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东南部红层地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层主要是指中生代白垩纪—第三纪的一套陆相为主的红色岩系而言,厚达数千米.它在全球大陆上分布得相当广泛,并且被视为暖热地方的沉积物,但今天它在寒带地方仍可见到.分布形态呈星点状小片的填充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之内.红层在我国分布也很普遍,由青藏高原到东北平原,由塔里木盆地到海南岛都有,而且面积也不少.例如四川红盆地面积达15.4万平方公里以上;在中南五省红层面积也占全区面积1/5以上;广西是红层分布较少的地方,但仍有红盆地43个,面积占全区6%;在广东红层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18%,红盆地达108个  相似文献   

2.
3.
中国东南部红层地貌(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层丘陵以和缓丘陵地貌为突出,这种地貌与岩性有关.在红盆地内红层除了底砾岩及若干的山间盆地以砂、砾岩为主外,大多数都以砂页岩为主,非红色砂页岩也不少,砂、砾岩只作为夹层存在,层数不多,厚度也薄.砂页岩中又以页岩及泥岩为主.页岩包括砂质页岩、砂页岩、钙质页岩、沥青质页岩等.泥岩包括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泥灰岩、白云泥岩、粘土岩等.页岩一般承受压力比砂岩要大.根据小样品试验,页岩每平方厘米可承受压力1000—1250公斤,而薄层砂岩只有175—500公斤.但页岩颗粒之间的固结力不如砂岩.因此由页岩所成的丘陵地不易产生崖坡,形成之后也不易保存.而在砂岩出露处可生成小崖.总之,页岩的物理性反映在地貌上就是和缓丘陵.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南部加里东期花岗岩的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南部地槽褶皱区伴随加里东早期和晚期运动,有花岗老化和岩浆侵入活动。早期形成混合花岗岩和片麻状花岗岩;晚期形成块状花岗岩。前者具最大微斜长石——更、中长石组合;后者为正长石——正长微斜长石——更、中长石组合类型。经研究表明,两期花岗岩具有 Na_2O、CaO 低,富 Al_2O_3、K_2O 的岩石化学特性,它们属铝过饱和花岗岩,微量元素贫 V、Cr、Ni、Co、Cu、Pb、Zn,而富W、Sn、Be、U、Ga 等,付矿物以含钛矿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出现饰族稀土元素付矿物而缺亿族稀土元素矿物为特征。上述特征的一致性,表明两期花岗岩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从黑云母富铁,为铁质黑云母,在 Fe~(3+)—Fe~(2+)—Mg 图上落在Ni—Nio 缓冲线之下,说明加里东花岗岩是在氧逸度低的还原环境下形成。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两期岩体也很相似,出现铕的亏损,它明显地不同于华南慢源型的稀土模式。因此加里东花岗岩由地壳沉积物改造而成,属改造型花岗岩成因系列。两期花岗岩虽有相同的物质来源.但有不同的成因方式;地楷沉积物在角闪岩相变质基础上发生部分重熔,低熔组分交代围岩形成加里东早期武功山型混合花岗岩;进一步发展形成深层流化花岗岩——慈竹型和侵入混合花岗岩——石科型。当深部沉积物重熔形成岩浆,它侵位到较上层位形成早期片麻状花岗岩和晚期块状花岗岩。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黄土高原的问题举世瞩目。它的地貌侵蚀和水土流失是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指出植被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要素,且对水土流失与地貌侵蚀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不断深化植被建设、地貌发育与土壤侵蚀理论的研究,为探索黄土高原植被建设、水土保持治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阐述的中国东南部地壳系经历过雪峰期、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等多时代强烈构造运动,并相应地形成各时代的花岗岩类。它们在各期构造带中循构造体系作有规律地分布。文中对各不同时代花岗岩类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和成矿专属性等方面的特征及其明显的前进演化关系进行了扼要地叙述。研究资料表明,多时代花岗岩发育的地区,往往对钨、锡等金属成矿最为有利,并且其矿化经常与晚期或晚阶段花岗岩相联系,此乃多期、多阶段的花岗岩化的过程中,促使钨、锡等成矿元素不断从岩石中浸出向上富集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貌边界带晚新生代构造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是中国大陆最高一级地貌阶梯,其东南部地貌边界大致沿龙门山—大相岭—锦屏山—玉龙山—碧罗雪山一线分布。该文主要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貌边界两侧的晚新生代地层记录来探讨晚新生代构造运动以及高原隆升。青藏高原东南部地貌边界带雏形出现于距今2.5Ma左右,定型于1.2Ma前的构造运动中,之后又在构造运动进程中不断得到加强,并最终形成今日之构造地貌格局。青藏高原从海变陆,并上升至平均海拔4500m以上,成为地球上最高的大高原,这是发生在晚新生代且主要是在第四纪最重大的地质事件。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土流失问题的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水土流失直接威胁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所有的生态破坏中,水土流失称之为"环境破坏第一杀手".