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玮  于惠敏  李秀荣  耿越 《科技信息》2010,(26):376-377
本文简述了近几十年来植物人工种子研究的进展,对人工种子的诸领域:概念、制作流程、动态、意义及应用前景、体细胞胚的诱导与贮藏、防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并提出了人工种子应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植物人工种子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人工种子综合了天然种子和组培无性系的优点,在农林业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综述了植物人工种子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包括人工种子概念、国内外取得进展,人工种子关键技术,包括体细胞胚发生与同步化调控方法、人工种子制作、贮藏、人工种子的萌发与成苗。应组织多学科专家联合攻关,力求在大田作物、经济植物上人工种子研制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3.
人类生活离不开种子,种子养活了全人类。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已研制成功各种人工种子;人工种子的诞生,又向人类展示了十分诱人的前景。 人工种子是模仿天然种子的结构研制而成的。它由人工种皮、人工胚乳和培养物(胚状体、不定芽、毛状根、腋芽、小鳞茎等)三部分组成。人工种皮也像天然种子一样由内、外两层构成,是由能与植物组织密切溶合的高分子化合物(如海藻酸钠、明胶等)  相似文献   

4.
所谓植物人工种子是利用细胞杂交、基因工程和组织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把组织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体细胞胚Somatic embryo)包埋在含有营养物质和具有保护胚状体功能的物质中,并能发芽出苗,长成植株的植物种子。目前,美国、法国、日本、  相似文献   

5.
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超级种子,是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或其类似物,经过有机化合物的包埋而形成的一种类似天然植物种子结物的颗粒体.这种颗粒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取代天然植物种子播种的颗粒体.人工种子比试管苗便于贮藏,运输方便,在人工种子的胶囊中添加农药、除草剂,使之更便于栽培,也比试管苗便于生产机械栽培,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有关旱芹人工种子内部培养物由体细胞脱分化产生胚性细胞、胚状体,直到成株的过程中形态发生的问题,对胚性细胞所处的状态、胚状体筛选和畸形胚、胚性细胞(团)或子叶胚包裹人工种子及其萌发特点、播种基质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一些有关旱芹人工种子研制的基本结论。 实验对培养物的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同工酶谱进行了测定,并得到了水溶性蛋白和过氧化物酶的培养时间曲线,以期从生化指标探讨人工种子这一特定条件下培养物的生理生化变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以层积处理西洋参种子为材料,研究植物生长物质对其和离体种胚休眠的解除作用。结果表明:(1)酒精10 s、次氯酸钠10 min处理是试验研究中西洋参种子消毒的最佳方法;(2)植物生长物质GA_3、ZT、IAA、NAA对西洋参种子的休眠解除要比其离体种胚困难;(3)GA_3是西洋参种胚休眠解除的有效植物生长物质,而其他植物生长物质ZT、IAA、NAA主要起到壮苗作用;(4)培养基MS+2I+5G是试验研究中筛选出适合种胚萌发生长的最佳培养基,可用于无菌苗培养;(5)相同的植物生长物质作用下,分化发育较好的种胚(裂口种子种胚)更易被解除休眠。  相似文献   

8.
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专性寄生植物——肉苁蓉种子的形态解剖结构及其在寄主根上的萌发过程。肉苁蓉种子具有典型的列当科寄生植物种子的特征,种皮内仅有球形胚,外包以胚乳。根据观察发现,只有当寄主梭梭的根穿入肉苁蓉种子的种皮内且刺激其球形胚产生“芽管状器官”,并连接于寄主根上后种子才能萌发,与肉苁蓉种子连接的部位主要在根毛区。首先在与寄主根连接的“芽管状器官”的頂部膨大为瘤状物,以后在内部分化形成输导分子并与寄主的维管束相连通,进而在瘤状物远离寄主根的一端分化形成頂芽,由此长成肉苁蓉植株。  相似文献   

9.
这是因为葱的幼苗发育过程有点特殊。葱是单子叶植物,种子可以分成种皮、胚、子叶和胚乳4部分,种皮包在最外面,惟一一枚子叶的一端和胚相加,另一端与胚乳相连。葱的种子发芽的时候,子叶的中下部迅速伸长,这样就把胚顶到了种皮外面。  相似文献   

10.
山东 《今日科技》1989,(5):30-31
人工种子,又称人造种子或合成种子。它是利用组织培养方法,从植物体细胞获得大量胚状体或具有产生完整植株潜力的分生组织后,再按一定大小密封于含有对组织有益的辅助剂的胶囊中,而人工合成的种子。人工种子是体细胞无性繁殖的产物,有其独特的优点。第一,加快育种速度。人工种子不存在后代分离、遗传性不稳定和低育性等问题。应用组织培养繁殖分生组织,所  相似文献   

