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大脑网络的探索进程(二)——进展、思考和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锦清 《自然杂志》2013,35(2):135-143
评论了大脑网络探索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包括大脑网络的拓扑特性的时频映像,猕猴大脑的长距网络图特点,人与猴大脑功能之异同点,大脑与老年痴呆症之间的关系,大脑网络生长与互联网进化及宇宙膨胀的相似性,网络的网络,以及大脑网络探索中提出的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性课题。  相似文献   

2.
大脑的欺骗     
林声 《大自然探索》2011,(12):58-65
如果你被告知,你大脑中的所思所想有可能都是错的,你的亲身经历有可能是或部分是你的大脑虚构出来的,你一定会大吃一惊。但是,我们的大脑的确可能欺骗我们——从感官知觉,到大脑记忆,到我们对自己、对他人的评价。大脑错觉对我们的控制力量令人震惊。不过,科学家认为,有些大脑错觉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11,(12):5-5
科学家最近发现,打哈欠并非只是我们疲倦或厌倦的表现,同时也是我们的身体用来保持大脑凉爽的一种方法。与电脑一样,大脑在凉爽状态下运作最佳,如果施加太大的压力导致大脑过热,就会降低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打哈欠起着恒温器的作用,在我们的头部开始升温时,我们通过打哈欠让凉爽空气进入大脑,使大脑保持健康温度。  相似文献   

4.
打破睡眠常识 只要是人,谁都想使自己变得聪明。为此,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健脑食品,专家们也总结出不少可使大脑变得聪明的条件。例如,①要睡眠充足;②摄取健脑营养品;③不要摄取对大脑不利的饮食;④要常用脑;⑤排除杂念和妄想,减轻大脑的负担;⑥向大脑输送新鲜氧气;⑦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大脑供血。  相似文献   

5.
<正>让大脑变得更完美,是几个世纪以来人类最美好的幻想。我们一直坚信,我们只利用了"10%的大脑",绝大部分的大脑潜力还未开发,我们希望未来人类大脑要比今天更强大。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大脑神经系统的了解日益加深,一些能够让大脑变得更聪明的新科技也正在从科幻走向现实。个性化智能药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已经生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大脑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领域。脑科学家们公认,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钮”。米勒对72名因各种原因使大脑受过损伤的病人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个规律:一旦人的右颞下受过伤,就有可能变成某个领域的天才。比如,一名9岁的男孩在部分大脑受损后,竟成了一名天才的力学专家;还有一位56岁的工程师,大脑右半球皮质的部分神经元因病受到损伤后,却激发出了绘画天分,成了一位大画家。米勒博士认为这是因为受损神经元坏死后,大脑“天才区”长期被压抑的天分…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于1955年去世,死后他的大脑被人取出,之后下落不明。爱因斯坦大脑的下落,以及这颗堪称史上最聪明的大脑到底有何过人之处,成为20世纪最传奇的谜团之一。50年后,当初被指控窃取爱因斯坦大脑的美国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首次接受专访,彻底曝光整个事件的绝对内幕。最令人震惊的是,如今91岁高龄的哈维称,为了方便研究,他竟将爱因斯坦大脑切成了240块!  相似文献   

8.
正将人类大脑类器官移植到小鼠大脑后,类器官发育出了血管并融入神经元网络内部。研究人员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2018年第4期上提出:小鼠大脑成为人类大脑类器官的良好生长地。大脑类器官,也就是所谓的"迷你大脑",是从干细胞中生长出来的微小大脑细胞丛,正在被研究人员用来研究自闭症和其他神经疾病的神经基础。但是,这些类器官在培养物中通常只能生长数月就会死去,这大大限制了其作为真  相似文献   

9.
正当太多淀粉体堆积在大脑中时会形成黏斑,而这些黏斑会阻止大脑细胞相互间的联络。科学家已经发现,老年痴呆患者大脑中的IL-33蛋白少于健康人群。最近的一项实验表明,把IL-33蛋白注射到痴呆鼠(它们有类似人类老年痴呆症状)大脑中,1周内痴呆鼠的记忆力和大脑功能就改善了,这是因为升高的IL-33蛋白水平调动了免疫系统清理实验鼠大脑中的淀粉体。这种蛋白还阻止了实验鼠大脑组织发炎,而这种炎症  相似文献   

10.
《世界科学》2012,(12):65
不久前,美国科学家绘制了一个交互式综合"大脑图谱",并已上传到网上(网址为http://human.brain-map.org),以便帮助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开展神经学研究人类染色体组里有超过2万个基因,大约84%活跃在人类大脑中。为了绘制这一图谱,科学家对3位男性死者捐赠的大脑切成小块后逐一进行扫描,记录下2万个基因的活跃水平。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扫描一位女性的大脑,看看其与男性大脑有什么不同这一由美国西雅图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绘制的大脑图谱,旨在希望其他研究人员把他们通过大脑扫描和遗传研究获得的发现与之进行比较,以  相似文献   

