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几年来我县在引黄老稻区试行麦茬水田稻作改制,实现了稻麦双高产。据1983—1988年试验示范改制田2746.7亩统计,平均亩产稻谷421.4公斤,后作小麦318.5公斤,比传统种稻技术亩产稻谷404.8公斤增产16.6公斤,比后作小麦亩产265.3公斤增产53.2公斤。麦茬水田稻作改制就是不育苗、不插秧、麦茬免耕直播或撤套播、施肥上“三降两增”、实行不保水层的充分灌溉、化学除草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正> 麦茬水稻旱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栽培新技术。郑州市1985年麦茬旱稻面积已达34000多亩,平均亩产263公斤。由于麦茬水稻旱种播种后处于高温高湿生态环境,又适逢三夏大忙季节,极易形成草荒。因此,通过化学除草有效地控制草害,是水稻旱种获得成功与夺取高产的关键一环。麦茬水稻旱种田间杂草的发生及杂草危害据调查,郑州市的麦茬水稻旱种田杂草  相似文献   

3.
<正> 麦茬水稻旱种是近年来在我省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水稻栽培新技术。1983年我市示范种植1706.3亩,其中郑州早粳稻1233.2亩,一般亩产500~600斤,有9.6亩丰产田亩产在710~734.7斤之间。我局在荥阳县广武乡蹲点,种植示范1.03亩丰产田,平均亩产734.7斤。为了积累高产栽培经验,对该田的全生育过程和栽培  相似文献   

4.
<正> 长葛县小麦、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益综合技术开发,选择在坡胡等8个乡镇,小麦面积30.5万亩,玉米18.5万亩。开发区1990-1992年小麦平均亩产363公斤,比开发区前3年平均增产14.5%,比全县同期小麦亩增产10%,3年累计增产小麦4323.1万公斤,增加收入为3026.17万元。玉米3年平均亩产467公斤,比同区前3年平均增产21.8%,年平均递增为6.6%,比同期全县平均增产12%,累汁增产玉米4856.9万公斤,增加产值2719、86万元。其做法是: 一、狠抓小麦、玉米“一优双高”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 芝麻是社旗县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4~15万亩,占全县油料作物总面积的75%以上。为了适应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芝麻生产的优势,1985年社旗县芝麻协作组在鄂、予、皖三省夏芝麻亩产超50公斤攻关项目的带动下,针对芝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芝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1985~1986年全县15万夏芝麻连续两年平均亩产超过63公斤。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为使我区东部低、中产麦区迅速达到高产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1984~1985年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微机处理试验数据,筛选出亩产350公斤以上、亩利润90元以上的优化农艺组合为:基本苗16~21.4万/亩,速效氮用量10.8公斤/亩(纯氮计,下同),速效磷4.3~6.4公斤/亩(P_2O_5计,下同)。配合相应栽培技术,经大面积示范得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探索桃树早期丰产的可行性,我们于1983年春栽植试验园18.33亩,株行距3×4米,每亩55株,共计1008株,均为一年生桃苗。第二年平均亩产233.1公斤,第三年亩产891.7公斤,第四年亩产1220公斤,第五年亩产1948公斤,达到了早期丰产的目的。1985—1987年,全县应用早期丰产技术栽植桃园1.2万亩,比常规栽植技术年均净增值350.63万元,三年共增值1051.89万元。兹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红薯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约1000万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夏薯(麦茬红薯)占70—80%。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红薯已成为经济作物并逐步转向综合加工利用及商品化发展。亩产2500公斤鲜薯可产淀粉500公斤、红薯渣200公斤:按每公斤淀粉2.0元、每公斤红薯渣1.0  相似文献   

9.
<正> 水稻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小麦、玉米。据90年统计,全省水稻面积为650-700万亩,年产稻谷为28亿公斤,平均单产为400公斤。按省“八五”规划,到1995年末水稻面积发展到800万亩,单产提高到800公斤。但是,我省水稻种植方式落后,因此,稻区农民要求实现以插秧机械化为主的生产机械化。据90年统计,全省插秧机保有量为31部,机械插秧面积几乎为零。与兄弟省相比,差距太大。本文根据河南省近十多年来对机插为主的引进试验,机械化现状,提出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意见。  相似文献   

10.
<正> 1987年以来在封丘县广泛开展了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益规范化栽培模式技术应用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棉花单产逐年提高,1987—1989年累积推广面积18万亩,平均亩产皮棉65.8公斤,比常规植棉栽培技术每亩多收皮棉8.3公斤,增产14.4%,每公斤皮棉售价按6元计算,每亩净增值49.8元,总增产皮棉149.4万公斤,总净增值896.4万元,其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该项试验研究设在新乡市农科所,土壤类型为褐土类、潮褐土亚类,质地为重壤土,有机质0.631%,全氮0.055%,速效磷4.0ppm,速效钾315.0ppm,硫酸钙17.9%,有效锌0.166ppm,土壤PH值9.10。试验地在亩施纯氮10公斤、P_2O_57.5公斤的基础上分别设置亩施硫酸锌:①0公斤;②2公斤;③4公斤;④8公斤;⑤16公斤五个处理。试验重复四次,随机排列,播种玉米时各处理均按每亩追施纯氮10公厅,供试品种小麦为百泉3039,玉米为予玉五号。现将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1、锌肥对小麦的影响—锌是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据试验,在缺锌的土壤上施用不同量的锌肥,株高增加0.6-3.7厘米,平均增高1.9  相似文献   

