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阴道炎症的关系,分析其对母婴带来的风险.方法 对183例胎膜早破孕妇进行阴道分泌物标本培养及镜检.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200例作为对照.同时对患阴道炎者在胎盘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183例胎膜早破者阴道感染阳性者为57例,发生率为,明显高于无胎膜早破者9%(P<0.05).阴道感染阳性者中胎盘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及早产的发生率,胎膜早破者,明显高于无胎膜早破者(P<0.05).结论 阴道炎症是发生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也与胎盘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2007年12月来勒流医院产科门诊定期产前检查,诊断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120例,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各60例。强化组建高危孕妇卡,强化健康知识的专项教育,在分娩后42d统计两组患者血压变化、体重增长及分娩方式、新生儿早产率、新生儿窒息情况等结局,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孕妇产前检查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化组的产检在8次以上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42d血压及体重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孕妇刮宫产率、新生儿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孕妇子痫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血压上升和体重增长,对孕妇转归和减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早产和窒息率。降低医疗费用、保障母婴健康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观察有无症状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与否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在兰州市安宁区万里医院定期检查并分娩的假丝酵母菌(+)孕妇426例,其中有症状者134例,无症状者292例,每组内又分为接受治疗和未接受治疗2组,比较有症状组内、无症状组内接受治疗和未接受治疗者在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黄疸、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方面有无统计学差异。有症状组内:治疗组、未治疗组早产率分别为2.43%、11.54%,胎膜早破率分别为4.88%、19.23%,产褥感染率分别为2.43%、15.38%,新生儿感染率分别为3.67%、13.46%,新生儿黄疸率分别为6.10%、19.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症状组内: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在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黄疸、低出生体重儿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症状的妊娠期VVC患者积极治疗,能有效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而无症状的妊娠期VVC患者不需治疗,定期随访即可。  相似文献   

4.
以 1 32例新生儿窒息作为研究对象 ,选择 3日内相同分娩方式 (指阴道分娩或剖宫产 )出生的、没有新生儿窒息的 1 32例作为对照 ,分析比较两组孕妇年龄、孕产次等 ,寻找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 ,发现观察组孕妇早产、过期妊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86例阴道手术产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胎儿宫内窘迫占首位(70.43%),对其进行不同方式的阴道手术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见,不同方式的阴道手术产对新生儿窒息无明显影响,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主要取决于胎儿宫内缺氧的程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6.
探讨赖脯胰岛素联合饮食控制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人民医院就诊的9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赖脯胰岛素的治疗,研究组给予赖脯胰岛素联合饮食控制的治疗。对比两组孕妇妊娠期酮症酸中毒、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剖宫产和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早产、低血糖和窒息等的发生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妊娠期酮症酸中毒、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等情况,但研究组各项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新生儿均出现早产、巨大、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和新生儿窒息等情况,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各项情况的发生率较低,且差异显著(P0.05)。采用赖脯胰岛素联合饮食控制疗法明显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降低患者以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 785例高危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其新生儿的预后。结果 :高危妊娠因素中以胎膜早破和脐带绕颈为主 ,剖宫产率 76 .0 5 % ,明显高于阴道产(2 3.95 % ) ;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 (3.8% )明显低于阴道助产新生儿 (P<0 .0 5 )。结论 :高危妊娠剖宫产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阴道产 ,对新生儿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黄珍 《广东科技》2009,(16):103-104
目的:探究生殖器官感染造成胎膜早破早产影响.方法:对近两年在我院分娩的胎膜早破早产(未足35周)患者50例,按宫颈分泌物培养是否有细菌生长,分为A组(有菌生长,26例)和B组(无菌生长,24例).分析生殖器官受到感染对胎膜早破和早产的破水孕周、分娩孕周、延长孕龄(d)、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率、临床感染症状、胎盘病理或宫腔培养、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A组胎膜早破孕周为(32.7±2.3)周,B组为(33.8±1.9)周(P=0.001),分娩孕周A组为(33.7±2.0)周,B组为(34.2±1.7)周(P=0.006),出生体重A组为(2251.9±643.0)g,B组为(2603.0±543.5)g(P=0.001):延长孕龄(d),A组与B组取中位数分别为5d和1d(P=0.000).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后产褥病率和新生儿感染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生殖道感染患者胎膜早破发病孕周早于无生殖道感染患者,分娩孕周提前;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无生殖道感染患者,生殖道感染患者延长孕龄(天数)明显长于无生殖道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9.
