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高致残率、高发病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工作能力。"治未病"思想作为中医经典理论之一,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基于"治未病"理论,着眼于"未病先防,见微知著,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五方面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中医药防治SONFH的应用进展,旨在为SONFH的中医药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现"防患于未然,治病于萌芽"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治未病"的主要含义:一是未病先防, 二是既病防变、病愈防复. 中医从适应自然, 调和阴阳, 精神调养, 饮食有节等方面来防止疾病发生; 既病则必须掌握其演变规律, 当机立断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发展变化, 瘥后调养, 防止复发. "治未病"思想对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 提前预防和尽早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未病"思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形成的预防医学思想,其重在预防,防发病、防传变、防复发。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出发,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预防重点及措施,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防止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发生和传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药王"孙思邈说:"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安全生产管理,与治病救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医生是为了解决人体疾患,维护健康;安全管理是为了杜绝隐患,维护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生产管理重在"治未病"。正如古人所云:"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治未病"需要突出"健脑"。  相似文献   

5.
贾琪 《科技信息》2010,(32):272-272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中医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既病防变等方面的内容。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把“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本文系统阐述了“治未病”的科学内涵及在生活中的养生理念,继承和发扬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对提高中医防病治病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祖国传统医学中"治未病"的主要含义: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关键在于"防",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防重于治的健康医学模式,对构建预防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借鉴意义:未病先防,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环境两方面着手;既病防变,完善早发现早治疗体系,掌握疾病演变规律,并保护好心理健康同学,正确对待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史的学生,以防病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述中医"治未病"理论如何在实践中融入现代医学发展潮流。方法:通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会贯通,知常达变思想,将妇产科疑难病,多发病的治疗提前至初发或控制在进一步发展之前。结果:以实践总结,深入探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问题。结论:在现代医疗环境下弘扬中医"治未病"思想应走"势"、"术"结合,以"术"为主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基层2型糖尿病管理的关系.方法: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及基层管理实践体会,认识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理论主要从调节情志、普及健康知识和改变生活习性及运动、饮食、血糖监测等方面对2型糖尿病在基层健康管理中的作用.结果: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2型糖尿病的病程发展和治疗是相辅相成的.结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对2型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有重要意义,值得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治未病”理论在传统医学模式向现在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价值,阐述了生物医学工程的兴起和发展对“治未病”理论的积极促进作用,阐明了其在新的医学模式环境下能够适应医学的发展同时更能深刻地改变医学本身。  相似文献   

10.
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首要条件。中医"治未病"思想可以弥补当前学校体育的综合干预措施的不足,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回归,为大学生成为合格人才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药膳是我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独放异彩的一颗璨灿明珠,它把食物和药物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世代炎黄子孙的健康长寿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1 药膳的由来与发展我国几千年以来一直以“食疗”、“食治”、“食补”称呼,药膳是在80年代,由我国医学界和当代学者提出来的.所谓药膳,即食物和药物经烹调而成的美  相似文献   

12.
家庭健康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而繁琐的工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凭借独特的构架设计、虚拟化技术和资源整合技术,来实现自动化资源监控和按需分配,既能保证健康电子档案的数据安全,又能实现实时的健康咨询、疾病诊断等功能,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为管理家庭健康档案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祖国传统医学中"治未病"的主要含义: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关键在于"防",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防重于治的健康医学模式,对构建预防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借鉴意义:未病先防,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环境两方面着手;既病防变,完善早发现早治疗体系,掌握疾病演变规律,并保护好心理健康同学,正确对待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史的学生,以防病复.  相似文献   

14.
俗语说:“三分治疗七分养”,养即落在了护理保健的身上。《内经》开篇即论述了关于防病养生护理的问题,”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来乱”,并把这种“治未病”的医生称为“上工”。现在这“治未病”则当属我们护理保健范畴,因此,我们护士也应广泛学习中医经典,把我们的护理保健工作开展得更为全面。我们愿将学习心得简录如下。《内经》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归纳其基本观点,可分三大要素。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内经》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天地之…  相似文献   

15.
笔者根据《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养耕集》“治病当于未病之先,不治于既病之时”。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截断扭转法”治疗家畜内科急症,收效甚捷,本文对“截断扭转”的治疗方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1999,(8)
中国药膳学是与中医学密切相关的一门科学。它起源于"药食同源",形成于秦汉以后,成熟于唐宋,长盛于明清。20世纪50年代之后因人民生活处于温饱型和"大锅饭"而导致短暂衰落,至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又重新发展起来。学术界关于"药食同源"的论证已得到普遍公认。神农尝百草,首先是寻找食物,而不是专一地寻访药物。传统中的神农时代,先民们可能有过对自然界万物的普遍查找、体尝活动,从寻找食物中同时发现药物,这符合传统医药的原始积累过程。中国药膳学后来的发展应该确切地称为"中医药膳学"。中医药膳是在  相似文献   

17.
《科技潮》1999,(4)
所谓药膳,顾名思义是以药为膳食,以膳食为药物,即在食物中加入中药配制而成的、能发挥明显保健和医疗作用的食品。"民以食为天"。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靠着食物作为维持生命之源,与天斗,与地斗,与疾病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其中就包括了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的一系列以食物和药物相佐的防病治病方法,使健康长寿成为可能。这就是作用独特、功效神奇的中华传统药膳。闪光的中医药学中,药膳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和非常丰富的内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秦汉以后,随着我国医药学的发展,药膳也随之发展起来。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收集了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许多品种,如苡  相似文献   

18.
药膳食疗是中医药服务的特色和优势,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是近年来国家中医药发展的工作重点之一。利用广东饮食文化与中医药资源优势,构建广东药膳食疗服务体系并研究广东药膳食疗服务的对外贸易对策,对于拓展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内容与形式,增加国际竞争力,形成中医药服务贸易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中华药膳迅速发展,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亟待培训的社会需求,成都大学食品工程系于1990年秋开设了“中华药膳专业”。作为我国中医药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药膳食疗,正成为国内外食疗工艺研究的热点,成都大学率先创办中华药膳专业已引起海内外各方人士的极大兴趣和热切关注,台湾、香港、日本、美国等地有关院校、研究所及专家、教授纷纷来函联系学习和索购资料、教材。表示支持和关心。为介绍我国第一个培养高层次中药膳技术人才的成都大学中华药膳专业,我刊将陆续发表有关国内外学术理论文章,本期特约成都中华药膳研究会理事长彭铭泉先生“试论中国药膳的形成与发展”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陇药"走向世界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笔者通过分析"陇药"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对外发展、长期援外优势、"治未病"和治疗突发性瘟疫等的优势以及迈向国际化发展的障碍,提出了国际化发展的路径:优化完善"陇药"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组建"陇药"发展智库、以培育大"陇药"产业为突破口,提高产业综合实力、提高"陇药"产品质量,提升对外竞争的硬实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