12.
<正> 1987年白土岗乡圣井村五位农民.自发地在南召县组建了第一个农民研究会.他们以农科站为基地、以科技户为纽带.以科研单位为依托.面向全村农户.开展了广泛的技术服务。1990年全村平均粮食亩产837.9公斤.比1986年亩增产335.6公斤其中724亩小麦平均单产367.5公斤.500亩水稻平均单产685公斤。亩投入由87元下降到65元.粮食每公斤成本由0.12元降到0.08元、创建吨粮田  相似文献   

13.
<正> 玉米是我省重要秋粮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500万亩以上,产量占秋粮总产的50%左右,不少县区达70%以上。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栽培技术的优化,单产、总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全省范围内出现了不少千亩亩产500公斤;万亩亩产400公斤和小面积亩产750公斤以上的高产典型。但就全省而言,玉米产量仍是中低产水平。近几年来,玉米单产一直在225公斤左右徘徊,这与我省的自然优势和生产条件不相适应,没有发挥玉米高产的潜能。玉米是个四碳作物,具有生育期短、光能利用率高、肥水效应显著、增产潜力大的特点,它不仅是发展畜牧业的饲料之王,而  相似文献   

14.
<正> 中绿一号绿豆(原名D0809)是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1984年首先在我县试种成功,四年来已在全国推广204万亩,增产绿豆5100万公斤,增加社会效益1.224亿元。一般亩产都在150—200公斤,高产田已超过300公斤,比当地推广的品种普遍增产20—30%。截止目前中绿一号绿豆已出口日本、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是出口创汇的明星品种。1988年获河南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奖。  相似文献   

15.
段聪仁  李淑媛 《河南科技》1991,(5):20-20,36
<正> 河南是我国柑桔的北缘栽培区,目前栽种柑桔的地区,主要在豫西南伏牛山南侧和大别山区,有西峡、淅川、内乡、镇平、邓州、确山、固始、新县等十五个县,到1990年全省栽培面积达11万亩,有15%始果投产,产量达130多万公斤。以淅川、西峡发展较快。通过十多年的引种北移栽培试验,其经济效益很好。如本站1985年定植六亩温州蜜柑,三年始果亩产130公斤,四年亩产667公斤,五年亩产1125公斤的产量,其中一亩五年生密植试验园,  相似文献   

16.
<正> 根据近两年河南省小麦品种示范结果,将我省示范推广的新品种简介如下,供各地选用。 1、偃师九号已审定命名为豫麦七号,全省种植面积达1121万亩,为本示范对照种。今年全省14处示范平均亩产375公斤,居首位,其中北中部10处亩产321公斤,平均375公斤,南部4处亩产272—374公斤,平均312公斤,均居首位。该品种喜肥喜水,属高水肥品种。在今年晚播和后期干旱的情况下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亩成穗只有31.1万,每穗粒数33.4粒,  相似文献   

17.
<正> 豫谷2号(原名5498)是河南安阳农科所用1976年采用“安30×小柳根”×北京2122复合杂交,连续6年在安阳,海南交替选育,历经8个世代于1981年育成。198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谷2号。1982—1989年的七年中参加了地区、省、华北协作区三级四次区试和生产示范,99处试点平均亩产328.75公斤,比对照种豫谷1号平均增产11.52%,居首位。其中88-89两年省生产示范中,平均亩产340.5公斤,比豫谷1号亩增产58.5公斤,增幅20.9%。经在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省种植均表现高产、稳产,适应范围广。还具抗谷锈病突出,兼抗白发病和谷瘟病等优良性状。90年累计种植面积135.4万亩,净增粮5416万公斤。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县位于黄河北岸,沿黄河大堤北侧地面较黄河河床低6—8米。年降雨量571.1毫米,70%集中于7、8、9三个月。旱季地下水埋深1—1.5米。伏天汛期常产生地面径流。种植旱作物种不保收。加之受黄河侧渗的影响,稻改前沿黄河大堤北侧的30万亩土地是一片沼泽盐碱,1961年全县粮食产量不足3600万公斤。“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遍地蛤蟆叫,产碱不产粮”是历史的真实写照。通过种稻改土,1986年全县粮食总产达2.62  相似文献   

19.
<正> 小麦是我县农业生产的一大优势,常年种植面积在9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80%。因此,小麦产量的丰歉,对全县人民的生活及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力得到发展,农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加之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小麦产量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大幅度增长。1987年单产186公斤比1978年单产113.5公斤净增72.5公斤,平均每年递增5.6%。我县小麦生产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间,  相似文献   

20.
<正> “淮阳黄花菜技术开发”是国家科委一九八六年下达的“星火计划”项目。两年来,我们切实加强管理,积极组织实施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一九八七年黄花菜栽培面积发展到6.07万亩。比一九八五年扩大2.27万亩:平均亩产129公斤,比一九八五年增加22公斤;总产375万公斤,增产288.5万公斤:总产值1875万元,增加1477万元,为振兴地方经济,促进农民致富做出了积极地贡献。一、建立组织,实行目标管理“星火计划”项目下达后,县政府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成立了有关单位领导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