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斐 《科技信息》2009,(31):181-182
基于前人对事态助词"来"产生原因的看法,本文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产生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兼及动态助词"来"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谢晓晖 《科技信息》2012,(22):143-143
本文根据句法格式及"将"、动词、趋向补语三者之间的语义关系,对"将"的两种时态意义及语法功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来"是蒙城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在蒙城方言里,除用做动词外,"来"大量用做语气词和方位词。蒙城方言语气词"来"分布领域比较广,可以用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由方位词"来"构成的词,可以表示处所地点或时间。  相似文献   

4.
助词“得”在长阳方言中用法多样,本文认为长阳方言中的助词“得”来自动词“得”的虚化,并兼有半虚化用法,可以充当能性补语和动相补语.  相似文献   

5.
在和顺方言中,助词"哩"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相当高。结构助词"哩"兼具普通话中三个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作用;动态助词"哩"与普通话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的"着"用法相同,同时动态助词"哩"还具有指明动作或事件在过去发生的作用,这一作用与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的"相同;另外"哩"还可以作为语气助词来使用,可分别表达陈述、疑问、感叹等各种不同的语气。  相似文献   

6.
关于客家方言体貌助词“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方言体貌助词“啊”,既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也可以表示动作持续的方式等多种状态.而它的本字“虽熟犹生”,或许属于汉语与非汉语交融的底层词语.  相似文献   

7.
太谷话里的动态助词“来”“呀”“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谷方言与整个汉语一样,动词没有自身的时的形态和形态变化。汉语中的时态主要是通过用时间词对动词加以限制来表示的}而太谷话里却少见普通话中的时间词,它的时态是靠“来”、“呀”、“的”等助词表示的。太谷语中“来”表示过去时,“呀”表示将来的,“的”表示现在时。  相似文献   

8.
曲沃方言属于山西方言汾河片绛州小片,是"晋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哩"字作为助词的用法在曲沃方言中极具特色,不仅使用频率高,而且功能多样,位置灵活。采用举例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山西曲沃方言助词的语法规律研究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9.
太谷方言与整个汉语一样 ,动词没有自身的时的形态和形态变化。汉语中的时态主要是通过用时间词对动词加以限制来表示的 ;而太谷话里却少见普通话中的时间词 ,它的时态是靠“来”、“呀”、“的”等助词表示的。太谷语中“来”表示过去时 ,“呀”表示将来的 ,“的”表示现在时  相似文献   

10.
在和顺方言中,助词"哩"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相当高.结构助词"哩"兼具普通话中三个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作用;动态助词"哩"与普通话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的"着"用法相同,同时动态助词"哩"还具有指明动作或事件在过去发生的作用,这一作用与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的"相同;另外"哩"还可以作为语气助词来使用,可分别表达陈述、疑问、感叹等各种不同的语气.  相似文献   

11.
也谈助词“来”的语法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者们几乎都认为,动词“来”逐渐演化出事态助词“来”,但是,其具体的演化过程即语法化的过程,目前还缺少充分的认识。虚词“来”有很多的用法,而这些用法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还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先后谈到或研究过助词“来”的起源和发展的学者先后有太田辰夫(1958/2003)、江蓝生(1995)、曹广顺(1995)、吴福祥(1996)、梁银峰(2004)、龙国富(2005)等。有关助词“来”的具体演变路径虽逐渐清晰,但还可以进一步讨论,现在,我们综合前修时贤的论述,结合自己的观察、思考,尝试对动词“来”的语法化过程作出一点解释。  相似文献   

12.
莲花方言是赣方言吉莲片的分支,其语法比较复杂多变,突出表现在表示语气、时态、行为方式的助词、副词、语气词异常丰富,且多为身兼数职,表达了极其详尽的语法意义,本文撷其中一个"来"字,分析了它在此方言中的八种用法及语法功能,分别从其不同的句法功能阐述其句法特点及其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的"字在现代汉语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分布极其复杂,因而对它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而结构助词"的"产生于唐代,最初写作"底",从元代开始写作"的",是"的"的前身,故而对"底"来源进行详尽的考察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各种用法的来源及依据,从而更好地认识"的"的语法意义与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14.
贵港石卡方言助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港石卡方言属于粤语桂南系邕浔片,属于粤方言的一个次方言.本文以广西贵港石卡方言的助词为研究对象,以揭示石卡方言助词的特殊性,为粤语甚至整个方言学的语法研究提供一点有借鉴作用的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晋语区的“来”区别于普通话,可用作句末事态助词,表示曾经做过、发生过某件事或某个过程是过去完成了的,指明句子的事态;也可以用作语气词,用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句末,表示情绪性语义,同时语气词“来”也可以用于句中表示提顿语气.  相似文献   

16.
潘洁敏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135-138
从日本人的“ラち”、“そと”意识角度出发,通过对川端康成、志贺直哉的几部小说进行分析统计,探讨日语在描写过去的事件中,插入“内时态‘る’形”的条件和原因。分析发现当作者为了使作品更生动,或是作者与作品中人物产生“同感”时,或是表达作者的主观思想、评论时,往往发生时态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从词性、成分、句类几个角度分析莆仙方言中“有”和“无”的用法,将一些特殊用法取之与普通话和其他闽方言进行比较,可加深对莆仙方言中这类句式的认识,帮助方言区的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翻译家和语言学家.他在翻译过程中,大胆吸收具有丰富形态变化的印欧语系的某些词法与句法,尤其是借鉴印欧语系通过词尾变化显示词类与句法功能的特点,创造性地采用“底的”、“地的”、“的地”、“底地”等复合助词.尽管有些助词由于其书面形式与口语不一致而没能通行开来,但鲁迅这种大胆吸收外来文化与力图丰富与发展汉语语法的胆识与魄力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此外,对助词“的”的频用、叠用,以及将“的”字用于数量词之后和“的”字与中心语组合等等,无疑都显示了鲁迅语言的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19.
动态助词“了”作为实现体的标记,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完成态的语法意义,其自由隐现与句中的时态密切相关,事态助词“了”、连续动作后续小句也皆因此语法意义而不与之共现。依据形式与意义相结合原则,综合考察动态助词“了”隐现缘由能为其隐现的诸多形式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语法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稿比较分析了“にしたガつて”“につれて”“にともなつて”“とともに”的意义、用法。四个复合助词的意义是不同的,但也有其共通的地方。其差别根据语法、文脉逻辑及语言习惯各有不同。如此以来,这便成为了日语学习者学习上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