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卫军 《科技信息》2013,(22):448-449
本文针对八钢煤焦油加工项目产品工艺方案选择原则,八钢煤焦油项目规模与产品方案、工艺技术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以此提高八钢焦油加工项目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焦油加工产品灵活性和可拓展延伸性,确保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节能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煤焦油沥青的组成,阐述了煤焦油沥青在碳材料生产中的作用,分析了煤焦油沥青改质的必要性,探讨了煤焦油沥青改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山西省15家焦化企业的煤焦油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分析项目包括国家标准要求的密度、黏度、水分、灰分以及甲苯不溶物。其中6个样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9个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检测结果表明,煤焦油产品质量不稳定,需要企业加强产品质量意识,杜绝生产和销售不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电磁拖动搅拌高压反应釜对两种煤焦油进行了催化加氢反应。反应结果表明、两种煤焦油在氢压17MPa;反应温度450℃;反应时间90min的反应条件下,都具有一定的加氢反应活性。中低温煤焦油的加氢反应活性明显高于高温煤焦油,催化加氢反应使中低温煤焦油中200℃前的馏分量由6.44%增加到41.57%,增加了约6.5倍。加氢反应使煤焦油得到了较高的提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高温煤焦油蒸馏加氢工艺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本文以煤焦油的性质及用途,简单的阐述了煤焦油蒸馏、煤焦油加氢的流程工艺流程图,以期对我国煤焦油的生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费用—效益方法分析了山焦30万t/a煤焦油加工改造项目需要投入的环保投资和所能收到的环保效果及其对外界产生的环境影响、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宝宁 《科技资讯》2011,(36):64-64
我国境内蕴含着丰富的煤焦油资源,而煤焦油的加工方法多为中温焦油、高温焦油,国内对于这两种加工方法的研究也比较多,相比之下,低温煤焦油深加工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对中低温煤焦油的深加工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目的在于能使中低温煤焦油加工的新技术能为我所用,增加我国煤焦油的产品品种,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尤其是在保护环境、节能降耗方面有所得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煤焦油加工工艺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系统总结了蒸馏、结晶、吸附、膜分离以及溶剂萃取等分离技术在煤焦油分离中的应用.提出了煤焦油的溶剂萃取新加工工艺,该工艺克服了传统加工工艺的缺点,有望推动我国煤焦油分离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用折光率法测定煤焦油中酚类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煤焦油中酚含量与其折光率呈线性关系。该法与碱增量法测定煤焦油中酚含量,做对比实验、其误差小于2%.  相似文献   

10.
煤焦油加工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了探讨煤焦油的加工工艺,指出我国煤焦油加工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山西三种不同类型的煤沥青进行了溶剂配制,用示差精密热分析仪研完了它们的热行为;在热台显微镜下观察了它们在热反应过程中的软化熔融温度、中间相的生成和变化温区及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太钢煤沥青在生成中间相的过程中有良好的热行为,有可能成为制备碳纤维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12.
为了消除炼焦生产中煤焦油乳化的现象,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煤焦油的乳化机理及各种对焦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煤焦油和氨水形成了以碳质粉末(煤粉+焦粉)为乳化剂的、稳定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其稳定性会受到乳化剂的粒度、组成、剂量以及分散相组成等因素的影响:乳化剂越细、乳化剂中煤粉的比例越大、乳化剂的剂量越大,煤焦油乳状液就越稳定;乳化剂的剂量越大,煤焦油乳状液的粘度就越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煤焦油乳状液模型。  相似文献   

13.
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采用超临界甲醇对陕北中低温煤焦油进行提取处理,并对产物进行分离,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试验考察甲醇添加量、压力、温度和搅拌速率等反应条件对轻质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醇添加量对萃取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压力;温度及搅拌转速对抽提结果的影响较小,最后得到陕北中低温煤焦油在超临界甲醇中轻质化的最佳条件为:甲醇与中低温煤焦油体积比10:1,压力9 MPa,温度250℃,超声转速30 r/min,轻油收率为78.9%。通过探索煤焦油在超临界状态下轻质化过程,有利于煤焦油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对一种加氢转化的煤焦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分析了此改质煤焦油中的化学组成,从而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数据.结果表明:从中鉴定出207种化合物,各类化合物的特征和分布均于普通煤焦油有极大差别,其中烃类物质的相对含量为55%,酚类化合物高达10%以上.可以利用这种焦油提取酚类化工原料,还可以作为调制高级...  相似文献   

15.
控制图作为一种统计技术工具在煤焦产品质量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结合煤焦产品质量管理的特点,对控制图的具体应用和常见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概述了煤焦油加工工艺流程并对国内和国外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国内煤焦油加工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环保、节能及自动化的装备水平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将两种软化剂分别掺入煤沥青,制得软化煤沥青,再与石油沥青混合,经SBS改性后得到复合改性炭沥青.采用四组分分析法和胶体不稳定指数(Ic)研究复合改性炭沥青的胶体稳定性.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软化煤沥青能够增加复合改性炭沥青中沥青质含量,减少饱和分含量,同时达到调节芳香分和胶质含量的作用,使复合改性炭沥青的四组分含量分布合理.所制复合改性炭沥青的Ic值较低,胶体体系稳定.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辐射及索氏萃取技术,对兖矿高温煤焦油进行连续分级萃取,借助GC/MS对所得萃取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72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芳烃和杂环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主要是由1-4环芳烃的组成,其中萘、甲基萘、苊烯、芴、菲、蒽、荧蒽、芘、三亚苯、苯并二萘嵌苯和苯并芘含量较高。杂环化合物中检测到的含氮化合物远多于含硫化合物,表明兖矿高温煤焦油应该是一种高氮低硫的焦油。并分析了样品中有机物各组分的分布规律,为提高高温煤焦油附加值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以甲醇作溶剂用荧光光谱分析煤短接触液化产品的方法。对煤的短接触液化产品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洗提得到9个级分,从9个级分中鉴定出25种组分。为了与煤焦油比较,用同样的方法和操作程序测定了煤焦油,鉴定出28个组分。本文还用液相色谱分析测定了煤短接触液化产品的氯仿洗提级分,所得结果与荧光光谱分析所得结果一致,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