张凯  侯永华  李祖章  刘建娟 《科技信息》2010,(23):410-410,415
目的:探讨观察普贝生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00例初产妇、足月、活胎、头位,宫颈Bishop评分≤6分,有阴道分娩适应征,无引产禁忌症,无严重内科合并症的单胎孕妇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50例,采用普贝生1枚放置于阴道后穹窿;对照组50例,用小剂量缩宫素静脉微量泵泵入,比较两组用药后的宫颈Bishop评分、宫缩、分娩情况及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试验组用药后12h宫颈评分(7.9±1.8),明显高于对照组(5.5±0.8)(P〈0.01);24h临产率84%(42/50),对照组10%(5/50)(P〈0.01),阴道分娩率80%(40/50),对照组32%(16/50)(P〈0.01);两组间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缩过强为主要副作用,但取药后好转。结论:普贝生能够有效地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临产时间,增加阴道分娩成功率,可安全地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清总胆汁酸(TBA)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窒息组共4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其中轻度窒息18例,重度窒息22例;正常对照组30例为健康新生儿。采用酶比色法对窒息组和正常对照组新生儿进行血清TBA测定。结果 窒息组血清TBA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窒息组血清TBA与窒息程度有关,重度窒息组TBA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结论 血清TBA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肝脏受损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可反映窒息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纯头位胎膜早破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单纯足月妊娠头位胎膜早破412例,随机选取同期足月妊娠头位分娩无胎膜早破者500例与之对照,两组年龄、孕周、产次均无明显差异。结果胎膜早破组难产率29.61%,对照组18.8%,胎膜早破组产褥病率7.28%,对照组1.2%,胎膜早破组新生儿窒息率6.8%,对照组1.4%。结论胎膜早破是头位难产早期的临床表现,对母儿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120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病例观察和结果分析,探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发生以及妊娠结局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金牛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病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120例胎膜早破的患者中,以感染、阴道炎以及流产引产等因素居多.比较孕28-33+6周和34-36+6周胎膜早破患者的分娩方式,可得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加强对胎膜早破原因的探究,做好孕妇产前检查,尽量避免多次流产及引产的发生,了解清楚胎膜早破的相关妊娠因素和处理方法,尽力减少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赣南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本院内分泌科200例T2DM住院病人,并应用B型超声检查筛选NAFLD病人105例,单纯T2DM患者95例,比较两组之间患者的肝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等相关指标,分析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00例T2DM患者中NAFLD合并率为52.5%,其中男性(62例)比女性(43例),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T2DM伴NAFLD组患者WHR、TG、HOMA-IR、FINS、ALT、AsT均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Pl〈0.05),而HDL.C显著低于单纯T2DM组(P〈0.05);胰岛素抵抗、TG与中心性肥胖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赣南地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病中男性高于女性,脂代谢紊乱明显,其独立危险因素是胰岛素抵抗、TG和中心性肥胖。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论证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术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能使成型的新技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方法: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组(Ⅰ组)、分次胸腔穿刺抽液引流组(Ⅱ组)、胸腔置入硅胶管(15mm)引流组(Ⅲ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胸水吸收快、住院时间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P〈0.01).结论:国内外胸腔积液发生率极高,积液的引流采用微创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术相对于分次胸腔穿刺抽液引流法、胸腔置入硅胶管引流法有胸水吸收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继发感染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以往研究发现链霉素作为牵张激活离子通道阻断剂,可抑制机械电反馈时心脏的电生理效应,但多为离体研究。由于慢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问存在较为明确的牵拉,故本研究探讨了在大鼠体内应用链霉素是否可以抑制慢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牵张诱导的电生理改变。