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稀土微肥在林业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志颖 《武夷科学》2009,25(1):159-162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了稀土农用的研究,但林业上的实际推广应用还十分有限.多年的研究表明,稀土林用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林业增产技术。该文综述了稀土微肥的含义、近年来稀土肥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及效果,并对其增产机理、毒理作用、施用技术和注意事项作了分析介绍。结合福建省实际,对稀土微肥开发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稀土微肥应用于茶叶的试验初报王留海喻子清汤家彬稀土微肥是南大化学系研制的新型络合肥料。在氮、磷、钾肥料正常施用的基础上,应用稀土微肥可激活作物酶系统,调节农作物的生长机能,促进农作物发芽、生根和优化叶绿素组织,激发农作物对氮、磷、钾等养份的吸收,增加...  相似文献   

3.
《武夷科学》2019,(2):86-90
以油茶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不同浓度稀土微肥与N、P、K肥配合施用对油茶株高、冠幅、单株产量和单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肥用量较低、P肥与稀土微肥施用量均较高时,不利于油茶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处理4(N肥120 g·株~(-1)、P肥45 g·株~(-1)、K肥85 g·株~(-1)、稀土微肥300 mg·L~(-1))和处理7(N肥170 g·株~(-1)、P肥45 g·株~(-1)、K肥120 g·株~(-1)、稀土微肥200 mg·L~(-1))的油茶长势及产量均较高,且优于对照处理,反映了稀土微肥与适量的N、P、K肥配合施用对油茶生长和产量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但单独施用稀土微肥不能达到良好肥效。以此确定,以处理4和处理7为较佳的稀土微肥与N、P、K肥配合使用量。  相似文献   

4.
农用稀土对我省各类大田作物有稳定的增产效果.油、豆、薯类施用稀土后,增产幅度在10%以上,麦类作物的增产幅度为5—8%.为提高小麦对稀土的利用率,设置了春小麦稀土与微肥配合施用试验.试验结果,稀土与锌或硼肥配合施用,小麦产量比单施稀土分别增加20.2%和14.7%,单施稀土比对照仅增产4.5%,表明稀土与锌、硼肥有明显的交互作用.稀土与锌、硼肥配施是挖掘稀土生产潜力,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稀土元素广泛的开发利用,稀土进入环境中的数量急剧增加.外源稀土进入环境以后必然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动物体和植物体内,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说明稀土是人体的必需元素,因而稀土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是稀土农用必须关注的重点.本文从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入手,对稀土在环境中的循环过程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为合理的施用稀土微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废电池生产复合微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过程必需的营养成分,是适应各类土壤的长效复合微肥。合理施用微肥,能得到高产优质的农产品,因此,微肥的发展比较快,特别是对含硼、硒、锰、铜、锌、钼、铁的复合微肥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另一方面,生产微肥的原料铜、锌等又是紧俏、较重要的有色金属,这就不同程度地影响微肥的发展。因此,采用来源比较丰富的废电池生产复合微肥,就显得有一定的实际意义。1生产工艺及原理施用微肥时,一般多以叶面喷施较佳,因此利用废电池生产复合微肥的主要问题是设法将废电池中铜、锌、二氧化锰等不溶于水的物质变为可溶性的,…  相似文献   

7.
研发和使用可降解液态地膜被认为是治理塑料地膜白色污染的一种有效应对措施。研究了在腐植酸可降解液态地膜中添加稀土微肥硝酸镧对地膜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微肥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地膜的增温性能,使其达到或接近普通塑料地膜的水平,而且加入稀土微肥后还能更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在腐植酸液态地膜中添加稀土微肥是改进液态地膜性能的一种有效措施,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细致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日光温室中,施用氨基酸微肥、硫酸亚铁、硼酸、钼酸铵4种微肥,在番茄上进行不同微肥和不同施肥时期两因素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微肥均对番茄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中氨基酸微肥对产量的增加效果显著。在定植缓苗后、第一果穗果实膨大期、结果盛期喷施能显著增加番茄的产量。氨基酸微肥、硼酸可提高番茄果实总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及单果重。  相似文献   

