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避免在速调管中(例如在三腔速调管中)使用笨重的磁场装置,本文提出一种“离心静电聚焦速调管”的结构方案,并对这种新型的速调管的工作原理也进行分析,计算出这种双腔及三腔速调管的群聚参量,并和普通的双腔、三腔速管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运用非线性光学理论,给出了腔内倍频的速率方程,对其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倍频晶体有一最佳厚度,此时输出的二次谐波功率最大,以优化的腔参数进行实验,获得了输出功率为8W的蓝绿光。  相似文献   

3.
利用行波管中电子注非线性以实现变频不仅可能而且所获性能比微波晶体变频优越,有关此问题的研究已在“变频行波管的研究”一文中报导。对于电子注变频分析,目前能见到的只有国外 R.W.Degrass 的小讯号理论分析。电子注非线性的变频分析尚未见报导,它并非小讯号线性理论所能论证。因此小讯号分析不能如实反映变频管中实际的物理过程,R.W.Degrass 的理论值和实验值不能很好的符合。本文分析方法系利用 Paschke 的三级空间电荷波非线性方程加以扩大至四级并运用于二个讯号变频的工作,因而既可分析小讯号的情况,也分析了大讯号的情况,从而获得了良好的结论。小讯号下,理论分析所得和 R.W.Degrass 基于运动学小讯号分析的结果相同。在大讯号下,理论分析获得了大讯号变频的理论关系式。经过实验核对,证实本文提出的大讯号分析所获的理论结果,胜过小讯号分析,而与实验值(R.W.Degrass 所做实验值和我们所做实验值)有良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4.
根据“超光模型”给出了序参量Δ0与入射光子态密度G0、相互作用势V0的积分方程.对于Δ0与V0G0之间关系,以及相对态度密度G/G0与参量Δ/Ek(T)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最后将所得到的结果与通常超导理论进行了比较,发现临界温度作为“超光”讯号的实验验证的特征参量并不合适  相似文献   

5.
实验研究了采用光参量激光与倍频方法产生高平均功率可调谐蓝光激光方案,实验获得900nm近红外参量激光输出9.4W,参量转化效率达52%;采用温度调谐,获得777nm到1036nm的可调谐参量输出;利用走离补偿的新晶体BiBO对可调谐光参量倍频,获得可调谐蓝光激光输出,调谐波段覆盖整个蓝光波段,蓝光激光最高输出功率1.3W,倍频效率21%.此外,分析了蓝光输出功率倍频效率较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倍频效率和提高蓝光激光输出功率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关于超波导态解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超光模型”给出了序参量Δ0与入射光子态密度G0、相互作用势V0的积分方程。对于Δ0与V0G0之间关系,以及相对态度密度G/G0与参量Δ/Ek(T)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最后将所得到的结果与通常超导理论进行了比较,发现临界温度作为“超光”讯号的实验验证的特征参量并不合适。  相似文献   

