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早在1945年,美国空袭作战通常需要出动100架飞机、发射650枚炸弹才能确保摧毁一个地面目标.而今天,随着智能炸弹的使用,只需一架飞机和一两枚炸弹,就可达到预期的轰炸效果.  相似文献   

2.
早在1945年,美国空袭作战通常需要出动100架飞机、发射650枚炸弹才能确保摧毁一个地面目标。而今天,随着智能炸弹的使用,只需一架飞机和一两枚炸弹,就可达到预期的轰炸效果。1991年1月27日凌晨,美军的一架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在夜幕的掩护下,随编队飞抵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上空,飞行员瞄准了伊拉克司令部的大楼,按动了投弹按钮,一枚2000磅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次险而发生的空难。飞往纽约的一架飞机,从檀香山机场起飞后,不到20分钟,机场就按到一个恐吓电话。电话里说:"在你们那里刚起飞的那架飞机里,我们放置了一枚特殊炸弹。飞机起飞后10分钟.炸弹的定时器就会自动工作,一旦飞机降到  相似文献   

4.
<正>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的近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基于他的理论取得了喜忧参半的成果。1914年:相对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爱因斯坦向科学界投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广义相对论,这枚"炸弹"的威力要远胜于真实的炸弹。第一次世界大战极度地限制了科学家分享想法以及实施对于检验广义相对论的关键性实验。一战时期,当时在俄国前线任职炮兵军官的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就试图尝试对相对论的理论进行检验。史瓦西的工作描  相似文献   

5.
这是海湾战争中的一幕:美军的一架F-117隐身战斗轰炸机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地飞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上空,一枚炸弹直奔大楼而去。伊拉克空军司令部的大楼是一幢十分坚固的建筑,一两枚炸弹对它来说并没有大的伤害。然而,F-117战斗轰炸机投下的可不是普通的炸弹,它是一枚激光制导炸弹,是精确制导武器的一种。只见它一头钻进了伊拉克空军司令部大楼的烟囱里,顺着烟囱落进了室内,在大楼里面爆炸了。 精确制导武器是常规武器中那些命中精度很高的导弹、制导炮弹、制导炸弹等武器的总称。这些武器能在很远的距离之外十分精确地击中目标,具有“万米之外能穿心”的本领。“精确制导武器”这个词是70年代中期才出现的。当时微电子技  相似文献   

6.
格盘上的覆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方式的勤奋思索都有它的价值。—S.M.乌拉姆 一、骨牌对格盘的粗盖这是一种很古老的数学游戏.假设有一个棋盘,由间隔距离全相同的m -f-1条水平线和n十1条竖直线画成.如果把这间隔距离设为1,那末这个棋盘就由,n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格子组成,每行n个方格,每列m个方格.称它为一个mXn格盘.而所谓骨牌,通常指的是恰可盖住上述格盘中相邻两个格子的1X2矩形.关于用骨牌覆盖格盘的最简单问题就是:对什么样的正整数m与n,可用若干块骨牌完全覆盖一个mXn格盘?这里“完全覆盖”的意思是,诸骨牌不准交叠也不许伸出格盘,而格盘中所有方格都被骨牌无一遗漏地盖住.例如图1  相似文献   

7.
化剑为犁     
化剑为犁DavidL.Chandler著程天友译这枚导弹,25年来一直躺在阿尔堪萨斯的发射井里,只等一声令下,就以某地为目标,把核弹头的有效载荷发射出去。它的引擎,在沉睡了这样长的岁月之后的明天上午8:30就要醒过来怒吼了.不过,有效载荷不再是炸弹,...  相似文献   

8.
陆鸣皋 《科学通报》1982,27(12):705-705
设N是一个正整数,a_(M 1),a_(M 2),…,a_(M N)是N个任意的复数。现定义S(x)=sum from n=M 1 to M N a_ne(nx),(1)其中e(t)=e~(2πit)。又设x_1,x_2,…,x_R是R个实数,对r≠s,‖x_r-x_s‖≥δ.(2)这里‖θ‖表示θ到最近整数的距离,且0<δ<1/2。  相似文献   

9.
抗胆碱能药物抗N样作用的分子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文祥 《科学通报》1994,39(1):79-79
抗胆碱能化合物的抗N样作用,近年来已愈来愈受到神经科学和防化科学研究者的重视,因为抗有机磷神经毒梭曼(难防难治)有效的胆碱药必须同时具有较强的抗M样作用和一定的抗N样作用,这一观点在我们研究所已达共识,我们已经知道,具有较大环状阻断基团和与之相距约0.60—0.80nm的含氮基团是抗M样作用必须的两个基本结构单位,那么抗胆碱药在什么情况下会呈现抗N样活性?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将有助于高效抗梭曼药物和高度选择性药物的分子设计.  相似文献   

