,调整内部组织结构,改善性能.经批量生产考核,锻模使用寿命在5000件基础上,最高达到8000件,平均使用寿命提高了30~60%,减少了锻模消耗,降低了锻件生产成本,有一定经济效果.证明工艺是稳定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锤锻模的主要失效形式,详细地分析了影响锤锻模失效的因素,提出了提高锤锻模使用寿命的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合理采用这些措施,可较大地提高模锻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有效地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锻模淬火状态组织分布情况,研究了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对各种非马氏体组织500℃回火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实际锻模加热过程中表面及心部的加热速度进行了测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CrMnMo中型热锻模具高温快速加热,不仅可以显著节能,而且有助于提高模具质量。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典型的连杆及盖锻件为研究对象,应用Proe三维设计软件截面和体积分析功能,阐述了这种长轴类精密锻件的锤锻模设计过程和方法,主要包括模膛设计、锤锻模结构设计两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锻模失效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本文对模具的预热和强度、硬度、韧性之间的关系,锻件成型周期的温度变化,进行了实验、分析和实地考查.用ADINAT和ADINA程序计算了模具的三维温度场及热应力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运输机刮板锻造模具设计问题.研究和开发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建立了适用于CAD的计算模型,探讨了刮板锻模图形设计方法,分析和计算了有关刮板计算毛坯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大型锻模的高成本、低寿命等问题,提出铸钢基体表面堆焊制备大型液压机用锻模新方法,针对其中的焊前预热与焊后回火工艺,将有限元分析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研究预热温度与焊后回火对堆焊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常温堆焊时,堆焊熔合区组织为马氏体+碳化物+残留奥氏体;随着预热温度的升高,冷却时间不断延长,组织呈现马氏体→贝氏体→珠光体转变趋势,显微硬度逐渐降低;当预热温度为400℃时,熔合区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焊后550℃/2 h回火后,堆焊层及热影响区硬度下降,基体中析出大量碳化物,堆焊层冲击韧性显著提高,断裂方式以韧窝断裂为主,母材性能在回火后无明显变化,说明预热与焊后热处理使堆焊层获得了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