7.
分别利用Nd:YAG激光的倍频、三倍频和四倍频谐波脉冲为泵浦光源,对3种非线性光学晶体K2Al2O7(KABO),CsLiB6O10(CLBO),β-Ba<2O4(BBO)产生激光Ⅱ型非线性光参量放大相位匹配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讨论了共线以及非共线情况,计算了在不同非共线夹角下的相位匹配角度.计算结果对3种晶体用于Ⅱ型相位匹配光参量放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纳米尺寸金属颗粒膜可以产生较大的表面二次谐波增强。本测量了用溅射法制备的纳米尺寸Au颗粒的反射二次谐波,其增强因子可达10%2数量级。理论计算了局域场因子与波长的关系曲线,对于用Nd:YAG激光器输出的1.06μm波长的基频光,可以获得较强的倍频光的局域场增强,对金属颗粒尺寸对局域场因子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非线性耦合腔的内腔二次谐波产生(SHG)的新方法.在KTP晶体中获得65%的平均内腔倍频转换效率.推导关于这些耦合腔的非线性矩阵微分方程式,能计算出增强倍频转换效率公式.与其他理论和实验结果的简明比较,证明本方法在理论与实验之间有较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10.
用一种简单近似的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光学速调管的自发辐射,分析和讨论了电子束能散对光学速调管自发辐射谱非线性展宽效应;模拟结果表明,当能散度大于0.001时,三次谐波辐射谱的调制深度将接近于零;因此为了得到更大的调制因子和更强增益,以保证三次相干谐波的产生;光学速调管必须在更低的电子束能散度下工作.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数值求解二维含时薛定谔方程,研究了氩原子在双色反向旋转椭圆偏振激光场作用下的高次谐波发射,双色反向旋转椭圆偏振激光场是由2个共面的频率为rω和sω(r=1,s=2,3,4,ω是圆偏振的基频)时的激光脉冲组成.通过理论计算我们发现在不同椭偏率下的氩原子的高次谐波谱的特性与2015年Milosevic[26]提出的选择定则一致.倍频场为2倍频,驱动激光场为反向旋转圆偏振激光脉冲时,高次谐波谱的3q阶次谐波被抑制,驱动激光场为反向旋转椭圆偏振激光脉冲时,高次谐波谱中被抑制的3q阶次谐波增强;倍频场为3倍频,驱动激光场为反向旋转圆偏振和椭圆偏振激光脉冲时,高次谐波谱的偶数阶次谐波被抑制;倍频场为4倍频,高次谐波谱中与5q阶次相邻的谐波阶次产生,其余谐波阶次被抑制,驱动激光场为反向旋转椭圆偏振激光脉冲时,被抑制的谐波阶次增强.我们计算了相对应激光场下的Lissajou's图形,从图中可以看到随着椭偏率的变化,Lissajou's图形的对称性被破坏,相应的高次谐波谱的特性发生变化;Lissajou's图形的对称性不变化,相应的高次谐波谱的特性不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根据耦合波方程,分析了准周期光学超晶格中激光变频过程,在倍频过程满足准位相匹配条件,和频过程不满足准位相匹配条件与倍频过程不满足准位相匹配条件,和频过程满足准位相匹配条件下对不同参量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小信号近似条件下的转换效率依赖于耦合系数比α,和频位相失配量越大,二次谐波的转换效率与三次谐波的转换效率相差越小,这不利于产生高效的三倍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电磁场作用下单粒子轨道理论出发,计算了工作在TE_(021)的二次回旋谐波的单腔回旋管的电子效率。重点讨论高频场纵向分布F(Z)的影响。详细地分析了电子相位群聚过程和F(Z)的关系。给出了最佳高频场分布F(Z)的模型,其最佳电子效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无对称中心晶体中三倍频(THG)实验所得的三次谐波信号的来源:直接三倍频和级联效应。给出了在实验中区分这两种效应所产生的TH信号的方法,这有利于利用THG实验来测量晶体的有效三阶三线性系数分量值。  相似文献   

15.
王卫京 《科技信息》2012,(1):103-104
分析了BBO晶体实现超短脉冲I型倍频的过程,并介绍了相关的倍频实验过程。忽略群速色散、更高阶非线性作用以及空间衍射效应、走离效应.只考虑相位失配和群速失配的影响.讨论并分析了晶体长度、群速失配对倍频转换效率和二次谐波脉冲波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PMSM矢量控制下逆变器母线电流频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变器直流母线电流频谱的准确解析是对电磁干扰进行分析及母线电容选取的重要理论基础。针对永磁同步(PMSM)作为负载时逆变器直流母线电流频谱的数学表达和理论求解方法分析了相电压基波和高次谐波对应的等效阻抗。分析得出:非凸极PMSM各次谐波对应的视在电感相等并且恒定;凸极式PMSM的基波电流可以在直轴和交轴上进行相量分解,其对应电感为直轴和交轴电感,高次谐波对应的电感随着转子的位置变化。理论计算时可以通过忽略高次谐波或取平均电感的方法来进行近似。给出了母线电流频谱计算的方法与过程。仿真和实验都证明了本文给出的计算方法及公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电子顺磁共振谱(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参量对杂质离子局域结构极为敏感,对EPR参量的理论研究可以用来确定材料的离子占位和缺陷结构等.从晶体场理论出发,用高阶微扰公式和晶体结构数据和重叠模型获得晶场参量,计算出Cr3+离子在八面体晶体SrLaAIO4中的的自旋哈密顿参量g因子和零场分裂参量D,计算中所用到的参量由该晶体的光谱和结构数据获得,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较为符合,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非线性光学二次谐波理论出发,考察了基频光两次通过倍频晶体的情况,推导出连驼转内腔倍频激光器的倍频效率公式。  相似文献   

19.
在对单极性、双极性和单极性倍频单相SPWM逆变电路输出电压含有的最低次谐波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MATALB的仿真计算,设计了LC滤波器,即先分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选取截止频率,给出了一种基于巴特沃思型的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就逆变电路加滤波器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从滤波效果来看,该滤波器的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出了一种基于滤波器组的瞬时谐波和无功电流的检测方法。该滤波器组中的低通滤波器是一个均值滤波器,用来得到无功电流。该滤波器组中带通滤波器在基频处无衰减,相位无延时,能将2次以上的谐波全部滤掉。得到了该滤波器的递推关系,大大节约了计算量。基于此滤波器设计的识字谐波检测方法可用于任何一种电力系统的谐波补偿装置中,并且可以对谐波和无功电流分别补偿。理论推导和基于虚拟仪器的实验表明,该数字谐波检测系统既保留了数字滤波器的准确性,又克服了长期以来数字滤波器跟随性能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