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蝇王》借用一群孩子在一个荒岛上的经历来探讨人性的恶这一严肃主题。所谓“场景模式”本来指的是《圣经》故事中某些固定的格局,它们在故事中重复出现,形成一个叙事类型。在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之中,这种场景模式也同样存在,既有文本内的,也有互文性以及文化性的场景模式。正是在这些场景模式中场景的不断重复,不断变异,催生并丰富了小说的文化和思想内涵,确立该小说牢固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2.
从《哲学的贫困》批判蒲鲁东关于分工与机器关系的错误观点开始,马克思注意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机器的使用"比"机器本身"更为重要。到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将机器视为"固定资本",从资本的流通过程揭示出机器使用与资本增殖的内在一致性。进而,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提出"劳动二重性"理论,从资本的生产过程回答了机器生产促进资本增殖的机制和控制工人劳动的实质,对前两个阶段遗留下的问题做出了合理解答。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九章算术》中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法-九章消元法蕴涵的构造性思想,这一思想后来被进一步发展,并且在某方面影响着定理的机器证明。  相似文献   

4.
程醉 《少儿科技》2020,(5):10-11
在科幻电影《机器猛犬》中,主角之一是有一颗真正的狗的心脏的机器狗,它和男主角迈尔斯在交往中成为好朋友。那么,这种仿生机器人能真正成为我们的生活伙伴吗?人机沟通在《机器猛犬》中,机器狗和迈尔斯一相遇就发生冲突,看似强大的机器狗在追逐迈尔斯时撞坏了身体的零部件,动弹不得。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能够表达喜怒哀乐以及其它的情感吗?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吗?美国的劳伦斯·史帝文斯在他的著作《人工智能理想的机器的研究》一书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 许多伟大的人物和思想家都是感情丰富,富有创造性的,这些给智能机器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要使机器作出以杰出的思想家所作出的决定一样,就必须利用人的心理因素来进行计算机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以热拉尔·热奈特提出的“叙事节奏”理论为依据,以《青梅竹马》、《浊流》、《十三夜》三篇作品为例进行分析可知,四种叙述运动形式———场景、概要、省略、停顿在樋口一叶的作品中均有所体现,而且四种叙述运动形式的连续与交替支配了小说的结构,达成了良好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7.
《青年科学》2013,(4):28-30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有太多奇幻色彩的电影,其中多数梦幻般的场景并非只是梦幻,很多美丽而神奇的生物也并非纯属虚构,电影中的有些镜头甚至远不及真实场景震撼,尤其是各种神奇的海洋生物。不信?有兴趣者一起听听专家的镜外音。  相似文献   

8.
据英《新科学家》1998年6月13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研制出一种能自动修补公路的凹坑和裂缝的机器,并申请了专利。这种机器和单层公共汽车的大小差不多。在机器前面的保险杠上装有一排传感器,对公路路面进行扫描,当传感器发现公路上有凹坑或裂缝时,就首先用高压空气软管中的压缩空气清理凹坑,再用真空吸尘器吸走剩下的碎屑,然后在凹坑中填上填料并夯实,再撒上细砂使其粘结成一体,所有这些工序都是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完成的。在修补完一处损坏的路面后,机器又以每小时约15公里的速度前进,寻找下一处需要修补的路…  相似文献   

9.
吴弼人 《华东科技》2009,(12):71-71
还记得1999年上映的电影《黑客帝国》里,人类被植入机器吗?这模拟了操控人类让人类给机器提供能源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
美国研制太空微型“机器虫部队”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1996年3月23日报道,美国得克萨斯休斯敦约翰逊航天中心正在试验一种由马克·蒂尔登创制的称为“pixelsat”的实验性机器昆虫。这种机器虫仿效昆虫的动作和行为。他制作的最复杂的机器虫仅用12个晶...  相似文献   

11.
周旭 《遵义科技》2010,38(3):51-53
本文以高三物理第十九章第三节《光的全反射》为例,介绍了在Flash技术下课件自争具体制作过程。其中包括封面的制作、旧课复习场景的设计、新课教学场景的设计、演示实验场景的设计、结论场景的制作、习题场景的制作内容。从理论上讲解了Flash技术在课件制作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鲁迅在《申报》符号中发现了统治、知识、革命、孩子等多种主题,鲁迅以《申报》符号扫描中国的场景,侧重叙述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打造“中国”的丰富层面与深层内涵,进行一种卓绝的思考与反抗。鲁迅借用《申报》符号构筑了现代中国的两只底座:客观状态的现代中国(报刊显现)和主观状态的现代中国(精神显现)。  相似文献   

13.
外刊导读     
正1《纽约客》杂志2017.10.23期百无一用是人类?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时代,可能比大多数人所想象的来得更快。这篇《纽约客》的封面文章之所以很快成为热点,很可能是因为封面图片唤起了人们潜在的恐惧情绪。在图片中,机器人们在逛街,个个姿态优雅,有端着咖啡的,有遛狗的,有玩手机的,更有一个竟然在向一个乞讨的人类施舍。本文有着《纽约客》的典型风格,即不着重于宏大叙事和抽象推理,而是更多用个体的经历,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刻画故事发生的场景  相似文献   

14.
黄璐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4):149-149,155
机器帝国无限扩张,人类与机器之间将拥有一个怎样的未来?《我的机器人女友》最具创意的莫过于机器帝国的崛起带给人机伦理维度的思考。所描画的人机爱情图景为实现机器人情感提供了鲜活的载体,为绘制人机交互版图提供了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科幻作家罗伯特·希克利曾经写过一篇讲述“万能制造机”的小说,故事里的人们带着一台“万能制造机”飞往太空。这是一台奇特的机器,机身上杂乱地安装着刻度盘、小灯和各种指示表。故事的主角阿诺尔德站在机器前,按下按钮,对它响亮而清楚地说:“我要硬铝螺帽,直径为4英寸。”接到指令,机器发出低沉的轰鸣声,  相似文献   

16.
据英国《新科学家》1997年11月29报道,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一个科研小组,研制了一种只有一粒砂子大小的机器,却能搬动半公斤重的东西。微型机器中的发动机更小,但它的转速可以达到每分钟几十万转,发动机的传动装置有6个齿轮组,使整个齿轮组的传动  相似文献   

17.
魔法森林     
《科技知识动漫》2007,(1):94-95
当现实世界让人失去胃口的时候,幻想世界就变得很迷人。《哈里波特》、《魔戒》在全世界都受欢迎,赶个流行,把趣味心理测验的场景调到魔法森林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正在未来,机器可以制造机器。3D打印机就是第一波新一代智能机器。它们能设计、制造、修理、回收其他机器,甚至能调整和改造机器,包括它们自己"这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将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2012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文中,热情洋溢地讴歌3D打印。实际上,3D打印正在全球持续升温,手枪、自行车、汽车、服装、美食甚至人体器官,目前都能通过3D打印技术"定制"出来。3D打印与传统制造截然不同的特性以及"一切皆可打印"的可能,触动了科技界、产业界的  相似文献   

19.
《青年科学》2009,(7):46-47
机器人是一种能自动执行工作任务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令,又可以运行预先编制的各种程序。电影《终结者4:救世主》讲述的就是机器人企图征服地球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化教学设备的发展,使得微格教学方法运用到《英语教学法》课程成为可能,借助现代信息通讯设备,在校园内创设仿真教学场景,运用微格教学方法将英语师范技能进行科学分类,为《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实践教学大大拓展了时间和空间,对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的技能训练有很大的帮助,在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方面也迈出了极为有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