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兰州生态建设现状和其必要性,针对兰州的环境系统的薄弱环节,从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社会系统方面提出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调整产业结构和生态城市教育等相应的发展对策。就做好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环境治理与保护,提高城市生态风险防范能力,建成宜居生态城市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生态城市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长沙市的城市规划目标。但政府和市民的生态意识相对创建生态长沙的需求来说还存有不少距离。为此,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就成了长沙创建生态城市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构建好与现实相符合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建设一批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注重和提倡市民参与生态道德实践、积极发挥社会舆论在生态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等都有利于长沙生态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展生态经济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山西未来发展的自身需求和必然选择,本文提出了山西生态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加快高新技术发展,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山西清洁能源区,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提高管理水平,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证。  相似文献   

4.
从情报生态理论角度出发,结合疫情管理工作实际,构建了智慧城市疫情情报生态协同体元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信息安全的智慧城市疫情情报生态协同体架构体系,为数据采集方式原始、数据孤岛和信息安全等问题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方案,通过监控预警、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等情报生态活动,为疫情防控和保障信息安全提供策略支撑.  相似文献   

5.
 从“十四五”保护与发展的生态关系角度,探讨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十大生态关系,阐述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的一系列有关生态关系的生态智慧及生态技术,并对长江、黄河等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专家咨询法建立湿地生态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指数,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鄱阳湖湿地自然环境特征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进行空间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鄱阳湖湿地划分为生态渔业捕捞区、珍稀鱼类保护和水源保护区、越冬候鸟保护和血吸虫病防控区、生态水产养殖和重要鱼类繁育区、生态旅游和宣教区5个生态功能区,提出了鄱阳湖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议,为加强鄱阳湖湿地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的生态现状及其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忠  戴年华  张杰  尤鑫 《江西科学》2011,29(5):667-671
目前鄱阳湖生态现状总体相对尚可,但存在的一些重大生态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并着力研究解决,如水文情势异常变动、水体呈富营养化趋势、生物多样性下降、鱼类和水生植物等资源衰退等。通过成因分析,认为主要是有关鄱阳湖生态保护与开发的规制体系、监管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等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并从这4个方面就进一步加强鄱阳湖生...  相似文献   

8.
生态道德是以人与自然的伦理回归为逻辑起点,是保护生态平衡和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的总和,它决定人类对自然环境和一切生物应承担的道德义务,也使加强生态道德培育具有了后工业化时代的广泛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道德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态道德的生态价值观、生态补偿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消费观和生态公平观,然后对生态道德作为提高人类的生态觉悟、促使人类保护生态平衡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进行了分析,最后,尝试探索出生态道德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广西水产疫病防控与高质化生态养殖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面向当前广西聚焦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创新驱动的重大战略需求,针对当前严重制约广西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疫病病原问题,着力开展广西水产重大疫病防控与高质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通过开展广西水产重大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在阐明疫病病原侵染机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广西西江流域生态文化是该地区各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生态智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核心精神在特定地区特定民族文化中的独特呈现。西江流域生态文化作为传统农业文明时代的重要文化成果,具有维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持续发展的功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做好类似西江流域生态文化的传统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在环境保护的法制化方面以及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社会大众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江流域生态文化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在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当下的洞庭湖区发展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在构想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时,应注重建立生态保护体系,加强环境保护;构建立体交通体系,加快经济发展;发展生态产业体系,突出产品环保;打造生态城镇体系,实现人居和谐。实施中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促进环境保护;完善项目资金补偿机制,促进生态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生态建设;实施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科学调控水情。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公路的建设掀起高潮。在公路建设中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对于重大的不可恢复的环境影响,采用优化设计方案解决:对不可避免的可恢复的环境影响,采用相应的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技术解决。本文阐述了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保护生态措施,促进生态公路建设的科学进行。  相似文献   

13.
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是土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基础,在参考大量文献、与其他地区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模型、指标选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影响土地资源生态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选取,构建由土地生态基础准则层、土地生态结构准则层、土地生态退化准则层、土地生态建设准则层四个准则层构成的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并以盐池县为典型区,以村域为研究尺度进行了土地生态状况的精细化评估及分析,为加强生态保护,制订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生态,是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与自然、社会能够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文化生存状态.基于文化生态的观念,我国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保护应当坚持科学、包容、普适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生态保护教育,从静态的文化保护转向动态的生态开发,加强立法,建立民间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区.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济发展要实现“草、畜、水”三要素的有机结合,这是草原生态文化中的核心。草原生态伦理文化,至今仍然植根于蒙古族的价值取向中,这就为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提供了文化和心理上的支持。草原生态文化所孕育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功能,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建设必须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大力弘扬草原生态文化,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营造经济发展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舆论环境,对于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是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人必须保护自然生态,劳动实践是人和自然统一的中介,人和人的关系制约着人和自然矛盾的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最终根源,只有以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人与自然才能实现最终的和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的生态化,要倡导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结合建设绿色山西的实际,从以下方面提出了山西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应注重的问题:明确土地资源权属以调动和保护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设施养殖业以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加大退耕还林(草)力度以营造畜牧业生产的安全环境,加强水利建设,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生态畜牧业的领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王嘉  孙铭  江英英 《江西科学》2012,30(2):265-270
鄱阳湖是我国"最后一盆清水",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的责任和意义极其重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规划的实施,为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良好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站在积极的生态环境保护角度,要重点抓好以水质为中心,以板块为区划,以生态为制约,以准入为手段4个方面,从而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国土规划是因地制宜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是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有效途径;而生态环境保护是国土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国土规划追求的重要目标.当前,国土规划中存在的环境规划问题很多,例如规划的时空性、刚性、经济效益的侧重性和规划调控手段的缺乏性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因此,进行国土规划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使国土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党和国家关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作为嘉陵江和汉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万源的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到长江水质和万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万源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条件、蓝图构想、战略举措进行了论述,为加强万源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