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域、审美、民族性格的不同,导致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从对“智慧”的不同审美倾向,揭示出两种文化的内在动因和文化的遗传。  相似文献   

2.
王尔德的童话集《快乐王子》中表现出对世界和人生的悲观态度既跟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同时也受到王尔德自身经历以及西方传统悲剧思想的影响。这种悲观色彩具有因悲而美的唯美主义特质,在对黑暗现实拷问的同时,也显露出作者意图超越现实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3.
在古今数千年的数学发展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数学表现出两种不同倾向:西方的逻辑倾向和中国的算法倾向,我们从这两种思维的差异性上来谈平面几何教学。  相似文献   

4.
’94~’95中国小说的新思潮是对“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反拨,倡导表现亲身经历的现实,以强烈而亲切的主观感受浸染现实。这种思潮的审美价值取向表现为:求“新”——摈弃先前对形式的崇拜,关注正在发生着的生存现实;叙述主体的主观化与叙述客体的客观化;亲历性中显著的感性倾向;与法国“新小说”派有相似点;日常口语的状态之流。  相似文献   

5.
李鸿明  周建青 《科技信息》2011,(14):I0024-I0024,I0027
本文试图以计算机的数字媒体,以美学为维度,通过对数字媒体技术从语境走向现实、从局部现象走向对社会意识形态、文化形态、价值实现时代性重构的多方位审视,一方面从美学的角度理解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的本质,另一方面从数字媒体技术美学角度借助于数字科技的发展成果和全面支持,表现出独有的艺术风格。以数字媒体的一些重要表现与实践为出发点,探讨和认识其新的艺术倾向和审美特征,进而表述对数字媒体艺术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电影《罗拉快跑》通过对同一事件的三种结局处理,力图表现人类在变幻莫测的现实世界和无法把握的命运面前的真实心态,通过变形扭曲的"超物象"来表现"现实的真实",从审美角度讲,这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更高的境界,是社会生活在制作者心中的独特反映。论文从影片制作的视听技术处理上进行分析,以展现电影在"超物象"表现方面的独特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学 《科技咨询导报》2008,(13):209-210
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本质论认为,艺术的审美性是区别于其它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对于工业设计来说,在满足功能的前提条件下,审美仍然是其核心本质。针对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美术基础薄弱,易出现“重技巧、轻修养”倾向的状况,基于艺术采风教学实践环节,从艺术心理学角度出发,在审美注意.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表现四个方面,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理论总结,以求建立适应工科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针对审美能力培养而设置的教育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深刻地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审美出现娱乐化倾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问题出现反差,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9.
杨牧的诗歌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与时代和社会紧密相连,既是作者深切感受和体验的抒写,又是作者对现实和历史的理性反思的表达。具体表现为:关注现实,表现“人”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理性思考和爱国精神;思考总结现实,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乐观精神;不沉溺于历史的伤痛,怀抱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反思历史和现实,怀抱深厚的忧患意识;表现“以民为本”的民主理念和人文精神。他的诗歌既充满着激昂乐观的信念和情绪,又表现出一种现实理性精神,闪烁着现实主义理性的光芒,由此进发出强大的生命回音。  相似文献   

10.
旅游审美差异对区域旅游开发的影响 --以福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州市为例,剖析了旅游专业人员与普通公众在旅游资源的审美上存在的四个方面差异,主要表现在:普通公众在审美方法上的单一、片面,自然景观审美上偏好奇特造型地貌,对文物古迹缺乏审美兴趣,以及具有休闲娱乐的审美倾向,这些审美偏好和倾向的存在对区域旅游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中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伴有一种快感和期待感。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2.
南朝钟嵘《诗品》在选诗和评诗上明显推重对怨情的抒发和表现,各家批评史对此现象的看法基本是从历史背景和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角度出发而言的。实际上,钟嵘《诗品》对诗歌抒发怨情的推重体现了魏晋南北朝士人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这种倾向的形成是诗歌以抒发情感为本位的观念成熟的一种标志。同时,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的盛行与魏晋玄学的关系亦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美学理论的发展,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倾向:一个是日益重视艺术本身的特殊性质与特殊规律的研究,即审美特征、结构形式、表现手法以及符号媒介方面的规律的研究,将美学限定在艺术的审美经验的范围,同时将艺术孤立起来,同现实生活以及政治道德等其他领域严格分开,愈来愈深地陷入审美的形式主义与艺术的孤立主义的境地;另一个倾向与此相反,美学的领域不断扩大,日益重视同社会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审美活动相联系,真、善,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结合起来,艺术也走出“象牙塔”,愈来愈注意鉴赏者的接受过程与参与效应,艺术大众化进程明显加快广艺术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需要更加接近。这两种看来似乎矛盾的倾向鲜明地显示出现代艺术与现代美学的辩证运动,后一种倾向应该是更值得我们重视的、符合历史潮流并反映时代本质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一种》是最能体现先锋派作家余华的创作风格的一篇中篇小说。作品以一个处于家庭伦理关系中兄弟之间相互仇杀的故事,借助散乱、破碎的结构和无色调的语言,表现作家对传统理性、经验、常识和秩序的怀疑,突现出“零度风格”,从而展现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郭宁  宋昆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4,35(5):612-614,621
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中所表现出来的纯粹主义倾向的描述,以一种崭新的视角去探讨其影响建筑流派形成的因素,特别是那些设计以外的文化、社会以及美学因素;理论界习惯上把“纯粹主义”狭义的当作是现代主义时期是20世纪前期法国出现一个建筑及绘画的运动,其实从某种角度,纯粹主义可以当作是建筑领域的一种固有审美及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启蒙和救亡一直是两大时代主题.但在这两大主题之外,现代作家还有一种对纯美意识的坚持与追求.这种明显以纯文学的艺术价值与表现为其审美追求的创作意识,具有一定的非功利、非现实、非道德化、非政治化倾向.虽然在强调"大我"而非"大写的我"的特定历史情境中,纯美思潮注定只能落入非主流的边缘位置,但这种对纯美如信仰般的凝望,对研究现代作家心态、思维与文学思潮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历史小说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此前近十年它并不受欢迎,其发生得益于文艺政策的调整。处于发生期的当代历史小说所表现的对现实生活的兴趣也因作者的思想被体制化程度的不同而产生分野。由于作者更倾向于表现兴趣、倾吐心声,此时期的历史小说在审美形态上表现得过于直白,体现出评论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杨炼和江河被视为有同一审美创作倾向——即“史诗诗人”,经常被评家同时提起同时概括,称他们为“寻根文学”的最初范式。他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诗歌风格,如果把两个人的诗风做个比喻,杨炼的诗就好像海浪激荡的大海。而江河就是宁静的海滩。中国当代诗歌史缺少了对他们诗歌的解读。江河和杨炼试图从人类的发生地和历史的源头、从民族文化的根源那里重新出发,趟出一条人类存在的新的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19.
《现实一种》是最能体现先锋派作家余华的创作风格的一篇中篇小说。作品以一个处于家庭伦理关系中兄弟之间相互仇杀的故事,借助散乱、破碎的结构和无色调的语言,表现作家时传统理性、经验、常识和秩序的怀疑,突现出“零度风格”,从而展现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侧重于从“七十年代生”作家所创作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予以分析和研究,并进一步讨论了作品的时代背景--中国当下社会的审美取向,由此观照“七十年代生”作家的创作得失。章从城市化、消费化和审美距离等几个方面切入,论述当下审美化同“七十年代生”作家群的交互式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