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网高压线路的投入运行,对地磁观测造成了较大范围的干扰,这种干扰需要通过预处理进行解决。该文根据地震地磁观测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原理,结合蒙城地震台的观测数据,从台站提供的地磁干扰资料着手,研究由于直流线路影响地磁观测数据的特点。通过对安徽蒙城地震台的地磁观测(GM4磁通门磁力仪)的高压直流输电的干扰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同时,介绍了对高压直流干扰的预处理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天水地磁台两套GM4型磁通门磁力仪,选取2017年产出的观测数据,分别从参考背景噪声、预处理分钟值、基线值、绝对日均值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套仪器一致性好、重合度高,综合来看,GM4[4]比GM4[5]精度高,内在质量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近几年马陵山台地磁观测三套仪器(M15、GM4、FHD)受干扰的原始数据的研究分析,总结马陵山地震台地磁观测典型干扰主要有以下几种:磁暴干扰、雷电干扰、台站自有地电观测手段对地磁数据的干扰、观测室空气湿度对不同地磁仪器产生的干扰、台站改造大型金属车辆靠近地磁观测室造成的干扰。经过对比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和应对措施,为今后提高观测质量、更加精确地进行数据预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地磁观测资料在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及其它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资料质量对研究工作具有重要影响,仪器工作效能是保证资料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兰州地磁台多套仪器观测资料,通过对不同仪器组合观测的基线值和绝对值,最终得出了每套仪器的工作效能。结果显示:兰州地磁台各套仪器工作状态稳定,观测质量可靠,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文中观测仪器工作状态分析方法对于其它地磁台站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临汾中心地震台地磁FHD观测已有十几年历史,这些观测数据对该区域及全国的地球物理、地震预报等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临汾中心地震台新地磁房FHD2018年数据完整性分析、常规差分分析、子夜均值对比分析和噪声分析等,得出临汾中心地震台新地磁房FHD完整性一般,数据可用性较好的结论,同时给出一些提高观测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微型磁通门功耗对微型磁通门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仿真方法研究了微型磁通门的铁芯形状及绕线方式对磁通门激励电流和输出信号的影响。对缩比结构微型磁通门进行改进,提出一种采用多孔铁芯结合激励线圈/感应线圈交错缠绕的微型磁通门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微型磁通门传感器的激励电流从而降低磁通门功耗。与已报道的经过优化设计的缩比结构微型磁通门相比,引起的漏磁较小,能更有效地降低激励电流并提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7.
从2001年架设FHD质子磁力仪器到现在,已经运行15年了,产出的观测数据质量良莠不齐,有时观测资料质量较好,有时观测质量较差。评价FHD观测数据质量无非是要考察观测数据的精度与连续率,数据噪声是观测数据相对精度的反映,噪声小的数据,相对观测精度就高,反之就低;观测数据的噪声除了与仪器本身的测量精度有关,还与许多因素有关。从观测环境、交流电磁干扰、仪器工作参数、信号线和接地方面来探讨影响嘉峪关台FHD观测数据噪声的因素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地磁数字化资料干扰分析及数据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十五"数字地磁台的数据资料,分别统计在地磁台观测中出现的自然因素、观测环境因素和仪器设备故障等各类干扰情况,对这些干扰进行详细的分类,分析人为干扰、地铁轻轨干扰、交直流转换干扰和地电阻率干扰等对地磁场观测数据的影响特征,并提出了干扰的数据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9.
