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智龙  王联魁 《自然科学进展》1999,9(A12):1291-1297
分析了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和固定铵的含量与原始地幔现代值相比,本区煌斑岩上具有相对高^87Sr/^86Sr比值(0.70644-0.70895)和低^143Nd/^144Nd比值(0.512436-0.512524);岩石固定铵(NH^+4)含量(74.34*10^-6-468.72*10^-6)明显高于其他幔源岩石(1*10^-6-27*10^-6),低于矿区炭质围岩(7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了解辽东青城子矿集区煌斑岩岩石成因、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地质意义,通过单颗粒锆石LA-ICP-MS U-Pb定年系统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青城子矿集区煌斑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和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煌斑岩具有低硅、富镁铁的特点,煌斑岩侵位年龄为(226.0±1.0)M a~(227.7±1.3)M a,属于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前人研究,推测煌斑岩是扬子克拉通-华北克拉通深俯冲过程的板片断离的产物,扬子克拉通的深俯冲和陆-陆碰撞可能是华北克拉通东部在中生代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对湖南宁乡等地多个含有金刚石的钾镁煌斑岩及相关岩石的重砂矿物进行了分离,利用电子探针、阴极发光图像及LA-ICPMS等对其中的锆石进行了主微量元素成分、内部结构及U-Pb同位素年龄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点钾镁煌斑岩重砂锆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一定相似性;与钾镁煌斑岩有关锆石的U-Pb年龄显示研究区的岩浆活动具有多期次的特点,其中宁乡Ⅰ号及Ⅲ号岩管钾镁煌斑岩4颗重砂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01.6 ± 5.1)Ma,显示出较为年轻的特点,但石门上五通地区白垩系红层中也发现具有207Pb/ 206Pb 谐和年龄为(2 008±29)Ma古老岩浆结晶锆石的存在,证实该地和金刚石有关火山物质的来源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在浙西新路盆地中生代酸性火山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和Nd同位素模式年龄基础上,探讨了其源岩性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结果显示,构成新路盆地主体的黄尖组晶屑熔结凝灰岩和花岗斑岩的平均锶初始值分别为0.714 10、0.710 39,ε_(Nd)(t)值分别为-5.5、-5.7;黄尖组晶屑熔结凝灰岩和花岗斑岩的两阶段模式年龄均值分别为1 366Ma、1 387Ma,与扬子地块基底双溪坞群变质岩年龄(900~1 000 Ma)差异明显,而与华夏地块基底陈蔡群变质岩年龄(1 400 Ma)接近;2个单元火山岩Nd同位素均位于陈蔡群Nd同位素演化域。研究认为,新路盆地黄尖组熔结凝灰岩和花岗斑岩具有相似的物质来源,均表现出壳源和幔源物质混合成因特点,壳源物质可能源自南部华夏地块的陈蔡群变质岩,与扬子地块变质基底双溪坞群无关;推测发生于1 000~900 Ma B.P.时期或其后的浙西地区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之间的陆陆碰撞,具有华夏地块向扬子地块俯冲的动力学特点。上述大地构造运动方式以及岩石成因特点,或许是导致赣杭火山岩带分属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的火山岩均呈现出与铀成矿关系密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滇西富碱斑岩型多金属矿区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黄铁矿和石英脉等流体包裹体中3He/4He值主要为0.160 8~3.470 0 Ra,远高于地壳特征值,而整体略低于地幔特征值;20Ne/22Ne和21Ne/22Ne平均值分别为11.271和0.032 2,接近地幔同位素组成;40Ar/36Ar和38Ar/36Ar平均值分别为395.51和0.197 6,均高于大气比值,而低于MORB比值;128~136Xe/130Xe值与大气相比均表现出过剩的特征。综合研究表明,滇西多金属矿区包裹体中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在显示含矿流体的幔源特征的同时,又表现出强烈的地壳特征;成矿流体主要源于深部地幔,在参与交代蚀变过程中,其性质由熔浆向热液过渡,同时引发壳幔物质叠加混染,正是这种流体作用构成了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多金属成矿的内在统一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麻栗坪大型铅锌矿床(~6.0 Mt@13.4%Pb+Zn)赋存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硅质白云岩中,是滇东北铅锌成矿带的代表性矿床之一.石英是麻栗坪矿床主要的脉石矿物,其形成贯穿整个成矿期.详细的矿物学研究表明,麻栗坪矿床发育3期石英.Ⅰ期石英呈细粒半自形,与细粒黄铁矿、闪锌矿共生,Ⅱ期石英呈中-粗粒半自形,与粗粒闪锌矿、方铅矿共生,Ⅲ期石英较纯.总体上,Ⅰ期至Ⅲ期石英的阴极发光(Cathodoluminescene,CL)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与Al、Ge、Li、Na、K含量呈协同变化趋势,暗示微量元素对CL强度的控制作用.元素含量相关性研究显示,微量元素主要以单原子替代(Ge4+→Si4+)和补偿替代(Al3++Li+/Na+/K+→Si4+)方式进入石英晶格.麻栗坪矿床石英中Ti含量极低,而Al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与岩浆热液矿床显著不同,显示其具有低温热液矿床的特点.Ⅰ期至Ⅲ期石英中Al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总体趋势,反映Al溶解度先增大后减...  相似文献   

7.