针对我国山地丘陵面积大、地质条件复杂、人为破坏加速、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情况,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整治经验及对野外工作所积累大量数据的分析,以生态恢复学为指导,总结了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研究了水土流失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了水土流失给生态安全造成的巨大危害,展望了水土保持的预期目标,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部,东及南濒太平洋板块,西南临印度板块。三大板块的演化及其相对运动,制约着我国中生代以来地质构造的格局,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地貌的形成,演变,展布和区域组合。现仅就以下几个方面试论板块构造和我国地貌(主要是构造地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地貌与贵州岩溶生态环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通过对中国地貌基本轮廓的论述 ,得出了中国地貌的 3大特征。由于贵州岩溶生态环境脆弱 ,指出了贵州岩溶生态环境的整治与资源开发 ,最重要的是岩溶水和岩溶植被的开发整治。根据贵州岩溶生态环境的现状 ,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并对贵州地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了分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以冰川冻土地貌、岩溶地貌及相应的黄土堆积、红土的发育等地貌与堆积物以及海面与湖面变化、生物群演替与迁移等多种气候标志为依据,讨论我国气候地貌形态特征、分布规律、发育深度等问题,进而探讨我国第四纪以来气候变化总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地貌特点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以米脂、洛川为代表的典型黄土丘陵区、黄土塬区的野外考察,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黄土披盖形式,地貌发育规律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明显表现于二者沟谷发育特点及发育规律上,导致沟谷延伸速度的显著不同,两地区水土流失形成主要受各自不同的地貌发育规律控制,均需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强水土流失期。  相似文献   

15.
水土流失治理后的花岗岩侵蚀地植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福建长汀河田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实践及对治理区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野外调查资料,选取有代表性的5个区域(分别为3个不同治理措施下的重建植被区,1个保存较好的次生植被区和1个未经治理的严重退化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治理区植物科、属、种的数量,呈现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加的特点,但与保存较好的次生植被区相比则明显偏少;不同的治理模式对植物群落特征有较大影响.总结了水土流失治理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水土流失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龙梅雪 《科技信息》2010,(21):I0046-I0046
石英砂岩或由硅质胶结的砂岩,抗风化和侵蚀作用强,常形成相对高起的山岭;胶结不坚实的粗砂岩、长石砂岩则常成丘陵或盆地。由砂岩形成并命名的地貌类型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张家界地貌、丹霞地貌和嶂石岩地貌。文章对中国三大砂岩地貌的特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沉积相分析出发,采用形态、成因、年龄和组成物质等综合标志,将上海地区地貌类型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潮坪、滨海平原和湖沼平原共六大单元,以及河口砂岛、湖沼洼地等18个次一级地貌类型和数10个更小的地貌形态。并按地貌类型的组合特征,结合本区农业地貌条件利用与改造的地域差异,明显地将本区划分为河口三角洲、东部滨海平原和西部湖沼平原三个地貌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流域地貌发育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引起地貌灾害的主要因素,指出了在流域中不同的区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地貌灾害形式及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沉积相分析出发,采用形态、成因、年龄和组成物质等综合标志,将上海地区地貌类型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潮坪、滨海平原和湖沼平原共六大单元,以及河口砂岛、湖沼洼地等18个次一级地貌类型和数10个更小的地貌形态。并按地貌类型的组合特征,结合本区农业地貌条件利用与改造的地域差异,明显地将本区划分为河口三角洲、东部滨海平原和西部湖沼平原三个地貌区。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中国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Lonicera的一新种——无毛忍冬L.omissa,并附有线描图和彩色照片.该种形态上接近于淡红忍冬L.acuminata Wall.和无毛淡红忍冬L.acuminata Wall.var.depilataP.S.Hsu et H.J.Wang,不同于前者之处在于植物体完全无毛或仅叶柄有少数糙毛,叶片下面常带粉绿色,花冠淡黄色转橙黄色,花药长为花丝的1/5~1/4,花柱全部被毛;与后者不同在于叶片通常卵状矩圆形、狭椭圆形或卵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花序梗较粗短,长0~0.5(~2)cm,花冠淡黄色转橙黄色,花柱全部被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