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Bezier曲面片的光滑拼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研究两曲面片问几何连续条件基础上,给出了运用构造过渡曲面片来光滑地连接两相邻曲面片的一种方法,所得结果是对刘鼎元,胡康生等研究成果的改进,并给出了本算法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试验板与相邻板通过叠合层整浇成整体板后的变形、裂缝、正截面承载能力等。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和电算证实:叠合面粘结完好;叠合层能与多孔板共同作用;相邻板参与作用限制试验板的横向裂缝的开展,试验板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对航空铝合金薄板在疲劳载荷下的两个相邻孔洞聚合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最初预计初始的疲劳裂纹应该在两个相邻孔洞之间的区域产生,并且导致两个相邻孔洞聚合为一个复杂的新缺陷,但是试验结果却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初始的疲劳裂纹产生在远离两个相邻孔洞之间区域的外区域,即不是产生在两个相邻孔洞之间区域的内边缘上,而是产生在外边缘上,只有当这条初始裂纹在疲劳载荷下扩展一定长度并止裂一段时间后,在两个相邻孔洞之间的内区域才产生第二条裂纹,该第二条裂纹的扩展才引起聚合的发生,而在第二务裂纹扩展期间,第一条裂纹始终处于止裂状态.这个现象超出了经典的疲劳裂纹萌生的基本理论,也无法用经典的应力集中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4.
信号序列经小波变换后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针对被处理的对象常常是相互独立的随机信号序列,而波小变换是相以相邻中权平均的结果,通过对信号序列经小波变换后的相关性作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得到小波变换后序列的相邻项之间是互不相关且自相关性减半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2005年杂交水稻引种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运贻 《遵义科技》2006,34(5):26-29
为了鉴定国审及相邻省审定的水稻新品种在我市范围内的适应性、丰产性,为我市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引种提供科学的依据,根据遵义市种子站的安排实施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于MAC交错网格的变密度投影方法求解Navier-Stokes方程以及用VOF/PLIC方法追踪运动界面,直接模拟了capillary wave算例和经典的平面混合层算例,计算结果与精确解以及已有的研究结果符合良好。同时计算了含表面张力的两相平面剪切流动模型和平面迹模型,直接验证了已有文献的结果,并发现了平面迹失稳破碎过程中的相邻涡和相邻峰的合并现象。  相似文献   

7.
碳纤维板与钢筋混凝土界面破坏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方法研究碳纤维薄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界面破坏形式,建立加固梁的界面力学分析模型,计算加固梁的界面剪应力以及相邻裂缝间距与碳纤维板拉力的关系,实验值与有限元值基本一致,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铜长条薄板在疲劳载荷下2条相邻裂纹的聚合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按照经典的断裂力学分析,最初预计初始的疲劳裂纹应该在2条相邻裂纹之间产生,并且导致2条相邻裂纹聚合为一个复杂的新缺陷.但是试验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初始的疲劳裂纹扩展产生在远离2条相邻裂纹之间区域的裂纹外尖端上,即不是发生在2条相邻裂纹的内尖端上.只有当这个外裂尖在疲劳载荷下自相似扩展一定长度并止裂一段时间后,2条相邻裂纹之间的内部区域才产生第二条曲线裂纹,该曲线裂纹的扩展才引起聚合的发生,而在第二条裂纹扩展期间,第一条扩展裂纹始终处于止裂状态.这个现象超出了经典的疲劳裂纹萌生的基本理论,也无法用经典的应力集中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9.
层状岩体中近邻双线隧道爆破的振动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近邻双线隧道爆破开挖时,为了避免新建隧道爆破施工产生的地震波危夏既有隧道的安全和稳定。基于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分析了层状岩体中采用钻爆法修建近距离双绒隧道的爆破振动响应.结果分析表明,对于既有隧道,迎爆面侧墙处的振动速度和反射拉应力最大,而且振动速度具有很强的方向效应,隧道径向振动速度大于切向振动速度,其规律与现场爆破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将爆破对新建隧道本身围岩的振动损伤度和对相邻隧道的振动影响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提出了层状岩体隧道爆破施工中减轻振动的几种措施。并对隧道爆破参数进行了优化.图7,表4,参8.  相似文献   

10.
对冻结钙质粘土的单轴抗压强度及劈裂试验的结果是,对冻结钙质粘土地层,其埋深小于400m,相邻冻结孔最大间距一般控制在2.6m;埋深大于400m,相邻孔最大间距一般控制在2.8m。冻结段施工安全段高一般为2.5m以内。防止冻结管断裂的措施为选用合适的冻结管材料,增大冻结管壁厚度,减小冻结管直径,提高冻结管接头质量,控制掘进段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硼含量、钛含量等对18CrMnVB钢淬透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硼含量达到0.002%,钛含量为0.025~0.075%范围时,18CrMnVB钢的淬透性及硼因子均高而稳定。  相似文献   

12.
对六种预测圆钢棒淬火后截面硬度的求解进行了验算,将六种预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误差产生原因,并推荐了最佳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介绍了测定固体表面积的简易容量吸附装置及其使用。实验结果表明,用该装置对一系列炭黑试样所测表面积数值与文献报导值颇为符合。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理想漫射板模型,在漫射板作横向移动时,计算了前后两幅散斑图样的相关性。指出了漫射板横向移动造成散斑图样的退相关效应,给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海洋工程用特厚板钢通常要求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合理设计此类钢化学成分是改善其淬透性的主要方法之一。传统钢成分设计大多以实验为主,耗费巨大。本文以热力学计算软件Thermo-Calc和材料性能计算软件JMatPro为工具,采用计算、预测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对含B微合金化特厚板钢进行成分优化,以期获得高淬透性能。使用Thermo-Calc计算了B微合金化钢的热力学平衡析出相。通过对析出相的析出温度、析出量及相间关系分析,阐述了此类钢的成分设计原则,给出了可获得高淬透性的B微合金化钢的设计成分。采用JMatPro对设计钢淬透性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很好地说明了设计钢成分的合理性。经过淬透性实验和化学相分析,进一步肯定了优化设计结果。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高铝含量有利于改善硼微合金化钢淬透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聚丙烯(PP)材料的缺口试件的缺口处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计算,考察了聚丙烯带切口试件的拉伸强度与切口几何尺寸(切口深度和切口底部圆弧半径)之间的关系,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射频段岩石介电频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 40 0块油田泥质砂岩样品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干岩样和含水岩样的介电频散曲线。由频散曲线看出 ,射频段 (2 0~ 2 70MHz)岩石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变化服从幂函数规律 ,在此射频段中 ,可以实现频率的归一化 ,消除在不同频率下对同一地层测量结果的差异。同时 ,岩石介电频散程度受到含水饱和度、水矿化度、泥质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Co/ZnO颗粒膜的超顺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金属颗粒与氧化物半导体颗粒膜的超顺磁特性用Langevin函数进行了拟和,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的较好,同时分析了样品的磁矩随退火温度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