8.
四川盐源西范坪斑岩铜矿床中存在大量钾长环斑结构。研究表明这一结构是由正在冷凝的岩浆分泌出的成矿流体与刚结晶的斜长石相互作用形成的。在流体 -矿物相互作用过程中 ,流体从已经结晶的矿物尤其是黑云母中萃取出大量铜等成矿物质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体系的成矿能力。钾长环斑结构的出现不仅为矿床的岩浆热液成因提供了佐证 ,而且是一种良好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赣东北大鄣山花岗岩的成岩时代及成岩背景,通过LA-ICP-MS锆石U-Pb方法对大鄣山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进行了测定,大鄣山二长花岗岩形成于135.0±2.6 Ma B.P.,为早白垩世。花岗岩的主要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等浅色矿物,暗色矿物稀少,有利于抵抗风化侵蚀,保持岩石的完整性。岩石形成于以伸展为主导的构造背景下,张性的节理和断裂更为发育。风化侵蚀作用只能沿节理和断裂逐渐进行,容易形成尖峰、峡谷、断壁悬崖等花岗岩地貌景观。岩石结构和矿物组成是花岗岩地貌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节理和断裂是花岗岩地貌景观的造型控制因素;成岩之后的构造抬升是花岗岩成为景观的必备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等也在景观形成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宾川县小龙潭矿区是一个大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铜矿体主要产于斑岩体及其外围接触带,矿化与斑岩体密切相关。对矿区主要侵入岩开展全岩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获得含矿二长斑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5.98±0.16)Ma,属于始新世岩浆活动的产物。斑岩体SiO_2质量分数变化较大(64.81%~69.6%),高钾(4.36%~10.95%)和碱(Na_2O+K_2O8%),A/CNK为0.99~1.36,属高钾的碱性—过碱性、准铝质—过铝质斑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P、Ti等),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虽被划入富碱侵入岩及A型花岗岩,但具C型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斑岩体锆石ε_(Hf)(t)值为-26.93~1.66,地壳模式年龄为1 009~4141 Ma,显示斑岩体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结合区域演化特征,认为小龙潭斑岩体形成于造山期后的拉张环境,陆陆碰撞挤压后应力松弛,岩浆沿断裂及次级断裂上侵,进而形成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1.
滇西地区沿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广泛发育新生代富碱斑岩及相关多金属矿床.以六合正长斑岩中与暗色深源包体共存花岗岩包体和马厂箐赋矿斑状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相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锆石稀土元素分析.研究表明,六合花岗岩浆活动起始时间约为(42.8士1.6)Ma B.P.,包体结晶成岩时间与主岩(正长斑岩)年龄一致(38.63 Ma B.P.±0.52 MaB.P.);马厂箐含矿富碱岩浆起始活动时间约为(38.51士0.52)MaB.P.,结晶成岩时间为(35.80士0.20)Ma B.P..结合花岗岩包体的液态不混溶现象和锆石稀土元素特征分析,初步揭示研究区富碱岩浆起源、演化及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为:来自交代富集地幔源区的硅不饱和富碱岩浆伴随互不混溶含矿地幔流体同步上升运移;该富碱岩浆以其底劈作用和地幔流体交代作用引发地壳深熔形成长英质岩浆.此后的2类岩浆过程分为2部分:一是富碱岩浆直接捕获少量长英质岩浆以不混溶方式继续同步运移至地壳结晶成岩,形成含花岗岩包体的硅不饱和富碱斑岩;二是富碱岩浆与长英质岩浆发生同化混染形成混合岩浆运移至地壳,其中所含不混溶含矿地幔流体伴随其结晶成岩进行自交代蚀变,形成硅过饱和的赋矿斑状花岗岩.  相似文献   

12.
粤西信宜贵子、茶山和陆川石窝一带浅变质云开群底部层状、似层状变基性超基性岩的研究表明,变基性岩以变辉长岩、变玄武岩、细碧岩、斜长角闪岩为主,伴生一套细碧角斑岩及少量硅质岩,变超基性岩则以蛇纹石化橄榄岩零星出露为特征,它们是遭受后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强烈改造的蛇绿混杂岩。变基性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E-MORB和N-MORB构造环境形成的大洋拉斑玄武岩。变基性岩、斜长角闪岩中获得的Sm-Nd全岩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824±77)Ma和(815±75)Ma,这为华南存在新元古大洋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3.
