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对大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它也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在网络时代,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已在高等院校广泛普及,它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高校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有效规避其负面作用,促进大学生学业进步和心理健康发展。阐述了高校互联网络普及情况和大学生上网状况,分析了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其信息全面丰富、传输快捷的特点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深入,网络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严重。本文尝试就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进行述评。并提出一些已有研究没有涉及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学习、交往、休闲的新生活空间,它给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成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新途径。从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网络交际等方面阐述了网络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所产生的积极、消极影响。最后给出了应对这些影响的策略,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如同"双刃剑", 对高校学生带来强有力的冲击力,导致部分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出现了"恋网"情节,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此症,高校应防患于未然,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教育阵地,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学习,成为网络主人.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如同“双刃剑”,对高校学生带来强有力的冲击力,导致部分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出现了“恋网”情节,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此症,高校应防患于未然,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教育阵地,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学习,成为网络主人。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中学时期,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容和任务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加上人际交往日益复杂以及就业竞争激烈等原因,大学生群体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研究多集中于探讨大学生出现怎样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什么出现和如何防治这些问题等方面,主要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的本身以及补救性措施,而缺乏从前瞻性、预防性和监控性角度进行研究。文章尝试从心理健康意识作为切入点,首先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意识两个概念进行辨析,然后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指出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出现的问题,最后给出如何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一些建议,以期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费秀婧  张娟 《科技信息》2010,(35):J0344-J0344,J0339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同时从组织管理、客观自我评价等多个方面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孙璞等编制的《大学生参加体育话动情况调查问卷》、编译的《大学生压力反应测评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对日照市大学城的5所高校269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①体育院校大学生在生理、情绪和认知3个维度上的压力反应程度低于普通高校大学生;重点学校大学生在行为压力、情绪压力和认知压力维度上的压力反应程度均低于非重点学校大学生;农村和县/镇的大学生在行为、情绪和认知3个维度上的压力反应程度显著高于省会城市以及中小城市的大学生;②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压力的4个纬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解释率依次为认知压力、生理压力和情绪压力,而行为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大;体育锻炼通过压力的4个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促进作用,其从大到小排序为认知压力、运动生理压力和情感压力,而体育锻炼通过行为压力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信息网络技术及传播手段发生重大变革,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探讨了网络对理工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影响,最后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介绍和总结了利用网络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开展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笔者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开设系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阵地;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心理健康工作的新途径。四个方面论述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学生、家长、高校乃至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一些有效利用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李静文 《科技信息》2012,(8):282-282
文章对2001年—2011年我国学者对大学生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提出目前大学生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身体锻炼后对焦虑以及抑郁的影响、大学生身体锻炼与应激反应、大学生身体锻炼与心境、大学生身体锻炼与自尊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编<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调查问卷>、编译的<大学生压力反应测评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对在校大学生3 267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运动群体大学生在生理、情绪和认知3个维度上的压力反应程度低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重点学校大学生在行为压力、情绪压力和认知压力维度上的压力反应程度均低于非重点学校大学生;农村和县/镇的大学生在行为、情绪和认知3个维度上的压力反应程度显著高于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中小城市的大学生;2)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压力的4个纬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解释率依次为认知压力、生理压力和情绪压力,而行为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大;运动通过压力的4个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促进作用,其从大到小排序为认知压力、运动生理压力和情感压力,而运动通过行为压力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音乐欣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欣赏是大学生喜爱的活动,它可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调节情绪、陶冶性情,本文从它的教化性、愉悦性、情感性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作了具体分析。但有些音乐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上信息资源的急剧增加,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又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造成大学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对此予以重视并研究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特点,主要从群体分布、性别、城镇与农村、年级几个角度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状况与心理压力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各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了解当前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前提下,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健康通识教育、生命观教育、积极心理学教育、死亡观教育、心理求助教育等,使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的内涵,促进积极心理的形成,学会自我辨识和调控心理问题,尊重生命和珍爱生命;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制,确定心理危机诊断指标和类型,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借助移动互联网搭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平台;加强领导管理,健全人才、经费和制度保障,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使他们走向健康和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新课题作了探讨,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体生理与心理等5个方面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社会转型期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5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