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将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的频域定量指标应用于听力障碍诊断.建立自回归模型,对TEOAE进行功率谱估计,分析了听力正常和听力受损耳TEOAE主导频率的数目、位置和反应幅值.TEOAE包含了3个主导频率.第1主导频率处的反应幅值最大, 听力障碍耳反应幅值则明显降低;第2、 第3主导频率的位置向更高频率偏移.TEOAE的自回归功率谱可以作为一种临床定量指标对听力障碍进行诊断,该方法的有效性高于分频段相关率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听力障碍与外伤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听力障碍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晋江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自2008年~2013年168例涉及听力障碍的损伤程度鉴定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受伤部位、损伤程度、主客观听力差别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被鉴定者中,男性121例(占72%),女性47例(占28%);年龄以21~40岁为主,占78%;主客观听力不一致的有110耳,占61%.结论:由于被鉴定者存在伪装或夸大听力障碍的情形,单纯依据主观听力检查不能准确评定伤者是否存在听力障碍以及听力障碍的程度,应联合客观听力检查,确保听力障碍评定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调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基层的实际开展状况,分析漏筛原因并探讨减少漏筛的措施。以兰州市城关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点与接生机构合作的方式,使用筛查性耳声发射仪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经过初筛、复筛,对新生儿听力障碍进行早期诊断。对漏筛新生儿补筛。用问卷调查方式查找漏筛原因。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率低于90%。接生机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知识的宣教及解释不够;新生儿家长对听力筛查认识不足是造成新生儿听力漏筛的主要原因。高效优质的开展基层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诊断新生儿听力障碍,新生儿听力筛查系统的完善和及时补筛可减少漏筛情况,对防聋治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耳内镜辅助下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和相关的经验教训。方法对56例(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耳内镜辅助下的完壁式乳突根治-鼓膜内植法修复鼓室成形术,术后进行言语频率(250~2000 Hz)气骨导差、声阻抗检查及临床效果观察。结果 56例(耳)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手术,听力提高达91.8%;鼓膜有效达96.4%;干耳达94.6%。术后1年纯音测听示言语频率气骨导差:(17.5±8.1)d B H L;术后1年声阻抗:As型曲线29例,C型曲线10例,B型曲线17例。结论施行耳内镜辅助下完壁式乳突根治-鼓膜内植法修复鼓室成形术,既可以清除隐蔽部位病变组织,又可以有效保留原中耳乳突解剖结构和改善听力,更好地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常规手术加用耳内镜辅助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窒息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研究窒息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期间NICU收住的窒息新生儿使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模式进行初筛,对初筛未通过者用DPOTE+听脑干反应(ABR)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进行听力学评估及确诊。筛查于病情平稳后进行。结果:共筛查159例共318耳。初筛率和复筛率分别为100%和89.7%;初筛结果单耳阳性有26例26耳,双耳阳性有32例64耳,初筛阳性率为36.5%;复筛结果单耳阳性的1例1耳,双耳阳性9例18耳,失访6人,复筛阳性率19.2%;确诊8例,听力障碍发病率为5.61%。结论:①对NICU窒息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DPOAE和ABR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可靠、可行的筛查方法。②本研究中,NICU窒息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5.61%。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银环蛇咬伤的方法,现将本院2004年1月~2008年1月救治的银环蛇咬伤患者18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82例中,男143例,女39例;农民139例,蛇贩37例,其它6例;年龄5~71岁;咬伤时间多为6~9月份;咬伤部位:下肢128例,上肢44例,其它部位10例;伤后就诊最早15min,最晚3天。  相似文献   

7.
恶性血液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正常对照组 81例 ;恶性血液病例组 75例 ,其中急性白血病 5 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0例、多发性骨髓瘤 8例。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其它各种红细胞参数。结果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正常对照组为 13 36± 0 81,急性白血病组为 17 5 4± 2 6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组为 2 0 99± 2 63,多发性骨髓瘤组为 2 1 31± 6 0 2 7。 3组恶性血液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DW值明显升高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红细胞有质和量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8.
