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芦荟中钙和镁含量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萘酚绿B-KOH和铬黑T-乙二胺-KOH底液中,用线性扫描极谱法做电流,电压曲线,测定芦荟中的钙和镁。钙和镁分别在-0.602和-0.966V左右的峰形较好。在相应的底液中,根据介质浓度、酸度及干扰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各种因素的合理操作范围。此法测定钙和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500mg/L和1—40mg/L,其回收率分别为99.10%和99.92%。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胆汁中微量钙的方法.方法基于在强碱性溶液中钙与钙黄绿 素(荧光素-3,3’-双甲氨基-二乙酸)间形成一种配合物,于钙黄绿素溶液中加入钙后在波长509nm 处测量钙黄绿素溶液吸光度减少值.方法简便、快速,测定范围为 0.2~2.5μm Ca/mL,相对标 准偏差为±2%左右.胆汁中的镁、锌和胆绿素不干扰测定.本法可用于临床分析中钙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药用碳酸锂中钠钾钙镁的含量,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低于5.2%,回收率为95~105%.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酸性铬蓝K体系用于同时测定钙和慎的显色条件,借助多波长线性回归法处理数据,提出光度测定钙和镁的简便方法,免去了分离手续。应用于三个水样中钙、镁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Al2O3的引入对烧成镁钙砖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Al2O3的加入量,探讨了Al2O3的加入对烧成镁钙砖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耐压强度的影响;用静态坩埚法对试样进行渣蚀能力测定;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镜对烧成后试样及渣蚀后试样的矿物相及显微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相图计算了材料在1.580℃烧成时出现的液相量.结果表明,在烧成镁钙砖中引入3%-7%的Al2O3,在l580℃形成9%-17%液相量,促进砖的烧结,提高致密度,并进一步提高镁钙砖的抗渣蚀能力.  相似文献   

6.
EDTA络合滴定钙镁指示剂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业生产和控制中钙镁测定多采用EDTA络合滴定分析。在实际测定中,我们发现钙指示剂-萘酚绿B于pH=12时,EDTA络合滴定钙;以及酸性铬蓝K-铬黑T-萘酚绿B为指示剂于pH=10时,EDTA络合滴定钙镁合量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曾用于白云石、石灰石、烧结矿、啤酒中的钙镁测定,取得满意结果。并对指示剂的变色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用乙酰丙酮掩蔽镁,以二甲酚橙──化十四烧基呲啶(简称XO—TPB,以下同)作指示剂,在pH=10.5氨性缓冲溶液中,用EDTA联合测定钙镁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用富氧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祁连黄蘑菇中的钙和镁,比较了乙炔流量、氧气流量及氧炔比的影响,当混合空气中含氧量为34%,氧炔比为0、81时对钙和镁有较高的灵敏度.在此火焰中,不同浓度的各种酸及大多数金属离子对钙和镁的测定干扰较少,当溶液中引入0.1%镧盐+1%磺基水杨酸时,具有最大的增感及消除干扰的效应.方法的检出限为0.13ngmL^-1和0.32ngmL^-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7%和2.5%(n=8,C=50ngmL^-1).  相似文献   

9.
采用草酸铵掩蔽钙后直接测定镁.此方法在低含量镁的钾钙肥中,对钙和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铅时锂、钠、钙、镁的化学干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铅时,锂、钠、钙、镁基体对不同浓度铅的化学干扰,实验表明。锂、钙、镁对铅的干扰是与地度有关的化学干扰,钠对铅的干扰是与浓度无关的化学干扰;用1%硝酸和0.4%磷酸铵为基体改进剂可有效地克服各种干扰。  相似文献   

11.
大熊猫毛发微量元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四川野外203只大熊猫(其中包括岷山山系48只、邛崃山系67只)和三个人工饲养场的21只大熊猫毛发及三个饲养场大熊猫精饲料中的Cu、Zn、Mn、Fe、Ca、Mg、K等七种元素的含量,看出:野外健康大熊猫毛发中的这七种元素的含量呈现较好的正态分布;雌性和雄性大熊猫毛发中Mn、Ca、Mg三元素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野外大熊猫毛发中的七种元素的含量均高于人工饲养的大猫猫;三个饲养场的大熊猫毛发中的这七种元素含量与他们所食的精饲料有正相关的关系。因此,人工饲养条件下补充适当的微量元素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镁对黄瓜与小白菜生长、养分吸收及某些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培试验表明:一定范围内,增加溶液中镁质量浓度,显著促进黄瓜、小白菜植株生长,适宜的镁质量浓度为40mg/L,随着溶液中镁质量浓度的增加,黄瓜、小白菜植株中镁含量显著增加,明显抑制植株对N、K、Ca元素的吸收,植株中K/Mg、Ca/Mg养分比值与植株生长关系密切,缺镁时、黄瓜、小白菜叶片过氧化酶活性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黄瓜根系输导组织异常,小白菜叶片栅栏和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紊乱。  相似文献   

