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楠 《科技资讯》2014,(35):212-21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在工作闲暇之余更喜欢逛街。以前逛街对于人们来讲是纯粹的物质性消费,但目前已开始向娱乐型消费转变,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在逛街过程中更倾向于以娱乐和休闲为辅的综合性购物环境,所以在当前大中城市中,大型商业综合体得以兴起,这是一种具有较大容量和较多功能性集于一体的购物和休闲的空间。文中从商业综合体入手,对商业综合体的动线空间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商业综合体点与线的构成关系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以五大发展理念与职能三要素为支撑构建城市等级和职能结构的评价模型,并将两者纳入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测度,分析长江流域城市等级与职能耦合协调性.研究表明:(1)从城市等级与职能单指标来看,等级体系整体呈现出“自下而上”综合水平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多子系统以上海为首,集聚程度高且强的反“C”形分布特征;职能结构综合指数三要素均衡发展(上海、成都等)、双要素支撑(武汉、苏州等)与单要素基底衬托的三级体系,空间分布上在流域东北部形成一片高水平集聚的“角形片区”;(2)从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看,耦合度与协调度的水平分布出现较大的反差,整个流域耦合协调性表现为86%的优质耦合与80%的轻度协调并存的分布差异,即大多数城市的耦合度处于非常高的水平,而协调度则处于非均衡发展的状态.只有类似于上海、武汉、重庆等高水平、大规模的城市才具备“双高”的统筹能力;(3)从耦合协调度的组合类型来看,绝大多数城市的等级与职能的耦合协调类型都为高耦合低协调,处于非理想的发展状态,未能产生较好的“共振效应”;(4)从影响因素看,耦合协调度主要受发展阶段、战略规划、区域分工与对外开放以及科技创新与产业集...  相似文献   

3.
史文睿 《科技信息》2011,(25):I0341-I0341
作为集购物、娱乐、休闲、餐饮、办公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以及中心城区标志性建筑,在建筑的功能及造型之外,作者着重解析了在岱山时代广场的设计过程中对项目的市场定位以及对城市空间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甘来  杨慧华 《江西科学》2009,27(1):95-101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精髓所在,一个城市最主要的特质就是通过城市公共空间来表现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代表着城市的发展趋势,因此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是与现代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的,它具体表现出大众化、生态化、立体化、室内化、综合化等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当代城市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紧缺,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弊病与城市生活要求的矛盾日益加重。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建设成了城市发展的必然。本文文从商业综合体流线的整合设计出发,分析流线的混合与分流设计,探讨商业综合体流线组织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失衡、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加重,加上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各种交通问题也都时刻困扰着人们.于是,城市的立体化地下空间开发应运而生.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又能坚持可持续发展呢?解决这一问题成了现今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空间句法这种定量的空间形态分析方法,对商业综合体内部交通空间的易读性进行了研究。同时以合肥之心城为例,通过分析其三层平面交通空间的轴线图,比较其句法变量,来探讨此空间的易读性性及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城市中心区的特征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中心区是一个连续演变的过程,通过对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共同特点、构成要素、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分析,借鉴国内外城市中心区建设的经验,探索城市中心区设计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和拓展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提出了我国城市中心区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研究中的完整法定体系,解决编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对城市地下空间系统内在功能耦合机制的认识出发,提出了功能耦合规划思想理论,确定了将方案中城市系统的整体功能耦合作为规划核心目标;针对规划编制研究的实际需求,设计了包括资源评估、规模规划、布局规划和方案评价4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规划基本流程及其技术方法体系,制定了包含总规、控规和修详3个层次规划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体系,明确了各层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各类其他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并建立了各层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内容框架,初步构建了一个层级完整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缝合被机动车交通分割的城市活动空间,尝试通过地下空间设计实现城市空间叙事的连续性。