陈刚  赵晶 《甘肃科技》2021,37(20):146-148
探讨急诊治疗临床罹患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外伤病患的具体措施及实际效果.研究对象抽取医院科室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段内收诊的罹患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外伤病患52例,探究急诊治疗措施及临床治疗效果.5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未经手术抢救者经统计总共29例,经手术抢救者经统计共计23例.残疾情况:中度残疾共计2例,轻度残疾共计5例.治疗后,患者神志、瞳孔、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语言障碍改善情况等各项临床指标观测结果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及时有效的急诊治疗对于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外伤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可有效缓解其脑损伤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因疾病而造成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王秀莉 《甘肃科技》2013,29(16):128-129
探讨了某些高危因素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尽早发现听力障碍。应用耳声发射仪(以下简称OAE)和脑干诱发电位(以下简称ABR),对110名高危新生儿测试听力。首先用OAE筛查,对"通不过"的新生儿在42d左右用OAE复筛,仍通不过者,用OAE和ABR在3个月左右或6个月左右联合复筛,以明确听力障碍的原因并进行干预治疗。单耳异常者33次,双耳异常者26次。生后第一次查110人,未能通过者59人,生后一个月复查59人,未能通过者22人,生后3个月复查,未能通过者2人,生后6个月复查,1人未通过,异常率为0.9%。为防止对听力障碍儿的漏诊,应对所有的新生儿都进行听力筛查,不能只限于高危儿,对第一次不能通过的患儿,尚不能定为听力障碍,要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耳聋胶囊对治疗纯音听阈呈感音神经性聋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作用。方法:将电测听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的71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耳聋胶囊治疗组(51例)及临床对照组(20例),耳聋胶囊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聋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阈的变化情况。结果:耳聋胶囊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临床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聋胶囊治疗对呈感音神经性聋的分泌性中耳炎有提高听力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赵君  权国玺  徐爱兰 《甘肃科技》2011,27(13):164-165
了解53例听力障碍病因分布与特点、指导防治与干预;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病因学分析方法;获得的耳聋性质分类与构成:传导性聋20例(37.73%,20/53);感音神经性聋33例(62.27%,33/53)。耳聋病因分布与患病率: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19%(15/1254),分泌性中耳炎0.24%(3/1254),其他传导性聋0.16%(2/1254);遗传性聋0.48%(6/1254),非遗传性先天性聋0.32%(4/1254),药物性聋0.24%(3/1254),感染性聋、突发性聋各0.16%(2/1254),老年性聋、不明原因感音神经性聋各0.64%(8/1254)。不明原因感音神经性聋相关因素:饮食地下水含氟量1.4~1.74mg/L,与慢性氟中毒是否相关,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鼓膜穿孔为耳科常见的创伤性疾病,本文例中75%由掌击伤所致。早期鼓膜修复可缩短穿孔愈合的过程。修复时须注意清理鼓膜穿孔缘上皮;贴补后耳内少量滴药以保持创面湿润,有利于鼓膜生长;防止耳内感染是提高鼓膜修复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耳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的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3例耳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耳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有耳痛、耳部疱疹,其中左耳廓疱疹4例、右耳廓疱疹3例、外耳道疱疹6例;周同性面神经麻痹5例;患侧咽部充血、肿胀、疱疹或有点状白膜各3例;耳鸣、耳聋、眩晕各2例;头痛3例,咽痛6例;轻度感音性耳聋5例、中度感音性耳聋2例;早期误诊其它病种。早期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治疗的关键。结论提高对耳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的认识有利于及早确诊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真菌感染性角膜炎的病因、人群及致病菌的分布特征,为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82例182眼真菌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人群特征及临床危险因素、治疗时间.结果 182例真菌感染性角膜炎患者中,经5%那他霉素滴眼液治愈119例119眼患者,另有27例27眼明显好转,其余36例36眼患者经联合伏立康唑治疗后,31例31眼明显好转,5例5眼继续恶化,最终3例3眼行穿透性角膜移植,2例2眼行眼内容物剜除术.