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脱氧胆酸钠去垢剂溶解的人精子膜蛋白,经过Lens柱亲和层析后,洗脱得与Lens凝集素亲和性高的抗原蛋白,以此主动免疫雌兔可以诱发雌兔产生特异性抗体。因此抗体作体外精子凝集试验,精子制动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以下简称免疫特性三项指标)均呈阳性反应,说明特异性精子膜蛋白可以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抗血清中用饱和硫酸铵沉淀和葡聚糖凝胶G—200柱层析纯化得到的IgG,在体外对人精子试验的免疫特性三项指标亦为阳性,表明这种兔抗人精子膜蛋白的抗体是免疫球蛋自G类。在原因不明的不育症者检查中,发现有些原因不明的不孕症病例具有抗精子抗体,因此,我们获得的抗血清有助于作免疫不育症的临床诊断。我们曾用兔抗鱼精子膜蛋白的抗血清和IgG对人精子作免疫特性三项指标试验,结果亦为阳性反应,说明此抗血清有种间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比较了鲤鱼精子膜蛋白不同组分对小白鼠的抗生育效应.以抗生育效应良好的组分III的抗血清在体外作精子凝集试验,可观察到其抗血清在体外有凝集精子的作用.将其抗血清与相应抗原作双扩散试验,出现单一沉淀线,而全膜溶液的抗血清与其相应抗原则出现复合沉淀线.组织切片观察受抑孕的小白鼠的卵巢、输卵管等生殖系统组织没有发现异常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3.
应用^125I-CKL对正常人和不育患者精子膜上凝集素受体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育精子膜上凝集素受体的差异,可能是不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正常生育男性精细胞膜抗原,以便进一步应用精子抗原于其抗体的检测。方法:1.精子膜抗原粗制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1998年,P398)描述的方法进行,即收集20名正常生育男性精子样品,用含0.5%NP—40的Tris—Hcl缓冲液抽提。2.粗提液蛋白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3.蛋白抗原纯化方法,采用冰冷乙醇沉淀法,以粗提液:冰冷95%乙醇(—20℃)=1:9(v/v)混合,并按1/50容量加入饱和乙酸钠混匀,于—20℃放置48h。取出后于—10℃,1800g离心30分钟,弃上清,例放试管,沥干沉淀,—20℃保存备用。4、SDS—PAGE分析,步骤3所获样品,以NS溶解,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含量,并调节到6mg/ml。SDS—PAGE分析条件的点样量25μl,分离胶17.5%,隔层胶5%,电泳缓冲液用甘氨酸—Tris,PH18.6,电压20v过夜,次日再150V4h。电泳后凝胶经考麦斯亮兰染色、乙酸—甲醇洗脱,直至显示清晰电泳图谱。结果:1、粗提液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原液含蛋白质为24mg/ml,最大吸收峰值280nm。2.纯化的精子膜抗原溶液经SDS—PAGE分析,图谱显示2个蛋白斑,与标准蛋白比较,其分子量一个为35—45KD,另一个为15—25KD;75—85KD处出现微量痕迹。结论:我们成功地进行了精子膜抗原提取、纯化及SDS—PAGE分析实验,结果有清晰记录,为进一步应用精子抗原检测精子抗体的研究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既往报道精子膜经历冷冻保存后的改变,但检测多局限在精子的一个部位,未能同时揭示单个精子头膜与尾膜冷冻损伤的状态,有些需荧光显微镜或透射电镜的方法,也难在基层实验室普遍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Jeyendran的低渗肿胀试验(HOS)和Eliasson的伊红拒染(EY)法应用于对人类精子的评价。HOS检测精子尾膜完整性,EY反映精子头膜完整性。故此,结合这两种方法形成单一试验可以避免HOS或EY只显示精子一个部位膜状态的局限性。本研究建立HOS-EY结合试验探讨冷冻保存对人类精子头部和尾部膜完整性的影响。HOS-EY试验…  相似文献   