皖北新元古代硅质灰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皖北新元古代倪园组中发现了硅质灰岩,其主要组分为方解石(90%)和石英(10%),呈白色团块状断续分布于灰质白云岩和灰岩互层的寄主岩石中。在地球化学特征上,以较高的CaO和SiO2为特征,分别达到了85.34%和13.61%,稀土总量较低但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具有明显的Eu、较弱的Ce的正异常以及较高的Tb/Yb值和较低的Th/Sc值,Ba、(Cu+Pb+Zn)含量较高,且Al/(Al+Fe+Mn)值很低,是海底热液和海水混合作用的产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皖北新元古代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可能是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有关的Grenville造山期形成的处于拉张的弧后盆地,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对应于Rodinia超大陆裂解期的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14.
15.
建德铜矿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建德铜矿石炭纪地层中发现了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常量元素,向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热水沉积硅质岩。由于热水沉积硅质岩与层状矿体密切共生,故本区水沉积硅质岩的发现对解决建德铜矿成因和在本区寻找同类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南部最富油的凹陷之一。通过对贝尔凹陷烃源岩特征的研究,发现下白垩统南屯组第一段存在优质烃源岩。该烃源岩为暗色泥岩、泥灰岩、油页岩和含钙泥岩的互层,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生烃潜力大,排烃效率高,是形成大规模油气聚集的物质基础。该层段代表了白垩纪早期的缺氧事件,是贝尔凹陷重要的地层对比标志层。南屯组第一段优质烃源岩范围控制了贝尔凹陷油气的平面分布,优质烃源岩层上下油气最为富集。  相似文献   

17.
根据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组成分析, 分3组讨论了中条山西南地区辉绿岩岩墙群的成因。结果表明: 它们都是富集地幔源区源岩部分熔融的产物。第1组岩墙是初始岩浆经历少量的铁镁质矿物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 第2组和第3组岩墙是玄武质岩浆又经历壳幔岩浆混合和斜长石、钛磁铁矿等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 第3组岩墙可能受地壳混染和后期热液蚀变的影响较大。它们都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 可能与熊耳?中条拗拉谷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8.
西藏羌塘地区中部混杂堆积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杂堆积不是孤立的地质现象,它是一种在特定地质历史时期、特定地质条件下的特殊地质体。它的发现对确定羌塘中部地区风瓦纳与欧亚陆的界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地区发现了早志留世更长环斑花岗岩岩体,侵入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变质岩中,与中三叠世侵入岩超动侵入,铀-铅同位素年龄值为428.5±2.2Ma,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是在大陆碰撞构造环境下形成.该岩体的发现,对于东昆仑西段早志留世基底的深入研究及进一步确定祁漫塔格构造岩浆带发展演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40 Ma B.P."原青藏高原"的提出使得青藏高原的早期隆升历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向东的延伸情况不明。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高原、龙门山冲断带和四川盆地有机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原-山-盆体系,成为揭示青藏高原隆升和生长的理想场所,而位于高原内部若尔盖地块的红参1井更为此提供了宝贵素材。基于红参1井的构造恢复和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结果,结合区域上已有的低温热年代学和古高程数据,提出青藏高原东缘在早新生代印-亚大陆碰撞之前就已形成了高原,称之为若尔盖古高原,并从基底构造属性、构造变形、地壳缩短与增厚、沉积记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证。红参1井钻井剖面构造恢复结果揭示所钻遇7 000余米的三叠系复理石层系实际上有46%的厚度是由构造重复所致,连同广泛发育的晚三叠世埃达克质花岗岩以及利用中性岩浆岩Sr/Y比值估算的地壳厚度,共同表明青藏高原东部松潘-甘孜地区在晚三叠世就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地壳加厚。红参1井多重低温热年代学[锆石(U-Th)/He,磷灰石裂变径迹和(U-Th)/He]测试结果揭示若尔盖地块分别在白垩纪中期(约120 Ma B.P.和约80 Ma B.P.)经历了2次快速的冷却事件,累计剥蚀厚度达5 km,之后转入极其缓慢的冷却过程,暗示其已进入高原化阶段;而在整个新生代期间处于近乎"零"剥蚀的状态而被动地抬升到现今高度(不同于常见的山脉隆升,地块隆升代表了一定范围的区域整体抬升)。因此,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地块最晚在白垩纪末期就已形成高原,即若尔盖古高原,其范围可能包括三叠系复理石层系覆盖的大部分松潘-甘孜地区,并可能向西与羌塘古高原相连,构成羌塘-若尔盖古高原。若尔盖古高原的形成不仅造成四川盆地西缘在白垩纪中期出现了重要的物源转变,更重要的是加剧了青藏高原东缘白垩纪气候干旱化,出现了大量沙漠沉积和膏盐沉积。若尔盖古高原的发现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青藏高原隆升和生长过程的理解,也将引发对青藏高原形成机制的重新思考以及对其气候-环境-资源效应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