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2 毫秒
1.
本文以十八醇作为偶联剂制备氢氧化钙填充聚乙烯复合材料,通过AE2000旋转流变仪对其动态流变行为和瞬态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十八醇对Ca(OH)2具有一定的偶联改性作用,当Ca(OH)2在聚乙烯中的添加量达到50%时,PE复合材料出现了“payne”效应和“似固行为”现象,形成了粒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4,(19):62-62
一、项目概况 为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聚合物材料,除了继续研制合成新型聚合物外,对已有聚合物进行改性成为发展聚合物材料的一种卓有成效的途径.聚合物改性可使聚合物材料的性能大幅度提高,或被赋予新的功能,进一步拓宽了聚合物的应用领域,大大提高了聚合物的工业应用价值.尼龙66因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在塑料和纤维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项目采用添加抗氧剂的方法来改善尼龙66的抗氧化性能,以克服尼龙66在生产、存放和加工使用过程中易氧化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气调贮藏是果蔬保鲜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开展探讨新型气调原理和气调材料的研究。我们以碱性多孔体半焦作添加材料和以水膜为气体交换介质,研制出的聚乙烯果蔬气调保鲜膜袋是可以控制O2的进入和CO2的排出,同时能保持湿度。在恒温库中试验证明,这种气调保鲜袋用于冬枣贮藏,保鲜期可以达到115天,达到了气调库的保鲜效果。在专利转化企业“山西三水渗水膜科技发展中心”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聚乙烯果蔬气调保鲜袋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zL200710061409.4),并获得第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3,(15):16-17
本项目属特种含能材料技术领域,致力于提高烟火尤其是民用娱乐烟火(即花炮)产业在生产、储存、运输、燃放等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廉价且具有本质安全性的烟火药氧化剂材料的工程化应用为目标,完成了改性复合硝酸盐氧化剂的系统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接上期) 3.4 成核剂改性聚丙烯材料 近年来,随着产业对透明制品需求的增加,采用结晶助剂通过简单的机械共混生产透明制品的方法成了研究开发的热点,并逐渐成为聚烯烃物理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机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概述了机械化学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方法,总结了机械化学在材料复合,超细颗粒改性,废物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机械化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于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由科技部于2000年5月批准组建,重点研发人工晶体材料、超硬材料、环保矿物材料和改性复合矿物材料四个方面的特种矿物材料及制品的高新技术和实用共性技术,跟踪国际上特种矿物材料发展的最新动向和国内外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拓展特种矿物材料应用新领域,为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特种矿物材料产业体系源源不断地提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装备.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3,(20):29-30
该课题针对我国非金属矿物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相对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和相关应用行业缺乏合适的替代材料等突出与紧迫问题,采用无机材料表面改性与复合技术制备功能性复合矿物材料,包括非金属矿物基复合白色颜料和高性能复合导电材料两类。课题系统研究功能性复合矿物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中非金属矿物属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1999,(16):32-33
一、主要技术内容 泡沫黄夹克管即为以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为保温层,以聚乙烯塑料为外防护层的防腐保温复合钢管,是目前用于直埋最理想的结构.泡沫黄夹克"内定径一步法"成型工艺,采用"内定径"法成型聚乙烯的防护层,同时成型泡沫塑料保温层,实现了外保护层与泡沫保温层均在常压下成型,属国内首创,具有以下优点:(1)生产连续化,效率高,质量稳定;(2)可有效控制泡沫容重,使其适用于不同的保温要求;(3)通过机头流道的合理设计和冷却工艺的改进,大大消除了残余应力,且分布合理,减少了应力开裂;(4)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5)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7):13-13
本课题属新材料技术领域,以土木工程中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材料工程化应用为目标,完成了UHPC的系统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通过原材料的改性、替代等技术措施,制备出低成本环保型R200级(共分5级,抗压强度为80~200MPa,抗折强度为6~26MPa,弹性模量为45~50GPa),耐久性、韧性和抗疲劳性能优异的UHPC材料;(2)完成流态拌合物的振动成型工艺与干硬性拌合物的挤压成型工艺参数与制度研究,形成了适用于UHPC生产和施工的工程化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1):25-25