6.
应用定时曝光摄影法(TEP)对32例有生育力的正常男性与50例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进行精子运动特征的客观评价与分析,并同时进行精子形态学检查,精子膜WGA受体值测定和血清、精浆、精子膜抗精子抗体的免疫学检测。病因学研究表明,单纯由免疫因素所致不育的患者所占比例很缩小;不育组在精子膜WGA受体值上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在精子形态与运动功能方面有显著差异;导致某些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的不育因素可能是单一因素,也可能是二种以上对生育有影响的因素。应用TEP进行精子活力评价,可获得许多精子运动特征方面的信息。这种…  相似文献   

7.
鲤鱼胶原蛋白的过敏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鲤鱼鱼皮为研究对象,通过碱溶、酸溶、NaCl盐析等方法从鱼皮中分离纯化得到了胶原蛋白.SDS-PAGE分析显示,鲤鱼胶原蛋白由分子质量约为120 ku和115 ku的2条α链(α1与α2)、分子质量约为250 ku的β链以及大分子质量的γ链组成.分析比较鲤鱼胶原蛋白与鲢鱼小清蛋白的基本性质,结果显示:2种蛋白质的pH...  相似文献   

8.
应用定时曝光显微摄影法(TEP)对32例有生育力的正常男性与50例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进行精子运动特征的客观评价与分析,并同时进行精子形态学检查、精子膜 WGA 受体值测定和血清、精浆、精子膜抗精子抗体的免疫学检测。病因学研究表明,单纯由免疫因素所致不育的患者所占比例很小;不育组在精子膜 WGA 受体值上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在精子形态与运动功能方面有显著差异;导致某些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不育的因素可能是单一因素,也可能是二种以上对生育有影响的因素。TEP 是客观.定量评价精子运幼功能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可检测出用常规精子活力评价方法难以查出的精子运动功能缺陷。在14项精子运动特征指标中,有6项指标在对照与不育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2项与精子畸形率的增加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9.
作者就产仔鲤鱼抵抗池塘鱼最危险的一种疾病——风疹病的人工免疫方面进行了研究。工作是在克拉斯诺达尔边缘的阿恩盖利养鱼场的生产件条下进行的,共达三年之久(1955—1958)。 实验结果令人信服地表明:给产仔鲤鱼人工接种疫苗不仅使其本身能抵抗风疹疾病,而且子一代也对这种疾病有抵抗能力。血清蛋白的电泳研究表明:已接种疫苗的产仔鲤鱼以及其后代的血清中Υ—蛋白部分增加了。大部分已接种的产仔鱼以及子一代的Υ—球蛋白的高水平保持了相当时期。 根据所得材料,作者推荐给凡是观察到有患风疹鱼的其他鱼场,可以应用对产仔鲤鱼进行接种疫苗的方法。 产仔鲤鱼接种风疹疫苗的实验将导致更为广泛的研究,即应用对产仔鱼接种疫苗的方法以抵抗鱼类的其他感染病。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得到鲤鱼的遗传和生理学实验室蛋白2(LGP2)基因的cDNA全长,并对其在鲤鱼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过程中的免疫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鲤鱼的LGP2的cDNA全长共2 978 bp,开放阅读框为2 037 bp,编码679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鲤鱼的LGP2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于所有被测组织中,且在鳃和脑中的表达量较大,而在性腺和血液中的表达量较小;采用poly I:C和嗜水气单胞菌腹腔注射刺激鲤鱼后,各组织中LGP2的mRNA表达量均有所增大;LGP2是鲤鱼以依赖维甲酸诱导基因I样受体(RIG-like receptors,RLR)信号通路的方式进行抗病毒和抗细菌天然免疫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鲤鱼在不同浓度柠檬酸溶液和柠檬酸与苯甲酸钠混合溶液中处理后与对照组在环境温度为8℃左右条件下进行贮藏。在不同时间对其微生物、生化和感官质量进行评定。试验结果表明:柠檬酸对鲤鱼具有保鲜作用,保鲜效果在浓度为2.5%条件下最佳,在保藏温度为8℃下可将鲤鱼的保鲜期延长到9d.  相似文献   

