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向来被视为娱乐圈噱头的“闪婚”,近日突然在手机业界上演。 明基“迎娶”西门子手机一案曾一度被业界奉为“天上掉馅饼”的经典案例,然而“鞋子是不是合适,只有脚知道”,在经历了一年时间整合之后,二大巨头却最终陷入了“劳燕分飞”的境地——日前,明基董事会宣布将不再继续投资其德国手机子公司,并将向当地法院申请无力清偿保护。  相似文献   

2.
如何通过“手术”有效地为西门子手机止血,将是考验明基整合艺术的一道难题[案例]6月7日,西门子宣布明基以税前3.5亿欧元(约合4.2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从而获得了西门子品牌五年的使用权。此前,传得沸沸扬扬的西门子手机业务的归属终于尘埃落定。在西门子手机业务迟迟处于亏损状  相似文献   

3.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在 PC、手机产业产能过剩、利润趋薄的激烈竞争中,西方跨国巨头激流勇退,华人企业激流勇进。继联想收购 IBM 的 PC 业务、TCL 联姻阿尔卡特通讯之后,明基并购德国西门子手机的大戏再次上演。这三桩并购事件都是在“跨国公司甩包袱,华人企业国际化”的大思路下的大手笔,都是“勇敢者的游戏”。相比之下,明基对西门子手机的“零成本”收购激起了人们更大的兴趣,也给业界带来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用了10多年Acer品牌的明基,2001年单飞了,另创新品牌BenQ。李焜耀说,“一个百年企业,哪一个没有自己的品牌?”但李焜耀不止想做百年企业,李焜耀还想做国际化品牌…… 2003年,BenQ出世1年多了,但明基能否如宏基般再造一个国际级的科技品牌?我们不知道。但李焜耀曾在内部表示“5年内超过韩国三星”。 “BenQ”这个紫色的标记,究竟能否跨越重洋,究竟能流传多久?从过去到将来,都在考验着明基……  相似文献   

5.
西门子手机业务卖给了明基,这是不久前发生的事情,而时间倒回到2001年,谁也想不到会有今天。那一年,西门子在全球手机市场上占据着13%的市场份额,是仅次于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第三大手机生产商。  相似文献   

6.
一向坚守阵地的北京手机高资费在2006年的5月终于被打破了!北京作为全国最后一块没有下调手机收费标准的“冻土”。多年屹立不动的移动话费标准“坚冰”在这个春天开始消融。这一“破冰”运动究竟向人们发出了什么讯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李杨 《上海信息化》2006,(12):44-47
近来,除了正与汤姆逊解约、努力挣扎着要爬出欧洲业务这一“大坑”的TCL以外,明基也一度被西门子手机“掏空”,因资金方面的麻烦层出不穷而不得不抛出了“烫手山芋”,其损失之惨烈与TCL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面对这样的遭遇,人们不禁疑惑:这两家因“在国际化道路上先行一步”而备受国人推崇的民族企业,为何双双在欧洲市场折戟沉沙?[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明基转型发布时机耐人寻味 2001年2月8日,苏州明基电脑有限公司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即日起苏州明基将正式更名为“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按照明基的官方说法;这是该公司在2001年的一次重大战略举措,此举标志着明基今后的业务将有重大转型,把自己定位在数字多媒体与网络通信设备的提供商。 从一个显示器、光驱等周边设备为主的厂商转型成为一个网络通信厂商,明基的这个弯可不算小。明基为什么要这样转,能不能转过来,都是值得细细思量的战略性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这两年,经过科研人员的“精心调教”,手机正在将“多功能集一身”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令“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心脏病人的“求救器”手机能救人?一点不假。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研究人员日前就为手机增添了一项新功能:为高危心脏病患者发送求救信息。 IBM公司介绍说,新系统的核心是只有一盒口香糖大小的无线电信号转发装置。这  相似文献   

