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幼儿体育教育对人的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对幼儿体育教育观念、方式的变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其身心的正常发展,而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年龄越小,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就越为重要。小班幼儿往往是看或听,然后可能即时模仿也可能延时模仿,所以小班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比较困难,因为他们身边的干扰因素较多,不能分辨什么是对与错,不能明辨是非,因此此阶段的幼儿更需要家长与老师携手帮助幼儿及早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幼儿时期是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奠基时期,所以必须重视家庭早期教育,加强父母自身的修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以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李杏 《科技信息》2010,(33):239-239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幼儿舞蹈作为幼儿艺术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舞蹈教育对幼儿身。发展、智力的开发和培养孩子的高尚情操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幼儿体育教育目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幼儿体育教育目标是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的前提和依据.通过对幼儿体育教育目标现状、作用的分析和各种幼儿体育教育思想的比较,以及对幼儿体育教育思想理论基础的研究〔2〕,探讨了我国幼儿体育教育目标确立、统一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李晶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8):75-75,90
本文是本人根据《规程》的要求,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对培养幼儿初步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幼儿初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以及如何培养幼儿初步生活自理能力问题所作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幼儿阶段是人劳动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家庭教育对幼儿劳动意识的塑造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都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幼儿家长对劳动教育存在着很多的误区,给幼儿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所以无论是幼儿家长还是幼教工作者都应对幼儿期的家庭劳动教育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8.
幼儿阶段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在幼儿阶段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在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语言是培养孩子接受教育的依据,学前教育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期是语言掌握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错过这段时间语言发展是很难弥补的。幼儿语言教育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语言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教育实际上与其他幼儿教育是一种互为基础、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所以,语言教育不仅是语言课教师的责任,而且应该贯穿于其他各项教育中,也是其他教师和家长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郭春涵 《科技信息》2012,(34):372-372
灾难是可怕的,灾难给人尤其是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创伤也是巨大的,然而灾难、挫折也可以成为磨练意志、塑造良好个性的契机。通过树立灾后挫折教育的意识、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灾难、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成人榜样示范作用、培养幼儿耐挫的能力等几个方面来对灾后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减轻灾难对幼儿的心理创伤,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职业中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范畴,是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因此职业中学教育实际是一种养成教育,是一个人由未成人向成人转变时期的教育,全面素质教育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将产生深远影响。职业中学的素质教育不仅教会学生生存,教给学生多少书本知识,更主要应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活习惯,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接受校园教育的初始阶段就是幼儿时期的学前教育,在这个阶段,不仅仅是要让幼儿开始习惯校园教育和校园生活,更是要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强化幼儿的阅读意识和帮助幼儿掌握阅读技能。由此就可以看出,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实行早期阅读教育,对培养幼儿阅读能力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幼儿教师和家长都要将自身的教育理念更新、将教育特点和规律都掌握得好,对幼儿进行有序的兴趣引导,以此来实现对幼儿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从而为幼儿将来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特别强调环境教育,强调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儿童是社会环境中的一分子,爱主动探索周围环境,而非被动的学习者。同时周边的生态环境也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自然界的教育价值,把自然界作为一个大课堂,对幼儿园的“小环境”进行充实。对于自然教育环境的开发,我们主旨的让成人与幼儿共同融人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让教育回归自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反复学习《纲要》,经过研究与实践,试谈一些在幼儿园实施生态教育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往双方都是积极的主体,社会交往既是幼儿发展的基本需要也是发展的基本条件,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幼儿园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场所和环境,其中一切都是为幼儿的教育活动而准备的。  相似文献   

14.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现代社会要求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充满信心,迎接挑战。幼儿良好的自信心是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仅仅有幼儿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配合。  相似文献   

15.
人与环境同在,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对环境进行了以下描述: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由此可见,环境与幼儿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教师该如何发挥环境的作用促进幼儿的成长呢?1)良好的生态环境开阔视野,启迪幼儿智慧;2)愉悦、积极、温馨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增长知识、发展幼儿能力;3)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幼儿人格特征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冯桂花 《科技资讯》2013,(13):217-218
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培养,从养成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重要性,良好品德习惯的内容设置、养成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方法三方面进行了论述,结合实倒,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方言区幼儿师范普及普通话工作之我见卢端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如能得到正确的教育、引导,可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但是,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的不同,必然导致幼儿的语言发展的差异。生活在方言区的幼儿受方言环境影响,语言发展难免地带...  相似文献   

18.
学习习惯是指幼儿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年龄小时,习惯容易建立且容易巩固,不好的习惯也容易纠正,可见,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会为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我班幼JLeP将进入小学,如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音乐能够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对于幼儿来说,音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蒙台梭利对幼儿实施感觉教育的意义、作用、内容途径和方法等理论观点,并作分析;揭示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强调对幼儿进行感觉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感觉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