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非洲的安哥拉生长着一种高20m、四季常绿的梓柯树,人们称它为天然的消防树。  相似文献   

2.
"盖房要用梓柯树,不怕火灾安心住."这是一句流传于非洲安哥拉西部的谚语. 梓柯树四季常青,树身高大魁伟,枝叶浓密繁茂.修长的树叶足有两三米长,从树枝上垂挂下来,宛如少女的发辫,妩媚动人.  相似文献   

3.
梓柯树在众多消防树中,梓柯树当推为"头号灭火金钢",此树高大,根深枝茂,四季常绿,长在非洲安哥拉西部。它叶片细长,状若纯情少女的辫子,在繁茂的叶片上,长满了无数的球状节疱,比人的拳头稍大些,貌似甜果,节疤里有密密麻麻的小孔,其间装满了  相似文献   

4.
梓柯树 在众多消防树中,梓柯树当推为"头号灭火金钢",此树高大,根深枝茂,四季常绿,长在非洲安哥拉西部.它叶片细长,状若纯情少女的辫子,在繁茂的叶片上,长满了无数的球状节疱,比人的拳头稍大些,貌似甜果,节疤里有密密麻麻的小孔,其间装满了透明液体,当发生森林火情或突遇大火时,苞壳就会自动破裂,迅速喷出无数的白色液体,熄灭火源.  相似文献   

5.
美国林业科学家培育出一种基因改良迷你树,这种树有的仅1 m高,满足了人们对小巧可爱树种的需求. 从古至今,人们不但欣赏大树的伟岸,也喜欢小树的可爱,因此有了盆景.设计师通常通过培育老根、剪枝等方法来控制树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自达尔文提出生命之树的概念以来,该领域的研究不仅帮助人们了解了生物的起源和类群间的亲缘关系,还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相关学科的发展.然而,随着生命之树重建中越来越多冲突的发现,人们对生命之树的可靠性及其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产生了质疑.本文简要介绍了生命之树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综述了由于(ⅰ)物种的绝灭和人类认知局限性导致的取样缺乏;(ⅱ)生物进化过程中存在的杂交/渐渗、不完全谱系分选、基因重复和丢失、基因水平转移等事件;(ⅲ)建树方法不能真实地模拟生物的进化过程等原因,不可能获得完全一致的生命之树.最后,展望了生命之树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指出尽管现实中很难得到唯一的生命之树,但这并不影响生命之树强劲的生命力及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整合.  相似文献   

7.
渡渡鸟与卡伐利亚树地处热带的毛里求斯是印度洋上的岛国。几百年前,在这里生长着一种高大的卡伐利亚树,树高可达30m左右,树围可达4m左右。当年,卡伐利亚树遍布全岛,是岛上宝贵的木材资源;如今,岛上残存的卡伐利亚树已寥寥无几,而且剩下的都是一些年老的树。人们发现,这种树尽管年年开花结果,却没有一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里,有一种新颖、神奇的蔬菜——番茄树,成为颇受观光游客赞誉的一景。这些称之为“树”的番茄植株高约2~2.5m,每株树冠面积40~50m2,上面挂满了红红绿绿的果实。目前在我国1株番茄树年结果数可达10000个。人们不由得惊叹番茄树竟有如此的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蓝液树中提炼镍 西太平洋上的新喀里多尼亚岛上生长着一种奇怪的树,这种树的树干粗壮挺拔,高达9 m以上,树上能分泌出一种蓝色乳液,被当地人称为蓝液树.科学家们分析了蓝液树的化学成分,发现其中含有镍.把乳液烘干后,镍竞占总重量的25%.  相似文献   

10.
蝶树 在美洲有一种树,叶片的形状和颜色都像蝴蝶,因此被称之为蝴蝶树. 菜树 在东亚培育出一种蔬菜树,高达8~15 m,它结的果实外形古怪,味酸,可做凉拌菜.  相似文献   

