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回路电阻测试仪是用于测量开关、断路器、变压器等设备的接触电阻.直流电阻测试仪是用于测量变压器、互感器、机电绕组等感性被测对象的直流电阻的专用测试设备,也被称为“直流电阻快速测量仪”.本论述介绍了直流电阻测试仪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为直流电阻测试仪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起到模板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型电力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三点法"测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三点法”动态测量大型电力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原理和方法,即利用电阻、电感在直流电源作用下的充电过渡过程,用计算机技术调节充电过程的时间常数,并对充电动态曲线进行等间隔采样,只要选择三点以上信息,通过计算机解出3个联立方程,即可求得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值。用计算机模拟和变压器实测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得出了用三点法动态测量各种大型电力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规律。介绍了利用数据采集分辨率提高变压器直流电阻测量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直流单电桥主要用来测量1~10^6Ω中阻值电阻,它的特点是灵敏度高,可获得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尽管直流单电桥的灵敏度高,我们能否进一步提高其灵敏度,得到更为准确的被测电阻阻值呢?本文从理论上论证找到了灵敏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找到了提高直流单电桥测电阻准确度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在电子系统中,对工频电压、电流、功率等电量的采集大体上分为测直流法和测瞬时值法两种。测直流法是把被测量整流成直流,经滤波后进行 A/D 转换。此法的优点在于算法简单,软件工作量少,对 A/D 芯片的转换速度要求不高,抗窄脉冲随机干扰能力强,工作可靠。缺点则是由于把交流量变为直流量测量,不仅需精密整流环节(需用二极管与运算放大器组成)  相似文献   

5.
本系统基于数字示波器的基本原理,以单片机和FPGA组成的最小系统为控制核心,充分发挥FPGA的数据处理能力,将双口RAM写入其内部实现了普通示波器对被测信号的采样,存储与回放,又增加了等效采样和采样保持功能,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测量范围。系统具有实时采样和等效采样两种方式,以不大于1Msps的ADC实现200Msps对输A.1Hz~10MHz,Vp-p为2mY~8V的信号进行采样处理,显示波形无明显失真,幅度测量误差小于2%,频率测量精度优于0.01%,并能进行单次触发,AuTO和存储/调出波形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张丽 《实验室科学》2012,15(3):73-74,78
介绍了一种箱式直流单臂电桥的快速调节方法。用它测量电阻时不用粗测待测电阻,而直接进行电桥平衡的调节,测量过程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7.
肖鹏  侯琼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5):10846-10855
为满足直流电在工业电力系统应用中的计量需求,克服传统电信号计量准确度不足,测量范围较窄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直流电能表测试系统。系统以FPGA芯片为硬件控制核心,由零磁通传感器、精密采样电阻、高精度ADC等组成采样电路,进行大量高速数据的采集及处理,最终以电能脉冲输出形式表征功率和电能测试值,实现对直流电参数的计量校准。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直流电压电流测试范围达到(0 ~1000)V和(0 ~200)A,在测试范围内可以满足电能计量0.02级的准确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测量纳米材料电阻率和磁阻的两种高精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纳米材料内部结构和电阻输运机制需要有高精度的仪器来测量纳米材料的电阻率和磁阻.凯尔文直流双臂电桥和直流电位差计具有灵敏度高、读数精确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尤其是直流电位差计在使用时不影响被测对象的原来的状态,是精确测定纳米材料电阻率和磁阻的有效工具.本文介绍了它们的测量原理和方法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种消除分布电容影响的电阻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变频电阻测量方法,选择两个合适频率的交流方波施加于由电极组成的分压电路上,调出分压电路输出精密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通过解方程组求出分压电路时间常数τ,然后求得被测电阻值,这种方法有效消除了电容对电阻测量精度的影响.推导出了输出直流电压与被测电阻及电容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同时运用比例法有效地消除了交流方波幅值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分压电阻100kΩ下,电容在500—8000pF,被测电阻在1kΩ~1MΩ的测量精度小于1%.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自动测量电阻的目的,自动电阻测试仪以C8051 F020单片机为核心,在被测电阻上通过已知的恒定电流,取出被测电阻上的压降,送入单片机A/D转换的输入端,经单片机处理,由LCD12864系统直接显示电阻值.通过控制继电器切换档位,具有自动电阻筛选功能,满足了测试对象的多变性,提高了测量精度,便于使仪表实现智能化...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单个感应线圈测速目前存在的精度较低的问题,该文在建立水下磁化杆形弹穿过线圈靶的感应信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杆形弹过靶时感应电动势的特点,提出了以特征半径代替线圈靶半径进行计算以及优化线圈匝数使感应线圈靶的工作带宽与感应电动势有效带宽相匹配的方法,使单靶测速精度提高至5%.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用不同测量方法所测得的岩石电阻率或电导率的异同及其关系 ,在实验室内研制了线圈法岩样复电阻率扫频测量系统。该系统可改变传统感应测井中以发射电流直接作为参考的方法 ,将发射电流移相一定的角度 ,从而解决了虚部小信号的检测问题。发射电流在低频时 ,短线圈距的线圈系对介质电导率的灵敏度低于长线圈距的 ;而在高频时结果则相反。试验表明 ,在室内用线圈法测量岩心复电阻率是可行的 ,而且被测信号幅度和相位均与岩石的电阻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也更能真实地反映岩石的频散特性。同时 ,用线圈法测量的岩心复电阻率也可用来探测岩石中地层水的饱和度。  相似文献   