10.
由落后的“小灵通之父”,一跃而变为前卫的“IPTV弄潮儿”,这个历尽坎坷,仍然喜欢走极端的人,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1.
从BenQ诞生到现在,明基一 直使用以英文字母Q为主要视觉语言,在一年半的时间里,Q字符号随音明基的全球布局的展开而走向世界。 一年半以后,明基放弃使用Q字符号,推出蝴蝶蝶翼造型及蝶翼斑纹图案的新“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简称VI)。为什么明基要更换刚树立起来的VI呢?背后的营销策略是什么呢? 为此,记者在成都专访明基中国营销总部总经理曾文祺。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纵横》2002,(4):16-17
产品外观决定成败 西门子2000年以来在手机市场上的成功表现应该可以算是诸如三星、阿尔卡特、松下等其他品牌的楷模。1999年,在全球手机市场并不太显眼的西门子在2000年“突然”大发其威:在德国手机市场排名升至第一,欧洲、泰国、新加坡排名第  相似文献   

13.
中日“狭路相逢”在中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推进与中国周边国家的政治外交与经济合作,究竟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日在各自的对亚洲各国的外交中处处“狭路相逢”究竟会带来何种结果?  相似文献   

14.
如著名的“蝴蝶效应”般,近期个人职位的变动引发了互联网业界大规模的“人事地震”,使发展中的互联网产业剧烈阵痛。而震后的企业,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弥补遗留的“伤痕”?如果说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那么,打造“人才蓄水池”!中国距离世界上一流的企业究竟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15.
“飞机要起飞了,你这手机信号会干扰无线电波的.要是飞机万一掉下来怎么办?”这是电影《泰圃》中王宝强的一句台词.那么,飞机上使用手机会影响飞行安全吗?“飞行模式”真的只是徒有其名吗? 经常乘飞机的人会有这样的印象:飞机起飞前,空乘人员总要逐一提醒乘客关闭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不过,有的乘客“技痒难耐”,在空中会偷偷打开手机玩上几局游戏.但如果被空乘人员发现,她们一定会温柔而坚定地要求乘客将其关闭.  相似文献   

16.
“你被BenQ了吗?”苏州明基总部,这句话随处可闻。在采访明基中国营销总部总经理曾文祺之前,明基的一位工程师告诉我这样一则故事:台湾明基曾经播出这样一则广告片:一位前奥运冠军,一个人在街上兴高采烈地玩滑板,突然出了车祸被弄得浑身是伤送进医院,但是他始终笑呵呵的,丝毫没有痛苦状。医生大为惊奇,但是随后发现他的血管里流动的部是“BenQ”,于是恍然大悟。接下来便出现欢快狂放的音乐,大家狂热舞  相似文献   

17.
余葭 《华东科技》2005,(8):8-11
“多元化”自出现在我们视野中便热潮不退,它似乎成了业界“冰川时期”各企业的救命稻草,抓住了它就意味着抓住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PC巨子不仅要做手机还要进军房地产;家电领军加入PC大战已是人所共知,杀入保险业再爆冷门。于是,人们不禁怀疑,各企业如此“不务正业”究竟意欲何在?多元化战略真的能对他们起到火箭加速器的作用?多元化对这些企业来说究竟是康庄大道还是崎岖小路?采访中,上海科技投资公司总经理陈伟丰先生谈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思考的问题,其中必然涉及到“价值”这个概念。一直以来,哲学家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点,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时,一直将人作为价值主体,但是在当代世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面前,人类不禁反思,人作为主体、自然作为受体究竟会给人类带来什么?究竟自然本身是否存在其内在的价值?与历史上其他哲学流派不同,生态主义价值观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广东现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对广州、上海和北京的460多位手机用户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拥有的手机品牌"、"消费者最喜欢的手机品牌"和"消费者下次最可能购买的手机品牌",诺基亚都排在第一位,分别占34%、44%、39%.这引起人们思考:为什么诺基亚品牌有如此大的魅力,它究竟赢在哪里?通过对诺基亚大量案例的研究,我们归纳出它的十个"赢点".  相似文献   

20.
2003年“神五”飞天;2004年刘翔夺冠;到了2005年,令亿万国人为之疯狂的“头牌”,恐怕就是“超级女声”四个字了。“超女”不仅风靡大江南北、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神话,更带动无数的广告商、互联网、SP增值商在一场利润的盛宴中狂欢,赚得盆满钵溢。当“超女”成为“钞女”,人们不禁要思索,究竟是什么令一个娱乐品牌创造出如此大的价值?我们又应该如何利用IT娱乐营销创造经济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