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本文根据腾冲火山岩的化学全分析数据,用CIPW法进行计算得出了标准矿物含量,并利用分异指数对SiO_2(重量%)的关系,以及岩石的碱度率,定出了该区火山岩的岩类及名称。初步探讨了腾冲地区四期喷发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岩石类型,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根据昌乐火山岩结晶程度差,成分分异大、显微镜下难以鉴定岩石类型等特点,运用两种岩石化学计算法对团山子、苍山、临朐等火山熔岩样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合岩薄片资料,确定了其矿物组合和岩石类型。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随时间的变化以揭示人工林的养分循环规律,为人工林的高效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松辽盆地充填物中的主要部分,侏罗纪火山岩和沉积岩构成二套火旋回,即营城旋回和火岩岭旋回。火石岭旋回下部火山岩属碱性系列,上部为钙碱性系列;营城旋回下部属拉斑玄武岩系列,上部属碱性系列。徐家围子断陷经历了三次拉张作用和一次短暂的挤压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化学风化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采用密集排列的颗粒集合体模拟岩石材料,将与化学风化时间相关的质量损失率引入颗粒刚度和胶结模型。基于均匀化方法和格构模型,推导获得了风化岩石弹性阶段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准则以及宏观弹性和强度参数与微观参数(颗粒接触响应特性、风化损伤参数等)的定量关联,并探究了化学风化及其时效性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质量损失率的增大以及反应时间的增加,风化岩石的刚度和强度均呈负指数减小;当环境pH值较低时,岩石的峰值黏聚力和峰值内摩擦角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大均显著降低;当环境pH值较高时,开始阶段岩石的峰值黏聚力显著降低,而峰值内摩擦角变化不大,峰值内摩擦角的显著降低需要更长的风化时间。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开展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分析并确定了研究区Fe、Mn、Co、Ni、Cu、As、Sb及Hg,8种元素的背景值、异常下限值等地球化学参数;通过因子分析,对研究区各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剖析,初步的分析了研究区矿体成因。  相似文献   

8.
9.
根据岩石的破裂机理,本文提出了在单轴压力下的全应力应变关系的微观破裂模型。该模型是以三种变系数K(ε,x)、R(x)、B(x)分别所对应的弹簧元件、滑动元件及断裂元件为模型的基本元件组成单位块体模型。模型模拟变形和累进破裂中的应力应交关系。  相似文献   

10.
碧口群是西秦岭地区最古老的地层,也是西秦岭地区重要的金及多金属矿产资源产出层位,特别是在陕西境内“勉略宁”地区海相火山岩分布区内已发现多处金、银、铜、铅、锌等大、中型矿床。作者就“勉略宁”地区海相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作了总结,并对碧口群火山岩形成地质构造环境进行了判别。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地壳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新疆地区的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调查资料,详细研究了新疆地区的大陆地壳模型。新疆地区有五个大地构造单元,它们是阿尔泰褶皱系、准噶尔褶皱系、天山褶皱系,塔里木地台和西昆仑褶皱系。在地壳模型和岩石化学资料基础上,计算和研究了新疆地壳的平均化学成分和主要元素丰度。  相似文献   

12.
西藏地壳模型及其化学成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地壳是指西藏高原内中-新生代造山带的地壳。其面积210万km~2,地壳平均厚度63.5km,地壳体积1.32亿km~3,地壳内的岩石平均密度2.775g/cm~3,地壳质量3663地克(=3.663×10~(17)吨)。西藏地壳由五个槽壳构成。它们是松潘甘孜槽壳、三江槽壳,喀拉昆仑唐古拉槽壳,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槽壳和喜马拉雅槽壳。根据现有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地理学资料,本文概略地给出了西藏地壳模型及其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3.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导致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逆向发展。采用EwE5.1软件,对南海北部大陆架建立Ecopath(生态通道模型)模型。通过各级流量、生物量、生产量、捕捞量、系统总流量以及生态位和混和营养效应等方面的分析,得出营养流通主要有2种途径,肉食鱼类间饵料竞争非常激烈,低值鱼类间具相似的捕食压力,顶级捕食者对大部分鱼类负效应不明显。系统受过度捕捞渔业影响很大,并存在营养级I利用效率低和渔业资源小型化、低值化等不稳定的幼态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出露地表的中、高压相麻粒岩地体代表下陆壳的认识基础上,建成全球麻粒岩相地体地球化学成分数据库(共1685套分析数据)。利用IBM4381大型计算机对全部数据进行了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成功地建立了迄今为止精度最高的太古代、后太古代和全球大陆下地壳化学成分模型。  相似文献   

