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本文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萌生、发展与完全定型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考察与分析,认为它不是某一个人物的独创,而是近代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结果,是群体思想的结晶。“中体西用”思想之所以归于张之洞名下,成为其代称,不是时人误会了梁启超的语意,而是对其不合时宜地重弹“中体西用”老调的讥刺。尽管“中体西用”思想曾经阻碍过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但它在特定时期所起的积极作用也是应予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评价应以1883年中法战争为分界线划分为两个阶段。在中法战争之前“中体西用”思想具有进步性和必要性;在中法战争之后它就由进步性转向了落后性。  相似文献   

3.
“中体西用”思想由于其“中体”而备受争议,但其“西用”确对中国近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个整体,“中体”和“西用”是密不可分的,在当时的条件下,二者相辅相成,没有“中体”也就很难有“西用”,没有“西用”,“中体”也就没有意义。抛开争议,中体西用思想的进步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19世纪90年代的严复、谭嗣同等对“中体西用”论的批评,包含着对这一文化结合模式的超越;“体用并举”的文化结合模式是比“中体西用”更理想的文化结合模式;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三个阶段递深的观点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但必须考虑到学习过程中的复杂性、多姿多彩性。  相似文献   

5.
李长之关于中国文艺复兴的文化构想在现代文化出路的讨论中独树一帜。他通过重释“五四”,立足于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在对“中体西用”、“全盘西化”和“中国本位”三种典型文化观的反思中确立了现代文化建构的方向。他关于现代文化建构的思想是现代文化史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对当代文化建设具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介绍洋务派后起之秀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在学术界的研究情况 ,以期客观评价张之洞和他所经历的洋务运动 ,为张之洞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引起了中西方文化的第一次大碰撞,对此,中国士大夫们或全面崇拜西学,或完全排斥西学。而康熙皇帝则采用了“中体西用”的方针,是“中体西用”思想的早期实践者,他对西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对传教士位委官重用,但因其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他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始终没有清醒的认识,对西学的吸收引进也往往限于内廷及皇帝周围少数一些人,未能推广流行,形成风气和潮流。  相似文献   

8.
郑观应警政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观应的警政思想在中国近代警政史上产生过重要的、积极的影响。他主张在中国建立西方式的警察制度,提出了设立警察制度的具体举措和规范警察队伍管理的意见。他的主张成为维新派警政理论的直接来源,也为清末建警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对警察职责的认识不够全面;由于受“中体西用论”的影响,其警政思想有着托古改制之嫌。  相似文献   

9.
“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起点。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新的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教育管理的出现,推动了教育近代化的进程;留学教育的推行,使中国近代教育主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董杰 《科技咨询导报》2007,(11):183-183
由于中国清代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及其取向,不能完成使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要想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必须以文化现代化为依托,本文从历史论述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危机及中西文化冲突的产物。它的提出和实践,使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开始传入中国,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它是中西文化交流方式的一种尝试,但其影响却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曾存在两种差别甚巨的文化结合模式即中体西用与作用不二。"中体西用"是第一个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方法,但它不是贯穿中国近代史唯一处理中西文化关系之方法模式,也不能简单地称之为"符合中国国情的进步思想";"体用不二"承继了"中体西用"的合理内容,它是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历史而产生的优于"中体西用"的文化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从"中体西用"的弹度性,"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的一贯性和戊戌变法的内在传承性三个层面分析研究"中体西用"思潮与戊戌思潮之间的内在逻辑转折,力求寻找两大救国思潮的对接点,认为戊戌变法是"中体西用"演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中体西用”与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是清末以降百年中国历史进程的主题。中国的现代化思想是以先进知识分子对现代化问题的认知、选择和规划为基底的。而“中体西用”也正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化之最早的反应模式。这两者的关系形成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文化难题。超越西方现代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分裂的困局 ,寻求一条“科技”与“道德”协调、“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健全的现代化道路 ,无疑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孜孜探索和努力构建  相似文献   

15.
在晚清政治舞台上,慈接太后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其政治活动几达半个世纪,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长时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将慈接太后视为顽固派的代表,对其政治活动大加挞伐,特别对她镇压戊戌维新运动,更是同声斥责,已成不刊之论。笔者认为,慈橹太后在政治舞台上的表演,虽有违背民心国情、阻滞社会发展的行径,然也有合乎时代潮流,有利社会进步的举措,不能一概而论。慈橹太后与“中体西用”的关系,即属于后者。但这一问题长期来均为论者所忽略,未能深究。“中体西用”思想曾经长期被视为洋各派的思想体…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期,晚清社会内外交困。清政府及其有识之士希冀通过改造旧学,创设新学,持续不断地培养新式人才以济实用,制定新学制成为当务之急,以张之洞为核心人物主持拟定的癸卯学制应运而生。癸卯学制是一部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学制,“中体西用”是其灵魂。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化挟船坚炮利而来。在顽固派的诘难下“中体西用”论孕育而生,然而随着“西用”范围的扩大,冲破“中体”之限全面改造社会的思潮已势不可挡。胡适正是站在这个化革新的前列,他以“重新评估一切价值”的勇气试图“再造明”。胡适的化思想内容丰富,集中体现在明-化的整体观、化的进化观与化的惰性论、化心态与化改造的途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现代化始于清朝晚期,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晚清先后发生三次社会变革运动,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这其中“中体西用”的观念贯穿其中且随形势而内容不断变化,其主要是围绕现代化问题展开论战的。  相似文献   

19.
"中体西用"作为洋务派的思想理论和行动准则维护了封建思想文化和封建专制统治,也有利于冲破封建阻力,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承接着深厚伦理文化基础的义利观在近代的衍化 ,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传统思想向近代思想的转折进程。它以传统的经世致用为先导 ,以中体西用为铺垫 ,终于在十九世纪末的维新思潮中形成高潮。其中 ,梁启超基于西方自由权利思想而演化出来的具有全新意义的义利观和严复依据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经济学说而提出了“义利合”及“开明自营”思想尤其具有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