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揭开了火星的真实面孔,而且还不止一副。它回答了科学家们的疑问,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火星上的铁从何而来?为什么地面是黏的?欧洲探测器第一次“看到了”最重要的财富:水。  相似文献   

2.
变形金刚和玩具小熊真的能让孩子玩得无忧无虑?家里的洗衣机用了一年还运转如新?戴上头盔就能避免头顶受到伤害?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专家们只有一种办法:给产品施以“酷刑”。  相似文献   

3.
那是刚开学时,我发现班级里有个叫高源(化名)的学生,基础很差,课堂上总是畏手畏脚,显得很自卑。为了鼓励他,激发他的自信,课堂上我有意提出了一个浅显的问题让他回答。他站了起来,回答得不仅正确,而且声音特别响亮清晰。随即,我抓住时机表扬了他:“回答得真好!把掌声送给他!”我带头鼓起了掌,学生们也跟着鼓起掌来。但我很快发现在鼓掌时有不少学生的脸上都是一副不屑的表情,我感到不解。  相似文献   

4.
帮学生自信     
案例描述:在一节英语听力课上,学生们兴致很高,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告诉大家自己听到了什么。在众多高高举起的小手中,我发现了那只举得最矮的小手,“彬彬,你来回答好吗?”  相似文献   

5.
王亚宜 《奇闻怪事》2006,(11):26-27
那还是在我教高二上册的一节英语课上。做完了一个单元剩余练习后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我放了一首英语歌曲让学生们欣赏。听完后,我便问他们:“Have you ever heard this song?”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Yes.”我吃惊于他们的异口同声,就问:“Do you always listen to English songs together?”原来是班里的一名学生会唱好几首英语歌曲,经常在班会或晚会上给大家唱。于是,我很想知道这个学生是谁呢?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竟是我带的这个班上英语成绩差得几乎能倒数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华东科技》2002,(2):41-41,48
风险投资家们常常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问题来发现一些隐藏的信息。当企业家在回答风险投资家提出的各种问题的时候,切忌不要用简单的“是”或者“不是”来回答;也不要扩大问题涉及的范围而滔滔不绝。以下归纳了20个风险投资家最经常问到的问题.帮助企业家做好充分的融资准备,以免在小的细节和技巧上错失良机。同时,这20个经典深入的商务管理和运作问题,也为企业家们的创业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规划。  相似文献   

7.
 5岁半的婷婷在北京一家幼儿园上学,她每天早上起床时,都会习惯性地看看窗外,问一句:“妈妈,今天是雾霾天么?是重度污染吗?”因为她知道,如果被回答“是”,出门前妈妈就会为她带上一个密密实实的小口罩,而且婷婷还知道,小口罩是幼儿园老师帮爸爸妈妈们“团购”来的。  相似文献   

8.
休闲岛     
《少儿科技》2013,(6):46-46
活得最久的皇帝 校庆典礼上,主持人在台上提问,随机抽取同学回答,还赠送小礼品。 主持人提的问题是:历史上活得最久的皇帝是谁?平时上历史课总看漫画书的小明“光荣”地被喊到名字。只见他站起来,茫然地看看四周,最后对着话筒回答:“玉皇大帝!”  相似文献   

9.
幼儿的创造力是指幼儿能发明或首先做出新的事物。有位心理学家曾拿了一张画了一个圆圈的白纸,到幼儿园去问那里的孩予:“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孩子们看了后讲了一大堆答案:“这是球,这是鸡蛋,这是嘴巴,鼻孔……”他到了小学后也提出同样问题,小学生规规矩矩地举手回答:“这是零,是拼音字母O”。到大学里,大学生回答:“这是封闭曲线”。这事例实在地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幼年期孩子往往不受时间、空间关系的束缚,不顾客观情理限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Daisy 《世界博览》2011,(22):86-87
上个月,李阳的外籍太太在微博上发布了被家暴后的照片,舆论一片哗然,诸多谴责指向李阳。随后李阳接受了采访,其中一些言论令人惊讶,比如他承认结婚不是因为感情,而是“为了研究家庭教育”,甚至在柴静问他怕不怕女儿们“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实验品”时,李阳回答:  相似文献   

