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种子园母树生长性状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旭昌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531-534
以胸径、树高、冠幅、树高当年生长量等性状为指标,采用K-均值法对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种子园母树生长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龙坪、孟仁、土门岭、黑青山、帽儿山5个种源为优良种源.其中,龙坪种源的27,30,33,97,102,115,117,118,119,121,122,5,32,95,98,102,111,112,113,125号,孟仁种源的1,2,3,4,5,6,7,8,9,12,13,15,16,18,20号,土门岭种源的1,2,4,9,10,11号,黑青山种源的1,2,3,5,6,7,9,12,14,15,16,20号,帽儿山种源的3,4,6,9,10号为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厘清8个杨树无性系/品种木材解剖特征及其径向变异模式,分析无性系和树龄对其解剖特征的影响,为人工林杨树优良速生无性系筛选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河南焦作林场选取8个杨树无性系/品种(林龄9~10 a):50号杨、‘中林46杨’‘108杨’、36号杨、N179杨、‘丹红杨’‘桑巨杨’‘南杨’,采用离析和切片的方法制备试样,应用显微成像技术测量不同杨树无性系纤维、导管、组织比量和木射线特征等。【结果】8个杨树无性系/品种年轮宽度、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均值范围分别为7.44~9.64 mm、971.06~1 152.94μm和15.38~19.84μm;导管长度、导管宽度和导管分布频率均值范围分别为409.88~491.71μm、59.30~63.12μm和44.31~51.84个/mm2;双壁厚、胞腔径均值范围分别为3.23~4.36μm、11.22~15.90μm;纤维长宽比、壁腔比、腔径比和微纤丝角均值范围为56.85~78.91、0.26~0.41、0.72~0.80和16.34°~19.16°;纤维、导管和木射线的比量均值范围为59.45%~67....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日本落叶松全同胞家系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变异,为日本落叶松遗传改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67个日本落叶松全同胞家系树高和地径为材料,对树高和地径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参数分析、相关性分析、配合力分析以及家系选择。【结果】方差分析表明:各变异来源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 树高和地径的表型变异系数分别为30.23%和21.51%,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5.98%和16.99%。树高和地径的家系遗传力均为0.94,单株遗传力均为0.52; 通过一般配合力计算初选三棚04为优良父本,三棚37为优良母本,通过特殊配合力计算,东丰18 × 兰山25、东丰81 × 兰山25、三棚98 × 三棚74和临江34 × 兰山28杂交组合为优良组合。以树高和地径为评价指标,以10%的入选率进行优良家系选择,入选的7个家系树高和地径的平均值分别为0.70 m和1.06 cm,遗传增益分别为35.02%和29.01%。以2%的入选率进行优良单株选择,入选的50个单株树高和地径的平均值分别为0.98 m和1.35 cm,遗传增益分别为47.92%和34.67%。【结论】选出的7个优良家系和50个优良单株,可作为建立改良种子园和二代种子园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水稻体细胞无性系与供体亲本、体细胞无性系杂种F1与供体亲本杂种F1在8个谷粒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体细胞无性系除千粒重及谷粒厚2性状显著小于亲本外,其余性状与亲本差异不显著;体细胞无性系杂种F1的长厚比显著大于亲本杂种F1,而谷粒厚则相反.聚类分析将53个体细胞无性系及53个相应的杂种F1分别聚为4类 ,R3及R1F2各类别间8个谷粒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R3与R1F2谷粒性状间的相关性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蛋白组分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日本落叶松(Larixleptolepis)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了组成特点和蛋白质组分双向电泳的研究.研究表明,胚性愈伤组织是由不同发育阶段的早期胚组成的细胞团,早期胚主要由长的胚柄细胞及其顶端的胚头细胞组成,而后者又具不同的分裂相.以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胚性组织的总蛋白,通过双向凝胶电泳获得了完整的全蛋白质图谱.运用图像分析软件(I mage Master2D)对电泳图谱分析表明:在凝胶上展现出475个蛋白质组分,并进一步确定每个蛋白质相应的分子质量、等电点和相对含量.从本研究所获得的具高分辨率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蛋白质图谱,将为今后与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相关的蛋白质的检测、分离和基因克隆,以及胚性能力相关蛋白标准化的制定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H1代花药单倍体试管苗(90-2431)基部,取未分化绿苗的胚性愈伤组织建立的体细胞无性系,获得4丛R1代结实株系。从田间R2代的观察中发现,R1代的4株后代中繁衍的86个单株发生了变异,经过这株变异的R2R3代的穗数观察发现:(1)R2和R3代单株穗数变异范围大,穗数都明显增多,并且有超亲现象;(2)R2和R3代的单株穗数呈显著正相关;(3)穗系间的变异大于穗系内的变异;(4)R3代有29%的穗系已稳定。 相似文献
7.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单木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来自长岭岗林场的4个日本落叶松人林固定标准地209株复测林木数据,确定了与距离无关的竞争指数指标相对直径,引进了阻滞方程作为建模的基础方程,然后,通过将竞争指数分级,求解其参数,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对数曲线作为参数预估模型,建立了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单木模型,该单木模型经检验证明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日本落叶松生长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友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4):343-347
通过对在长岭岗林场设置的43块标准地的调查,获得了不同龄阶单株木的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以龄阶为输入矢量,胸径、树高、材积为目标矢量,建立拓扑结构为1-3-1的二层BP网络,隐层传输函数为logsig,输出层为线性函数Purelin.采用Matlab中人工神经网络包中的trainlm函数进行训练,学习函数选择动量梯度下降学习函数Learngdm,可得胸径、树高、材积的数学模型表达式,对表达式求一阶导数即为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为拟合值除以生长年龄.经检验三模型没有系统偏差可用,仿真效果较理想.用预留的两组数据进行模型检验,其平均预估精度分别为98.57%、98.56%、81.45%;由材积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可以发现,数量成熟龄为32年. 相似文献
9.
