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本文依据史料和语言调查材料论述了壮族与老挝老龙族、泰族的渊源关系,认为老挝的老龙族、泰族是从中国的壮族迁徙出去的  相似文献   

2.
广西壮族与云南傣族“干栏”民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傣族语言属于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干栏”是其传统民居建筑。由于傣族很早就从岭南向南迁徙,两个民族分化后分别处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因此,其“干栏”式建筑既有相似,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传统观点认为壮族“不落夫家”婚俗是历史上壮族母系制的残存,文章通过与壮族同源的傣族入赘婚俗的比较,并结合相关史料,说明壮族“不落夫家”并不是母系制的残存,而是壮族妇女反抗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壮族由母系向父系转变的残存应是入赘。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缅甸的掸文材料及亲身实地调查的所见所闻,探讨了缅甸掸族与中国德宏傣族的历史、文化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5.
台语支民族有共同的历史来源,是中国、东南亚有影响的一个族群,但是由于缺少文献记载,其早期历史十分不明晰,语言比较分析成了重构这个族群早期历史的重要手段。壮族、傣族是台语支族群两个重要的民族,通过词汇比较发现,壮、傣民族分化前就创造了发达的稻作文明,在稻田和水利建设技术、水稻育秧栽培技术、稻米加工利用技术以及由此衍生发展的畜牧、建筑村落以及节庆信仰等领域已与现代传统农村相差无几,可以说壮、傣民族分化前已经具有比较发达的以稻作文化为特征的农业社会文明。比较分析壮、傣民族早期共同稻作文化形态对进一步认识台语支诸民族历史文化源流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傣族民间文学中,美是一切价值中的最高价值,是傣族对生命本质的根本理解与定位,是人神魔三界的共同追求,具有无以伦比乃至超越生死的能量。美在傣族民间文学中体现出的内涵、地位、能量,都是以其生态维度的规定性为基础的:不同生命形式间的平等转化构成了美的生命特征和本质所在,与自然的相互接纳与认同是美的最高表现形式,守护生灵和大地是美的最终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藏族社会与傣族社会具有许多共同点,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就是其一,但是其内涵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各具特色。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形成的途径不同:二是教权与政权的关系不同;三是寺院对政治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8.
傣族和日本民族都是水稻农耕民族,糯米食品在各自的日常生活、宗教祭祀、节庆、生命礼仪中均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其文化寓意的相似性,缘于大致相同的经济生活背景及对糯食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编的救难、分享、捐献、助人和安慰等五个方面的两难故事,对瑶、壮、汉三个民族的二、四、六年级共545名儿童进行测试,对利他选择和理由反应的结果进行分析,取得了瑶、壮、汉小学儿童利他观念中的利他选择和认识水平的差异特点.  相似文献   

10.
对云南省耿马县孟定傣族的传统手工造纸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指出这是中国内地没有的一种浇纸法造纸,并提出了傣族手工纸的一些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1.
侬智高是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他于公元1055年起义失败后,率部退聚滇南,落籍元江。其后裔由侬氏改为那氏,其部众亦由壮族(侬人和沙人)改称傣族(傣仲)。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南迁到老挝、缅甸和泰国,成为老人、掸人和泰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元江作为壮、傣民族融通过渡的地方,或者作为壮、泰、老、掸诸民族历史衔接的枢纽,都与侬智高及其部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运用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壮语和泰语的亲属称谓进行比较,探索壮、泰两族曾经经历的婚姻形态及其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壮泰族群发展进步的重大历史机遇,壮泰族群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壮泰族群的发展繁荣。就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和怎样合作提出了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景谷是我国傣族傣哪支系的一个聚居区,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在南诏大理国时期这一区域曾经兴盛一时,成为云南通往中南半岛的南部重镇,其民族和历史也呈现出丰富多姿的面貌。通过对汉文史料和当地傣文古籍的对比,辅以相关的田野调查,对景谷傣族的源流和傣族土司世系进行分析,并理清景谷傣族源流和土司世系,对于丰富少数民族历史研究和进一步探索历史上云南与中南半岛的关系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发现,基于民族因素,文山壮族、苗族中学生表现出不良的饮酒行为、不恰当的婚恋行为以及基于民族自卑心理的其它行为。对这些偏差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壮族巫师的生成,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总是给人予神秘感。成巫者必具若干条件,经过一定的考验及盖帽上顶仪式。通灵巫师女多男少。  相似文献   

17.
元遗民诗人戴良,与宋濂同门,在当时东南文坛几乎与之并驾齐驱。卒后,其别集多次重刻。20世纪前期、晚期戴良研究有所开展,但在中期基本处于沉寂期。进入21世纪关于戴良的专论文章逐渐增多,成绩斐然,但尚有诸多方面需要再一步认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戴震是清代著名学者,他在考据学、哲学等领域都有颇深的造诣。本文试从治学和理欲两个方面阐述2005年度学术界研究戴震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民族发展的理论。论述了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形成和主要特点,着重阐述了邓小平关于民族发展的思想: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是各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和“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巫师称谓繁杂,来源广泛,具有不同的等级与职司。巫师对规范社会,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也带来诸多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