12.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鲤鱼(Cyprinus carpio L.)X盒结合蛋白1(Xbp1)基因编码序列全长。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鲤鱼Xbp1 mRNA的26 bp内含子及其两侧序列能形成典型的茎环结构,其蛋白结构具有1个保守的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鲤鱼Xbp1与斑马鱼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两种亚型Xbp1 mRNA在鲤鱼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且未剪接型Xbp1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剪接型。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对鲤鱼的吻端和尾鳍进行细胞的离体培养,观察所获得细胞的形态,并总结每种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同时绘制F5代细胞的生长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原代细胞培养过程中,鲤鱼吻端细胞生长较快,以上皮样细胞为主,而鲤鱼尾鳍细胞生长较慢,以成纤维细胞居多.传代培养发现,通过控制胰蛋白酶消化的时间,尾鳍组织经2~3代筛选后可获得较纯的成纤维细胞.从F5代生长曲线看出,鲤鱼尾鳍细胞增殖能力略强于吻端细胞,因此鲤鱼尾鳍组织是较适宜的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材料.  相似文献   

14.
温度、铜离子对鲤鱼血清HSP70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温度、铜离子对鲤鱼血清热应激蛋白(HSP70)合成的影响,探讨HSP70的表达机制,以健康1龄鲤鱼(Cyprinus carpio)为受试生物,10℃下驯养,经过24 h不同温度(10℃,20℃,24℃,28℃)和系列铜离子浓度(0,10,50,100,300,500 μg/ L)暴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剂检测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检测鲤鱼血清HSP70合成水平,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检测血清铜离子含量.结果表明:20℃,24℃热冲击组鲤鱼血清HSP70合成水平高于10℃组,与10℃组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1);铜离子能够诱导鲤鱼血清HSP70表达,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热冲击与铜离子具有联合效应.  相似文献   

15.
鲤鱼育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地介绍了迄今为止鲤鱼育种已采用过的方法和已取得的成就,特别着重介绍了鲤鱼的育成品种以及一些新技术在鲁鱼育种的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鲤鱼肠道内绦虫感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对湖南省桃源陬市养殖鲤鱼体内绦虫的感染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其肠道内寄生有4种绦虫,即:中华许氏绦虫、日本许氏绦虫、短颈鲤蠢绦虫和微小鲤蠢绦虫,这四种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37.1%、25.7%、14.3%、11.4%;感染强度分别为2.6、2.6、1.9、20.5.体长大于24cm的鲤鱼对中华许氏绦虫和微小鲤蠢绦虫的感染率随体长增加而升高,而鲤鱼对日本许氏绦虫和短颈鲤蠢绦虫的感染率在体长为24~26cm段内为最高,大于26cm的个体则随体长增加而有所波动.四种绦虫对鲤鱼的丰满度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感染鱼的丰满度平均下降了14.34%.  相似文献   

17.
鲤鱼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介绍了迄今为止锂鱼育种已采用的方法和已取得的成就,特别着重介绍了鲤鱼的育成品种以及一些新技术在鲤鱼育种上的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查明在鲤鱼配合饲料中添加无机盐的实际效果,在水库网箱中进行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无机盐对鲤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鳞有稳定的积极作用,为必须添加的营养元素;而实验中添加的锌,镁和铜等成分则有负作用,故额外添加和水中含量较高会对鲤鱼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另外,还发生多种元素混合使用时,有相互拮抗作用,减少了磷的正作用及锌,铜的负作用。所此认为,在鲤鱼配合饲料中添加混合无机盐定型产品不一定能达  相似文献   

19.
测定东洞庭湖区5种野生鱼类(草鱼、鲫鱼、鲤鱼、鲶鱼、黄颡鱼)的氨基酸营养成分,分析其氨基酸种类及比例,并对它们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测定5种野生鱼类蛋白质含量均较高,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合理,是人类理想的优质蛋白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纳米颗粒可以通过许多途径进入水生生态系统并对其中的生物产生潜在的影响,最终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CuO纳米颗粒对水生生物食物链上主要的代表生物均有毒性。CuO纳米颗粒(10nm)对鲤鱼的96h急性毒性作用研究表明,CuO纳米颗粒对鲤鱼的毒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其毒性作用不明显。鲤鱼暴露于CuO纳米颗粒之后会发生行为异常,主要表现在浮力控制异常、活性降低和粘液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