介绍了泰州东进路概况,分析场地及周边的现状和问题,总结出地下街在交通、功能、防灾等方面的关键设计需求。通过实地调研及与业主、主管部门、当地居民等沟通,根据项目独特的西坝口老商圈商业、稻河古街景观优势,从文化、空间、时间3个维度,制定了"传承·联系·拓展"的设计主题,从地域文脉传承、周边空间联系和规划预留拓展3个方面阐述了设计理念。方案的空间叙事策略将为东进路解决人车矛盾、延续街区功能和活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中的防灾广场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证地下商业空间中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对防灾疏散因素进行研究,定量分析防灾广场的面积、位置等属性。在现行的建筑防火规范的基础上,针对火灾等灾害的特点,采用归纳、拟合、非线性规划等方法,确定防灾疏散各因素的量值或模型。结果表明,防灾广场的合理设计能保证地下商业空间中灾时人员的有效疏散。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找在低照度的城区照明中能准确反映行人真实外表及自然程度的立体感造型指标,分析了垂直面照度与半柱面照度比值、垂直面照度与水平面照度比值、平均柱面照度与水平面照度比值三个常用的立体感评价指标,并对重庆三峡广场步行街的这三个立体感评价指标进行了测量计算。结果表明,垂直面照度与水平面照度比值和平均柱面照度与水平面照度比值的变化规律相似,均是随测点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并在两灯之间步行街轴向的中部达到最大值,垂直面照度与半柱面照度比值随测点位置的变化较小,更适合作为城区照明光环境的立体感照明质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的城市灾害实际情况,依托不同级别的绿地建立避难空间体系仍将是今后城市规划的主要选择.指出了我国城市绿地建设在避难减灾方面存在的重宏观微观,轻中观;重形态,轻功能;重比例,轻人均;重平地,轻山地等规划设计问题,并借鉴亚洲其他地震频发国家和地区的建设实例,提出在规划设计中依托绿地系统完整构建城市避难体系,合理设置各级避难场所,充分利用场地设施,切实满足避难要求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航拍影像图和古籍文献数据,采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1949—2012年张掖市城市空间形态动态演变规律及城水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城市由缓慢发展转向快速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率提高.城水关系由远至近,由被动到互动,水系的城市生态功能日益凸显,水环境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基于可持续发展与水生态建设相协调的发展目标,未来张掖应从整治城市河道水系、构筑水生态安全格局,以及修复保护城市湿地、加强生态绿地建设等策略入手,打造城市水文化名片,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非线性函数空间的测量平差与数据处理理论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用顾及一阶、二阶泰勒项的线性平差方法及非线性函数空间的平差方法对同一平差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比较其平差效果,结果表明顾及二阶泰勒项的平差方法性价比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间数据仓库的城市交通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于解决企业在决策支持中数据泛滥而导致的信息匮乏 ,并引入空间数据仓库技术。针对交通数据的特性 ,分析了交通规划中传统技术方法的局限。由此 ,尝试在空间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和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方面应用空间数据仓库技术 ,从而使城市交通规划更趋于合理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地下空间需求量是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战略目标和规划布局的重要基础。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的作用与意义,总结了现有的3种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的方法,即分指标预测法、分系统预测法和分区位预测法,并分析了3种预测方法各自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了将分指标、分系统与分区位相结合并考虑需求时效性的综合预测法,阐述了综合预测法的总体思路,并分析了其优点。在综合预测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城市地下空间需求分布体系,建立了该体系的三维结构模型,讨论了该体系的建立方法。结果表明,将综合预测法所得到的预测结果导入地下空间需求分布模型,能使该模型具体化。  相似文献   

18.
运用“空间结构阶段论”,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转换的内在联系,提出应用理论合理布局生产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转变城市滨水区规划的价值理念,突出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在规划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城市滨水区规划应该坚持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于公共空间理念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意蕴的分析过程中,梳理公共空间理念的规划原则和实践操作规范。结果城市滨水区规划的公共空间理念颠覆了传统规划理念所遵循的抽象性空间设计模式,拓展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具体性空间设计模式。结论城市滨水区规划的公共空间理念及其基本原则为当代城市滨水区的生态空间设计、文化空间设计等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原则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