11.
《青年科学》2013,(4):60-61
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的故事:一位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请被测试者回答这是什么。当问到大学中文系学生时,他们哄堂大笑,拒绝回答这个只有傻瓜才回答的问题。当问到初中生时,一位尖子生举手回答:“是零。”一位差生喊道:“是英文字母O。”他却遭到班主任的批评。最后,当问到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时,他们异常活跃地回答:“句号”、“月亮”、“烧饼”、“乒乓球”、“老师生气的眼睛”、“我家门上的猫眼”……事后,人们给这个测试起了个题目:“人的想象力是怎样丧失的?”其实是忽视右脑开发,忽视创新思维培养。扼杀了人们的想象力。科学家经研究证实。人的左脑是“普通脑”。右脑是“天才脑”,天才与普通人的根本区别在于天才在有意无意中很好地开发和利用了右脑。你想知道自己右脑开发的情况吗?如果想,就请你在五分钟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出答案吧!  相似文献   

12.
小娜是老师们公认的好学生,学习认真且成绩优秀,也是我最信任的数学课代表。可不知怎么的,她近段时间上课总是没精打彩,好几次回答问题都是答非所问。前不久我还在她的作业本中发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别老师,我不想当数学课代表了。  相似文献   

13.
一与世界上一切其他存在物不同,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不仅存在着,而且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具有关于自己存在的自我意识;然而,尽管每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对于自己是什么都能明确地回答说:“我是人”,但是如果进一步追问:“人是什么?”就往往不能确切地回答。为...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听初中历史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时,授课教师以教材中的插图——《耕获图》为切入点,向学生们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历史发展到宋代,南方人口已超过北方两倍,对耕地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南方河湖众多,怎样在水乡泽国开垦出新的田地呢?请同学们观察课本里宋代《耕获图》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回答;二是宋代长江中下游两岸圩田不计其数,这对农业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随机回答模型中,无回答偏差取决于回答率和替代值产生的偏差。介绍了两种调整随机回答模型中无回答偏差的方法:分别是多次访问和替代法。  相似文献   

16.
这次人代会上另一个轰动性新闻是53岁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亚纳耶夫当选为苏联首任副总统。就连他本人也未曾想到。 12月26日中午时分,亚纳耶夫正在苏共中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回答记者们就人代会进程提出的各种问题。突然,有人递过一张条子给亚纳耶  相似文献   

17.
<正>去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个走访基层的专题节目《你幸福吗》,镜头前接受采访的人各个微笑着表达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有的认为无忧无虑吃着蛋炒饭就是一种幸福,有的认为和家人在一起是幸福,有的觉得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幸福。看上去,人们普遍认为能安安稳稳过小日子就是幸福,而不一定要大富大贵、宝马奔驰、山珍海味。被采访人多了,回答也五花八门。不过,大部分人谈的都是物质上吃喝过日子那种幸福,很少有人谈及心灵上的幸福。在这一点上,我们恐怕还得要向先哲们学习,尤其是向  相似文献   

18.
荔浦话里的反复问句及其否定回答覃远雄荔浦县境内至少有三种汉语方言:官话、麻界话(客家话)和广东话(白话),交际上通行的是官话。本文所要讨论的就是这种方言里的反复问句及其否定回答形式。1.0荔浦话里反复问句使用得特别多,其形式有两种:A:V(P)没?B...  相似文献   

19.
张淑艳 《奇闻怪事》2009,(10):33-33
在感恩节前夕的一节品德课上,我问孩子们:“你们在家里经常帮妈妈做家务吗?”“做——”回答是那么肯定。我笑着问:“你们是自愿帮妈妈做,还是有一定的报酬呢?”“自愿。”“有报酬。”回答声此起彼伏。“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小组内先交流讨论一下:我们帮妈妈做家务,该不该向妈妈要报酬?”我话音刚落,热烈的讨论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20.
卑微的伟人     
《青年科学》2014,(1):93-93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回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