结论真菌感染性角膜炎患者致病菌多为镰刀菌属,5%那他霉素联合伏立康唑可有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降低患者手术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硫酸卡那霉素(Kanamycin sulfate,KM)与呋塞米(furosemide,Fur)快速建立CBA小鼠急性耳毒性动物模型,观察给药时间对致聋的影响。方法 1、利用KM+Fur联合用药快速建立急性耳毒性动物模型:60只5~8周龄的健康CBA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平均分成6组:正常组(空白对照)、KM+Fur联合用药后1 d组、用药后3 d组、用药后7 d组、用药后14 d组、用药后28 d组;2、在KM+Fur用药前和用药后1、3、7、14、28 d不同时间段检测运用听性脑干反应测试(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进行听力阈值及ABR波Ⅱ振幅分析;3、各组小鼠通过耳蜗基底膜HE染色铺片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耳蜗基底膜病理切片中毛细胞缺失和排列情况。结果 1、CBA小鼠联合运用KM+Fur后各时间点的ABR阈值与给药前相比,听力阈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2、CBA小鼠联合运用KM+Fur后各时间点的ABR波Ⅱ振幅值与给药前相比较,幅度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3、CBA小鼠联合运用KM+Fur 1 d后,外毛细胞出现轻微的紊乱,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耳蜗外毛细胞的排列越来越紊乱;4、CBA小鼠联合运用KM+Fur后在不同时间段的ABR听力阈值及ABR波Ⅱ振幅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硫酸卡那霉素和呋塞米联合一次给药,可以快速建立理想的CBA小鼠急性耳毒性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外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4年我院收治的23例胰腺外伤的病例资料。结果23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术前只有9例确诊,20例合并其它器官损伤,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胰头裂伤修补加远端胰腺空肠Roux-en-Y吻合2例,十二指肠憩室化3例、胰体尾脾切除7例、胰腺裂伤修补与外引流9例。术后并发胰瘘和胰腺假性囊肿6例,死亡5例。结论胰腺外伤术前诊断率低,常合并多器官损伤,剖腹探查术是早期诊断最简单可靠的方法。腹部外伤中保持对胰腺外伤的警惕,并在剖腹探查术中常规探查胰腺是早期发现和避免漏诊胰腺外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腺外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2004年我院收治的23例胰腺外伤的病例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术前只有9例确诊,20例合并其它器官损伤,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胰头裂伤修补加远端胰腺空肠Roux-en-Y吻合2例,十二指肠憩室化3例、胰体尾脾切除7例、胰腺裂伤修补与外引流9例.术后并发胰瘘和胰腺假性囊肿6例,死亡5例.结论 胰腺外伤术前诊断率低,常合并多器官损伤,剖腹探查术是早期诊断最简单可靠的方法.腹部外伤中保持对胰腺外伤的警惕,并在剖腹探查术中常规探查胰腺是早期发现和避免漏诊胰腺外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纯音测听是临床听力学的一种基本检测方法,它是通过受检耳对不同频率的纯音听敏度来了解被检耳的听阈及听力损失情况,从而分析耳聋的性质及程度,给临床听力减退提供诊断和处理的依据,我科于1985年引进这项技术至今已有十年的历史,共测试441例患者,笔者对其听阈检查结果作出如下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9.
胰腺外伤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腺外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2004年我院收治的23例胰腺外伤的病例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术前只有9例确诊,20例合并其它器官损伤,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胰头裂伤修补加远端胰腺空肠Roux-en-Y吻合2例,十二指肠憩室化3例、胰体尾脾切除7例、胰腺裂伤修补与外引流9例.术后并发胰瘘和胰腺假性囊肿6例,死亡5例.结论 胰腺外伤术前诊断率低,常合并多器官损伤,剖腹探查术是早期诊断最简单可靠的方法.腹部外伤中保持对胰腺外伤的警惕,并在剖腹探查术中常规探查胰腺是早期发现和避免漏诊胰腺外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脉冲军事噪声造成听力损失前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简称DPOAE)异常的恢复特点,并对其可能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筛选纯音听阈正常、DPOAE异常者30例(52耳),随机等分为A组(自然恢复组)和B组(给药恢复组)。A组(15例,27耳)给予安慰剂治疗,B组(15例,25耳)静脉给予硫辛酸600mg/日治疗,观察期间,在给药后第2、4、6、8、10天分别进行纯音听阈及DPOAE检查。结果观察期内,两组的纯音听阈无明显变化。DPOAE按3个(或以上)频点恢复到正常值判定为恢复正常,两组在治疗后第6天,B组恢复率显著高于A组(P0.05),但第8天以后两组恢复率没有显著性差别,第10天两组基本全部恢复正常。结论人耳对脉冲军事噪声致听力损失前DPOAE自然修复期为8-10天,修复周期提示实弹射击训练周期大于8-10天,可减轻急性声损伤的累积作用。硫辛酸对其恢复早期有促进作用,可能对急性声损伤有预防和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