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生物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优异的功能与完美的结构,新型材料的发展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仿生科学作为新型结构功能材料的研发新思路得到突破性发展。从一些天然材料的复合结构和优异功能出发,介绍了仿生材料的特点及其研究领域的一些成果。天然复合材料优良的力学性能,与材料的微观结构有显著直接关系。以天然材料作为设计思维的来源制作出高性能仿生材料,主要包括结构仿生材料与功能仿生材料,已经被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多个领域。随着科技发展,计算机模拟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设计方式,对于仿生材料发展有极大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机器人智能化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应用领域的拓展,仿生机器人的研究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关注.主要对仿生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仿生叠层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天然的生物材料在结构和性能上具有优异的匹配性 ,这些结构特征为人工合成复合材料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文中在分析某些天然生物材料的强韧化机理的基础上 ,系统地介绍了仿生复合材料尤其是叠层复合材料的仿生设计原理、制备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现状 指出考虑工艺参数的影响 ,制备出材料并建立相关条件下的仿生模型 ,对材料在应用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陆冀宁 《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1):103-108
仿生造型家具因其折射出“天人合一”的美好理想而受到人们的青睐,讨论了国外仿生造型家具的发展历史。重点总结了现代仿生造型家具发展历程中各个时期的仿生设计特点,以期对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仿生叠层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些天然的生物材料在结构和性能上具有优异的匹配性,这些结构特征为人工合成复合材料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文中在分析某些天然生物材料的强韧化机理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仿生复合材料尤其是叠层复合材料的仿生设计原理、制备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现状。指出考虑工艺参数的影响,制备出材料并建立相关条件下的仿生模型,对材料在应用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机械仿生学研究对测试仿生原型产生的毫-微牛级力的需要,构建了二维力测试系统。系统硬件部分主要包括自行研制的平行双簧片悬臂梁及其匹配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实现测试功能及测试样本简便更换的附属机构、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调理模块与能够完成A/D转换的数据采集卡,基于虚拟仪器技术LabVIEW编写了数据处理与界面显示程序。为检验系统的功能,进行了系统的运行调试并测试了仿生原型产生的摩擦力、法向力、刺穿阻力。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准确采集仿生原型的毫-微牛级力,并能在界面窗口实时、直观地显示,实现了毫-微牛级力的数据信息保存,测试精度可达50μN,量程可达800 mN。因此,所设计系统能够精确测试仿生原型产生的毫-微牛级二维力,为机械仿生学研究提供了所需的测力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若干实例阐明科研实践与实验力学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实验力学工作者应当积极在科研实践中发挥特长,使本学科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文辉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1990,(4)
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工程流体力学学科在水资源、能源、建筑结构、风机与喷射技术、车船运输、环境保护、体育运动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提出了一些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14.
论量子力学中几率波解释及其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笑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1-130
对量子力学几率波解释进入深入分析,强调力学量只有测量相互作用发生后才有确定值,并从这一观点出发,对ERP等量子本质问题作解释。 相似文献
15.
16.
简要介绍了在理论力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适量、适度地穿插天文学内容的一些做法和体会,通过教学实践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均能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5)
本文通过回顾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方法,处理非惯性系中柯里奥利力和刚体转动中的惯量张量等问题.提出了运用投影几何方法来联系这两种思维的“中介思维”,并处理相同问题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连续统力学在微裂纹屏蔽问题应用中基本假设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宜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4,28(9):20-26
用解析法对主微裂纹干涉机理做了详尽的研究,证明了国际上学者们在忽略微裂纹间干涉的基本假设下运用连续统力学于微裂纹屏蔽问题中有显著的局限性,研究表明,这个假设导致高估微裂纹云对主裂尖的反屏蔽效应和低估了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
19.
作者应用损伤力学理论对某铜铁矿陡边坡进行了解析;并引入损伤张量模拟岩体的不连续性,采用损伤模型的有限单元法和常规的有限单元法,对该边坡的力学特性和变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合理地评价了由不连续面分布形成的岩体强度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