11.
植物人工种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德祥  邓志龙 《江西科学》1992,10(3):187-194
本文就培养物、人工胚乳、人工种皮三个方面概述了目前人工种子的进展状况。统计了进行人工种子研究的植物种类,指出不定芽作为人工种子培养物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综述花卉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体细胞胚胎发生与胚性基因的表达和花卉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在基因工程体细胞融合、细胞突变体诱导、人工种子、杂种合子胚的挽救、种质保存、苗木快速繁殖等诸多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也是遗传学、转基因工程体系、生理生化、植物发育过程的基因表达和调控、功能基因组研究等方面一个必不可少的新兴研究系统.  相似文献   

13.
谈谈有花植物的离体受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花植物(被子植物)开花结籽,在种子中孕育新生的雏形个体,即胚,这就是有花植物通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的自然过程。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旱芹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在MS+1.0mg/L2.4-D+0.5mg/LKT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然后转入MS+1.0mg/LABA诱导产生胚状体后用于人工种子包埋,在有菌土壤1中获得了7%左右的转株率,当人工种子外面包裹一层酯类共聚物作外膜,并在人工胚乳中加入6%的麦芽糖和1%的活性炭后,使人工种子在有菌蛭石土中的转株率提高到51%,还测定了芹菜胚状体分化过程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酸氨酶(PAL)活性,  相似文献   

15.
石河子农学院曹连莆等同志对弱春性小麦品种南繁种子长出植株提前抽穗现象的研究,对有关小麦春化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获一九八五年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 这一研究是从1977年开始的,经过七年反复试验证明,弱春性小麦在种子形成期间,处于相对较低的气温条件下,种子收获前就进行了一定春化作用——“幼胚春化”,是种子春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在新疆室温条件下贮藏四年所后,仍能在干燥种子中保持其春化效果,幼胚春化的种子同播前人工低温处理的种子一样,对长出的当代植株的生长有明显的影  相似文献   

16.
番木瓜胚珠高频率体胚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番木瓜(Carica papaya L.)受精胚珠接种于MS IAA1mg/L BA2mg/L GA_3 2mg/L S(蔗糖)3%和1/2MS 谷胺酰胺400Mg/L CW(椰子汁)20% S6%的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于MS CW 2% S6% 2.4-D 2mg/L的培养基上。进行了几种激素配比和基本培养基(MS和改良MS)对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体胚发生和植物再生培养基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改良MS 硫酸腺嘌呤160mg/L NAA 1mg/L BA 0.5mg/L GA_3 1mg/L S4%培养基中获得理想胚性愈伤组织和体胚,在改良MS 硫酸腺嘌呤160mg/L NAA 1mg/L KT 0.5mg/L GA_3 1mg/L S4%产生正常具三裂片和根系的小植株。进行番木瓜体胚包埋、制成人工种子,实验获得小苗,并移栽成功。  相似文献   

17.
青钱柳种子的种皮构造及其对透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通过青钱柳种子的形态解剖、种皮结构的电镜扫描、种皮的透水性等试验,对青钱柳种皮构造与种子休眠关系进行研究,以探讨青钱柳种子的休眠原因。结果表明,青钱柳种子种皮有3层,外种皮表面角质化,中种皮木栓质,内种皮木质而坚硬,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胚与外界的水汽交换,影响种子的吸胀和萌发。种皮的透水性试验结果表明,浓硫酸处理后,种子能很快吸水膨胀。种子各部分的含水量测定结果表明,青钱柳完整种皮种子的胚能吸收到部分水分,因此,种皮的透水性可能不是引起青钱柳种子休眠的最主要因素。但是,青钱柳种子的这种种皮结构可能对胚的萌发特别是胚根的生长和伸长会产生严重的机械阻力。  相似文献   

18.
对长春师范大学校园种子植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了人工绿植的应用特点。结果表明:校园常见种子植物80种,分别隶属39科63属;校园人工绿植配置比较合理,表现为物种多样性比较丰富、绿化比例较大、垂直绿化运用合理、季节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19.
对长春师范大学校园种子植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了人工绿植的应用特点。结果表明:校园常见种子植物80种,分别隶属39科63属;校园人工绿植配置比较合理,表现为物种多样性比较丰富、绿化比例较大、垂直绿化运用合理、季节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20.
外源基因导入贡柑体胚及其人工种子构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小细胞团和分散细胞混合物与两种带不同质粒的农杆菌共培养的方法,将质粒PGV3850:1103neo T-DNA上的km抗性基因和Nos/Npt基因、质粒PGV517的Km抗性基因、NPTⅡ基因和毒蛋白基因转入贡柑细胞,在含有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选择出抗性愈伤组织和幼胚。通过Nopalim和NPTⅡ酶性检测、DNA/DNA分子杂交鉴定,证明了Nos基因、NPTⅡ基因已整合到贡柑体胚的细胞基因组中并表达,苏云金杆菌的毒蛋白基因整合到贡柑细胞基因组中,第一次在柑桔类果树实现了外源基因转移。用3%海藻酸钠包埋转化体胚制备人工种子,2粒转基因人工种子已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