黑杨派新无性系木材性状的遗传改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正>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微纤丝角在Ⅰ-69杨×小叶杨和Ⅰ-69杨×欧洲黑杨F_1无性系的测验群体中均具有广阔的遗传基础,并且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独立的,表明选育一个密度大、纤维长、微纤丝排列紧密的优质材性基因型是可能的。木材性状株内变异模式揭示了树干利用率。基本密度水平变化呈“马鞍型”,是较理想的类型,纤维长度随年轮逐渐增大,平均纤维长度达到国际木材解剖学会规定的中级长度标准;微纤丝角从髓心到树皮是逐渐减小的。三个性状在垂直方向的变异对树干纵向利用率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落叶松优良无性系生长、干形与初植密度的关系,为落叶松无性系人工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落叶松良种的推广与应用。方法 以辽宁清原大孤家林场2006年营造的4个落叶松优良无性系3种初植密度(A.2.0 m×3.0 m;B.2.0 m×2.0 m;C.2.0 m×1.5 m)的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基于连年测定的树高、胸径、冠幅、树干通直度和圆满度等数据,分析遗传和密度效应对生长和干形特征的影响。结果 4个无性系的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受初植密度影响显著,随密度的减小而增大,13年生时各无性系在低密度A林分比高密度C林分的胸径、单株材积和冠幅分别提高16.4%、28.8%和19.0%;而蓄积量和高径比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蓄积量降低了29.3%。树高、树干通直度和圆满度受初植密度的影响较小。生长特征受遗传效应影响显著,在不同密度下从大到小均为无性系2>无性系1>无性系3>无性系4,在密度A林分中无性系2的胸径、冠幅、单株材积生长量和蓄积量分别比无性系4高出24.5%、21.2%、47.8%和42.8%。无性系间的生长和干形特征受密度影响不同,胸径、单株材积和高径比的分化均随着初植密度增大而加剧,而树高生长、树干通直度和圆满度在无性系间的差异较弱,无性系2在生长和干形变异上综合表现较为稳定。4个无性系在3种密度下抚育间伐起始期均不同,在密度A下无性系1、2、3、4的起始间伐期分别为7、9、11、11 a,在密度B下分别为7、9、9、11 a,在密度C下均为7 a。结论 遗传和密度效应对树木生长和干形均有显著影响,但交互作用不显著。生长比干形特征更易受到遗传和密度效应的影响,在树木生长前期遗传效应大于密度效应。遗传改良林分提早了抚育间伐期,需针对该林分制订相应的经营措施。4个无性系中无性系1和2属于速生型无性系,无性系3和4属于匀速型无性系,若培育大径材,无性系1和2适宜匹配A密度(2.0 m×3.0 m)营造人工林;若培育纸浆材,无性系2和4适宜匹配C密度(2.0 m×1.5 m)营造人工林,无性系3受造林密度影响较小,适宜匹配B密度(2.0 m×2.0 m)营造人工林。综合生长和干形特征来看,无性系2(日永8×长混4-14)由于其速生性和稳定性较好可在辽东山区大力推广造林,将能收获最大的林分蓄积量。 相似文献
11.