11.
最近,美国林业科学家培育出一种基冈改良迷你树,满足人们对小巧可爱树种的需求.科学家通过基因改造的方法,培育出特别矮小永远也长不高的树种,比如普通榆树可以长到30多米高,而通过基冈改良后这种愉树长到1米多高就不会继续长高了.  相似文献   

12.
一说起草原,人们便会想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动人景象。我国内蒙古以及东北地区有着大片的草原。辽阔美丽的草原,宛如一幅堆绿叠翠、碧波浩瀚的图画。在那里除了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丛林外,却见不到一棵像样的树。为什么草原上不长树呢?  相似文献   

13.
蛋树 美国有一种蛋树,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其果实的形状像鸡蛋一样,全白,可以食用,味道非常鲜美.  相似文献   

14.
一提及沙漠,人们自然联想起那漫漫无边的沙丘,遮天蔽日的滚滚尘暴,常年干旱无雨和极大的昼夜温差等。沙漠若能变成绿洲,适宜休养生息该是多么理想!人类长久以来的这一美好愿望,如今随着一种塑料树的问世,可望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西班牙马德里皇家工学院安·伊·阿尔巴博士,在1994年全欧"有机化学工程与展望"年会上声称,他研究开发的一种由工厂生产的塑料树,配合相等效量的天然树栽培在沙漠上,十年内便可  相似文献   

15.
杨先碧 《科学之友》2007,(9A):53-53
美国林业科学家培育出一种基因改良迷你树,这种树有的仅1m高,满足了人们对小巧可爱树种的需求。从古至今,人们不但欣赏大树的伟岸,也喜欢小树的可爱,因此有了盆景。设计师通常通过培育老根、剪枝等方法来控制树木的生长。在城市的街道和园林中,一些树木也不宜过高过大,绿化工作者也大多采取剪枝的方法控制树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一项新研究暗示,石器时代的人们竟然制造出了一类复杂的天然胶水。他们将含铁的红赭石颜料跟洋槐树的树胶混合,从而创造出对于他们  相似文献   

17.
曹夫 《科学之友》2003,(4):21-21
说到袋鼠,人们就会想到它们在地上跳跃的样子,可您听说过有会爬树的袋鼠吗?有!那就是树袋鼠。树袋鼠为什么要生活在树上?科学家的解释是:数百万年前袋鼠的祖先都生活在树上。过了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由于某些原因,它们转  相似文献   

18.
突触是两个神经元间发生机能联系的地方.近十余年发现一种交互突触(reciprocalsynapse),即在一个突触内,突触裂两侧的突触膜上各有活性点,彼此互为突触前、后的成分, 两侧的突触传递方向相反,其机能一侧为兴奋性的,另一侧为抑制性的.这种突触多见于树-树突触内,在体-轴突触和树-轴突触内也见过.  相似文献   

19.
邹喻苹 《科学通报》1995,40(8):737-737
自从80年代后期PCR技术问世以来,探寻化石中保存的遗传信息成为古生物学研究的新热点.人们从动植物化石、木乃伊及封存于琥珀内的昆虫内提取到痕迹量DNA这些古老的DNA通过PCR技术得以迅速和高效的扩增.在此基础上进行序列分析,并与现有类群的DNA一级结构作比较后构建系统树.分子进化学家可根据这些差异追朔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树木遇火即燃.然而,在自然界中,有些树木不仅不怕火烧,而且还能灭火.这种树就是被称为“森林火灾克星”的樟柯树,俗称灭火树. 生长在非洲丛林中的樟柯树,是一种奇特的树种.一位科学家曾对这种树防火的敏感性进行试验.他有意站在樟柯树下用打火机点火吸烟,谁料火光一闪,顿时从树上劈头盖脸地喷出了白色的液体泡沫,使打火机的火顿时熄灭,这位科学家也满身白沫,狼狈不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