本课题由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主持,联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和安徽合肥(国家)林业局中心共同开展。本课题以多种竹藤材料为研究对象,围绕竹藤资源材性问题,系统研究竹藤材特有的细胞壁次生生长和木质化过程,重点研究竹藤材性与干燥、防护和胶合等加工利用性能的关系,健全竹藤材改性、防护技术体系,为竹藤工业化利用建立数据和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了碳沥青的改性,探讨了不同质量比的石油沥青/煤沥青对于碳沥青改性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用量的芳烃油、SBS对改性碳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油沥青和煤沥青的比例在一定范围内,使改性碳沥青的延度等指标完全满足SBS 1-C标准.当石油沥青与煤沥青的质量比为60/20时,其综合性价比达到最佳值.研究还发现,对于本改性体系,芳烃油和SBS的用量对于碳沥青的改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1999,(11):35-36
一、主要技术内容 等离子束用于材料强韧化热处理和材料表面改性,可大幅度提高材料性能,充分发挥材料潜力,节约材料,节约能源.该项技术成果填补了我国材料热处理设备和工艺的空白.该技术具有与激光强化相似的效果,但其操作维护方便、成本低、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聚丙烯消费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无论是聚合改性还是共混改性,中国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本文介绍近年来聚丙稀的实用化技术进展,包括聚丙烯/无机纳米粘土复合材料、聚丙烯微发泡塑料、成核剂改性聚丙烯材料及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等领域的技术进展和产品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22,(4):56-57
骨伤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我国每年骨科创伤病例超过2,000万例,伴随疾病而来的疼痛、活动功能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能力及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为我国带来巨大的医疗负担.中医手法治疗骨伤疾病虽然疗效明显,但仍面临三大难题:一是该病的低治愈率和高复发率;二是手法虽有疗效,但技术繁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3,(2):23-23,25
激光表面技术是材料表面改性中极具发展和应用空间的技术之一,是集材料科学、材料加工、表面科学、制造与设计、自动控制、激光等为一体的系统技术。随着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对该技术的需求将日趋增加。本项目采用“2+2”的国际产学研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气流粉碎与表面改性一体化的方法制备改性超细碳化硅和二氧化硅颗粒,研究了表面改性过程对气流粉碎过程的影响。在气流粉碎二氧化硅的同时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二氧化硅颗粒的粉碎出料速度由67g/min提高到82g/min,相比无改性剂时出料速度提高了22‰在气流粉碎碳化硅的同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碳化硅颗粒的出料速度由64.5g/min提高到82g/min,相比无改性剂时出料速度提高了27%。研究结果表明,气流粉碎与表面改性一体化方法能够一步制备得到与有机基体具有良好相容性的超细颗粒,同时还能够提高气流粉碎的出料速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配合物磷光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能,本文设计合成了功能化的具有电子注入/传输特性的Ir^Ⅲ配合物磷光电致发光材料。电致发光实验的结果表明:这类功能化的配合物磷光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致发光性能,最大外量子效率叩。高达10.7%,最大电流效率玑高达;37.6cdA~,最大功率效率ηp高达26.1lm W^-1,最大亮度Lmax为48567cd m^-2。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功能化是设计合成高效电致发光材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以其高比容量(250mAh/g)、高工作电压、低成本、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循环过程中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存在首次库仑效率低、倍率性能差、容量与电压衰减严重等缺点,使其实际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经过几年来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理论认识逐步加深,发展了针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各种缺点的改性方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学术界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包括放电比容量、首次库仑效率、循环性能、倍率性能、电压稳定性,总结了针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各种实验表征手段。此外,还介绍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在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方法以及在全电池方面的应用。最后,基于目前的实验进展和理论认知,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锆钛酸铅(PZT)铁电陶瓷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信息功能材料,组成上位于铁电(FE)-反铁电(AFE)相界附近的PZT基陶瓷材料因具有丰富的相结构和外场诱导相变特性,是研究铁电体相结构、铁电相变理论以及发展机-电、热-电能量转换和存储等多种应用的优选材料之一。本研究对PZT基材料在不同电场、温度和频率下的电滞回线(P-E)进行了系统测试和分析,理论拟合发现其电滞回线面积、剩余极化强度和矫顽场与频率、电场和温度均很好地满足幂函数关系。对La、Sn改性的PZT基铁电陶瓷在电场、温度场作用下的相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存在一种电场诱导产生的亚稳态铁电相(FEIN),该FEIN相随温度升高而失稳,发生FEIN-AFE相变。经电场极化的PLZST陶瓷(La、Sn改性PZT)在此FEIN-AFE相变附近热释电系数可高达160×10-8Ccm-2K-1,同时施加偏置电场可获得可逆热释电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