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二十世纪以来的瑶语(勉语)研究,经历了拓荒、普查、沉寂、繁盛、延展五个阶段,在瑶语(勉语)的分布概况、历时演变、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言接触与比较等领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今后应在田野普查、单点深入、方法创新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3.
龙明慧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47-1352
当前我国学术论文摘要英译,特别是文科论文摘要的英译大多拘泥于中文句式和篇章结构,不符合英语论文摘要的体裁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有效传播。因此,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体裁结构潜势理论出发,对中英文科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结构和语言体现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学术论文摘要英译策略,为文科学术论文摘要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软件定义联网(SDN)作为一项成功的数据中心的联网技术实践,已经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SDN还存在一系列值得研究和澄清的技术问题,包括什么是SDN技术原理?SDN在哪些方面扩展了现有网络?SDN究竟有哪些潜在的应用价值?SDN对未来网络的发展有何影响?SDN是否可以真正推动现有网络的变革或演进?针对以上问题,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建模方法,构建了SDN的系统模型和构件模型,描述SDN系统构成以及SDN内在的功能单元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析了SDN核心的控制面和数据面分离的原理,分析了单个逻辑SDN控制器的局限性;并得出结论:SDN仅在网络层实现了分组流控制与分组流转发的分离,并没有涉及到现有互联网或电信网其他功能层的控制与数据的分离,SDN有可能应用于所有基于分组流转发的网络应用,单一SDN逻辑控制器仅仅适用于IP网络城内分组流转发,无法适用于互联网和电信网现有控制结构;为了支持现有互联网或电信网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扩展SDN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面向对象在对象数据库中的管理问题, 描述了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OODBMS: Object Oriented 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的基本概念及其实现过程, 给出了该系统的数据模型、 系统结构及其各系统模块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引入面向对象的概念和方法, 以传统关系数据库存储结构为底层, 提出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使其支持数据类型类层关系和继承性, 具有复杂对象管理和版本管理等能力。同时详述了数据定义(DDL: DataDefinitionLanguage)、 数据操纵(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对象缓冲区管理以及查询模块处理和版本管理等子系统的实现过程和方法, 并给出该系统在工程数据库图形图像管理中的应用。该系统可对非格式化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体”是表示动作的进程和状态的变化,说明动作和状态在某一时间内的种种情况。“体”并非某种语言所特有,所有语言都存在,但表达方式有所不同。通过对日语的体形式之一“(~テ)シマゥ”的肯定表达与其相对应的汉译文进行研究与考察,发现其汉译文的表达形式多样且灵活。可分为有标译文和无标译文。  相似文献   

7.
段运峰 《科技咨询导报》2010,(12):242-242,244
年龄问题是影响第二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在第二外语习得方面要比成人容易,且快得多。关于儿童比成人语言习得快而且成功的重要论断是临界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是Lenneberg[1]在1967年提出的。此论断一经提出,语言学界纷纷发表对此论断的看法。有些学者支持在语言学习中存在临界期,另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对此,笔者简要梳理一下对此论断的不同看法及中国学者在此问题上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于Lattice公司开发的ISPexpert软件,利用EDA技术对可置数十位计数器,应用VHDL语言进行电路设计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文字演变的角度出发,结合词汇、语法和文化知识,重新训释了《汉书》的两个文字,认为"今其甚者杀父兄"的"甚"是"揕"的记音字;"其冤死者多少相覆"的"少"是"尸"的讹体字,这句话应标点为"其冤死者多,尸相覆。"并认为在汉代偏义复词的"多少"并未产生。  相似文献   

10.
11.
论述"休"、"闲"二字的原初构形意图,梳理二者意义发展的线索及其与相关字词的意义联系。指出休的字形构意与表示哺乳的乳字有相似之处,人对自然物的依赖犹如小孩对母亲的依赖,是文章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目前最流行的知识抽取方法,分析比较了Amilcare、TEXTRUNNER、Pythor、MnM、Text2Onto、SELKAS等知识抽取系统。  相似文献   

13.
《尔雅》中“法”与“律”是一组同义词,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中,“法”的内涵远远大于“律”,它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所指,而“律”则侧重的是刑法。它们不仅单用,也经常连用,因此逐渐凝固为“法律”一词。但是直到1815年它才正式出现在工具书中,可见现代的法律观念是在明清之后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查询是SQL的核心,而复杂查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从查询涉及的字段、字段来自哪些表、表之间的关联、查询条件分析四个方面阐述了SQL复杂查询的四步教学法.该教学方法不仅对简单查询进行复习巩固,而且为后续表单查询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利用TMVA(Toolkit for Multivariate Analysis)软件包提供的似然函数法进行了多参量分析,实现了对γ和强子簇射的分辨。测试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在对强子簇射的排斥率达到75%的条件下,对γ簇射的挑选率可达85%。  相似文献   

16.
《睡虎地秦墓竹简》作为出土文献,真实地保存了先秦时期的语言面貌,是我们研究汉语发展史的重要语料。文章对《睡简》中"疾、病"与"至、到"两组同义词进行了穷尽性分析,以期对汉语常用词个案的历时演变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姐”“祖”同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方言、相关民族语言材料的研究,辅之以人类学、文字学的观察发现,在姬周语(汉语雅言的前身)和古羌语分离之前的原始祖语中已经诞生了“蛆”的前身“且”,“姐”和“祖”同源。这为“姐”后来在汉语中逐渐代替了“姊”的语言地位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常用词“皮”、“肤”在两汉时期的历时更替情况,认为先秦时期,总体上看,“皮”表示动物的皮,“肤”表示人的皮肤,二者有着明确的分工。在口语中,“皮”对“肤”的取代从东汉中前期开始,到东汉末年这种替代关系基本完成,“皮”成为表示人和动物皮肤的常用词,同时,复音词“皮肤”逐渐活跃。“皮”和“肤”之间的替换过程鲜明地反映出了两汉时期,尤其是东汉时期的词汇特点。  相似文献   

19.
常用的RD算法对斜视角限制较严,而且RCMC插值较为复杂,降低了算法的效率。针对这一缺陷提出了在方位向分块处理的改进RD算法,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改善了大斜视角对RD算法的限制,并通过计算机仿真以及实测数据验证了改进的RD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从词汇化角度分析“生气”等离合词及其相关格式“生X的气”的产生过程,指出“生X的气”等的来源基础是“吃X的醋”格式。产生的机制是在词汇化与去词汇化的两种演变过程中,汉语整合造词造句和类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