9.
微肥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施用它能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但是施用过多会造成作物中毒,同样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严重的还会造成土壤污染,引起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验证BR—120植物生长调节剂、光合—微肥、FA—旱地龙等调节剂(微肥)对几种农作物上的施用效果,以确定其在我省的推广价值,笔者于1993年在我省5个县(市)开展了此项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慈溪市土肥站从1985年以来,进行了稀土微肥在西瓜上的应用研究,已取得成功,不但能显著提高西瓜的产量,而且还大大改善西瓜的品质。施用稀土的西瓜比对照增产16.4~22.8%,可溶性固形物提高0.73~1.05%,每亩净增收入55元以上。1988年全市推广面积已达15000余亩,增加收益100多万元,这项成果最近经省、市有关专家验收已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筛选出适合我团条件、经济效益最佳的叶面肥料.九三年我们在一中棉田作了10种时面肥料喷肥示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处理 厂家①三十烷醇 广西农学院漓江植物激素厂②稀土 河南商丘稀土微肥厂③多效好 广西农学院综合厂④光合微肥 山东沂水光合微肥厂⑤喷施宝 广西博白县沙河叶面宝厂⑥农一清 一三四团农一清厂⑦叶面宝 南宁市丽明叶面宝厂洛阳分厂⑧有机络合微肥 河北保定有机络合微肥厂⑨硫酸钾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我省经济价值较高的优势作物,全省常年种植面积700多万亩左右,仅次于小麦、玉米,位居第三。近年来由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重茬增多,加之施肥不足,导致马铃薯病害、早衰问题突出,严重限制马铃薯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稀土肥料具有增强作物抗逆性,促进养分吸收,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良好作用。为此。我们选用了稀土磷肥、全元稀土微肥和生物活性稀土微肥3种肥料,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稀土已广泛进入生态环境,尤其是由于稀土微肥的应用,使稀土还可通过食物链等渠道进入人体,因此,稀土的生物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已经成为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田实验法,在苗圃地用稀土微肥喷施和浸根,观察稀土微肥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1)通过喷施稀土,提高了苗木保存率和成苗率,落叶松移植苗平均增产9.4%,增收苗木近17万株,成苗率提高8.4%,增收成苗3万株;落叶松新播保苗率5%,增收苗木16万株,增值1.5万元.(2)植苗前用0.05%的稀土浸根,苗木高、径生长提高,成活率提高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西北干旱区优质饲草料不足、水资源缺乏等问题,以中科1号羊草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在干旱区自然降雨条件下探讨不同微肥对羊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配施微肥可增加羊草干草产量,增产效果为硼(B)铁(Fe)锰(Mn)钼(Mo)锌(Zn),其中施用B和Fe肥分别较单施氮磷肥(CK)增产11.8%和11.2%;施用Fe和Mn肥使羊草叶片长度分别增加4.9%、13.5%.施用B肥后穗数增加8.5%,穗长增加28.6%,种子产量均增加17.5%,施用微肥亦可增加羊草粗蛋白含量,其中Fe、Mo肥增加幅度最大,较CK分别增加4.52%和3.14%.拔节期增施B肥可显著提高羊草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建议干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经农业试验,获得了稀土,硼锌3元素及添加剂4因素的最佳组合,制备了水稻用稀土复合微肥。通过实际进行的扩大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喷施农用硝酸稀土或复合稀土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且复合稀土比农用磷酸稀土的增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生产中,人工合成的多种微量元素肥达几百种,用于棉花生产的达几十种。95年我们把氨基酸多元微肥、植物灵、稀土、植物营养素、防落素等五种在棉花不同生育期进行叶面喷施,取得不同程度的效益。单产较对照提高7.53—20.8%,衣分提高1.5—2.1%,提早1—4天吐絮,霜前花率高。  相似文献   

19.
稀土在冬瓜、马铃 薯、甘蓝生产上应 用技术与营养液 1.稀土对冬瓜、马铃薯、甘蓝的增产效应:通过田间试验证明,施用稀土可使冬瓜平均增产17.4%,增产原因主要是提高单株结瓜数,每株平均增加0.2个瓜;马铃薯增产12.4%,增产原因是增加了大薯块的比例,减少小薯块;卷心菜增产7.1%,花椰菜增产10.6%,增产原因是提高了单球重;另外,留种花椰菜施用稀土,可增加种子产量18.2%,提高千粒重。 2.稀土对冬瓜、马铃薯、甘蓝的品质效应:施用稀土可提高三种蔬菜的商品质量,冬瓜单瓜重增加350克,马铃薯增加大薯块比10.2%,卷心菜和花椰菜  相似文献   

20.
稀土微肥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十分明显.稀土离子进入植物体后,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分子必然会发生作用,影响或改变其固有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研究稀土离子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了解稀土使植物增产的机理是很有必要的.活体研究表明,稀土微肥在一定范围内能增强植物细胞保护酶的活性,但系统研究其作用机理尚未见文献报道[1].微过氧化物酶-11(MP-11)是细胞色素C的水解产物,它保留了细胞色素C肽链的11个氨基酸残基和血红素活性中心[2].由于它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又与三大植物细胞保护酶之一的过氧化物酶具有相同的活性中心,因此可以被用来作为过氧化物酶的模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