13.
杉木人工林林木养分的季节变化及养分间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于1988年在枫树山林场浮东分场林龄和立地条件不同的杉木人工林中采集针叶样品分析 N、P、K、Ca、Mg和S浓度以探寻杉木人工林的营养特性、养分的季节变化动态及不同养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幼、壮、中龄林不同生育期养分的季节变化规律相似。针叶N、P、K、Mg和S浓度均为生长初期最低或较低,幼林针叶全氮及幼、壮、中龄林针叶全磷、全钾和全硫均在第一个生长高峰期(6月中旬)达到最大值,壮、中龄杉木针叶全氮及幼、壮、中龄杉木针叶全镁则在第二个生长高峰期(9月中旬)达到最大值。速生期杉木针叶全钙较低,尤其是第一个生长高峰期,初期和末期较高或最高。杉木植株氮、磷代谢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氮、硫代谢相互促进。钾、钙、镁营养之间存在显著的颉颃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为3mm的Mg-Zn-Ca三元共晶合金,按成分比例配制的合金分别为Mg72Zn15Ca13、Mg62Zn36Ca2、Mg14Zn22Ca64和Mg26Zn48Ca26.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光学显微镜(OM)、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MgZnCa合金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g72Zn15Ca13、Mg14Zn22Ca64和Mg26Zn48Ca26合金形成非晶相和晶体相共存的复合材料,Mg62Zn36Ca2形成纯晶体;其中强度最高、塑性最好的是Mg14Zn22Ca64,其强度和塑性应变分别为548MPa和0.9%;对于该合金系,强度随结晶度降低而升高;压缩断口形貌显示,Mg72Zn15Ca13、Mg62Zn36Ca2、Mg14Zn22Ca64和Mg26Zn48Ca26合金均为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5.
16.
研究了聚合物驱采出污水中Na+、K+、Ca2+、Mg2+、Fe2+、Fe3+六种离子对聚合物溶液初始黏度的影响和溶解氧、阳离子、粘土矿物以及细菌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提出了采出污水配注聚合物的参考控制指标和限度。研究结果表明,高价金属阳离子是影响聚合物水溶液初始黏度的主要因素,其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e2+>Fe3+>Mg2+>Ca2+>Na+>K+。配制用水的基本要求是不含铁离子,Ca2+离子含量控制在200mg/L以下,最好控制在50mg/L以下;Mg2+离子含量控制在100mg/L以下,最好控制在30mg/L以下;Na+、K+离子含量应该控制在2000mg/L以下,最好控制在500mg/L以下。高价金属离子和溶解氧是影响聚合物溶液黏度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其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e2+>Mg2+(Ca2+)>Fe3+>Na+(K+),一价阳离子和悬浮物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细菌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原子吸陈分光光度法测定了8只可育和12只不育临清猫精浆中8种微量元素(钾、钠、钙、镁、锌、铁、锰、铜)的含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钾、钠、钙、镁、锌的浓度在可育组和不育组几乎一样,不育组精浆中铁、锰、铜的浓度较可育组明显升高(P〈0.01),不育组各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发生了变化,精浆中铁、锰、铜的浓度差异及不育组元素的相关变化可能与临清猫的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18.
莲果皮的元素组成及发育和土壤对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X射线微区分析法测定了莲果皮的化学元素组成,主要含有Na,Mg,AI,si,P,S,Cl,K,Ca等9种元素,偶见Mn与Fe。在发育过程中Ca的含量递增,而K,Cl,S,P 4种的元素含量递减。在不同组织中,上述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如外表皮中Ca含量最高,而内表皮中K的含量最高。土壤对莲果皮的元素组成影响很大,莲的同一品种磨山红栽种于武汉及北京两地,其Si,Al,Mg和ca含量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模拟实验建立了龙泉驿桃园土壤Ca2+指数衰减迁移模式,分析了Ca2+和Mg2+差异迁移原因,认为Mg2+迁移过程中峰值是土壤团粒结构破坏产生大量解吸Mg2+的结果。桃树黄化区土壤富SiO2和Al2O3,而贫活性元素,致使可迁出离子总量远远小于正常土壤,并影响桃树对其他元素的正常吸收,导致黄化。  相似文献   

20.
碳纤维中的钾、钠、钙、镁元素的含量可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来测定。本文对酸性介质浓度以及干扰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作了探讨,测定并比较了纯化处理前后的粘胶碳纤维以及几种不同纺丝法的聚丙烯腈原丝制成的碳纤维中钾、钠、钙、镁元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