对安徽地区蚌埠、蒙城、嘉山3个GNSS基准站在2016年9月年至2018年4月期间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观测数据的质量指标。结果表明:各基准站数据质量符合相关技术规程,即数据的有效性、多路径效应(MP1、MP2)以及观测值与周跳比(O/SLPS)等指标。通过对基准站观测数据的质量分析,掌握基准站运行情况,保证其高质量运行,为产出高质量、高连续率的观测数据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蒙城台2015年全年的地磁观测数据DB、HB、ZB,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基线值变化的原因,通过计算台站观测系统的温度系数、滑动系数以及年剩余均方差,通过3个指标的结果,给出观测系统受这3个因素影响的程度,把各种因素的影响区别开来,定量分析,为蒙城台地磁数据提供质量保障,同时,能够对台站基线值的合理选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自动气象站能见度检测仪多采用光学装置采样,一些雨雪、粉尘等天气因素可能对部分仪器造成镜头污染,导致能见度要素的观测数据不准确。本文针对能见度数据出错率高的问题,通过粒子群算法、BP神经网络,结合马尔科夫链,对地面能见度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为检验该方法的适用性,本文首先将安徽省不同区域站点的历史能见度数据加入人工误差,然后运用该方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检错率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标记出地面能见度观测资料中的存疑数据,具有检错率高、地区和气候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承德台垂直摆观测曲线畸变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承德台地壳形变精密观测仪器垂直摆观测数据与气象三要素辅助观测相结合,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承德台温度、气压、降雨量对观测数据的影响。同时,对承德台垂直摆观测数据的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潮湿度引起的垫块生锈、仪器墩不平对数据观测所带来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不同全球定位系统(GNSS)测量型接收机观测数据质量差异问题,基于国内外5款GNSS测量型接收机的实测数据,从数据完整率、载噪比、多路径误差和周跳比指标对各接收机观测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综合数据完整率、载噪比和周跳比看,JAVAD TRE_3接收机数据质量优于TRIMBLE NETR9、SEPT POL...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2018年5月28日吉林松原M_S5.7地震前后的地磁异常特征,通过收集2016—2019年东北地区固定地磁台连续观测波形,运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法和地磁谐波振幅比法分析地震前后数据。结果表明:2018年5月28日前半年内出现了地磁Z分量加卸载响应比多台同一天或相邻两天同步跨越式短期异常2次;三岗、铁岭地磁谐波振幅比存在同方向不同周期不同步趋势异常,异常形态表现为趋势下降-上升-恢复,地震发生在异常恢复阶段;两种方法结合预测地震的发震时间和震中效果较好。可见,地磁多方法是地磁学预测地震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流动地磁矢量测量中,需要首先知道准确的地理方位角,进而求得磁偏角.在外业测量中,采用GPS静态观测定向的方法获取地理方位角.在流动地磁监测团队现有基线观测及解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观测数据的精度评估,给出精度估计模型,找到影响GPS短基线定向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地磁矢量测量中,基线定向主要误差源为天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和地磁日变幅逐日比方法,分析了天水台及邻区台站地磁矢量磁力仪FHD产出的地磁Z分量加卸载响应比、日变幅逐日比与台站500Km范围内Ms≥4.5级地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Ms4.5级以上地震发生前,多次出现至少两个台站(震中距500Km)在同一天地磁垂直分量加卸载响应比与日变幅逐日比超过阈值的现象。初步探究了适用于天水地区的加卸载响应比与日变幅逐日比的异常定量指标,对异常的分布与特点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地磁异常的敏感地区,为天水台今后以磁报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哈-郑高压直流输电影响沿途经过的13个地磁台的观测,对地磁观测的影响尤为突出,通过分析线路周边所有地磁台观测资料,结合多台对比的方法发现,高压直流输电主要对地磁场观测中的Z分量和F分量影响较大,在线路两侧的地磁场数据干扰形态相反,干扰幅度与距离高压输电线的远近成反比,其干扰时段具有一致性。在换流站附近的地磁场会形成接地极和线路磁场相互叠加,影响到地磁场各要素都会有复杂的干扰变化。由于地磁场具有区域相同的特性,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磁场观测过程中的干扰数据,可以通过多台资料差值对比分析来进行准确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利用降水观测数据,充分发挥新型观测设备的优势,本文通过对黄冈地面观测站的两种观测仪器(DSC3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SL3-1型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观测得到的降水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存在其偏差,总结出为了使降水量出现的偏差、人工观测的弊端尽量缩小、减少,日常维护观测仪器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而提高观测工作质量,完善无人自动化观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运用自动与人工观测差异评估方法,对安宁站2006年至2007年自动与人工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并进一步探索其差值存在的原因.人工观测转为自动观测后,数据保持了完整性和连续性,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值主要是由于仪器观测原理差异、观测时空差异、采样方式差异与人为因素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差值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通过分析,发现自动观测数据优于人工观测数据,更能反映大气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20.
磁通门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磁通门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磁场强度信号,运用谐波选择法,设计了磁通门信号处理电路。电路系统采用闭环控制,磁通门信号处理电路由磁通门激碰电源电路、选频放大器、相敏检波器、积分环节、反馈环节组成,实现了将环境碰场强度信号与电压信号转换。电路简单、调试容易、工作稳定。笔者给出了电路图和反馈系数等关键数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