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爱永恒     
人一出生所能体验到的第一份情感,就是母爱,尽管那时我们没有记忆,但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恋。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妈”。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字眼,充满了希望、爱、抚慰和人的心灵中所有亲昵、甜蜜和美好的感情。在人生中,母亲乃是一切。在悲伤时,她是慰籍;在沮丧时,她是希望;在软弱时,她是力量;她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厚的源泉。世上唯一永恒不变的也只有母爱,然而我却再也无法真实地感受母爱。每当万籁俱寂的深夜,我常常会陷入无边的哀思,无法扼制热泪的喷涌。  相似文献   

2.
母爱永恒     
人一出生所能体验到的第一份情感,就是母爱,尽管那时我们没有记忆,但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恋.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妈".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字眼,充满了希望、爱、抚慰和人的心灵中所有亲昵、甜蜜和美好的感情.在人生中,母亲乃是一切.在悲伤时,她是慰籍:在沮丧时,她是希望:在软弱时,她是力量:她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厚的源泉.世上唯一永恒不变的也只有母爱,然而我却再也无法真实地感受母爱.每当万籁俱寂的深夜,我常常会陷入无边的哀思,无法扼制热泪的喷涌.  相似文献   

3.
许红勤 《奇闻怪事》2011,(11):41-42
爱,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爱,有母爱、友爱、师爱、情爱,对于我来说,最珍贵的是和孩子们之间的那一份纯真、无私的爱。爱,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对孩子的爱是教育成功的保障;爱,是当代和谐教育的主题词。教师,作为社会一分子,我们的追求是与社会的和谐。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追寻教师自我和谐成长的全新境界。今生我选择了幼教事业,与孩子相处的一分一秒,都是那么的甜美,温馨。在工作中,我暗下决心:要把我的爱全部奉献给孩子,与他们一起成长。每每想起和孩子们在一起时……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有那么多孩子关心我、爱我,我是多么的满足,是爱,让我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爱,让我拥有了幼小的心灵,爱,让我今生无悔!  相似文献   

4.
因为爱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最神奇的语言,那就是爱。它是阳光。可以渗透到人的心灵。有了它,人们就可以播种希望,收获幸福。  相似文献   

5.
你在我的眸子里僻啪作响 你在我的灵魂中璀璨闪光 追寻你是一种理想 逼近你是一轮光芒 煤啊我的情人我的黑姑娘 只有你用乌黑的嘴唇吻我 裸露的肩膀 煤啊我的情人我的黑姑娘 不管与你定情的夜晚 是风骤还是雨狂 既然走向地心深处 彼此捧出的都是滚烫 是你诱惑我下地狱 是你超度我升天堂 煤啊我的情人我的黑姑娘 黑暗让我珍惜月亮 地狱使我头颅高昂 当寂寞的绳索把我倒挂在 眩晕的悬崖上 只有你来抚慰我 心灵的创伤 煤啊我的情人我的黑姑娘 正是因为你我的黑姑娘 那柄犹豫的油纸伞最终 消失在相约的雨巷 在八百米深处 煤啊我的情人我的黑姑娘…  相似文献   

6.
《日子》(倪萍著) 我喜欢这本书里写到的母亲,它像一缕阳光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灵。它让我感动和流泪,让我想起自己的妈妈。当我阅读的时候,我就和书里面的故事连在一起,我把自己的感情融汇到里面,“日子”,我也喜欢这个名字,它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态度,渴望生命,不愧对这两个字。——刘秀丽  相似文献   

7.
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关心每一位学生,用自己无私的爱来感染学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如果能以一颗慈母之心包容学生、爱学生,学生也会给你以爱的回报,并让你的教育教学事半功倍。一个能得到学生的爱的教师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教师。对学生而言,一个可敬的教师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怎么才能拥有这种亲和力呢?那就要尽情播撒你的爱,用心构建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  相似文献   

8.
考察中国古代主流文学叙事中的母亲形象,并分析其历史建构的文化内涵,认为经过历代主流文学的塑造,“母亲”与受难、牺牲、无私、爱等意义形成了一定的转化规则,母亲形象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母亲意义承载沉重的家庭伦理信息,这种信息随着叙事的传播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对母亲的道德评价与要求。  相似文献   

9.
生活处处充满爱,处处洋溢感恩的情.怀。我也有一位让人倍感温暖的老师,她就是我的班主任许老师。 许老师瓜子脸,高鼻梁,一双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她教语文,不只把课文内容讲得生动、透彻,朗读时那抑扬顿挫的语调更是好听极了!听,她的声音时而像高山流水潺潺,时而像莺歌呢喃啾啾,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0.
丁一先生是国内知名的散文诗和散文作家,已先后出过《情感世界的探索》人生命之恋人《维也那之恋》等10多本著作。“爱”与“美”始终是他创作的灵魂和主旋律,近读他的新著《丁一美文选》(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版),对这位在文学领域中始终坚执诗意人生守望者立场的作者,不由产生一种由衷的敬意。“爱”与“美”是互为对象的两种价值属性,“爱”是主体心灵的一种“美”,“美”是客体中折射出的人类心灵的“爱”。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决定,是诗意人生的最重要的内容。“爱”与“美”是文学永恒的“母题”,而在丁一先生的著作中,这…  相似文献   