杉木无性系微纤丝角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55个杉木无性系管胞微纤丝角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管胞微纤丝角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广义遗传力变化为0.734~0.867,微纤丝角无性系间的差异受很强的遗传控制;按10%的入选率,无性系选择的平均遗传增益为19.51%。无性系管胞微纤丝角自髓心向外随树龄的增加逐渐降低,第10年的微纤丝角比第1年的约小32.1%,方差分析表明,从第3年起,不同林龄微纤丝角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对管胞微纤丝角进行早期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美洲黑杨×欧美杨F1无性系的多性状联合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美洲黑杨(I 69杨)×欧美杨(I 45杨)33个F1 无性系第 12 年生数据详细研究了林木生长、木材品质和干形性状联合改良的可行性,并与单性状直接选择进行了比较。通过独立淘汰法可以选择出生长和材积均较优良的无性系;应用指数进行综合选择时,综合性状得到改良,但单个性状的遗传增益比单性状直接选择的增益有所下降;用材积和木材密度两性状构建的指数进行选择,选出的无性系是材积比较大、密度比较高的优良无性系,与独立淘汰法选出的无性系有66.7%是相同的;当用生长性状、木材品质性状和干形性状构建多性状选择指数时,材积经济权重×10 与密度经济权重×10 是两个比较好的指数;按材积经济权重×10进行选择时,虽然木材密度遗传增益很小,但是材积的遗传增益可达 5.14%,指数遗传力为 0.653 5;按照密度经济权重×10进行选择时木材密度可以获得 6.27%的遗传增益而材积几乎没有减少,指数遗传力高达0.702。运用选择指数对多性状进行综合评判和定向选择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桤木种源(家系)苗期根瘤固氮能力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1年生桤木种源(家系)苗期的根瘤固氮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桤木苗期的根瘤鲜重、固氮酶活性、固氮量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家系间都存在着显或极显差异;根瘤个数种源间差异不显,种源内家系问差异极显。根瘤个数、根瘤鲜重、固氮酶活性和固氮量的种源遗传力分别为0.1760,0.9172,0.1199,0.1896,首次揭示出根瘤鲜重为高度遗传,而其他3个性状属于弱度遗传。根瘤鲜重、固氮酶活性和固氮量与生态梯度值(EGA)的正相关均达到显水平,呈以经度为主的梯度变异。 相似文献
14.
美洲黑杨新无性系干形性状遗传变异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9 年生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的圆满度、弯曲度、利用率、节子数和树皮厚度等5 个干形性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各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的5 个干形性状在杨树无性系间变异十分显著;各性状的遗传力较高(0438 0 ~0775 3) ,干形高度受遗传控制;弯曲度、节子数及树皮厚度等3 性状遗传变异系数较大,圆满度和利用率2 性状变异系数较小;杨木单板利用率的高低与树干弯曲度和树皮厚度遗传上有密切的关系,但与节子数相关不密切。同时利用指数分析法对杨树新无性系干形的优劣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木材的横向渗透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分析和讨论了影响马尾松木材渗透性及其各向异性的机理。对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气体渗透性和弦向气体渗透性进行测量,发民尾松木材的径向和弦向渗透性是由边材向心材逐渐减小,并随着含水率的下降而升高。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渗透性大于弦向渗透性。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浓度的2,4-D 和 KT 对伊贝母组织培养中染色体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贝母鳞茎切块培养在附加不同浓度的2.4—D 和 KT 的 MS 固体培养基上,对其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的变异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 KT 浓度一定的情况下(0.1毫克/升),随着2.4—D 浓度的增加,染色体变异频率越高;在2.4—D 浓度一定的情状下(1.0毫克/升),随着KT 浓度的增加,染色体变异频率越高.当2.4—D 和 KT 浓度分别为分别1.0毫克/升和0.5毫克/升时,变异频率达到最高.2.4—D 和 KT 浓度都为0.1毫克/升时,变异频率最低.根据实验结果,对2.4—和 KT 引起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及2.4—D 与愈伤组织形成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技术,分析了我国沿海长蛸4个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异。经比对获得了1个长度为512 bp的核苷酸片段,检测到48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9.4%,45个个体共检测到30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为0.964 6,总体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32 9,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AMOVA分析表明,4个长蛸群体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82.07%的遗传差异存在于群体间,而仅有17.93%的遗传差异存在于群体内。聚类分析也表明4个群体可明显聚为2个类群,一个由大连、青岛和舟山群体组成,另一个由厦门群体组成;厦门群体与其它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达到0.094,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分别达到0.97和0.02,表明厦门群体与其它3个群体有着显著的遗传隔离,可能为亚种水平的分化。上述群体间的分化可能与长蛸自身的底栖生活方式、海区水文条件及地理历史因素等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