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插入法制备镁铝氢氧化物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射线衍射及微电泳的方法研究了镁铝氢氧化物正电溶胶。结果表明:随着m(Mg):m(Al)比值的增加,其溶胶的固含量和粒子ζ电位均增加,在m(Mg):m(Al)≥3:1,溶胶中只有镁铝氢氧化物,其结构为类水滑石结构,六方晶系,三层叠加结构,随着胶溶温度的升高,镁铝氢氧化物的晶胞常数也随之增加,颗粒形状趋向于规则的六角层状,颗粒粒径和溶胶粒子ζ电位随胶溶和陈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用N2吸附法测定了氢氧化铝镁(简称AMH)的比表面和孔结构,考察了活化温度的影响.发现活化温度上升时,比表面、孔面积和孔体积都随之增加.150℃活化时其比表面为60.82m2/g,孔体积为0.21cm3/g.AMH溶胶粒子干燥时聚集形成了11~13nm的大孔,当活化温度大于250℃时由于脱去结构水,粒子内部产生3nm左右的细孔.同时,还研究了亚甲基蓝(MB)染料在AMH粒子上的吸附,考察了pH的影响.发现MB的吸附量与体系的pH值成正比,pH<10时MB不能被吸附.单分子吸附面积为3.4nm2.  相似文献   

3.
铝镁复合氢氧化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硝酸铝、硝酸镁为原料,NaOH 为沉淀剂,采用变化pH 值法,经过共沉淀水热合成了铝镁层状复合氢氧化物。详细测定了不同镁铝摩尔比混合盐溶液的碱滴定曲线,利用正交设计探讨各个主要因素在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借助XRD鉴定合成物相结构。结果表明,当混合盐溶液中n(Mg)/n(Al)= 1.0~10.0 时,在pH= 5.0~10.0 下,与NaOH 共沉淀物经回流处理后,均能合成层状复合氢氧化物;最佳合成条件为:n(Mg)/n(Al)= 1.0~6.0,pH= 8.0~9.0,110℃,3 h 的水热处理。  相似文献   

4.
新型絮凝剂FMA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Al(OH)3 、FeCl3 、MgCl2 、HCl 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复合絮凝剂铁镁铝聚合物( 简称FMA) ,研究了该絮凝剂对硅藻土模拟水样的絮凝性能及pH 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与聚合氯化铝( 简称PAC) 作了比较.结果表明:FMA 压缩双电层和降低ζ电位的能力强,絮凝效果、絮体沉降性能远优于PAC,且在pH 为5 .5 ~9 .0 时絮凝效果最佳.此外,还将FMA 应用于造纸废水及采油污水的处理中,使造纸中的油毡原纸废水处理后能达到排放或回用标准,采油污水达到油田回注水标准  相似文献   

5.
氧和铝在氧化铝中的自扩散参数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了氧和铝在Al2O3中的自扩散参数,分析了其扩散机理.得出:(1)在1770~2100K 温度范围内,氧分压不超过1.0×105Pa时,杂质总含量为30×10-6~500×10-6,Mg,Ti含量低于30× 10-6的未掺杂Al2O3单晶中,氧的自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氧分压和扩散方向对该扩散系数 值影响不明显.(2)在1943~2178K范围,多晶Al2O3中铝的自扩散系数在10-15到10-14m2/s之间, 扩散活化能为 477 kJ/mol.(3)单晶Al2O3中主要杂质为TiO2和 MgO,掺Ti将降低氧的自扩散系 数,增加铝的自扩散系数;掺Mg使氧的自扩散系数略有增加;其他杂质对氧和铝在Al2O3中的 扩散系数影响不大.(4)氧和铝均通过空位扩散.  相似文献   

6.
无压渗透制备铝基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无压渗透新工艺制备了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叙述了无压渗透工艺过程。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等手段,对(Al2O3)p/Al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及热物理性能。结论表明,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结构致密、渗透完全。在Al2O3与Al的界面处,基体合金中的镁与增强剂Al2O3反应,原位生成MgAl2O4尖晶石晶体,其质量分  相似文献   

7.
铸造铝镁合金的应力腐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恒伸长速率试验和电镜,研究了不同镁含量的铝镁铸造合金在3.0%NaCl水溶液中的应力腐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镁含量增加,合金的强度增加,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大,低镁且添加一定的硅的铝镁合金经T4处理,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及较好的抗应力腐蚀性能.m(Mg)∶m(Si)>1.73时,合金中过剩Mg在晶界上偏聚,加速应力腐蚀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测定了电池Pt,H2(g,1atm)HCl(M)+氨基酸(mA)+H2O(Ag-AgCl在298.15,303.15,308.15,313.15,318.15K时电动势,这里氨基酸分别为丙氨酸(Ala)和缬氨酸(Val)求出Ag-AgCl电极在不同氨基酸水溶液的标准电极电势E°m计算了HCl从水到不同氨基酸溶液中的迁移热力学函数,着重讨论了溶剂结构的变化的情况,提出了氨基酸水溶液中存在着两种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阴离子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共聚物(VA-MA)及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AS)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对铝镁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Al-MgMMH)正电溶胶稳定性的影响,根据“桥联”作用、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等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氢氧化铝镁比表面和孔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N2吸附法测定了氢氧化铝镁的比表面和孔结构,考察了活化温度的影响,发现活化温度上升时,比表面,孔面积和孔体积都随之增国。150℃活化时其比表面为60.82m^2/g,孔体积为0.21cm^3/g。AMH溶胶粒子干燥时聚集形成了11-13nm的大孔,当活化温度大于250℃时由于脱去结构水,粒子内部产生3nm左右的细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