11.
古韵悠悠     
陈俊 《少儿科技》2014,(8):41-41
正我爱读古诗、词、散曲等,爱那平仄有致、对仗工整的诗句,爱那宁静闲适、柔情似水的词风,爱那鲜活灵动、自然酣畅的曲调,更爱那简约笔墨下的种种意境……爱读孟郊的诗《游子吟》,爱的是那无微不至的亲情。儿子临行前夜,母亲点一盏昏暗的灯,执一枚银亮的针,在跳动的烛焰旁飞针走线,为儿子赶制衣衫。母亲手中的针忽高忽低,心绪也随之起伏难平:明日他将远行,也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相似文献   

12.
周国兴 《大自然》2010,(5):32-33
近年来,我游历了国外的一些自然生态地区,特别令我感动的是,伦敦、温哥华、华盛顿、罗马、巴黎等著名都市里都保留有自然原生态区域。在那里,原生态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抚慰着都市人的烦躁心灵。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当属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野生生物园。  相似文献   

13.
秋高气爽的九月,我到黑龙江省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采访,因为它是80只东北虎的“家”需要保护的东北虎饲养繁育中心的虎颇有王者气派,不像动物园的虎那副懒洋洋的模样,它们金黄色的眼睛里闪着灼灼光芒,“虎视眈眈”地盯着陌生人,很有点虎威,结实的身躯,粗壮的四肢,踱着潇洒的步子,偶然长吼一声,真有震慑力。东北虎生活在针、阔叶混交林或原始阔叶林里,  相似文献   

14.
关立飞 《奇闻怪事》2007,(3):111-112
爱,是一个含义较为丰富的字眼。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定义它,形容它,但是,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他的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爱为纽带,在施爱过程中定成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一个善于捕捉脑海中转瞬即逝的瞬间,又能激情燃烧那一丝智慧“火花”的人。他站在了创新的“源点”——异想天开。更可贵的是,他把几十年积累的“光芒”无私地倾注给周围的人们。他就是中国计量学院梁嘉麟教授。  相似文献   

16.
正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我独爱绿色。我爱绿色,是因为绿色是宁静的体现;我爱绿色,是因为绿色是欣欣向荣的象征;我爱绿色,是因为绿色是生命的依托;我爱绿色,是因为绿色是保护眼睛的小卫士……记得有一次,我刚刚看完书,便感到眼睛一股钻心的疼痛。我的眼睛不会出什么毛病吧?我忐忑不安地跑去找妈妈。妈妈听了,并不如我那么惊慌,而是叫我到阳台上,看看远处的绿色,说是有着奇特的效果。我半信半疑地拿起小凳子,来到阳台上……十分钟过  相似文献   

17.
缺陷的凹凸     
小时候,我就一直坚持一个不可磨灭的信念,缺陷会给人带来生命的凹凸,它往往给人无可回避的人生触动,触动属于生命的高贵,挣脱平庸束缚下我们那颗弱不禁风的俗世心灵,随着生命的成长幼时的心灵也已慢慢苏醒,睁开尘封在心灵深处的双眼,缺陷成为我的眼中的至高点,我渴望登上它,却发现通往它的阶梯已被完美的心灵拆除,失去这一切的我,茫然地矗立在它的脚下,伸手去探求它给予我的施舍,为什么要追求缺陷呢?塑造生命的造物主赐予我们的是完整的躯体。丰富而美丽的心灵,缺陷是刺痛心灵的针,注进自卑,恐惧,伤心……溢满整个心灵顺着人的生命循环,流淌…  相似文献   

18.
雪雨冰清     
有一种感觉,黑夜扯开帷幕,星点起来紫葡萄藤下养有水莲的水池的灯。我的眼睛不由地被左手中指上的蓝色玛瑙石锐利的光芒猛地刺穿了一下,右眼皮倏地一下跳的老高,视网底膜被憩息着两只黄鹂的杨柳的枝叶染绿。这种感觉好象发生在不久前,无论怎么追索都是一种言而无文的回忆,我自己搞不清个中的缘由,只是好笑地认为二十岁第二次重游人生。  相似文献   

19.
廖清 《科技资讯》2011,(11):206-206,208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爱学生。教师要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差生;在宽严之中,显露真爱;在心灵沟通中,予以尊重,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从小到大,父母都很爱我疼我,我也爱着他们,只是我从未将"我爱你"说出口。所以,今天我想对妈妈说"我爱你"。每天早上五点半钟,那清脆的闹铃声将妈妈从睡梦中叫醒,妈妈揉了揉沉浸在睡意中的眼睛,起身去烧早饭。而这时的我,则还是沉浸在甜甜的美梦之中,丝毫不知妈妈的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