10.
史峻平 《科学》2001,53(5):38-40
在190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大数学家希尔伯特在他著名的演讲[1]中提出了23个困难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在20世纪的数学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同一演讲中,希尔伯特也提出了他所认为的完美数学问题的准则:问题要能被简明清晰地表达出来,而问题的解决又必须要有全新的思想方法才能够实现.为了说明他的观点,希尔伯特举了两个最典型的例子:第一个是费马大定理,即代数方程xn+y2=zn在n>2时没有正整数解;第二个就是这篇文章所要介绍的N体问题及其特例——三体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滨龙 《科学通报》1987,32(14):1041-1041
设R是带有单位元的结合环,我们用_R表示R左酉模的范畴。设σ是_R上一个挠根(其定义及性质见文献[1,2],注意文献[2]中称挠根为幂等核函子)。说一个模M是σ-挠的,如果σ(M)=M;说M是σ-挠自由的,如果σ(M)=0。说模M的子模N是M的σ-稠密子模,如果M/N是σ-挠的;说N是M的σ-闭子模,如果M/N是σ-挠自由的。  相似文献   

12.
编后     
能源问题是当今一个世界性课题,如何开发新能源和节约使用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两个方面.本期我们汇集了三篇文章就此进行了介绍和探讨.核能这一新能源我国还未利用,了解一下它在解决能源问题上的意义、作用、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谅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成平 《科学通报》1980,25(23):1057-1057
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M.L.E.)的渐近有效性,是目前M.L.E.理论中一个主题。但对参数估计的渐近有效性,从不同角度出发,给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如最优渐近正态(B.A.N.),Bahadur意义下渐近有效性等,而Cramér从均方收敛角度出发,曾提出另一种渐近有效估计的定义。虽然已过卅年,作者只见少量文章涉及它,如文献[2,3]。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往往希望能有所回答。因此本文试图对M.L.E.的Cramér渐近有效性(简记为C.A.E.)作初步探讨,着重探讨了单参数M.L.E.是C.A.E.估计的充分条件,以及如何把非C.  相似文献   

14.
蒋声 《科学通报》1985,30(5):395-395
熟知若M及N都是黎曼流形,φ:M→N是调和映射,rankφ=1,则φ(M)是N中的测地线弧。本文考虑M是伪黎曼流形的情形。由于这时M中存在迷向超曲面,因而结论有所不同。我们证明了下面的定理 设M是伪黎曼流形,N是黎曼流形,其维数均大于1。又设φ:M→N是光滑映射,且rankφ=1。作分解φ=ψof,其中f:M→R,ψ:f(M)→N,并设由ψ确定的曲线参数为弧长,那么  相似文献   

15.
奇数情形Goldbach问题在1937年已经被Vinogradov基本解决。设N≥9是一个奇数,用I(M)表示方程 P_1 P_2 P_3=N (1)的素变数解的个数。Vinogradov证明了 定理1 当奇数N充分大时有 I(N)=(1/2)б(N)(N~2/((logN)~3) O(N~2/(log~(3.4)N)),其中 这就是所谓的Goldbach-Vinogradov定理。设q≥1是任一整数,作为对方程(1)研究的一个自然推广,一些作者考虑了方程  相似文献   

16.
未来战场上,如果有武装分子埋伏在一栋建筑物内,企图伏击即将经过的补给车队,那他们等来的将是一枚致命的精确制导炸弹--因为他们的埋伏早已被能透视墙壁的美洲狮20-H型机器人识破.  相似文献   

17.
J 精确制导武器是命中精度很 高的导弹、制导炮弹、制导炸弹等制导武器的总称。这些武器对射程内的点目标如坦克、装甲车、飞机、舰艇、雷达、桥梁、库房等军事目标可以达到很高的直接命中率。由于“精确”是相对的,因此各国军队普遍认为直接命中率达50%以上的制导武器,才能称为精确制导武器。 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有很高的作战效能。如一枚百万美元的导弹可击毁一辆几百万美元的坦克,20万美元一枚的“飞鱼”导弹能击沉2亿美元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海湾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大显身手,充当了  相似文献   

18.
海湾战争之初,美军的第一枚激光制导炸弹投在了巴格达的电信大楼顶部,紧接着,各种电子战斗机和轰炸机对伊军的通信指挥系统实施了强有力的干扰和大规摸的轰炸。仅仅几个小时,就一举摧毁了伊拉克的通信指挥和雷达系统,割断了萨达姆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代气候研究有两个最为重要的目标,一是理解气候是如何发生异常变化并提前进行科学有效的未来一个月或数月以及一年或数年的预测,以达到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二是理解气候系统如何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下发生长期改变(如,全球变暖问题)并进行科学有效的预估和展望,以便使得人类可以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和科学恰当地进行气候干预,这是气候变化的长期预测.国际上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科学计划都围绕着这个方面展开,前者  相似文献   

20.
制导技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当时,纳粹德国研制出第一枚无线电制导的滑翔炸弹,尔后又研制出 V—1、V—2导弹,并用于对伦敦的轰炸。二次大战以后,红外和雷达等制导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广泛应用在武器系统中,大大提高了导弹、炸弹等武器的命中精度,并在历次局部战争中取得了良好的作战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