11.
再平常的人脑也绝不简单。成年人大脑中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与周围细胞构成约5000个突触连接,大脑每秒钟产生和衰灭100万个新连接。信息在大脑中能够储存100多年,并且会按需自动分类、反复归档、编译剪辑。大脑能利用一系列传感器采集振动、电磁辐射、化学物质以及压力等信息,来重构周围环境,在几毫秒内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大脑能支配640多块肌肉,还包揽产能、生殖和基本生命活动等机要工作。然而,有些大脑更不平常,甚至超越我们的想象。最天才、最聪明的大脑何以能脱颖而出?什么样的大脑能挑战人类成就极限?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在对大脑感知进行研究后认为,所谓意识溢出体外的现象只不过是大脑理解死亡的方式。曾有不少濒临死亡的人表示有过意识脱离躯体浮在上空,或是看到亮光的经历。但是据科学家的说法,这些只是大脑在处理死亡的过程中做出的反应。"灵魂出窍"的感觉是大脑对我们耍的"小花招"。  相似文献   

13.
雨雪 《科学之友》2005,(11):68-68
你想提高学习效率吗?那就要了解大脑的喜好,看它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尽管现在我们对大脑记忆的奥秘还不甚了解,但以下20个事实已经被科学家证实。1.大脑喜欢色彩。高质量的有色笔或有色纸能帮助大脑记忆。2.对成人而言,大脑集中精力的时间只有25min。所以学习20~30min后就应该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友》2008,(3):13
一项对老鼠的新研究表明,老鼠大脑处理暴力行为的感受就像它获得了奖赏一样,充满快感。科学家认为,老鼠大脑和人类大脑类似。这意味着人类渴望暴力就像渴望爱情和食物一样。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05,(7):60-60
大脑可塑性,也称神经可塑性,是指大脑所具有的识别建立在新的经历上的神经通路的能力。如我们所知,我们通过别人的指导或自己的亲身经历获得知识和技能,为了学到和记住这些,大脑必须具有代表这些新知识的永久的功能改变。大脑所具有的这种伴随着学习过程而不断改变的能力就叫大脑可塑性。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05,(4):59-60
大脑与感觉视觉、听觉、嗅觉等身体各种感官感知着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然后通过神经脉冲的形式传递到大脑。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大脑对身体的一些活动进行处理,比如消化食物、呼吸氧气、以及协调身体动作等。大脑更是人类意识活动的所在地,有了大脑,我们才能思考、学习,才具备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尽管神经科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对于大脑究竟是如何工作的仍知之甚少。继美国大脑神经组织解剖图编制计划、人脑连接组计划,今年1月,欧盟委员会为欧洲"人脑计划"注资10亿欧元,4月,奥巴马政府承诺为"大脑活动图谱"计划提供1亿美元的研究经费。或许,一个"复制"人类大脑的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8.
动态点击     
《科学24小时》2013,(9):18-19
<正>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美国神经系统科学家利用光线控制神经活跃性,通过激活控制强迫性行为的大脑回路,成功阻止了老鼠的强迫性行为——梳理毛发。研究人员发现,具有强迫性行为的老鼠大脑中,都有一种名为Sapap3的基因,其基因蛋白质代码存在于大脑纹状体神经突触中,该大脑部分与沉溺和重复性行为问题有关。同时,他们发现Sapap3基因具有光敏性,可通过光线进行控制。这项研究结果不仅将有助于科学家研制新型强迫症的治疗方案,还能帮助研究人员识别具有强迫行为信号特征的大脑活跃类型,拥有更精确的时间实现深度大脑刺激。  相似文献   

19.
记忆的奥秘     
人脑的“记忆闸门” 人的记忆靠大脑。大脑的记忆,按时间长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短时记忆,如记得吃了什么早餐,当天的电视新闻内容等,这种记忆如同飞鸿踏雪泥,偶然留鸿爪,第二天常忘得一干二净。也正因为忘得快,大脑才有足够的空间及注意力去接收更新的事物。但是如果大脑完全没有办法让记忆长存在脑海中,人类就没有办法进步、学习。所幸,大脑具有留住信息的功能,即第二类记忆——长时记忆,  相似文献   

20.
人的大脑具有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复杂结构。但是,随着大脑成像技术、基因遗传学和干细胞研究等领域的进步,专家们已经开始揭开它的一些奥秘。下面就是有关人类大脑的9个问题和神经科学的最新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