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研究型钢混凝土十字形异形柱的抗震性能,完成4个不同轴压比、配钢率、加载方向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不同设计参数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变形能力、耗能能力进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采用ABAQUS对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得到的试件的破坏形态、骨架曲线及承载力与试验结果总体上吻合较好。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十字形异形柱具有良好的延性、塑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与钢筋混凝土十字形异形柱相比,型钢混凝土十字形异形柱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可适用于高层建筑以及抗震设防烈度较高地区的建筑中。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实腹式配钢的型钢混凝土(SSRC)十字形异形柱的抗震性能,对4根不同轴压比、配钢率和加载方向的SSRC十字形异形柱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记录了试件各阶段的开裂、变形及破坏特点,得到了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荷载-位移骨架曲线,以及刚度退化、强度衰减、位移延性、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轴压比、配钢率和加载方向对SSRC十字形异形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剪跨比较大时,试件发生弯曲破坏;SSRC十字形异形柱具有良好的延性、塑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与空腹式配钢的型钢混凝土十字形异形柱相比,SSRC十字形异形柱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4根配置HRB500钢筋的混凝土T形柱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不同轴压比和体积配箍率的T形柱试件的滞回特性和累积损伤。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试件的承载力和滞回曲线,有限元软件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比分析混凝土强度、轴压比和体积配箍率对钢筋混凝土T形柱承载能力、滞回特性和刚度退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T形柱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刚度退化比较平缓。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轴压比均能提高试件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提高异形柱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提出了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并设计了5个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察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分析其破坏机理,并获取了滞回性能和试件的承载能力等重要参数。利用有限元数值积分法,编写了正截面承载能力的计算机程序;根据试验获取的破坏机理,利用叠加法推导并建立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具有承载能力高、滞回曲线饱满、位移延性好,本文编写的计算机程序和提出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6.
7.
两种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对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一榀底层为宽肢的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与一榀底层为非宽肢的异形柱框架的抗震试验研究,重点对比了两种异形柱框架结构的破坏特征、承载能力、延性、滞回特性、出铰顺序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底层采用宽肢异形柱后可避免普通异形柱框架结构底层刚度薄弱的不利现象,并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普通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多项抗震性能,提高了异形柱框架结构整体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8.
由于T形和L形柱特殊的截面形式,正反受剪时存在腹板和翼缘分别受压和受拉2种状态,其正反向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往往存在差异,且剪跨比越小这种差异越显著.对剪跨比λ=2.5时的T形和L形柱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低剪跨比状态下T形和L形柱正反向加载破坏特征、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延性、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研究表明,T... 相似文献
9.
分散式配筋梁异形柱框架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试验研究的抗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周反复荷载下的3个分散式配筋梁异形柱框架顶层边节点、中节点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节点核心区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承载能力、破坏形态、抗剪性能及其滞回特性等;研究了按比例分散梁上部纵筋到现浇板内对节点核心区抗震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分散纵筋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肖丽丽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3):303-308
设计了6个节点模型试件,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节点模型破坏全过程进行分析,并分析芯钢管强度、核心区混凝土强度和外钢管强度对节点滞回性能以及骨架曲线的影响。ANSYS分析结果表明:芯钢管强度和外钢管强度对节点的耗能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对节点的承载力影响不大;核心区混凝土的强度对节点的耗能能力和承载力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SRC不等肢L形截面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型钢混凝土(SRC)不等肢L形截面异形柱的正截面承载力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利用数值迭代法编写了SRC不等肢L形截面异形柱承载力计算程序,由该程序可求得SRC不等肢L形截面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N-M及Mx-My相关曲线,并能得到其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计算可知,SRC异形柱比相同截面的钢筋混凝土(RC)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提高很多;最后给出了SRC异形柱的实用设计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建筑结构跨度的不断增加以及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使建筑物抗扭性能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运用大型有限元通用软件ANSYS建立约束扭转状态下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有限元实体模型,模拟其受扭全过程的荷载-位移曲线,并对该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选取含钢率、钢材屈服强度、混凝土强度和长细比作为参数进行有限元参数分析,探讨这4个参数与抗扭承载力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细比对约束扭转状态下的钢管混凝土抗扭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混凝土强度和钢材强度对抗扭承载力的影响基本是独立的,而混凝土对钢管混凝土抗扭承载力的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ANSYS提供的二次开发工具APDL,开发钢筋混凝土柱有限元参数化分析技术,能够大大提高钢筋混凝土梁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对1个钢筋混凝土柱和8个核心型钢混凝土柱进行试验,研究核心型钢配钢率和轴压比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件抗震性能随着核心型钢配钢率的增加得到显著改善.采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试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全过程分析,计算得到的试件骨架曲线、应力应变分布和裂缝发展情况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6.
蜂窝状钢骨混凝土十字形柱-钢梁连接节点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探讨梁柱节点的受力性能与变形特性,进行了蜂窝状钢骨混凝土十字形柱-钢梁节点的单调加载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重点考察典型强、弱节点的承载能力、破坏形态以及轴压比、配箍率等主要参数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强节点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钢梁尺寸和钢材强度,影响弱节点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强度、节点区型钢腹板强度和高厚比。 相似文献
17.
18.
为研究型钢混凝土柱在压剪工况下各部分轴力分配比例随位移角的发展情况,利用已完成的21个比例为1∶2的型钢混凝土(SRC)柱试件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数据,计算得到试件中型钢、混凝土及纵筋承担的轴力随位移角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随位移角的增大,型钢承担的轴力先减小后增大,在大位移角下型钢承担的轴力可占总轴力的20%~40%. 相似文献
19.
高温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了3榀足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在ISO834标准升温过程下的明火试验,考察了荷载水平和梁柱刚度比对框架破坏形态、关键部位变形历程,以及耐火极限的影响。主要的试验结果表明:(1)破坏阶段框架梁呈现出类似悬链索的受力形态;(2)框架节点不同方向水平线位移和转角的大小与该方向相邻框架梁的轴向膨胀量密切相关;(3)总竖向荷载对框架耐火极限影响显著,而梁柱刚度比却对框架耐火极限影响不大。从结构层次进行抗火研究,可以更全面地把握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的火灾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掺入聚乙烯醇(PVA)纤维的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对加固钢筋混凝土(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共制作了7根钢筋混凝土柱.其中,1根为对比柱,4根方形柱,1根圆柱,1根矩形柱.除对比柱外,其余6根钢筋混凝土柱均采用TRC加固.通过对7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了不同PVA纤维掺量和截面形式下各试件的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TRC能够有效约束RC柱核心混凝土,掺入一定体积掺量的PVA纤维后,TRC的限裂效果进一步增强,提高了加固柱的开裂荷载和峰值荷载;PVA纤维体积掺量在0.5%以内时,加固柱的延性得到改善,刚度退化速率减慢,耗能能力增强,但随着体积掺量继续增大,延性和耗能能力均有所降低,刚度退化速率增大;TRC加固圆柱的承载能力较低,但延性、刚度退化以及耗能能力均优于其他两种截面形式的TRC加固柱.PVA纤维体积掺量在0.5%以内较为合理,且TRC加固后圆柱的抗震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