13.
该文提出了一种引信体外射频电源技术,通过分别置于发射器和引信中的初、次级耦合线圈,实现能量的非接触传输,对引信体内电容充电,为引信电路和起爆装置提供所需的能量。在低耦合系数条件下,通过基于初级漏感的E类功率放大器和次级漏感的补偿方法,提高电容充电电流和传输效率。最后提供了原理样机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流量非接触测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流量非接触式测量的新方法,即用管外加热套对被测管段加热,因管内流体的流动使其上下游产生温度差,由铂膜电阻将此温差转换成电阻差,从而实现了利用不平衡电桥测量管内流体速度及流量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个以单片机为核心,对被测线圈实行自动通电、自动检测通电线圈内部温升、自动计时、显示、打印测量结果和曲线的测量装置。避免了人工测试的繁杂操作及测量误差,从而改进了测试手段,提高了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与CMOS工艺兼容的MEMS片上螺旋电感。电感为矩形平面螺旋线圈结构,并采用电导率较高的铜代替铝制作线圈。利用MEMS技术设计了厚金属线圈,同时在CMOS级低阻硅衬底中刻蚀空腔,减小了线圈的串联电阻和衬底损耗,提高了电感的Q值。设计了与CMOS工艺相兼容的低温MEMS工艺和基于该工艺的1nH电感模型。使用HFSS软件对该电感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电感在仿真频率为6.6GHz和10GHz时Q值分别达到了22.37和20.74,且自谐振频率大于20GHz,较传统的CMOS片上集成电感有明显改善;同时随着电感线圈厚度的增加,电感的Q值增加,而电感值(L值)则减小,且在仿真频段内电感值的变化小于5.5%。  相似文献   

17.
应用ANSYS软件系统建立了交流电磁场检测(ACFM)探头激励线圈数值模型,研究了不同几何形状的ACFM探头激励线圈的感应磁场以及工件表面的感应电流分布,确定了激励电流与激励线圈结构的定性、定量关系。根据优化的激励线圈,在工件表面得到符合要求的均匀交变电流,从而为探头的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工件表面感应电流的均匀区域与激励线圈水平段的长度存在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接地的质量关系到电气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基于TMS320F2812设计了接地电阻双线圈式测试方案,制作了原理样机.此原理样机对多个阻值的环路电阻进行实际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并且原理样机在抑制高频、低频和发射线圈的同频干扰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应用到变电站接地电阻的测试当中.  相似文献   

19.
结构形貌测量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设计了基于投影散斑的结构表面形貌测量方案,结合双目立体视觉标定、散斑特征匹配、三维重建等关键技术,搭建了测量系统,并用该系统测量了典型结构表面的形貌点云数据,最后将测得的点云数据与结构的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模型进行配准,评估了测量方法误差,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投影散班形貌测量方法可以实现结构表面形貌的高精度测量,其最大误差为0.2 mm。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MCU和程控放大器的数据采集与重构装置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装置具有实时自动增益和动态模拟信号量程自动切换功能,能够解决因小信号难于分辨和大信号超过A/D转换器量程而造成的观测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