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主要讨论了对于广泛应用的方差分类模型,如何判断随机区组效应的存在性及是否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对区组内分析获得了固定效应是否存在的统计检验方法及两个随机效应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2.
双向分类随机效应模型的Outlier检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平衡的双向分类随机效应模型中Outile(异常值)的检验问题。给出了在主效应上出现Outliers的检验方法,导出Outiler检验统计量及其分布,并对检验的功效函数进行讨论,最后,运用模拟数据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随机区组的田间试验中,区组内往往存在着土壤梯度,使试验误差增大。为此,本文提出利用秩协方差分析方法,剔除区组内土壤梯度对试验精确度的影响,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对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的另一种方法,也就是借助于其特征多项式f(λ),f(λ)的导数及高阶导数的值来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5.
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应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作了实证分析,指出我国股票市场不具有财富效应而仅具有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6.
1992年Khuri.A.L提出在区组设计正交条件下,混合设计模型中参数向量β(不含βλ0的区组内估计与联合估计是一致的;本文则研究了混合设计模型中位置参数β0的三咱估计,并证明了在区组设计正交条件下βλ的区组内估计β0、经典LSEβ0,与联合估计β0是一致的。这一工作将khuri.A.L的结果推广到处理效应的全部待估参向量τ=(β0,β)在区组设计正交条件下都是一致的,对人们在混合设计中采用正交  相似文献   

7.
在双向分类随机效应模型中,在实际应用时人们更感兴趣的是模型的可加性。此时异常值的出现是由于它偏离了模型的可加性假设。即数据中的少部分点偏离了模型的可加性。这在实际中是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本文所研究的内容。本文安排如下:第二节给出模型的介绍及问题的由来;第三节导出了可加性outlier的检验方法及检验统计量的精确分布,并给出双向分类随机效应模型中可加性异常的检验方法;第四节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从概念和统计检验方面,就元分析中的调节分析与常说的调节效应分析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结果发现:元分析中的调节分析与常说的调节效应分析并不相同,当调节变量为类别型变量时,检验统计量服从χ~2分布而非F分布;若调节分析只考虑1个调节变量时,所得到的调节效应可能被高估。  相似文献   

9.
应用混合效应方法研究了广义族非线性模型的变离差检验问题。对离散和连续两类指数族分布,提出了若干个有效的检验统计量,所有统计量都可用简单、便于计算的矩阵公式来表示,这些结果和方法可应用于广泛的实际问题与实际模型并利用务浆渗透数据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交通事故与驾驶行为密切相关,而其显著影响因子难以判断.针对国内外运用驾驶员行为问卷调查发现国内外研究数据结果都曾出现截然不同的结论,引入元分析法进行分析,经数据检索、同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合并效应量分析,最终通过综合效应量的显著性检验,判断DBQ因子与交通事故关系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国外一般性违规因子对交通事故的预测情况较好,国内所有因子对交通事故的预测均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将多尺度分析的思想引入到值域块与定义域块匹配过程中,预先剔除掉在粗尺度下与值域块不匹配的定义域块,相对减少了在细尺度下与值域块匹配的定义域块.该方法为缩短分形编码的搜索时间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与全局搜索匹配分形块编码相比,大大地缩短了编码时间  相似文献   

12.
针对几何块划分技术提出了一种任意形状的变换结构. 虽然几何块划分技术比现有视频编码标准中采用的块划分方式更为灵活, 但其所对应的变换结构并未得到合理设计, 从而导致变换效率下降. 因此, 提出对两个任意形状的残差块分别进行任意形状的变换, 并通过翻转的方法保留像素间的相关性. 实验结果表明, 将任意形状的变化结构应用于几何块划分技术可以节约1.16%~3.05%比特率.  相似文献   

13.
在分形块编码中,值域块与定义块池中的定义域块逐一匹配过程极其费时,为了大大地缩短分形编码的时间,将定义域块和值域块的匹配限制在以值域块的均值和方差作为中心的动态窗口中.动态窗口的长和宽,根据定义域块均值和方差的二维直方图自适应确定.与全局匹配分形块编码相比,大大地缩短了编码时间.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AtuoCAD中图块插入后图块组成对象的图层、颜色、线型和线宽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根据不同需要图块绘制时图层、颜色、线型和线宽所采用的最佳设置。  相似文献   

15.
利用攀钢钛矿渣生产混凝土空心砌块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利用攀钢钛矿渣生产混凝土空心砌块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钛矿渣取代砂、石和部分水泥后,可以生产出性能满足GB8239-1997《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要求的混凝土空心砌块。所开发的砌块强度达到MU10等级,确定了生产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6.
通过1:1尺寸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砖),模拟砌块在砌体中的实际受力状态,获得约束保温砌块的本构模型,为保温砌体分离式有限元分析提供基本力学参数.利用加载板与砌块之间的摩擦力,模拟砌块在砌体中的约束受压状态,通过5个保温混凝土砌块在伺服压力机受压试验中得到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和数据处理,研究保温砌块受压的基本力学参数和两段...  相似文献   

17.
关于测地块的构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近20年来有关测地块构造的发展状况,较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我们在直径为2与3的测地块的构造以及给定直径与围长的测地块的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指出了一些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沙河街组发育大量顺向及反向断层组成的断块圈闭,处于有利构造背景下的断块圈闭仅部分成藏,因此,断层的地质属性制约了油气封闭的有效性。从断层的各项属性如活动性、断距、砂地比、断面应力、紧闭指数及SGR因子等入手,针对研究区的顺向断块、反向断块及倾向相反的顺反向组合断块等3种主要类型开展封闭性研究。研究表明,高含砂量层系(沙二段)反向断块更易成藏,顺向断块成藏概率较低;中、低含砂量层系(沙四下亚段-孔店组)顺向、反向断块均可成藏,且反向断块更为有利。此外,倾向相反的共轭组合断块研究表明,斜交式比共线式组合断块的封堵性更好,斜交式断块的主控断层及辅助断层满足经验断层封闭参数,该共轭组合断块亦是有利类型。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斜坡式防波堤护面层块体个数统计效率和精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Mask R-CNN深度学习网络的斜坡式防波堤扭王字块体的识别和分割方法。该方法利用Mask R-CNN深度学习网络学习实验室采集图像的特征信息,通过调整交并比(IOU)阈值得到评价指标最好的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现场防波堤图像护面块体的识别和分割。测试结果表明,IOU取0.5时,目标分割的平均精确率为91.83%,平均召回率为92.94%;将训练得到的网络用于识别无人机航拍现场的防波堤图像,扭王字块识别率可达90.7%,且拍摄角度和高度对识别精度影响不大。Mask R-CNN深度学习网络可实现密集、复杂护面块体的准确识别,具有良好的移植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20.
With the summarization of the Early Paleozoic paleomagnetic data recently obtained from the three major blocks of China, the Early Paleozoic (i.e. Cambrian and Ordovician) paleogeographic positions of the North China, South China and Tarim block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North China, South China and Tarim blocks were inferred to be located adjacent to East Gondwana in low latitudes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during the Early Cambrian. During the Early-Middle Ordovician, the South China and Tarim blocks were also located in low latitudes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with some affinities of the Gondwanaland, whereas the North China block may have episodically separated from the Gondwanaland, and might be sited close to the North America and Siberia. The reestablished paleogeographic configuration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studies on the biogeography, paleoclimate and sedimental facies of the North China and South China bloc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