创新要点:首次探讨了在大鼠体内应用链霉素对慢性心梗时心脏机械电反馈现象的影响。研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15)、链霉素组(n=15)、心梗组(n=15)和心梗±链霉素组(n=15)。结扎左前降支(LAD)8周制备慢性心梗模型,术后肌注链霉素(180mg/(kg·d)7天后,钳夹主动脉5秒牵张心脏,观察牵张效应包括90%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90)、室性期前收缩(PVB)、室性心动过速(VT)等。重要结论:研究结果发现牵张使得对照组((50.27±5.61)msVS.(46.27±4.51)ms,P〈0.05)和心梗组((65.47±6.38)ms vs.(57.47±5.76)ms,P〈0.01)大鼠心脏MAPD90缩短。链霉素可抑制牵张引起的正常((46.27±4.51)ms vs.(49.53±3.52)ms,P〈0.05)和梗死心肌((57.47±5.76)ms vs.(61.87±5.33)ms,P〈0.05)MAPD90的缩短(见图1)。牵张后心梗组大鼠心肌PVB(7.93±1.66VS.1.80±0.86,P〈0.01)和VT(7 vs .1,P〈0.05)的发生较对照组增多。链霉素可抑制正常(0.93±0.59VS,1.80±0.86,P〈0.05)和梗死心肌(5.40±1.18VS,7.93±1.66,P〈0,01)PVB的发生。以上结果表明,牵张诱导慢性梗死心肌出现MAPD90的改变并产生心律失常。在大鼠体内应用链霉素可降低PVB的发生但对VT无影响。因此,牵张激活离子通道可能参与到慢性心梗的机械电反馈中,涮时可能有其他机制参与到牵张诱导的VT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对激光治疗小儿血管瘤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例施行激光治疗血管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水胶体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使用金因肽外喷.对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感染发生人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7±0.35)d,对照组(13±0.27)d,两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t=2.352,P=o.033,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人数(4人).与对照组(10人)存在差异(x2=3.283,P=o.035.P〈0.05)。结论使用水胶体敷料可促进创面的愈合并减少感染的发生,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附件手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总结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216例患者行腹腔镜下附件手术(包括卵巢囊肿剥除、输卵管积脓附件切除、异位妊娠手术)的术后恢复情况。按是否放置腹腔引流与否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切口(引流口)疼痛、肩部和(或)上腹部胀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情况、术后白细胞计数、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引流组切口疼痛感高于非引流组,引流组术后肩部和(或)上腹部胀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情况、术后白细胞计数、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非引流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附件手术中放置腹腔引流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探讨治疗方案。方法对49例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POF患者有家族史,占10.2%,6例患过腮腺炎占18.4%。49例患者经雌孕激素治疗3~6个周期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下降( P〈0.01),血清雌二醇(E2)与服药前相比无显著性(P〉0.05),且经排卵治疗有2例足月妊娠。结论遗传因素和感染因素在POF的发病中占一定地位,但大部分为原因不明,经HRT治疗可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标准剂量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d)40例,B组(口服辛伐他汀片40 mg/d)40例,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心绞痛缓解有效率及调节血脂效果差异。结果:(1)A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2.5%)高于B组(86.7%)(P<0.05)。(2)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A组患者TC和LDL-C值分别较B组降低(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合并肝损害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病程及预后。结果86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患者中胆源性病因占58%,且由胆源性与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者肝功能指标比较,ALT、TBIL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中MAP组与SAP组、死亡组与存活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均是TBIL、ALB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肝损害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天数明显延长、发展成重症急性胰腺炎上升和病死率增加。结论要重视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发生率及损害程度,肝损害延长胰腺炎的病程,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