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利用扭典波玻恩交换(DWBE)近似方法对类氢离子He^+,C^5+,O^7+。Na^10+,Al^12+,Cl^16+,Fe^25+,Cu28+等离子的基态及激发态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离截面随入射电子能量和靶电荷变化的系统学规律,首次对类氢等电子系离子给出了精度较高的电离截面拟合公式和相应的拟合参数,对于快速获得大量电离截面以满足一些高技术项目的需要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用两态原子轨道展开方法研究计算了中高能H^+与类氦离子(Be^2+,B^3+,C^4+,N^5+,O^6+)和He原子碰撞的电子俘获截面,结果表明在中高能区本结果与实验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3.
用增长率方法测量了6-30keVHe^+,Ne^+,Ar^+,Kr^+,Xe^+及Cl^+离子与H2分子碰撞的单电子剥截面,He^+的截面数量与他人数据一致,其他的截面数据在此之前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使用R-矩阵方法,在库仑-玻恩非交换近似下采用三态密耦图像,计算了类硼离子C1+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给出了总的能量微分截面及分波能量微分截面.计算结果揭示了明显的Rydberg系列共振,并指出共振对截面的贡献大于直接电离过程对截面的贡献,这与Chidichimo的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个离子束与电子束叉碰撞电离实验装置。测量了电子能量在30~500eV范围内Ar^+和Cl^+的单电子电离截面。截面的误差约为±13%。  相似文献   

6.
基于OBK近似得到的快速α粒子与He^+和Li^2+离子碰撞中,电子俘获到激发态与基态的分截面比值及CDW方法得到电子俘获到基态的截面,计算了这两种碰撞中电子俘获到激发态的分截面和电子俘获的总截面,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采用扭曲库仑波函数描述碰撞电子,用R-矩阵密耦波函数处理被电离电子与剩余离子构成的系统初末态,在库仑-玻恩各级近似下计算类理离子C ̄(3+)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及相应速率系数。所得结果与Jakubowicz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套用于单价离子与气体分子碰撞的单电子俘获截面测量的装置,用复旦大学加速器实验室的30keV同位素分离器测量了10-30keV^144Nd^+与H2碰撞的单电子俘获截面。  相似文献   

9.
应用位置灵敏探测和飞行时间技术,测量了C^q+(q=1,2,3)离子与心原子碰撞反应中的转移电离截面与单电子俘获截面之比,并与DuBois的He^q+(q=1,2)与Ar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在玻尔的过垒模型基础上,给出进一步的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10.
用分子轨道和双自旋-轨道(双SO)耦合模型研究了MgO、AgCl和AgBr中掺杂Ni^2+(d^8)离子的EPRg因子。研究表明,由于配体Br(4p电子)有大的SO耦合系数和较强的共价性,其对AgBr:Ni^2+的g因子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使用R矩阵方法,采用三态密耦图像计算了类硼离子C+基态的光电离,并分别给出不同分波及不同过程的截面.计算结果揭示了明显的Rydberg系列共振,并且2D分波对截面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全相对论扭曲波电子碰撞激发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阈值附近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S~(4+)离子基态3s~(21)S_0到激发态3s3p ~3P_(0,1,2)~1P_1和S~(5+)离子基态3s ~2S_(1/2)到激发态3p ~2P_(1/2)~2P_(2/3)精细结构能级的碰撞截面,在两种关联模型下,分析了组态相互作用对碰撞截面的影响.目前的计算结果与Wallbank实验值~([14])相比,得到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锂原子激发态(1s22p)2P的光电离的R-矩阵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首次运用R-矩阵理论方法。分别在单通道近似和三态密耦近似下计算了锂原子Li激发态(1s^22p)^2P的不同过程、不同分波的光电离截面及分波的光电离截面随有效量子数的变化规律.在三态密耦近似下。由于大量的自电离态与连续态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显示了光电离过程中非常丰富的Rydberg系列共振结构。是以前的理论计算中所从未涉及到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相对论扭曲波(RDW)电子碰撞激发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类氖Fe16+离子基态1s22s22p6 1S0的2p,2s和1s电子激发到高激发态1s22s22p5 ns,1s22s2p6 ns和1s2s22p6 ns(n=3,4,5,6,7,8,9,10)精细结构能级的碰撞激发截面,详细研究了碰撞激发截面随入射电子能量和主量子数n的变化规律,拟合了公式,总结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应用非相对论量子色动力学理论,对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重夸克偶素h_c(h_b)与光子伴随产生进行研究.采用协变投影方法,计算pp→hQ+γ过程的总截面及其p_T微分截面,计算中考虑了Fock态n=~1S_0~8,~1P_1~1对于重夸克偶素h_Q的贡献.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pp→h_c+γ过程的总截面在合理的参数空间内可以达到8×10~4 pb量级,pp→h_b+γ过程的总截面在合理的参数空间内可以达到1.5×10~6 pb量级.考虑到LHC的亮度,该过程有可能被LHC探测到.若该过程能够在LHC上进行研究,这将为非相对论量子色动力学提供一个重要的实验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入射能为70.6eV,两个出射电子等能分享几何条件下,分别用3C模型和DS3C模型对散射平面内以及垂直平面内电子离化氦原子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进行了计算,并把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了各种效应对截面的贡献.结果表明:当散射角较小时,末态各种屏蔽效应对散射平面内和垂直平面内截面幅度以及角分布均存在较强影响;交换效应对截面的贡献始终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17.
在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MCDF)论基础上,通过系统考虑电子关联效应以及相对论效应,获了与最近实验值符合很好71Ga亚稳态4s24p2P3/2超精细结构常数,并进而到了71Ga的磁偶极矩和电四极矩.在忽略场移效应对Ga原子亚稳态超精细结构影响情况下,进一步给出了Ga原子其他同位素67,69,72-79,81Ga磁偶极矩和电四极矩,与已有实验结果相比,有着很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矩形截面氯离子二维扩散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常规截面,遵循二维扩散模型,研究扩散系数、扩散时间、钢筋位置、氯离子边界质量分数及构件截面尺寸等对氯离子二维扩散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扩散系数和扩散时间既影响氯离子二维扩散区域,又影响氯离子扩散程度,两者值越大,二维扩散区域越大,氯离子质量分数越高;钢筋位置是决定钢筋初锈时间的重要因素;氯离子边界质量分数对氯离子二维扩散区域均无影响,但对氯离子扩散程度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弱耦合理论,在分析临界截面处模式耦合物理图象的基础上将临界截面处的模式耦合问题与传统模式的模式耦合在数学处理上统一起来,并据此应用数值方法计算了模式变换器中具有临界截面的杂模E21的幅度,与已有的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