15.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Ecosim模型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最佳的渔业政策,采用EwE 5.1软件,对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构建了1987-1998年Ecosim(时间动态)模型。Ecosim模型包含了32个功能组,初始参数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静态平衡的Ecopath模型。通过营养关系,分析了渔业捕捞对主要经济鱼类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1998年系统总输出、总生物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总捕捞量则有所降低;强化的捕捞压力导致了低值小型鱼类被捕食压力的间接缓解,大中型高价值鱼类的生物量发生明显下降;说明了生态系统呈现出逆向发育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度捕捞所产生的从上而下(top-down)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Zircon U-Pb dating indicates that the fuchsite quartzite in eastern Hebei Province was derived from weathering and erosion of the 3.6-3.8 Ga granitic rocks. In-situ zircon Hf analyses show that the Lu-Hf isotopic system remained closed during later thermal disturbances. Zircons with concordant ages have Hf isotopic model ages of about 3.8 Ga, suggesting a recycling of this ancient crust. The -3.8 Ga zircons have similar 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to those of chondrite, indicating that their source rocks (granitic rocks) were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the juvenile crust which originated from a mantle without significant crust-mantle differentiation. Therefor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re was no large-scale crustal growth before -3.8 Ga in eastern Hebei Province. Considering zircon Hf isotopic data from other area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ost ancient crust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probably formed at about 4.0 Ga, and the possibility to find crust older than 4.0 Ga is very limited.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和2003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布置相关农学实验,利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Licor-6400测定了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等大量作物生理生态参数,建立了作物干旱模式,并连接区域气候模式相似文献   

18.
内陆地区二项式风频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一个较好符合内陆地区风况的混合风频模型.通过理论研究和计算,表明此模型优于Weibull模型.结果对风资源估算和风机设计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太古宙登封绿岩带中变基性火山岩(2.5Ga)的ε_(Nd)~i= 2.16,经计算表明,具此值的岩石遭受了ε_(Nd)=-5的大陆地壳的混染,混染量约为16%,而正常的、无混染的幔源岩浆在2.5Ga前的ε_(Nd)~i值应为 3.7。据此推断,登封绿岩带是在有陆壳基底存在的裂谷盆地中发育起来的,同时,前登封绿岩基底是以长英质为主而且下部经历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陆壳,这一陆壳的年龄在2.9Ga以上(据锆石pb-pb年龄)。由于古老地壳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影响,造成混染的绿岩带基性火山岩过低的~(87)Sr/~(86)Sr初始值以及该值与ε_(Nd)~i值相关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热资源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按其成因和产出条件可分为水热型和干热岩型,其中,干热岩型地热资源以其分布的普遍性和高热储温度而更具开发潜力与前景。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评估是干热岩开发的基础工作。本文基于大量热流数据,编制了新版中国大陆地区热流图。进而依据岩石热物性数据库,计算评价了中国大陆地区干热岩地热资源。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体积法,文中详细介绍了评价方法中各参数选取的原则与数据来源。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大陆(3—10km深度)干热岩地热资源总量为20.9×106EJ,合714.9×1012t标准煤。若按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是传统水热型地热资源量的168倍,相当于中国2010年能源消耗总量的4400倍。但是,囿于干热岩开发的经济性和现有技术条件,近期应着眼于4—7km深度段干热岩地热资源的开发,热储目标温度是150—250℃,干热岩开发的有利靶区包括藏南地区、云南西部(腾冲)、东南沿海(浙闽粤)、华北(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的汾渭地堑、东北(松辽盆地)等地区。最后,指出了现阶段干热岩研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